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68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2-4-2011 00: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FROM:维基百科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简称IDAHOidahomophobia),日期为5月17日。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由于全球还有多个国家,同性恋者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国际不再恐同日”令其他人可以知道同性恋者可以健康,快乐生活,从而令人不再恐惧同性恋者。

小知识:什么是同性恋恐惧症?
同性恋恐惧症,简称“恐同症”(英文homophobiahomophobic)是指对同性恋行为以及同性恋者的非理智性的恐惧和憎恨
虽然这个词来源于心理学,但是对同性恋的恐惧不是一种精神病的术语。与广场恐惧和其它一些恐惧症不同,虽然美国精神联合会美国心理联合会仍然对这个现象进行研究,但是临床上的同性恋恐惧症是不存在的。新的精神学研究把对同性恋的深层仇恨与压制同性恋的心理状态相联系。(参看下面的“主观恐同者”)
对同性恋的恐惧在很多国家有法律上的定义,例如在有争议的同性恋恐慌防卫(gay panic defense)、精神障碍辩护(insanity defense)或在仇视罪行立法中。

恐同的后果恐同的后果包括一个或多个:主观恐同、暴力和歧视。


主观恐同

直接指向自己的对同性恋的恐惧成为“主观恐同”(internalised homophobia)或“自我不协调同性恋”(ego-dystonic homophobia),这可以引起一生的忧郁、自信心低下以及不美满的爱情生活和性生活。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把这归咎为同性恋青少年较高自杀率的原因。另为一些则认为是被人对他们的恐同行为造成的,下面将会提及到这个问题。
带有主观恐同的同性恋者会与其他的同性恋恐惧者一样,对同性恋采取歧视和暴力的方式。一些带有主观恐同的同性恋者会压制他们的同性恋心理,所以他们并不会完全觉察到他们的性倾向。有人甚至宣称很多的恐同这是压抑同性恋情感的人。
反对同性行为的同性恋也会遭受这样的痛苦。一些人选择贞节来避免他们的同性恋心理和信仰的矛盾。其他一些人会通过补偿疗法来变成异性恋者,虽然目前对于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否有效和可取仍存在争论。(请看性取向的起因
有时候反对同性恋的同性恋者,特别是政治家,被宣传组织或报纸暴露出来。通常说反对同性恋的同性恋者是伪善的并应该被暴露。这是一个具有争论性的则略。

同性恋恐惧防卫

美国,对同性恋的恐惧的最极端方式就是谋杀一个被认为是同性恋的人,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这个人究竟是否是同性恋还是不清楚的。在这些案例中,被告会辩解道他们的行动是因为一时的恐惧:因为他们相信被害者正在“走向他们”。这种现象通常被同性恋社区认为是“同性恋恐惧防卫”。
当然,谋杀是恐同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它并不是经常发生的。更常见的是非致命的殴打、枪击、刀刺等等。在同性恋者之间广泛存在对身体暴力的恐惧,并且很多人因此移居到郊区地方以确保他们的安全以及在同性恋社区获得更多他们自己的文化氛围。甚至郊区环境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有的年轻群伙可能会到同性恋社区里寻找目标。

歧视更通常的是,同性恋恐惧者通过歧视来表达他们自己。直到最近,对同性恋的歧视在西方国家仍然是公开可见的。一些列明显的非歧视法律和雇主资源改变的政策虽然有广泛的争议,但是也开始改善同性恋的待遇。但是,很多法同性恋权利组织表示,很多这些法律和政策在事实上是对异性恋的歧视。同性恋权利活跃分子并相信这些声明,并进一步宣称仍然存在很多微小的对同性恋歧视的方式。因为这样,同性恋者仍在讨论他们对被解雇、拒绝住房或各种方式的厌倦的担心和恐惧。
同性恋是受到纳粹迫害的一个群体。请参看纳粹德国的同性恋者粉红三角形

WHY? 恐同的起因

对恐同的起因目前还在广泛的争论当中,但人们基本上支持恐同的信念和态度是与恐同者自身的性取向没有关系的。
生育本能说被认为是恐同最本质的来源。对于父母,孩子如果是同性恋,这将会打破生物繁衍的链条,成为对本家族继续繁衍的潜在威胁。除了宗教,有种观念认为,人在死后其生命会和谐的在其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身体里和谐延续,而同性恋是在破坏着这样一种和谐。
一些性理论家解释道,男同性恋间的关系通常比女性恋间的关系更让人产生强烈的反感。因为恐同者认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男男关系的威胁。同性恋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是一种对“性别角色的越界”。而对“性别角色越界”的惧怕,是恐同症另一个最主要的来源。研究报告指出大多数恐同者对于性别角色有着非常刻板的思想,比如“男性至上主义。在西方国家,恐同者害怕同性恋将造成家庭、社会组织结构的瓦解;再者,多数男性害怕传统性别角色的颠覆将使他们失去原有的利益、优势地位和特权,导致恐同症在男性和女性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强化。在西方传统文化里,男性已经被惯养出性别优越的观念,即对弱势女性的支配,而这一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当男性发现有传统所赋予他们的特权被挑战的时候,实行“性别角色越界”的男女同性恋则被他们视为是对其切身利益的威胁。
分析心理学理论一直认为恐同心理是恐同者压抑对自身同性渴望的一种结果。一个研究显示,恐同的“异性恋者”在观看同性性行为的图片时显示出性冲动的迹象,而同组的非恐同异性恋者则没有这种现象。
一些组织或个人声明对同性恋的反对,或积极反对,因为他们的宗教原则。这种原则鼓吹者通常会对针对同性恋的暴力事件进行谴责,但是在对待同性恋法律地位方面则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立场。一些人相信这种态度鼓励的恐同者。请参看宗教和同性恋
一些法律已经鼓励或合法化恐同者,例如在鸡奸法28条以及区别对待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自愿年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choz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2-4-2011 01:02:25 | 只看该作者
同性恋不是病,恐惧同性恋才是病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5 收起 理由
choz + 50 我很赞同!
xblues + 2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2-4-2011 06:00: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同性恋和恐同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2-4-2011 06:03: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同性恋和恐同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2-4-2011 06:05: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同性恋和恐同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2-4-2011 10:12:16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恐异症”,来而无往非礼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choz + 20 你太搞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2-4-2011 23:4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MANDM 的帖子

恐同者其实并不全是直人,有很多是深藏在柜子里的同志。所以你完全不必因为这些人极端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2-4-2011 23:53: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很多人自己恐同,但是自己却不知道,FreeOZ上这样的人很多啊,自己一面口口声声说:我尊重同志,我理解同志。还要补充一句:同志是不值得推荐和提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4-2-2025 22:51 , Processed in 0.01835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