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7457|回复: 537

[以书会友] 經典重讀之《論語》雑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3-2021 11: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14-3-2021 12:53 编辑

引言:
    今年读书一大变化,就是将从前漫漶的阅读变成一部分有计划的重读。重读的是所谓哲学“经典”,以《论语》始。一月初书单拟定,二月末海运到墨村,约同学P君、“大姐”、“花姐”三人小聚分书,谈今后阅读讨论之法。近日翻过几则,所得尚浅,故仍以每日抄录方式硅步而前,与同学共勉之。

    《论语》参考书三本:杨伯峻著《论语译注》(以后简称“杨译”),钱穆著《论语新解》(简称“钱解”),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简称“李读”)。

    以下用繁體:

   學而篇第一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楊譯:
    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錢解:

    子曰:或說:“子,男子之通稱。”或說:“五等爵名。”春秋以後,執政之卿亦稱子,其後匹夫為學者所宗亦稱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說:“孔子為魯司寇,其門人稱之曰子。稱子不成辭則曰夫子。”論語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稱子,閔子、冉子單稱子僅一見。

    :誦,習義。凡誦讀練習皆是學。舊說:“學,覺也,效也。後覺習傚先覺之所為謂之學。”然社會文化日興,文字使用日盛,後覺習傚先覺,不能不誦讀先覺之著述,則二義仍相通。

    時習:此有三說。一指年歲言:古人六歲始學識字,七八歲敎以日常簡單禮節,十歲敎書寫計算,十三歲敎歌詩舞蹈,此指年為時。二指季節言:古人春夏學詩樂弦歌,秋冬學書禮射獵,此指季節為時。三指晨夕而言:溫習、進修、游散、休息,依時為之。習者,如鳥學飛,數數反復。人之為學,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復不已,老而無倦。

    :欣喜義。學能時習,所學漸熟,入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有朋自遠方來:朋,同類也。志同道合者,知慕於我,自遠來也。或以“方來”連讀,如言並來,非僅一人來。當從上讀。

    :悅在心,樂則見於外。孟子曰:“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慕我者自遠方來,教學相長,我道日廣,故可樂也。

    人不知而不慍:學日進,道日深遠,人不能知。雖賢如顏子,不能盡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無慍焉。慍,怫鬱義,怨義。學以為己為道,人不知,義無可慍。心能樂道,始躋此境也。或曰:“人不知,不我用也。”前解深,後解淺。然不知故不用,兩解義自相貫。

    不亦君子乎:君子,成德之名。學至此,可謂成德矣。

    本章乃敘述一理想學者之畢生經歷,實亦孔子畢生為學之自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孔子十五志學以後當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後事,孔子三十而立後當之。苟非學邃行尊,達於最高境界,不宜輕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後當之。學者惟當牢守學而時習之一境,斯可有遠方朋來之樂。最後一境,本非學者所望。學求深造日進,至於人不能知,乃屬無可奈何。聖人深造之已極,自知彌深,自信彌篤,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淺學所當驟企也。

    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學。孔子之教人以學,重在學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務本之義,乃學者之先務,故論語編者列之全書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實有深義。學者循此為學,時時反驗至於己心,可以自考其學之虛實淺深,而其進不能自已矣。
    學者讀論語,當知反求諸己之義。如讀此章,若不切實學而時習,寧知“不亦悅乎”之真義?孔子之學,皆由真修實踐來。無此真修實踐,卽無由明其義蘊。本章學字,乃兼所學之“事”與為學之“功”言。孔門論學,範圍雖廣,然必兼心地修養與人格完成之兩義。學者誠能如此章所言,自始卽可有逢源之妙,而終身率循,亦不能盡所蘊之深。此聖人之言所以為上下一致,終始一轍也。

    孔子距今已逾二千五百年,今之為學,自不能盡同於孔子之時。然卽在今日,仍有時習,仍有朋來,仍有人不能知之一境。學者內心,仍亦有悅、有樂、有慍、不慍之辨。卽再踰二千五百年,亦當如是。故知孔子之所啟示,乃屬一種通義,不受時限,通於古今,而義無不然,故為可貴。讀者不可不知。

    李讀:
    作為《論語》首章,並不必有深意。但由於首章突出的“悅”、“樂”二字,似可借此簡略談論《今讀》的一個基本看法:即與西方“罪感文化”、日本“恥感文化”(從魯思·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及某些日本學者說)相比較,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精神是“樂感文化”。
    “樂感文化”的關鍵在於它的“一個世界”(即此世間)的設定,即不談論、不構想超越此世間的形上世界(哲學)或天堂地獄(宗教)。它具體呈現為“實用理性”(思維方式或理論習慣)和“情感本體”(以此為生活真諦或人生歸宿,或曰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體驗)。“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乃華夏傳統的精神核心。

    因為無人格神的設定信仰,人必須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建立歸依、信仰,去設定“天行健”,並總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沒有任何外在的拯救、希冀和依託,因此其內心之悲苦艱辛、經營慘淡、精神負擔便更沉重於具有人格神格局的文化。
    中國實用理性之所以強調韌性精神、艱苦奮鬥,其故在此。中國樂感文化之所以並不浮淺庸俗,其故在此。其中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其故在此;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
    這種文化精神以“即世間又超世間”的情感為根源、為基礎、為實在、為“本體”。因人的生存意義即在此“生”的世間關係中,此道德責任所在,亦人生歸依所在。儒學以此區別於其他宗教和哲學。

    本章開宗明義,概而言之:“學”者,學為人也。學為人而悅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悅”也。友朋來而樂,可見此本體乃群居而非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慍”,則雖群卻不失個體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說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作為《論語》首章,不亦宜乎。

    淺記:
    《論語》注釋據言有數千家之多,其中大規模集中各家注釋者,前有漢魏何晏《論語集解》,宋代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後有晚清劉寶楠父子《論語正義》,民國程樹德《論語集釋》。共學社所選參考書三本,楊伯峻《論語譯註》為基本,注釋字詞所選含義簡約精要,白話翻譯直譯為主;錢穆《論語新解》為延伸閱讀,注釋字詞所選仍不出各家注者,含義細節多於楊書,白話翻譯意譯為主;李澤厚《論語今讀》亦為延伸閱讀,注釋字詞標註出處於《集註》《正義》《集釋》,含義亦簡約,白話翻譯平實,所重者為“今讀”部分,闡釋所含哲學思想,與西方相比較,不局限於文本。
    我之摘錄,注釋字詞取“錢解”,白話翻譯取“楊譯”,而“李讀”則選部分以為要點者,至於“淺記”,則試圖寫一些相關或無關之按語,以此記錄或回應而已。

    “人不知,而不慍”,極難。人所知有限,每個人都有不知之處,相互之間不能理解,乃至衝突,乃至生怨,如何處之?吾自省難以做到於心不慍也,能口不出惡言惡語相向,寬容以對,待自我化解心中不慍而已。若以佛教或西方心理學所說,此乃壓抑自我,實非健康正確應對之法。故說儒家滅人欲,偽君子,唯唯諾諾,刻板教條。近觀1991年歷史劇《孔子傳》中孔子見南子場景,飾演孔子者確實木訥衰頹老者狀,非我心中所慕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收藏级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21 2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的言语真的很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21 11: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之心 发表于 11-3-2021 21:28
论语的言语真的很美

正是,古文含義雋永,讀來別有韻味,易讀成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21 11: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20-3-2021 12:10 编辑

     學而篇第一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楊譯
    有子說:“他的為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會產生。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錢解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乃孔子晚年來從學者。

    孝弟: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好犯上者鮮矣:上,指在上位者。犯,幹犯。好,心喜也。鮮,少義。

    作亂:亂,謂逆理反常之事。

    務本:務,專力也。本,猶根也。亦始義。

    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學所重最在道。所謂道,即人道,其本則在心。人道必本於人心,如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本立而道生,雖若自然當有之事,亦貴於人之所能誘發而促進之,又貴於人之能護養而成全之。凡此皆賴於學,非謂有此心即可備此道。

    為仁之本:仁者,人羣相處之大道。孝弟乃仁之本,人能有孝弟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猶木之生於根。孝弟指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德於心則謂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指道言,有指德言。內修於己為德,外措施之於人羣為道。或本無“為”字。或說以“為仁”連讀,訓為行仁,今不從。

    論語有子、曾子二人不稱名,或疑論語多出此兩人之弟子所記,或是也。孟子謂:“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於孔子事之,曾子不可而止。”則有子古曾為孔門弟子所推服。
    論語首篇次章,即述有子之言,似非無故而然。

    孔子教人為學人,即學為仁。論語常言仁,欲識仁字意義,當通讀論語全書而細參之。今試粗舉其要。仁即人羣相處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於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於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養成德,所指極深極廣。由其最先之心言,則是人與人間之一種溫情與善意。發於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實為人性所固有。其先發而可見者為孝弟,故培養仁心當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則貴能推廣而成為同行於人羣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淺近,而實為空門教學之要義。

    李讀
   
    “仁”是孔學的根本範疇,是人形結構的理想。由“禮”歸“仁”,是孔子的創造性的理論貢獻。
    孔子通由仁而開始塑造一個文化心理結構體,如說得聳人聽聞一點,也就是在製造中國人的心靈。所以我才說,孔學(或儒學)半是宗教,半是哲學。因為它雖然沒有人格神的上帝,但在塑造、形成、影響中國人的心靈上,與基督教在西方社會並不相上下。而儒學之所以不是某種抽象的哲學理論、學說、思想,其要點之一正在於它把思想直接訴諸情感,把某些基本理由、理論,建立在情感心理的根基上,總要求理知與情感交融,至今中國人仍然愛說“合乎情理”、“合情合理”,便是它的錶現。本章即如此。

    今日來讀,應該甩開那些什麼“犯上作亂”等等過時的具體主張或要求,甩開那以為這樣就能夠使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幻想(詳後章),而注意它的特征在於: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與家庭成員的情感關係之上。孔學儒家教義的特征之一,從所謂“三年之喪”,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說“人禽之別”,首先強調的正是這樣一種“家庭”中子女對於父母的感情的自覺培育,以此作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來源和社會的基礎;把“家庭價值”(family value)置放在人性情感的層次,來作為教育的根本內容。

    如何維持社會的穩定、生存和延續,從孔老夫子到現代,一直是一大難題。當今自由主義(個人權利、公平競爭、優勝劣敗:強凌弱)與民主主義(公眾意志、人民民主、社會福利:眾欺寡)的兩難困境,尤爾根·哈貝馬斯(Harbermas)想以“主體間性”的“商談倫理學”來作調解。中國儒學重人輕法,現在倒轉過來以法治為主後,是否仍可吸收中國傳統強調建構人性以穩定社會的想法,重情感、修養、家庭價值、主體間性以作出某種轉化性的創造呢?似有許多具體課題值得深思。

    淺記
    俗語曰“百善孝為先”,錢解立足原文,李讀揚棄“犯上作亂”等政治理想而著重於家庭價值及教育根本。余傾向於李,竊以為天下太平乃理想社會,孔子“明知不可而為之”,我輩面對今日世界,不能固守儒家學說而已。孝弟為仁之本,重視家庭,而能融於多元社會文明,身居海外者當如是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21 14: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17-3-2021 14:59 编辑

昨日一把火烧了书房,清点损失一个星期。
朱夫子的四书章句集结已经面目全非,扔了。

王力的古代汉语还剩一半,先留着。

版主这样读书发帖,不是一般滴辛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3-2021 22: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京 发表于 17-3-2021 14:56
昨日一把火烧了书房,清点损失一个星期。
朱夫子的四书章句集结已经面目全非,扔了。

火燒書房,這損失不堪想象
《古代漢語》亦在讀中,歐陽君如何讀法可否分享一二?
抄書笨辦法,假裝勤奮也,勿笑勿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21 08: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浅 发表于 18-3-2021 22:25
火燒書房,這損失不堪想象
《古代漢語》亦在讀中,歐陽君如何讀法可否分享一二?
抄書笨辦法,假裝勤奮 ...

损失还算好。就是整栋房子被烟熏黑被消防队的水弄坏。不能住了 。

所幸的是人都没事。

古代汉语我是当作消遣的书来读的,没有系统,貌似语言这种东西,真的只靠语感,不做学问的话,不需要系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春浅 + 10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3-2021 2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楊譯:

    孔子說:“花言巧語,偽善的麵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錢解:

    巧:好義。令,善義。務求巧言令色以悅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故曰“鮮矣仁”。鮮,少義,難得義。不曰“仁鮮矣”,而曰“鮮矣仁”,語涵嘅嘆。或本作“鮮矣有仁”,義亦同。

   李讀:
   
    上章從積極方面規定“仁”;這章從消極、否定的方面規定“仁”,即強調“仁”不是某種外在的華麗,指出外在的容色和語言都應該服從於內在心靈的塑造。過分的外在雕琢和裝飾不但無益,而且有害於這種塑造。在原始巫術禮儀中,巧言令色而無真誠情愫,乃大罪惡而不可容許者。

    “仁”的特征是“愛”。朱熹把“仁”說成“愛之理,心之德”,建構天理人欲的宇宙倫理秩序以統治人們。近代譚嗣同、康有為則把“仁”擬之於“以太”、“電”,等同於宇宙的最後實在以貫通萬事萬物,來為其“自由、平等、博愛”的近代觀念作哲學根本。今日如果重建以“仁”為“體”的哲學基礎,那就是我所謂以心理-情感為本體。它將既非宇宙的“以太”,也非超越(不管是外在的超越或“內在的”超越)的“性”、“心”,當然更不是種種外在的華麗。

    淺記:
   
    眼下所見,人多追求成功,而多用“巧言令色”法,美其名曰“情商高”。“仁”為何物?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21 18: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25-3-2021 10:21 编辑

    學而篇第一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楊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

    錢解:
   
    曾子:名參,亦孔子晚年弟子。
   
    三省吾身:省,察義。三省有兩解。一,三次省察。一,省察三事。依前解,當作日省吾身者三,如三思三復。惟所省則為下列三事。

    不忠:盡己之謂忠。己心之盡不盡,惟反己省察始知。

    不信:以實之謂信。居心行事,誠偽虛實,亦惟反己省察始知。

    傳不習:傳字亦有兩解。一,師傅之於己。一,己傳之於人。依上文為人謀、與朋友交推之,當謂己之傳於人。素不講習而傳之,此亦不忠不信,然亦惟反己省察始知。人道本於人心,人心之盡與實以否,有他人所不能知,亦非他人所能強使之者,故必貴於有反己省察之功。

    錢穆按:
    此章當屬曾子晚年之言。孟子稱曾子為“守約”,觀此章,信矣。蓋曾子所反己自盡者,皆依於仁之事,亦即忠恕之極也。
    論語以有子之言一章次“學而”章之後,不即次以曾子之言者,嫌為以曾子處有子後。另入“巧言”章,而以曾子言次之,是有、曾二子之言,皆次孔子言之後,於二子見平等義。

    李讀

    人處於“與他人共在”的“主體間性”之中。要使這“共在”的“主體間性”真有意義、價值和生命,從儒學角度看,便須先由自己做起。所以這不僅是交友處世的“君子”之道,而且也是稠密人際關係,並將這關係置放於很高地位的自我修養和自我意識。這章特點是反省自己對這種“主體間性”的忠誠度,具有濃厚的宗教情懷,即宗教性道德的追求色調:“主體間性”在這裡即是上帝,對它的反省(自己的過失和不足)即是面對上帝的悔懺。
    曾子是儒學中宗教性道德的傳人。但儒學(包括曾子)又畢竟不同基督教的悔罪,儘管兢兢業業,如臨深淵,但中國仍然沒有那種與生俱來罪孽深重的原罪觀念,較少恐懼性的自我折磨和摧殘。相反,以為宇宙的生存、自然的存在、人的生命都是好的,以一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色調來解述和規範它們,作為最高準則的“主體間性”乃是此岸的人際、人羣和人生,亦即不是因為上帝叫你“愛人”因而去愛人,而是“愛人”本身乃上帝,這裡的“三省”亦如是。“三”作“多”而非次數,以此區別於天主教每飯謝恩、伊斯蘭日必五拜,以多次外在儀式鞏固信仰之不同,亦佳。
    最後一句今天無妨釋作:自己所講授所寫作的東西,認真思索過、研究過或實踐過嗎?很好的自警語,今日之“謬種流傳,誤人子弟”,特別是言行不一,品學分離者,蓋亦多矣。

    淺記

    李讀最後一段,於我心有戚戚焉,摘抄張冠生書時曾有類似按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品学分离者,盖亦多矣。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21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5-4-2021 22:33 编辑

    學而篇第一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楊譯

    孔子說:“治理具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工作,信實無欺,節約費用,愛護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閒時間。”

    錢解

    道千乘之國:道,領導義,猶言治。乘,兵車。能出兵車千乘,為當時一大國。

    敬事而信:敬,謹慎專一意。於事能謹慎專一,又能有信,即不欺詐。

    節用而愛人:損節財用,以愛人為念。

    使民以時:時指農時。使民當於農隙,不防其作業。

    本章孔子論政,就在上者之心地言。所言雖淺近,然政治不外於仁道,故惟具此仁心,乃可在上位,領導羣倫。此亦通義,古今不殊。若昧忽於此,而專言法理權術,則非治道。

    李讀

    《論語》一書講政治極多,大同小異。儒學決不是專談道德和心性。這也就是我所強調的“如何活”非常重要,它在“為什麼活”(道德等等)之前的道理(參見拙作《哲學探尋錄》)。宋明理學和現代新儒家對此重視、分疏極為不夠。“敬”字多見於《論語》,乃一重要範疇。它既是一種外在態度,更是一種內在情感,源起於巫術禮儀中對上帝鬼神的尊敬畏懼,理性化後轉為生活態度和情感要求,成為人性塑造的一個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由對鬼神的敬畏、敬重轉化為對人事、倫常、政務的敬畏、敬重,再表現為對客觀理則的敬重、敬畏。這一範疇(“敬”)可與康德(Kant)強調的“道德感情與敬重”相比擬,即與喜悅、快樂無關,從而才能與一切功利主義徹底脫鉤。但康德的絕對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無上崇高,高踞感性世界之上,與儒學以“仁”為本,不離感性,亦可同等崇高,又仍是兩個世界(天國/人世)與一個人生之分。而中國之所以是“一個世界”,蓋因巫術世界觀之直接理性化(通過三禮、《周易》),此乃中國古史及思想史之大關鍵,亦梁漱溟所謂中國文化之“早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淺記

    李讀“敬”字,余以為然。孔子論政,似仍期待所謂上位者之仁心,余不以為然。而農人之輕賤,自古皆然。今讀《紙年輪》,重思貧富差距,提到2010年國家總理提出之“尊嚴”,余以為悲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学而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21 23: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楊譯

    孔子說:“後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房子,便敬愛兄長;寡言少語,說則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力量,就再去學習文獻。”

    錢解

    謹而信:謹,謹慎。信,信實。弟子敦行,存心當如此。

    汎愛眾:汎,廣泛義。如物汎水上,無所繫著。於眾皆當泛愛,但當特親其眾中之仁者。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文,亦稱文章,即以讀書為學也。有餘力始學文,乃謂以孝悌謹信愛眾親仁為本,以餘力學文也。

    本章言弟子為學,當重德行。若一意於書籍文字,則有文滅其質之弊。但專重德行,不學於文求多聞博識,則心胸不開,志趣不高,僅一鄉里自好之士,無以達深大之境。

    李讀

    這裡並無什麼“哲學”、“智慧”或“知識”,而仍然是“做人”的非常具體的規範,但又並不只是處世格言。

    淺記

    一言蔽之:行勝於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21 2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楊譯

    子夏說:“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盡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這種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錢解

    子夏:卜商字子夏,亦孔子晚年弟子。

    賢賢易色:下賢字指賢人有才德者。上賢字作動詞用,尊敬義。易字有兩讀:一讀改易,謂以尊賢心改好色心。一讀平易,謂尊賢心平於好色心。今從前讀。或說此四次專指夫婦一倫言,謂為夫者能敬妻之賢德而略其色貌。

    致其身:致,送達義。致其身,如致命、致廩餼,謂納身於職守。事父母能竭其力為孝,事君能致其身為忠。四句分言夫婦、父子、君臣、朋友四倫。

    雖曰未學:其人或自謙未學,我必謂之既學矣。

    上章孔子言學,先德行,次及文,故論語編者次以子夏此章。或謂此章語氣輕重太過,其弊將至於廢學。然孔門論學,本以成德為重,後人分德行與學問而二之,則失此二章之義矣。

    李讀

    這兩章都鮮明展示出孔學儒家的“學”,主要指現實的實踐行為,而非書面的誦讀研究。

    淺記
   
    不獨儒家皆重行為實踐,佛經亦以“挑水砍柴”舉例。修行修行,所修者行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修行是什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21 13: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9-4-2021 20:52 编辑

    學而篇第一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而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楊譯

    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錢解

    不重則不威:重,厚重。威,威嚴。人不厚重,則失威嚴,不為人敬。

    學則不固:此句有兩解。一,固有堅固義,人不厚重,則所學不能固守勿失,承上文言。一,固者固陋義,人能向學,斯不固陋,四字自成一句。今按:本章五句分指五事,似當從後解。若依前解,當云學而不固,或雖學不固,始是。

    主忠信:此亦有兩解。一,行事以忠信為主。一,主,親義。如人作客,以其所投遇之家為主。與下文友字對照,謂當親忠信之人。今按:當從前解。後解乃偶然事,分量與其他四事不相稱。

    無友不如己者:無,通毋,禁止辭。與不如己者為友,無益有損。或說:人若各求勝己者為友,則勝於我者亦將不與我為友,是不然。師友皆所以輔仁進德,故擇友如擇師,必擇其勝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見賢思齊,擇善固執,虛己向學,謙恭自守,賢者亦必樂與我為友矣。或說:此如字,當作似字解。勝己者上於己,不如己者下於己,如己者似己,與己相齊。竊謂此章決非教人計量所友之高下優劣,而定擇交之條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見人之勝己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獲友道之益。人有喜與不如己者為友之心,此則大可戒。說論語者多異解,學者當自知審擇,從異解中善求勝義,則見識自可日進。

    過則勿憚改:憚,畏難義。過則當勇改,不可畏難苟安。

    李讀

    後世好些人裝出一副威嚴面目,道貌岸然,煞有介事,其實內心猥瑣,行為卑劣,所謂“假道學”是也。君不見,彼官場傀儡、“左派”先生,不皆如是?

    “忠”、“信”又是兩個重要範疇,既關係乎情感,又塑造乎人格。但其位置仍次於“仁”、“孝”。中日文化之異途或在此處,容後再論。

    淺記

    能多見人長於己者,則所友亦多,多則易流於淺交,或成為負累也。
    過而能改,年齡越長則越難,蓋成年人趨於定型,亦不易有過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三十之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21 14: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浅公子辛苦啦,读一读,很不错。不过如果没有注释,真读不懂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春浅 + 100 抄書比寫新文容易多了~譯註謹作參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21 14: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京 发表于 17-3-2021 13:56
昨日一把火烧了书房,清点损失一个星期。
朱夫子的四书章句集结已经面目全非,扔了。

欧阳兄家中失火了吗,希望损失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4-2021 20: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楊譯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歸於忠厚老實了。”

    錢解

    慎終:終,指喪禮言。死者去不復返,抑且益去益遠。若送死之禮有所不盡,將無可追悔,故當慎。

    追遠
    遠,指祭禮言。死者去我日遠,能時時追思之不忘,而後始有祭禮。生人相處,易雑功利計較心,而人與人間所應有之深情厚意,常掩抑不易見。惟對死者,始是僅有情意,更無報酬,乃益見其情意之深厚。故喪祭之禮能盡其哀與誠,可以激發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趨於敦厚。
   
    儒家不提倡宗教信仰,亦不主張死後有靈魂之存在,然極重喪祭之禮,因此乃生死之間一種純真情之表現,即孔子所謂之仁心與仁道。孔門常以敎孝導達人類之仁心。喪祭之禮,乃孝道之最後表現。對死者能盡我之真情,在死者似無實利可得,在生者亦無酬報可期,其事超於功利計較之外,乃更見其情意之真。明知其人已死,而不忍以死人待之,此即孟子所謂“不忍之心”。於死者尚所不忍,其於生人可知。故儒者就理智言,雖不肯定人死有鬼,而從人類心情深處立敎,則慎終追遠,確有其不可已。曾子此章,亦孔門重仁道之一端也。

    李讀

    喪禮極為重要,是遠古先民氏族的共同特征。征之於世界人類學文獻,俱然。現代人類學家說,當人知道埋葬死者,或給死者以某種喪葬形式(如山頂洞人撒紅粉於死者身旁或身上),即人的族類自覺的開始,亦即人的文化心理的開始。動物一般就沒有。
    這即是說,喪葬禮儀給予混沌難分的原動物性的理知、情感諸心理因素以特定的社會族類的方向和意義,以確認自己屬於此族類的存在,此即人的最早的“類”的“自我意識”。追懷死者的喪葬禮儀,都具有此種情感兼理知的重要功能(參閱《荀子》)。這即是最早的社會意識、人性心理、情感行為。孔子及其弟子承續這一歷史遺俗的強大傳統而加以理論化和理性化,把它轉向內心,形成“仁——禮”結構。外在為“禮”(人文),內在為“仁”(人性),以此為人道之本。
    “慎終”、“追遠”都是首先要求上層和國君去做,而“民德歸厚”則說明中國大、小傳統或精英文化與民間文化之間由於上行下效,滲透交融,鴻溝不大,這也是中國傳統一大特色。
    儒學的觀念、範疇遠不是只供個體思辨的理論,而主要是供群體實踐的法則。

    淺記

    前些時讀到作家維舟一文論及生死,文曰“在當代中國城市生活中,‘死亡’是很少被看到的。就像點燈的發明驅逐了黑暗一樣,現代化的生活也讓‘死亡’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某種程度上,城市化進程中,標誌之一即是和鄉村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風俗文化的衰敗式微。清明節剛過,我這些年回鄉參加儀式大概只有一次,並且許多儀軌已經忘記。學習《論語》,其一大概是,重拾對於這些儀軌風俗的實踐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4-2021 20: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之心 发表于 8-4-2021 13:43
欧阳兄家中失火了吗,希望损失不大

是啊,无妄之灾。不过人畜无伤,还算好。只是搬家、装修,忙得不亦乐乎,这里就没有时间来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21 0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浅 发表于 11-4-2021 19:41
學而篇第一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有些东西,死了就死了,重拾也没意思。
以前的丧葬风俗,基本都是陋习。改了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21 1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京 发表于 17-4-2021 19:24
是啊,无妄之灾。不过人畜无伤,还算好。只是搬家、装修,忙得不亦乐乎,这里就没有时间来看了。

等忙完了,在回来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4-2021 2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京 发表于 17-4-2021 23:55
有些东西,死了就死了,重拾也没意思。
以前的丧葬风俗,基本都是陋习。改了好。

能明白您的意思。
該怎麼說呢,死了就死了,本以為死了,其實還沒死,因為有人在不斷重拾,不被重拾的也就真的死了。
好比某個電影說的,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無人記得的時候,雖然終歸於死亡,卻也有些人比我們以為的活得久些。
以前的喪葬風俗,我不知道是否多是陋習,有些地方也許確實是,又有些地方我印象很深。比如親友到場的人數,是超過也重於婚禮的人數的。
話說回來,我也認為重要的不是儀式。重要的也許是“心安”,誠心敬之,禮數其次。我之所以想重拾這些,大概是因為想藉此反觀自我吧。
疫情期間,多少親友永別人世,而活著的人轉身投入生活中。不禁想起古人喪禮之繁重,花那麼多時間告別已經離開的人,意義何在?!我不知道,所以想做點什麼,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21 12: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21-4-2021 11:48 编辑


    學而篇第一

    1.1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楊譯

    子禽向子貢問道:“他老人家一到哪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求來的呢?還是別人自動告訴他的呢?”子貢道:“他老人家是靠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來取得的。他老人家獲得的方法,和別人獲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錢解

    子禽:陳亢字子禽,即原亢。

    子貢:端木賜字子貢。二人皆孔子弟子。

    問其政:預聞其國之政事。

    抑與之:抑,反語辭。與之,謂人君與之,自願求與為治也。

    溫、良、恭、儉、讓:溫,柔和義。良,易善義。恭,莊順義。儉,節制義。讓,謙遜義。五者就其表露在外之態度,可以想見其蘊蓄在心之德養。孔子因此德養,光輝接人,能不言而引人以和,故所至獲人敬信,乃自以其政就而問之。

    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其諸,語辭。諸,許多義,亦一切義。孔子聞政之所異於人者,不只一端,故連用“其諸”為問辭。孔子之所至而獲聞其政,直是自然得之。因承子禽問,若謂即是孔子求之,亦異乎他人之求之。

    子貢善言聖人,此章揭出溫、良、恭、儉、讓五字,而孔子之心氣態度,活躍如見。學者細玩之,可不覺其暴戾驕慢之潛消。亦知人間自有不求自得之道。此與巧言令色之所為,相去遠矣。然孔子亦固未嘗真獲時君之信用而大行其道於世,則孔子之溫、良、恭、儉、讓,亦己心自修當然,而非有願於其外。

    李讀

    學生恭維老師,強調老師如此美好的品德使國君傾慕,卻並未否定還是“求之”的,即孔子是非常主動、積極地要求參與政治的。這也幾乎是後世儒學、儒家、儒生所共同具有的積極參與政治和社會活動的特征,而不同於盡量丟棄或脫離人際關係的出家的和尚(釋)、修行的道士(道),也頗不同於後世許多理學家道學家專談心性修養,輕視“通經致用”。

    淺記

    溫良恭儉讓,其表。德養,其內。入而經世致用,出而修身養性。古代知識分子,大概以儒學始,求得功名則致仕為官,不得,則或逍遙於天地自然,或隱退寺廟山中。主動不求或半道而自返者,有幾人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白衣宰相?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21 11: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楊譯

    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地不加改變,可以說做到孝了。”

   錢解

    觀其志:其,指子言。父在,子不主事,故惟當觀其志。

    觀其行:父沒,子可親事,則當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道,猶事也。言道,尊父之辭。本章就父子言,則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如冠、婚、喪、祭之經費,婚姻戚故之饋問,飲食衣服之豐儉,歲時伏臘之常式,孝子不忍遽改其父生時之素風。或說:古制,父死,子不遽親政,授政於冢宰,三年不言政事,此所謂三年之喪。新君在喪禮中,悲戚方殷,無心問政,又因驟承大位,未有經驗,故默而不言,自不輕改父道。此亦一說。然本章通言父子,似不專指為君者言。

    李讀

    所謂“不改”,是承繼父業,不輕易改,這是氏族傳統的要求;即使改作,也得慢慢來,所以要“三年”即多年之後才動。

    某些注釋把它歸結為心理的“不安”,雖然貫穿了孔子歸“禮”(外在傳統的習慣法規)於“仁”(內心情感)的精神,但從歷史真實看,並非如此。保持本氏族的生存經驗的重要性,才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這一傳統的真正原因,這才是關鍵所在。

    既然它只是遠古氏族遺跡,在後世不必也不可能遵行,便很清楚。後世“丁憂”居喪三年是其最後的殘存,標準的“形式主義”,原始意義不明久矣。

    從這裡也可看出,自遠古起,倫理(父子)與政治(君臣)是一回事,再與祭祀、崇拜祖先相一致,斯是之謂“倫理、政治、宗教三合一”,此即中國式的政教合一:思想觀念、意識形態、社會體制的同一和合一。它在後世雖然具體形式多經變化,但這一傳統卻已根深蒂固。雖後有佛、道,各具組織、儀式、教義,但並未能取代或消除儒學這“三合一”的強大傳統來統攝制度、法律、公私生活。牟宗三、杜維明強調儒學有道統政統之分,遠非事實。

    淺記

    從錢解,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因其多年不改,又因其綿延超過千年,故此道此事則改變多矣。至今日所遺留者,多是陋習乎?其道之改,至何處應止?順其自然,各家傳統延續或增或減,當有其不可增減之點也。若流於形式主義,則雖生猶死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21 14: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29-4-2021 10:49 编辑

    學而篇第一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楊譯

    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過去聖明君王的治理國家,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他們小事大事都做得恰當。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為恰當而求恰當,不用一定的規矩制度來加以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錢解

    和為貴:禮主敬,若在人羣間加以種種分別。實則禮貴和,乃在人羣間與以種種調融。

    斯為美:斯指禮,亦指和。先王之道,以禮為美。和在禮中,亦即以和為美。

    小大由之:事無大小,皆由禮,亦皆由和。

    有所不行:此四字連下讀,謂亦有不能行處,如下所云。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節,限別義。如竹節,雖一氣相通,而上下有別。父子夫婦,至為親密,然雙方亦必有別,有節限,始得相與成和。專一用和,而無禮以為之節,則亦不可行。言外見有禮無和之不可行,故下一“亦”字。

    錢穆按:本章大義,言禮必和順於人心,當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難勉,斯為可貴。若強立一體,終不能和,又何得行?故裡非嚴束以強人,必於裡得和。此最孔門言禮之精義,學者不可不深求。

    李讀

    或斷句“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崔適《論語餘說》)亦可。許多注家釋“和”為音樂的和,並說即使音樂的“和”也不是目的,而仍服務於“禮”。拙著《華夏美學》首章講“禮樂”傳統,對“禮”、“樂”的對立和互補講得較多。實際上,在氏族社會和遠古傳統中,“禮”即人文,涵蓋一切,包括“樂”在內。
    “禮治”不同於“刑政”,“人治”不同於“法治”,亦在於此,即非僅強調外在律令規範的客觀性,而重視在血緣氏族基礎上人際關係的“溫情脈脈”的情感認同與和諧一致。
    這章更重要的問題,是“恰到好處”即“恰當”。“恰當”為“和”、為“美”,這也就是“度”。我以為,“度”是中國哲學特別是中國辯證法的特點和主要範疇。

    淺記

    中國人“以和為貴”,李讀中所言重視“溫情脈脈”頗有同感。有人問書會宗旨,余亦以此言答之。現代社會變化既多且快,能少而慢,營造“溫情脈脈”之讀書及讀者氛圍,心中所願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和为贵,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4-2021 12: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13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楊譯

    有子說:“所守的約言符合義,說的話就能兌現。態度容貌的莊矜合於禮,就不致受到侮辱。依靠關係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錢解

    言可復也:與人有約而求能信,當求所約之近於義,俾可踐守。復,反復,即踐守所言義。

    遠恥辱也:恭敬亦須合禮,否則易近於恥辱。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猶依。宗,猶主。謂所以不失為可親之人,則緩急可恃,亦可親為宗主。或說,因,姻之省文。宗者,親之若同宗。外親無異於一本之親。今按:前解通說,後解專指,今從前解。

    錢穆按:本章言與人交際,當慎始,而後可以善終。亦見道有先後高下之別。信與恭皆美德,然當近義合禮。有所因依亦不可非,然必擇其可親。

    李讀

    古意盎然。說明“信”、“恭”等品德對個體之所以可能和必要,非常具體和實在。最後一句,異解甚多,不列舉。本讀因重視孔學的氏族血緣的歷史根源,故作此譯。
    “仁”因與內心情感直接關聯而“義”則並不如是,於是從孟子起,便有“義”在內抑在外的不同意見和爭論。與“仁”相對應,“義”作為行為準則規範,是儒學的道德倫理的最高範疇(“仁”則超道德),它既是絕對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又是自律要求(moral autonomy)。這有近乎康德處。只是康德將之歸為超越外在,孟子說它是先驗內在(並非“內在超越”)。但在整個儒學中,“仁”畢竟高於“義”。而中國之所以缺乏或難接受那種超驗的形式原則如康德,則仍是一個人生——世界的緣故。

    淺記
   
    錢解與人交際,慎始得善終。余過往所行,更偏於順其自然,聚散隨緣。如今省來,順其自然之始尚可,因有所執,而終有不得善終者一二。
    末句異解既多,與共讀書友亦復討論,以為現代社會氏族宗親之道小矣,精神品性之道為大,同宗者,同道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5-2021 16: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楊譯

    孔子說:“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錢解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求安飽,志在學,不暇及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樂亦在其中。若志在求安飽,亦將畢生無暇他及矣。

    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捷速義。慎,謹也。於事當勉其所不足,於言當不敢盡其所有餘。

    就有道而正焉:有道,言有道德或道藝之人。正,聞其是非。如上所行,又就有道而正之,始可謂之好學也。

    李讀

    在儒學看來,人生是艱難而無可休息的。這就是“盡倫”或“盡人事”。只有“死”才可以有休息。(《荀子·大略篇》)這種崇高的人生責任感,便也是“生的意義”所在,這也就是孔門的所謂“學”,亦即宗教性的道德修養,這也是後世接受和改造大乘佛教,強調“普渡眾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思想基礎。同時也可與以“拯救”為重心的基督教相比較,儒學的“拯救”也許更為“世俗”(如上述的倫常日用)更為現實(即此岸性、一個世界內),但其“拯救”精神似並不亞於宗教徒。儒學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以及“成仁取義”、“視死如歸”便不只有道德意義而已。它正是“未知生焉知死”的形上探詢的大好注腳。

    淺記

    此章謂好學者,一不求安飽,二需敏事慎言。
    錢解,志在安飽,則畢生無暇他及。讀之一歎。
    李讀引《荀子·大略篇》,謂學則無休息。讀之二歎。
    與《大略篇》似,有《孔子家語》。1973年有文物出土前,疑為偽書,今亦有學者認為其價值不亞於《論語》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半瓶子不敢晃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21 1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楊譯

    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縱有錢卻謙虛好禮哩。”

    子貢說:“《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先開料,再糙銼,細刻,然後磨光。’那就是這樣的意思吧?”孔子道:“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你能有所發揮,舉一反三了。”

    錢解

    無諂:諂者諂媚,卑屈於人。

    無驕:驕者矜肆,傲慢於人。貧多求,故易諂。富有恃,故易驕。

    可也: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

    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一本“樂”下有“道”字。貧能無諂,富能不驕,此皆知所自守矣,然猶未忘乎貧富。樂道則忘其貧矣。好禮則安於處善,樂於循理,其心亦忘於己之富矣。故尤可貴。

    詩云:衛風淇澳之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詩語有兩釋。一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四字分指平列。謂非加切磋琢磨之功,則四者皆不能成器,蓋言學問之功。又一釋,治牙骨者,切了還得磋,使益平滑。治玉石者,琢了還得磨,使益細膩。此言精益求精。求之古訓,前說為當。

    其斯之謂與:此句從前釋,子貢聞孔子言,知無諂無驕,可由生質之美;而樂道好禮,則必經學問之功。從後釋,子貢聞孔子言無諂無驕之不如樂道好禮,而知道義無窮,進而益深,如詩所云。子貢所悟,蓋悟於義理之無窮。惟其義理無窮,故不可廢學問。

    告諸往而知來者:往,所已言。來,所未言。從前釋,無諂無驕不如樂道好禮,孔子所已言。而此詩之言學問之功,則孔子所未言,子貢悟及於此,故孔子嘉許其可與言詩。從後釋,孔子僅言無諂無驕不如樂道好禮,而子貢悟及此詩,知一切事皆如此,不可安於小成而不自勉於益求精進。前釋平易,後釋曲折,今采前釋。

    李讀

    古本“樂”後有“道”字(見皇侃《論語義疏補》),意更明確。此非以貧為樂,乃雖貧仍樂也。
    中國實用理性的一個特征是不重邏輯推論,而重類比聯想。由類比而得啟發,範圍寬廣,直覺性強,便於由感受而引發創造。這可以是一種不同於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可以“類比思維”名之。這種思維方式的創造性能及其在中國文化上的功能表現、優缺點,值得研究。《詩經》在古代不只是抒情的詩篇,而且更是類比的推論、聯想的思維,用在公(如外交辭令)私(如上述的對談)生活中。

    淺記

    “安貧樂道”者,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曾抨擊之,以為古今治國平天下之大經絡。今人多功利主義,所謂物質基礎者,怎可安於貧困?然余亦知生而不平,始終有居於貧者,而貧者眾,並非所有人皆能奮進擺脫困境,若如是,能保持樂於問道,亦可貴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诗经大美,乐于问道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21 1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而篇第一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楊譯

    孔子說:“別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錢解

    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則不知堯舜之當祖述。非孟子,則不知孔子之聖,為生民以來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貴,而我之不知人所以為可患。

    李讀

    《論語》屢見此語,第一章即有“人不知而不慍”。中國知識分子從來就有這個“求名”的困擾。“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因為“名”關係於“不朽”,是人生寄託所在。其實,億萬百姓勤勞一生,並無姓氏可傳,雖無名焉,卻並不與草木共朽。所以,“群眾創造歷史”實為石破天驚之說,我至今信奉之,雖責我以死守馬克思主義,亦欣然接受也。為求名聲而曲學阿世無所不用極者,固多見於今日也。
    真正值得探討的是今天和未來知識分子的社會功能和命運問題,是老扮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啟蒙者“先知”或社會批判家的角色呢,還是作為市場經濟的科技或科層附庸?還是能夠逃脫這現實的兩難倫理?我期望歷史的前行將有此逃脫之客觀可能。也只有這樣,知識者才並不“特殊”,也不再需要“人不知而不慍”的教導、鍛煉或修養。這正是我強調“道在倫常日用之中”,並以“情本體”作為拙作《哲學探尋錄》歸宿的一個原因。

    淺記

    有書友分享古希臘一哲人語:從他人對某人的評介中,並不能因此知某人,然可知此“他人”也。大意如此。可與此章參照。
    李讀中對於“名”之闡釋似偏於“名聲”,余以為應釋為“名譽”,此意偏於“了解”其人之品性道德,亦人之尊嚴所系。而尊嚴者,不在於外在他人,而在於反求諸己。至於李所探尋之名,愚以為歷史浪淘,有名者稀,不以人之所求而改,若留污名存世,寧求其無。今日願受教育者方式多矣,已啟蒙者眾,倒是常識難得,修養可貴,能平等寬容者或勝於“先知”及“批判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有人宁可留污名也不愿无名,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5-2021 1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為政篇第二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楊譯

    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自己便會像北極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環繞著它。”

    錢解

    為政以德:德,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謂之德性。為政者當以己之德性為本,所謂以人治人。

    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即北極星,古人謂是天之中心。所,猶位。共音拱,眾星拱之,圍繞北極而旋轉運行。為政治領袖者,能以己之道德作領導,則其下尊奉信仰,如眾星之圍繞歸向於北辰而隨之旋轉。

    錢穆按:孔門論學,最重人道。政治,人道中之大者。人以有羣而相生相養相安,故論語編者以為政次學而篇。孔門論政主德化,因政治亦人事之一端,人事一本於人心。德者,心之最真實,最可憑,而又不可掩。故雖蘊於一心,而實為一切人事之樞機。為政亦非例外。此亦孔門論學通義,迄今當猶然。本章舊注,多以“無為”釋德字。其實德者德性,即其人之品德。孔子謂作政治領袖,主要在其德性,在其一己之品德,為一切領導之主動。即如前“道千乘之國”章,亦即“為政以德”。惟德可以感召,可以推行,非無為。其下喻辭。北辰動在微處,其動不可見。居其所,猶云不出位,自做己事,非一無所為。孟子曰至誠動物,大學以修身為本,皆可與此章相發。

    李讀

    這章有許多解釋。道家用來解釋“君道無為”,法家解釋為“君逸而臣勞”。看來,“無為”是儒、道、法所共有的中國古代政治觀念。

    究竟什麼是“德”?就社會說,我以為,大概是指博施恩惠、團結群體的氏族體制規則;就個人說,我以為,本源大概是遠古巫師首領所具有的超自然的神秘魔法力量。這兩者以後都轉換為儒家所解釋提倡的首領、君主應具備的人格道德,並強調以此力量來引導、支配、制約、規範,即領導氏族成員們的行為和生活。

    “禮”,前已多次說過,乃氏族習慣法規。《左傳》有“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僖公元年),仍可見“德”、“禮”之間的這種本源聯繫,此亦可解“導之以德,齊之以禮”(2,3章)的關係,即均氏族統治規則也。

    這些習慣法規沿襲久遠,本具有突出的宗教性能和內容,孔子和儒家將它們盡量理性化和道德化。遠古的宗教、倫理、政治三合一,便演進為一種泛道德主義而成為思想主流,延續兩千餘年。

    泛道德主義將宗教性的人格追求、心靈完善與政治性的秩序規範、行為法則混同、融合、統一、組織在一個系統裡。在這裡,形式原理即是實質原理。從孔、孟開始,由漢儒到宋明理學,一直影響到今天。

    淺記

    本章中心在於“德”字。錢氏指向“人心”“人道”,李氏則以“禮”互參,論“泛道德主義”之本源及流向。
    今讀《蘇軾詩詞文選評》中關於“烏台詩案”,謂人君親政,令眾臣難以反對,實不利於施政,因無緩衝商榷餘地也。是故人君之為政,以德行,“無為”,似符合此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很是喜欢过一阵子无为而治的境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5-2021 13: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12-5-2021 09:52 编辑

    為政篇第二

    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楊譯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錢解

    詩三百:詩經三百零五篇,言三百,舉其大數。

    一言以蔽之:蔽,包蓋義。詩三百,可舉一語概括。

    思無邪:魯頌駉篇辭。或曰,詩有美、刺、正、變,所以勸善而懲惡。則作者三百篇之思,皆歸無邪,又能使天下後世之凡有思者同歸無邪。又一說,無邪,直義。三百篇之作者,無論其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於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託虛假,此即所謂“詩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故孔子舉此一言以包蓋其大義。詩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學於詩而可以興、觀、羣、怨。此說似較前說為得。駉詩本詠馬,馬豈有所謂邪正?詩曰:“以車祛祛,思無邪,思馬斯徂。”祛祛,彊健貌。徂,行義。謂馬行直前。思馬之“思”乃語辭,不作思維解。雖曰引詩多斷章取義,然亦不當大違願意。故知後說為允。

    錢按:學者必務知要,斯能守約。本章孔子論詩,猶其論學論政,主要歸於己心之德。孔門論學,主要在人心,歸於人之性情。學者當深參。

    李讀

    討論非常之多。“思”是語助詞,不作“思想”解。“邪”也不作“邪惡”解。

    淺記

    錢解細緻,李讀與之同,而楊譯顯然不同。錢譯中,“思無邪”直接引用,不再作解釋,以詩解詩,亦是一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思无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5-2021 1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為政篇第二

    2.3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楊譯

    孔子說:“用政法來誘導他們,使用刑罰來整頓他們,人民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來誘導他們,使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

    錢解

    道之以政:之,指下民字。道,引導領導義。以政事領導民眾,仍是居上臨下,法制禁令,其效不能深入人心。

    民免而無恥:免,求免於罰。恥,心恥有所不及。求苟免於刑罰,心無羞愧,非感而自化。

    道之以德:德者,在上者自己之人格與心地。以此為領導,乃人與人、心與心之相感相通,非居上臨下之比。

    齊之以禮:禮,制度品節。人人蹈行於制度品節中,此亦有齊一之效。然一於禮,不一於刑。禮之本在於雙方之情意相通,由感召,不以畏懼。

    有恥且格:格,至義。在上者以德化之,又能以禮齊之,在下者自知恥所不及,而與上同至其所。格又有正義,如今言格式,規格。在下者恥所不及,必求達在上者所定之標準。二義相通。

    錢按:孔門政治理想,主德化,主禮治。此章深發其趣。蓋人道相處,義屬平等,理貴相通。其主要樞機,在己之一心。教育政治,其道一貫,事非異趨。此亦孔門通義,雖古今異時,此道無可違。

    李讀

    “格”有多種解讀。如2.1章所已說明,這仍然是用遠古氏族習慣法規(“德”、“禮”)來比較當時的行政法規(“刑”、“政”),強調的仍然是心理悅服的重要。為什麼“免而無恥”不好?因為只管外在行為、結果,而不及內心世界,此離原巫術禮儀所要求的身心同一內外均“誠”遠矣。
   
    孔子之後,孟子由“性善”講“四端”,發展了孔學內在心理面;荀子強調“禮樂刑政,其實一也”,則甩開了心理方面,重視建立制度規範。一個發展了宗教性道德而回歸神秘經驗,一個發展了社會性道德而走入政治-法律。以後道法家佔了上風,拋棄了遠古氏族的格局。但由於長期的農業小生產和血緣關係作為社會結構主要支柱的保存,漢代強調“孝”,倫理與政治在專制帝國的政治體制下,又以新形態混而不分。到宋明理學,更在理論上被推至頂峰,在實踐中也如此。“大公無私”、“成仁取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宗教性道德籠罩了包括政治在內的一切。

    正因為中國的“政教合一”的特征是這種泛道德主義,它比非理性的宗教信仰、教義更難與世俗性的政治事務相分離。

    淺記

    由李讀可知荀子於法家之傳繼。費孝通著《鄉土中國》中《禮治秩序》一章於此亦有論述,“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napdragon + 50 礼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30-3-2024 02:20 , Processed in 0.059062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