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她的观点
1、同性恋是天生的,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认可或者不认可而发生改变。人口中有3%—5%的人是同性恋。
2、反对同性恋者进入异性恋者的婚姻;不提倡也不撮合形式婚姻(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组成的形式婚姻)。
3、同性恋者不能出柜最大的压力来自父母的不理解,向父母出柜,就是告诉父母一件真实的事情。
4、带着讲座进入校园,就是让年轻的一代能接受多元包容的教育。
C 百家争鸣
对于吴幼坚女士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支持同性恋者向父母“出柜”(公开表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以及在校园中做这种话题的讲座的行为,记者也随机采访了许多学生和家长。
大学生说
认同
A 男生 研二在读
我是支持这样的讲座的,理由嘛,让我了解GAY的心理啊,形成过程啊,都比较好,对我自己与他人相处,对下一代教育啊,都很好。如果身边有人这样,只要不是特别女孩子气的样子,我能接受。关于同性恋这个群体,取向不同而已,就和人吃饭吃菜的口味不一样而已。只是不得不说,如果告诉父母那是很残忍的事情,毕竟父母想法不一样,我是建议啦,能不“出柜”最好。
B 女生 大三在读
这个讲座我之前就听说了,是打算去听的,因为我觉得在大学里应该有和所谓的传统不一样的东西出现,不仅同性恋教育,更多的性教育都是被需要的。我觉得我跟我身边的人听到同性恋三个字都已经很淡定了。如果真的出柜,不能说对父母很残忍吧,你又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否是个开明的人,即使开始不能接受,说不定时间长了也就想开了呢,其实多接触就不会这么排斥了。
反对
C 男生 85后,已工作
我是不能接受的,说得不好听一点,我会自动回避这些人,虽然很多人说这是先天的,不应该被歧视,但是我个人无法接受,所以说白了,只要不跟我有关就行,我坚决不能接受,那种讲座也没兴趣,但是如果说出柜是否对父母残忍,我觉得这个世界原本就挺残酷的。
D 男生 90后,在校学生
我不赞同,同性恋讲座本来就是要宣传,让人们能够了解同性恋,进而接收它,但是,如果主流社会的想法都能接受同性恋了,我们的社会哪儿来对同性恋起码的道德约束力,这样,稍微有点同性恋倾向的孩子就不能被挽回了。同性恋毕竟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不符合人类的发展需要。我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