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5366|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 唐山大地震看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7-7-2010 16:4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谁看了,来说说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7-7-2010 16:50:34 | 只看该作者
据说澳洲也要上映哦。
正在考虑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Laura.CN + 5 已經上演了,Hoyts,SYD的Broadway和Chatsw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7-7-2010 17:05:05 | 只看该作者
周六看的,不错,我哭了三四次吧,出来后想起情节也还会难过。放映时周围也是一阵阵的抽泣声。觉得可能因为自己有孩子的缘故,所以感受更深吧。
陈道明和李晨的表演不错,剩下的表演痕迹有点重。
冯小刚作品,虽然题目严肃,台词有的还是很搞笑。
总的来说,推荐。
评价:四颗星。(满分五颗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7-7-2010 18: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7-7-2010 18:26:3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看,23秒,32年,很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30-7-2010 15:31:16 | 只看该作者
冯导多次提到原著《余震》很震撼,决定买来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Laura.CN + 5 我也想看,一般來說原著都比改編的影視更加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30-7-2010 15:39:57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看过'蓝光闪过之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30-7-2010 22:45:55 | 只看该作者
最開始是為了地震傷亡慘重的慘狀而哭泣,然後為了主角家庭生離死別而傷心,但其實最讓人唏噓不已的卻是32年後,唐山地震中失散的家人為了同一個目標——汶川地震救援——而重遇,32年積累下來心靈的傷痛一次爆發,悲喜交集,那種震撼最為強烈。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不少外國人都覺得奇怪怎麼這個電影廳裡出來的中國人們幾乎每個都是眼睛紅紅腫腫,還有一個姐姐好奇地問我們看的是什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30-7-2010 23:04:03 | 只看该作者
看题目吓一跳,看成了“唐山大地震了吗?”

心想:啥?又震一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31-7-2010 10:44:14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母女相见的场面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31-7-2010 10:52:01 | 只看该作者
没看电影,大致看了一下故事的描述就被恶心到了,地震的时候母亲放弃了女儿去救儿子,做这种选择基于的是什么?救完了儿子有没有仔细的找过女儿?怎么要等到32年后才会相遇?貌似把女儿都忘光了,相遇了之后才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这时候想起女儿了!女儿最后还是原谅了,我靠,这个妈当初的抉择真明智,要是丢下了女儿,女儿总会forgive的,要是丢下了儿子,别说儿子不可能forgive,自己不得被老公婆婆生吞活剥了。平时女儿好像也是心肝宝贝,但是到了生死关头,跟儿子比起来,means nothing!不管怎么说,要选择一个牺牲,非女儿不可!
I'm sick of it!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Sun 于 31-7-2010 09: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z37214728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31-7-2010 11:28:20 | 只看该作者
沒看書,只看了電影,不知道原著寫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什麼。
無可否認,選擇“救弟弟”會基於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不要忘記那是三十多年前沒有改革開放時候的唐山——看官能以如今平等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一個普通媽媽/妻子/媳婦嗎?
是不是救了女兒,就不會有人覺得sick of it呢?這樣看來,其實男女還是不平等。都是生命啊,如果當時再不做選擇的話,救援的人都要到另外一個地方挖其他活人了,這兩個孩子只能雙雙壓在樓板下失去生命。換了是我,在那種情況下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只會要求救還能說話、聽起來生還希望更大的一個。
或許是馮導既聰明又很笨,他的電影中,小男孩救出來的時候,小女孩也挖出來了,媽媽和她的“屍體”抱頭痛哭。當然這裡也是電影的破綻所在,為什麼救出來後檢查過沒氣了,放在其他屍體旁邊,淋一場雨就完全毫髮無傷地站起來遇到了解放軍叔叔,成為了“震後孤兒”。
媽媽甚至從來沒有寬恕過自己,她活著的幾十年如同陵墓中的陪葬品,丈夫和女兒死了,兒子殘了,只有她一個人啥事都沒有;婆婆也責怪她,是因為她,一家子才會留在唐山。三十多年活生生的折磨,比死了更慘。有些人,沒有勇氣活下去,寧願選擇死亡……

在電影裡,有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有刻意而為的巧合,當然還有一些植入廣告,但我所選擇的是忽略它們,去嘗試了解這些傷痛的心靈、去理解複雜的情感,學習寬容與寬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pinxinge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31-7-2010 11:39:52 | 只看该作者
不敢看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31-7-2010 11:4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aura.CN 于 31-7-2010 10:28 发表
沒看書,只看了電影,不知道原著寫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什麼。
無可否認,選擇“救弟弟”會基於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不要忘記那是三十多年前沒有改革開放時候的唐山——看官能以如今平等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一個普通 ...

你说的不错,本来这种事儿该以平常心来看待,但是偏偏我想以平常心看待,冯小刚却要拿这个来拍片,还说要拿这个来感动人,还说要感动出5亿票房来?我靠,有没有搞错了,我能不恶心已经不错了,你还拿这个来感动人?这才是最让我恶心的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嘟嘟宝贝 + 1 太偏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31-7-2010 16:11:42 | 只看该作者
你们是否过于偏激了,这个跟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什么关系,看过《苏菲的选择》吗,苏菲是一个拥有痛苦过去的波兰女子,在纳粹集中营里,她选择了让儿子活下来,而把女儿推向了焚尸炉。这本书获198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是美国大学生的必读书目,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后来同名电影也是脍炙人口。无论是书评还是影评都没见过水责怪苏菲为什么选择了儿子而放弃了女儿。《余震》作者张翎基本上就是借鉴了那本书,为什么同样的情节到了中国就让你们觉得是传统观念影响?甚至还恶心上了!虽然我没看过电影,但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感人呀,因为我是妈妈,那种残酷的选择让我感到撕心裂肺。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5 收起 理由
梦唐 + 20 我很赞同!
pinxinge + 10 我很赞同!
Fernando + 25 在这里认真你就输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31-7-2010 17:49:49 | 只看该作者
震还是不震(2010-07-28 13:31:14) (李承鹏)
标签:杂谈       
有人批评冯小刚在撕一个民族的伤疤。不带这么表扬他的,这么多年来国家机器和知识份子一直在帮助电影界捂伤疤,撕伤疤这样的善举至今我还没在公开院线里看到,说冯小刚撕伤疤,是在揭发审查部门把关不力。

以中国电影严厉的审查机制,冯小刚没胆也没能力揭伤疤,揭了,冯小刚迅速就会成为敏感词,敏感词电影势必将转成地下电影。曾经一些青葱年华的导演也想揭伤疤的,撕着撕着却变成创可贴,比如拍出过霸王别姬的陈凯歌,还比如拍过活着的张艺谋,他曾活着,但已经死了,转弯灯都不打就迅速掉头成为世上第二好的团体操导演(第一好在朝鲜),那都不是创可贴而是贴心小棉袄。还有人说看大地震会让灾区人民二次受伤,可在《新闻联播》和《感动中国》里灾难一直是当成英雄事迹来报道,要伤,早二千次受伤,还在乎多一部电影?对于一个拍市民喜剧起家的导演,你要让他成为斯皮尔伯格或者反战独立导演,就矫情了,冯小刚注定成不了思想家、寓言家,这块土地上也永远产生不了思想家寓言家,他拍喜剧是给人民挠个痒痒,拍悲剧是刮个痧,这个俗人早就想好了的,也是这么做的。

大地震在电影上是可以批评的,有些毛病比如剧本就写得有些像电视剧纲要,中间部份都写断掉了。可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他要是像有个导演那些企图把王家岭矿难拍出一部《八天八夜》来,那才叫发国难财,才是用眼泪绑架观众。这年头谁绑架谁,其实是楼市绑架了股市,股市绑架了菜市,菜市绑架了房事,房事绑架了车市,官员绑架了人民,人民反绑架人民……这是一个在各个领域互相绑架的国度,大家叫它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就是这样。

半年前看完阿凡达首映,我写过阿凡达是钉子户的伟大教材,我说中国电影技术上落后好莱坞五十年,人性上落后五千年,现在仍坚持这种判断,不管冯小刚是否拍了李元妮跟方登之间的亲情,因为包括辛德勒名单在内的(虽然它们都是万恶的资产阶级电影)宣布的是弱势向强权的挑战,而我们的无产阶级电影是弱势跟更弱势之间的纠结,前一种挑战其实成就的是信仰,后一份纠结到最后就修炼成磨叽了。没办法,中国几千年艺术史就是磨叽史,不敢直书帝王家事,藏着掖着还夸它是“春秋笔法”,没一幅直面社会现实的名画,画些云山雾绕的还说其实那是“写意”,写着写着发现逻辑狗屁不通断点太多,最后大家定义这就是“留白”……春秋、写意、留白,影响了我们几千年,指导我们永往直前,我们都这样,包括冯小刚。

没一些写手肉麻吹捧的那么好,可我还是想说大地震是可以一看的,因为它比别的更好,这里的人民不敢动,这里的人民可以感动,哪怕完事之后你觉得这其实是瞎鸡毛动,我们就剩下这点暖意可以动一动,这就是这个国家的电影基础,跟我们的文学基础音乐基础是一样的。我觉得冯小刚有个地方是不错的,那就是他更多是拍现在而不是古代,你看最近的导演越拍越古装了,无极是哪个年代的,黄金甲和三枪是哪个年代的,赵氏孤儿是哪个年代的,三国、红楼,最近的也是南京和梅兰芳……大家都在装,而且不准现在装,得古装,这样很安全,可以过审,下一步只得拍元谋人河姆渡起源的电影了。我接触过很多导演很多公司,他们把酒言欢还对此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政治上很成熟,把握尺度很老到,这其实是一个国家影视创作力的悲剧。

至少冯小刚还可以偷摸弄点现实主义的,从亲情杀出个偏方,从很多知识份子觉得这当然不带劲,可你想让冯小刚怎么着,历史原因,让他直接拍汶川大地震死亡学生或者王家岭矿难死亡者名单吗,那他,一会儿就先于A未未之前就挂了,他的名单都不见诸于报端,还弄个鸟的辛德勒名单,中国是不准拍名单的,因为那份名单就活脱脱是一份民族命运的账单,谁都不敢轻易在自己的任期内开禁,埋单。中国很多的事,留给时间解决。

汶川的事太近,不能说得太细,1976年的事情我还记得一件:那年我还很小,有天成都打金街上来了一个黑墩墩的小孩,十四五岁左右,他是专门打蜂窝煤的,就是把街坊家的煤渣子用一种铁模子打出成型的蜂窝煤,在那年代这是居家节约的好办法,很吃香。这小孩煤打得很结实,但不收钱,饭管饱就行,饭量奇大,一顿可吃五碗。我们不知其名就叫他五碗,街上常响起“五碗,打几个蜂窝煤”,就见他拎着煤模子跑去了,他吃饭的速度超过打煤的速度,有些像直接把一碗碗饭搁到胃里。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孤儿,前年全家跟着姐姐嫁去唐山,因为唐山当时的工资较高,后来碰上地震全死光光了,就剩他跑回广元老家,可老家遇大饥荒,都吃一种白色的泥巴叫观音土,五碗说,那土吃了就是肚子胀,想放屁又放不出来,乡里很多人就拉不出屎来死了。

五碗说起这事从来都笑眯眯的,看不出一点悲伤,他继续打煤,继续快速吃饭,他对生活很满意,对新住所的避风程度也很满意(那是街边一根空置的下水道管子)。他大概在打金街工作了两个月,后来就被抓走了,因为有天凌晨运送战备物资的军车经过这条街,掉了一些罐头,他从睡梦中惊来,很高兴地捡,被一枪托砸翻,带走。

本来他也没事,可后来遇上“严打”(这称呼当年就有),为了凑人数,就以抢劫军车名目把他算上,就崩了。这也是一个地震的孤儿,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吃饭,为了一个罐头,就这么交待了。当时执行枪决是要先在解放牌卡车上游街的,我见过他混在其他一些犯人中间站在卡车车厢上,鼻涕拖得好长,晶莹且不断线,还在笑,那笑容绝对真诚和幸福。可能是执行前吃了顿罐头饭。

这些是不能拍成电影的。因为这是真正的悲剧。

关于悲剧的悲剧是,即使这样拍出来,最不满意的不是有关部门,而是人民,因为这太像他们的生活了,他们是来看电影的而不是来看自己的,你理解吗,人民是花了币的。所以要拍的话,只能是五碗长大了,还办了属于自己的蜂窝煤加工厂,有一天在出门讨欠款时,发现客户的妻子正是自己的姐姐,而客户可能还是当初开军车的司机,天哪,亲亲的姐姐其实是没死的,她活得还好,只是多了一些皱纹,姐弟倾述着离别三十年来的衷肠……

看到这里,就知道冯小刚能说些人话就是中国电影的奇迹了,何况他还有2可以逗大家继续乐。在中国名导中我是最认可冯小刚的,因为中国电影的现实是:不可以有曼德拉,只可以有杜拉拉,看上去很杜拉斯,其实暗藏着杜蕾斯。

地震,我们不震,此为坚强;地不震,我们自个震。此为感动。青蛙频频出动,专家屡屡辟谣,由此看出,中国没有震不震,只有朕不朕。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0 收起 理由
空明七心 + 10 谢谢分享!
梦唐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8-2010 12:42:2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看过人不低头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8-2010 13:32:22 | 只看该作者
仁者见仁的一部作品。
对这个年代的中国制造的电影,千万别太较真,否则郁闷的是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8-2010 13:52:33 | 只看该作者
换了是我,我是不会去看的。

1。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再去看这个电影,就觉得太多煽情,太多假的东西、假的表演。上个月回都江堰,每个人都有怎么活过来、怎么全靠双腿满城找家人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男人没有在事后哭过的。

2。就算没没经历过汶川大地震,我也不想看这个电影。看了911那么多新闻和故事,叫我去看描述911的电影,我觉得没意义。而且人家也不直接拍这个题材,为什么我们要拍这个题材呢?汶川大地震才2年,相信大家都看了新闻直播吧,日看夜看,那些倒在废墟里的孩子尸体。。。我就没法再去看用这种题材拍摄的电影,我觉得除了赚大家的钱,好像没这个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8-2010 13:52: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拜读了楼上几位的看法,看来就算是到了澳洲,也不一定能保持一份平常心,个人以为,这样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8-2010 13:59: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个人以为,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片子,35岁以下的人基本上不大可能真正看懂,也就是说不大可能引起共鸣。
至于80后90后,干脆就是不宜观看,为什么?这就是代沟。

唐山大地震远不能说是一部完美的片子,但有不能因为有硬伤而否认它是一部好片子,因为它让人感动。
一部片子的作用不可能是拯救社会,但如果它能唤醒人内心的那份亲情,这就够了。这就是我眼中的“唐山大地震”。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0 收起 理由
绒绒妈妈 + 20 我很赞同!
嘟嘟宝贝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8-2010 14:01: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至于拿票房说事,那纯粹是中国娱乐记者干出来的事,把这个硬扣到导演身上揪着不放,很滑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8-2010 14:13:48 | 只看该作者
电影就是娱乐产物,没什么必要搞得这么严肃。更不要指望一部电影拯救社会了。
只要看了电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觉。见仁见智。
近些年,能让这么多观众落泪的作品已经不多了,所以其实这是一部很难得的电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pinxinge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8-2010 14:17: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原帖由 Laura.CN 于 30-7-2010 21:45 发表
最開始是為了地震傷亡慘重的慘狀而哭泣,然後為了主角家庭生離死別而傷心,但其實最讓人唏噓不已的卻是32年後,唐山地震中失散的家人為了同一個目標——汶川地震救援——而重遇,32年積累下來心靈的傷痛一次爆發,悲 ...


澳洲这么快也能看到啦,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3-8-2010 15:49:05 | 只看该作者
影院实录:
上周二,布里斯本新利班电影院,排队的时候我就纳闷,怎么排了300多人,而且几乎全是90后年轻人。
看得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泪奔。
尽管在生活中不只一次的见到过冯小刚和徐帆本人。
很多年轻人去看,几乎没有不流泪的,尽管语言,文化的隔阂,澳洲人对那段历史或者唐山,地震都不了解,洋人一样也流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3-8-2010 17:05:15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评价非常极端,楼上大多数朋友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人批得一无是处,反正我个人是没什么兴趣,感觉卖点就是煽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3-8-2010 17:06:59 | 只看该作者
没啥意思,好好的参加什么追悼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3-8-2010 17:18: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dyyang 于 31-7-2010 16:49 发表
震还是不震(2010-07-28 13:31:14) (李承鹏)
标签:杂谈       
有人批评冯小刚在撕一个民族的伤疤。不带这么表扬他的,这么多年来国家机器和知识份子一直在帮助电影界捂伤疤,撕伤疤这样的善举至今我还没在公开院线里看到 ...


天灾可以拍,人祸绝对不能碰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8-8-2010 20:56:18 | 只看该作者
不敢看的人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8-8-2010 21:00:10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哪里有上映这个电影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骷髅 + 10 Hoyts的院线在某些影院有放。查一下"After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6-2-2025 02:38 , Processed in 0.077760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