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6137|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略谈内功---张国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8-1-2012 22: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内功也叫内气,也叫中气,也叫真气,普通百姓中也叫元气。它无形无象无声无迹无色无味,非经长期练功不会有感觉。未练者和初练者听来跟说空一样,即使是经过长期锻炼的人,因个人的体质、脾性之不同其感觉和体会也不同。(正因为如此才是大师们玩儿深奥的空间)前辈拳家说过:“中气最难名”。无法说得细微、具体,所以只是“略谈”。
这里所说的内功,不是硬气功的内气,也不是发气给人治病的那种气功。这里所说的是练武功所得的内功,老百姓中可以称作“元气”的那种内功。它不是口、鼻吸入肺里的空气,却与呼吸密切相关。它是借“体展心静,气沉丹田”的腹式深呼吸的方式,来不断积累,逐渐增强的人的内在能量。无论太极、八卦、形意,其内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练法都是一样的。只是这种锻炼不像练健美,练哪部分肌肉哪部分肌肉就健壮发达,练内功的效果看不见摸不着,不易感知,只有练一段时间之后才有感觉。
以功夫之浅深,其感觉依次大略如下:如手指有发热、膨胀感,抓握力增强(每次练功后都会有的),有时手指尖儿细微的针刺的感觉;再练一段时间小腹有时会咕咕作响(有的人放屁),觉得肠内有气在动;再练下去这种感觉又没有了;再练下去会觉得小腹充实但又不是胀气的感觉,浑身舒服,打拳的架子也比以前低了,觉得低了舒服(初练时架子低不下来,腿酸腿抖);腰腿粗壮、强健了,自己锤锤腰腿儿,比以前抗击打了;再练下去就会觉得体内和和融融,像洗了个热水澡一样,浑身皮肤滑润;再练下去有时浑身有充气感,练功时有时骨内有嗞嗞的感觉(气行骨内);再练下去会感到浑身柔软,动作的活动幅度增大,僵硬处、牵扯处减少,有时在练功状态会感觉浑身没有肌腱和筋肉了,只剩骨头架子了。打拳的架势更低,有伸缩之意;再练下去会觉得浑身轻盈、沉实,四肢浑厚沉重又轻灵柔顺;继续精进,有时会觉得小腹一热,晚上睡觉时有时觉得会阴穴处动,几天不动不知哪天又动;白天不练功闲坐时偶尔觉得后背一热,有时在后腰处,有时在夹脊处,用手一摸皮肤并不热。这时手臂打出更加顺达、迅疾内中似有水银惯出,浑厚沉重;继续精进,会觉得身上有一种弹炸的劲力,心机一动,拳掌想打到哪里就已经打到哪里,出掌如被搬弯的钢板突然反弹出去一样,出拳如弩箭激发;再练下去会觉得手臂及浑身骨骼如铁,不怕磕碰,挥出更加沉重却如柳条般轻盈有破空之声······这阶段的或前或后肩关节会自动脱开或即将脱开。这就是练内功一般的由初级到中级的感觉层次,这些感觉有时会颠倒出现,也会反复出现,若有若无,时有时无,有些细微感觉语言难以描摹,都属正常。初级感觉因人而不同,但每次练完功“晚上睡觉时像泡完一个热水澡一样,浑身融和皮肤滑润”之后的感觉应该是每人都有的,只是难以表述。我以上所说只是个大略,但只要记住,练内功只要向着“更轻灵、更沉重,更柔软、更坚钢”的方向发展就是正路。
至于内功的高级阶段本人不敢妄写,只见过刘老先生浑身关节都能脱开,任何擒拿、反关节对他都是没用的,你拿他自己反受其害。浑身如铁,轻盈如羽,迅捷如电。
以上这些练功的感觉我从没见人说过,也没见那篇文章提过。究其原因,一是为了保密。内功是个精密、深细的功夫,“歧路亡羊”,岔路很多,云里雾里摸个几十年,这一辈子就算过去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门派谁愿意把真东西告诉你?其二,现在练内功的系统地有这些感觉的人不多,可抄书办班的多,一旦付梓,“大师”就更多了。其三,即使拜师入门几十年,自己不练不悟也不见得知道。这些是练功机密,师傅带徒弟时是不说的,怕徒弟练功时老想着找这种感觉而出现幻觉,心静不下来倒影响练功。我无奈在这里勉为其难将此说出,意在给练功者指个路标,使其在漫长的练功过程中,大概知道自己练到哪一个层次了,从而增强信心。望见此文的练功者,千万不要老想着这些感觉,静心地练功,心无旁骛,功夫进步才能快。否则倒耽误了你,万望注意!
另外,宋代张伯端的《悟真篇》也提过,练内功是“有作有为”的功夫,不是“自然呼吸气沉丹田”就完了。这只是初步功夫,养生健身是可以的。至于练武功该怎么“作”,怎么“为”,这里限于篇幅就不细说了。
“好师傅难找到好徒弟,好徒弟难寻好师傅”,这是武林中常听见的叹息。不管是谁在“叹息”,找个好师傅来指点是练武者必经的经历。可是现在大师太多,对真假大师的辨别一直是个难题,因为内功看不见摸不着,他说他高,你也不能说人家不高,这实在是现在大师多的原因之一。其实也有方法辨别。一是看:看他打拳是否身法轻灵柔顺,拳架在是否在中盘以下,发力是否顺达沉重,拳掌是否有破空之声;再者就是看他的肩关节是否能自动脱开而活动自如,这个做不了假(肩关节脱开在内功里来说也只是中层而已),现今练武的人中肩关节脱开的已很少,以我之孤陋寡闻,我只知道在还活着的练武的人中只有一人而已。二是试:所谓试也不是让你去打他,那样对大师不尊重。不过可以换一种说法:“我练得不好,我能不能发两手您给接着,看有什么毛病”。(这样你就可以用你最拿手的招法进攻了,看他能否招架得住);也不要让他打你、发你(站着不动让人家打和发,),那样你会吃亏的还试不出来。你让他抓你手腕儿使劲握一握就行了。真是高人,手如铁钳,不仅力道透骨而还牵及心肺,感到心底里颤抖和恐惧,无形的气势压迫得你透不过气来!能如此便是高人!
另外,练武功不要执着于一拳一掌的功夫。有人花十年二十年专练一拳一掌的功夫,虽有所成,却难于在武功上有层次上的提高。今年四月中旬我应邀去参加山东省东明县佛汉拳立碑仪式,见当地某村老拳师,手上功夫不小,手掌有常人的两倍厚,伸出个小拇指让人掰,居然掰不动。自己很以为傲,外国友人更是惊奇围观,执手细看,赞叹不已。这只手老拳师练了一辈子,可见为了武功是耐得住恒、苦之人,可惜的是才年逾六旬走路已磕磕绊绊了。我心里深为老拳师叹息:走路磕绊之人即使拎个铁锤又能如何!
二十多年前,我的学生刘宜军在大连某地施工,见一人能手碾碎石成粉(小石子用手指捻成粉沫),观者无不惊羡其武功之高深。刘宜军问:能打人吗?他说能。宜军让他打,他一拳打来,宜军手臂一挡,那人便飞出,摔在墙根下。练武贵在身上功夫,只练一拳一掌难入上流。我曾练过“金刚指”,两食指指尖老茧有半公分厚,此功难练非常苦。后来我明白这个道理了就不练了。现在想来,即使给你个钢锥,若遇高手也是无用。前辈拳家说过:“拳打脚踢下乘拳,妙手无处不浑然,任它四面都是敌,我身一动悉颠连”。我说这些,不是说一拳一掌的功夫不能练,而是说没有全身武功作基础,如遇高手使不上。如果在全身武功的基础之上,练一绝技,那是可以的。昔日有一武林人士,专练“剪手”,加之习练勤苦,功夫纯厚,双臂如铁,每与人交手,手臂必被其折断,一时名震川、黔。当然,你如果只为碎砖断石给人看,那又当别论。现在一些大师带着徒弟表演“砍砖断石,枪尖顶喉”等把戏,岂不知这等于告诉人们,他练的就是下层武功。自唐宋以来这就是大街上常见的打拳卖艺的玩意儿,如今已成大师的见证,武功的衰落可见一斑!杨露禅、董海川没表演过这些,却是名垂武林的大师,而随处可见的能表演这些的大师们却史上无名就是证明。
再者,练武功应把“走下盘”(大腿与地面平行)作为努力的目标,不经下盘功夫的长久锻炼难入上层。拳彦云:“人走下盘,气自腾然”。人经下盘的锻炼,内气自足,腿力雄健,动转轻灵、柔顺,与人交手方能得机得势。如此才能渐悟高层武功是怎么回事儿。
潜心刻苦地练习内功,拳掌上的功夫不练自练,会与内功一起增长。内功精深之后,一样出手如钳,拳重如锤,指若钢锥;加之身法轻灵柔顺,臂软如鞭,迅疾如电;碰之如铁棍钢斧,痛彻骨内······望有志于大功者,以此为路,练之、悟之,将终有所得。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laughter555 + 20 谢谢分享!
Maobama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9-1-2012 15:14:1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多年前,我的学生刘宜军在大连某地施工,见一人能手碾碎石成粉(小石子用手指捻成粉沫),观者无不惊羡其武功之高深。刘宜军问:能打人吗?他说能。宜军让他打,他一拳打来,宜军手臂一挡,那人便飞出,摔在墙根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9-1-2012 16:00:16 | 只看该作者
练拳应求实,说拳也应求实。夸大和否认武术的作用是不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012 11:42:05 | 只看该作者
依我看,这个碾碎石成粉的,下层武功都算不上,不过就是个普通的江湖骗子。至于胸口碎大石,枪尖顶喉等,早就被认定为是江湖骗术了。所以这个人遇到真正的高手,一招就完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012 11:49:58 | 只看该作者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把,还是一场空,看阴阳老师是会家子,在那儿开场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012 12:01: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听着厉害,要真那么厉害就去打洋人啊,去什么k1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012 15:11:0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扬我国威啊,散打什么的不够看啊,去把所有的格斗大赛都赢下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012 15:2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16:02:13 | 只看该作者

我没开场子。虽练了些年,只是爱好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16:0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ack_zerg 于 20-1-2012 13:01 发表
听着厉害,要真那么厉害就去打洋人啊,去什么k1什么的

大家练功练拳目的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想K1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16:0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mnox 于 20-1-2012 16:11 发表
是啊,扬我国威啊,散打什么的不够看啊,去把所有的格斗大赛都赢下来吧

都赢下来就扬国威了?祖国真正的繁荣富强才是扬国威。竞技体育再强也说明不了什么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tgs + 20 我很赞同!
Maobama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012 16:09:5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有心得的高人之言,我很佩服,如果是mel的话,希望能登门请教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16:12:23 | 只看该作者
少林武术讲究“拳禅归一”,说拳是动禅。太极等“内家武术”讲究“以武入道”,说练拳是为“修道”奠基。也就是说武术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为“内外”两家所公认。所以通过练拳陶冶情操才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单纯追求技击能力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当然武术也是研究人体规律的,是以技击技术为载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16:1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bama 于 20-1-2012 17:09 发表
这是有心得的高人之言,我很佩服,如果是mel的话,希望能登门请教一二。

文章是我转来的。我觉得有些意思,就转来和大家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012 16:1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bama 于 20-1-2012 17:09 发表
这是有心得的高人之言,我很佩服,如果是mel的话,希望能登门请教一二。



江湖行话,这就是踢馆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012 19:1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阴阳掌 于 20-1-2012 16:14 发表

文章是我转来的。我觉得有些意思,就转来和大家共享。

我不是这个意思 ,看样子误解了。我只练过军体拳和广播体操,我是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国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012 19:25:01 | 只看该作者
我反正是没亲眼见过武林高人
唯一见过的武林高手比武视频在这儿:

比较起来,我觉得还是米国职业摔角来得有技巧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smnox + 20 高手都是王八拳,看看武林大会我就失望了
Maobama + 20 你太搞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19:35: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武术一直没停止对技法的研究,但这种研究确实不同于擂台竞技。而且中国武术界(竞技散打专业队除外)一直没有“训练”,所以也不可能打出擂台搏击的水平。但是民间非专业间的交流也是能让喜爱而没经历过“传统”或“现代竞技”的人满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012 20:32:11 | 只看该作者
实战的也就是柔道加拳击的战法了,俺广播体操迷就想看看真正的内功是咋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012 21:54:36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和几个武术界的朋友去喝酒,席间有一个练螳螂的吕哥和在下“一见如故”,很合得来。在临走时我俩在饭店的走廊里做了简短的交流。因其一个薛姓师弟和我过去常在一起推手,我们就交流了一点推手的练法和技巧。而他和他那位师弟完全不一样,站在那里任凭人推,其不仅纹丝不动,甚至还有逼迫对方后退之势。他说这是“尾闾前翻”的一种站桩站出的功夫,但他也仅仅是一种功夫而非技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1-1-2012 11:0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ack_zerg 于 20-1-2012 13:01 发表
听着厉害,要真那么厉害就去打洋人啊,去什么k1什么的

光是k1还不够,k1只是站立格斗,要结合UFC这样的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1-1-2012 11:05: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阴阳掌 于 20-1-2012 17:05 发表

都赢下来就扬国威了?祖国真正的繁荣富强才是扬国威。竞技体育再强也说明不了什么的。

比赛中赢了的确算不上什么。不过当初外敌不断入侵的时候,总该保家卫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1-1-2012 11:2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headz 于 20-1-2012 20:25 发表
我反正是没亲眼见过武林高人
唯一见过的武林高手比武视频在这儿:
cVNOU8gzOWs
比较起来,我觉得还是米国职业摔角来得有技巧些

我怎么觉得这两个人打架跟小女孩打架抡拳没什么差别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twy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1-1-2012 12:25: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zbird 于 21-1-2012 12:05 发表

比赛中赢了的确算不上什么。不过当初外敌不断入侵的时候,总该保家卫国的。

能打得赢的不一定就能去保家卫国,保家卫国的也不一定都能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1-1-2012 13: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阴阳掌 于 21-1-2012 13:25 发表

能打得赢的不一定就能去保家卫国,保家卫国的也不一定都能打。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保家卫国的当然不一定都要能打了。但是能打的却是应该要保家卫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1-1-2012 13:15: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ack_zerg 于 20-1-2012 13:01 发表
听着厉害,要真那么厉害就去打洋人啊,去什么k1什么的


中国武术是个很广泛的范畴,不仅仅包括打斗,打斗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在这些顶级搏击竞技中获胜,未必能说明真正有多强。但是相反,打斗技能也是中国武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少了这个,也就没了“武”字,当然也就不算武术了。而目前诸多世界顶级的格斗竞技中,有无数国家的身影,有黄种人,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却罕见中国人的身影。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武术界的一大遗憾,也不能说不是对中国武术声誉的一个重大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1-1-2012 20:31:3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目前还是很缺少职业拳赛的经验的。这需要慢慢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1-1-2012 21:05:44 | 只看该作者
练什么鸟武功呀,劳神子,再邪乎高手,到枪弹面前,也是变成马蜂窝的料。
哥们,练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1-1-2012 21:12: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阴阳掌 于 20-1-2012 22:54 发表
昨晚和几个武术界的朋友去喝酒,席间有一个练螳螂的吕哥和在下“一见如故”,很合得来。在临走时我俩在饭店的走廊里做了简短的交流。因其一个薛姓师弟和我过去常在一起推手,我们就交流了一点推手的练法和技巧。而他 ...

这种功夫国内很多师傅都有的吧。
  唉。。。我现在也开始玩枪了, 功夫就当是爱好练练, 研究研究还是很有奥妙的。 至于打架什么的。。。不是没用,只是澳洲都用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1-1-2012 21:17:59 | 只看该作者

老弟

哥等着你的布里斯班长枪队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2-4-2025 03:06 , Processed in 0.054061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