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阴阳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略谈内功---张国棣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5-1-2012 09:26:2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练家子,参加武林大会的那些高手算是什么水平啊?我怎么觉得不管什么门派的,除了亮相不一样,一打起来都是一个派的--王八拳。多数都是3个回合不到就腿都抬不起来的主,期待真正的高手大师下场打一打让我们信服一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5-1-2012 09:48:27 | 只看该作者
武林大会都是业余爱好者,属于“票友”,所以就那水平很正常,“草根”“大众化的”都这样的,不能期待有更高的水平。当然他们也代表不了民间最高水平。如果单纯从擂台技击来说,我始终认为“散打王”时的柳海龙那拨是中国的最高水平,当然现在张铁泉的水平也是最高等级的。业余的永远比不上专业(职业)的,因为训练强度不一样。专业(职业)的首先“本”就不一样,他们首先在“选材”上就是高出民间的一大截,而训练内容又不一样。民间的是爱好者,是“传承者”。泰森小时就“好斗”,如野兽般,曾用刀扎在他母亲的臀部上,而且身体原本就很壮......再加上经受职业的训练......而现今绝大多数练拳还只是以娱乐为主,和泰森们是没法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5-1-2012 09:54:3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武术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就离不开儒释道。儒家讲究“克己复礼”,武术也一样,“未习拳,先习礼”。要“尊师重道”,孝敬师长。而后通过练拳了解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在练拳中完善人格。最后以求“拳禅归一”。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对练拳有长久的兴趣。那种“暴力”是不会长久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woodheadz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5-1-2012 11:30:4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5-1-2012 11:52:26 | 只看该作者
从来没有见过点穴和内功,只见过江湖骗子们吹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5-1-2012 12:34: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阴阳掌 于 25-1-2012 10:48 发表
武林大会都是业余爱好者,属于“票友”,所以就那水平很正常,“草根”“大众化的”都这样的,不能期待有更高的水平。当然他们也代表不了民间最高水平。如果单纯从擂台技击来说,我始终认为“散打王”时的柳海龙那拨 ...

所以我说要让大师们出来打打我们看一下啊,柳海龙他们算大师吗?他们会内功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5-1-2012 13:49:31 | 只看该作者
“内功”一直以来很神秘,似乎习练了内功就一定有过人的本领。其实所谓内功主要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使身体强健,就如同“往银行里存钱一般”,是起“健体”作用的。它区别“外练”只不过得配合吐纳,仅此而已。所以他只是可以作为技击练习的一个基本功,没什么神奇的。当然在“道教玄门”里有修习丹道(可以另开帖再述)的功夫另有其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smnox + 20 前面不是说某某的徒弟把人弹老远么?怎么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5-1-2012 14:17:33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各地武技是这样看的。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
我认为各地的武技,最初应该都是来源于实战,而且大多数地区都会有自己的武技。因为这个是冷兵器时代很重要的东西。各个民族都需要不断的通过争斗才能保卫自己,在世上立足。而随着争斗的积累,都会将其进行总结发展,从而产生武技。而这种需要,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就存在的。不同地区的武技虽然发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应该有适合实战的地方。都不会是完全的花架子。
而随着文明的发展,武技就会融进很多别的因素,有了很多别的用途。就会出现以实战(或者模拟实战)为主要目的的武技,和以其他目的为主的武技。而中国武术的特色就是后者非常发达。我觉得这和中国的国情有关。在欧洲有骑士阶层,在日本有武士阶层。这些阶层的人可能世世代代都进行战斗。而中国参加战斗的并非是世袭阶层,将武艺代代传下来的,出家人和民间门派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就会更加注重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对个人修行的辅助等方面。而对实战效果未必不重视,但恐怕真正实战的机会不及骑士和武士阶层的武者。主要目的不再是实战,并不意味着就完全脱离实战,但是这并不是主要追求,所以既不应该夸大其在实战时的效果,将其说成非常厉害压倒一切的功夫。也不应该完全用实战的标准来要求,从而觉得其只是毫无用处的花架子。
对于实战的武技,也有不同的类型。人们最熟悉的是用于巅峰对决的。这种情况下是两个高手在比较公平的前提下互决胜负,这样最能显示双方武艺的高下,而现在实战类型的搏击运动自然也是接近于这种。而在实战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情况,这时候需要的技能就和巅峰对决大不相同了。比如在战斗中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地形,只适合某些技能发挥。或者可能遇到不是需要战胜一个高手,而是要怎么更有效的击败较多不太厉害的对手的情况。我觉得萨摩示现流的剑道就比较适合这一种情况。萨摩示现流的高手把大袈裟斩练得很强,不管对手用什么招数,只用这一招,便一招将对手击败。可以想象,如果对手很强,大袈裟斩无法一招制敌,示现流高手势必失去优势。但是如果遇到一系列不是太强的对手,每个对手都可以这样一招秒杀,这就是个非常有效的实战技能了。在武士冲锋陷阵的时候,这种情况可能是经常会遇到的,所以这个的实战性应该还是很强。示现流的创始人东乡重位如果和柳生宗严,佐佐木小次郎,宫本武藏等高手对决,未必能获胜。但是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却可能杀敌更多。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巅峰对决之外的各种实战情况,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除了街斗之外,这类实战状态现在大多用热兵器来解决了,徒手或者冷兵器更多是作为辅助技能而已。而巅峰对决性质的实战,则因为可以改造成现代竞技的形式,所以仍在继续发展,并且融入了一些现代训练手段等,让其某些方面的发展更为迅速。而这一类,又是当前中国武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了。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5-1-2012 15: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xbb22 + 5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5-1-2012 15:25:4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从战国开始就是大规模的步兵战阵对骑兵的集团作战了,对武士的要求是骑射和长枪,武举主要就是五十步开外的弓射和器械为长枪为主的步兵战阵,这是战争留下的。但单人的兵器如剑刀,到三国以后就失传了,拳法和刀剑都是护身的,基本用不到战阵上,所以只有小规模战争为主的日本和欧洲留下来了个人武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5-1-2012 15:34:13 | 只看该作者
技击时讲讲呼吸配合是必要的,但夸大到内功啥的,就是卖狗皮膏药了,点穴其实是按摩的技法,指尖力度是靠摔大杆练出来的,这手指有劲,戳你一下,比刀好使,但穴位,这东西在激烈打斗中如何定位?你有这本事?宇宙奥运会都是你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5-1-2012 15:3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zbird 于 25-1-2012 15:17 发表
我对各地武技是这样看的。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
我认为各地的武技,最初应该都是来源于实战,而且大多数地区都会有自己的武技。因为这个是冷兵器时代很重要的东西。各个民族都需要不断的通过争斗才能保卫自己 ...

有研究,分析的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6-1-2012 08:07: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bb22 于 25-1-2012 16:34 发表
技击时讲讲呼吸配合是必要的,但夸大到内功啥的,就是卖狗皮膏药了,点穴其实是按摩的技法,指尖力度是靠摔大杆练出来的,这手指有劲,戳你一下,比刀好使,但穴位,这东西在激烈打斗中如何定位?你有这本事?宇宙奥 ...


前几年出来个点鸡的文弱侠士,点一下鸡就瘫了,再点一下鸡鸡就起来溜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2-4-2025 23:38 , Processed in 0.02783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