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刘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人在哭诉,男人在沉默,暴民在行动!

 关闭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31-5-2010 02:04:28 | 只看该作者

.
好,咱就聊聊。

E·诺依曼有一本书《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里面提到“旧道德”和“新道德”,请阐述它们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本例分析各自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31-5-2010 02:2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叔 于 31-5-2010 01:04 发表

.
好,咱就聊聊。

E·诺依曼有一本书《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里面提到“旧道德”和“新道德”,请阐述它们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本例分析各自的体现。


你还真牛B, 整出深度心理学,“旧道德”和“新道德”来聊.

我要跟你这牛B谈这些,那不是对牛B谈道德吗.

非要聊道德也行,回答个问题先.

回复 #124 gj0__0 的帖子
这大公狗添不添你娘固然有她的看法,抬脚就踢就不合适了吧?难怪你现在看不顺眼的张嘴就咬呢!


125楼的回帖(如上), 是出自"新道德"还是"旧道德"? 如果是不道德的,嘿嘿,那咱丫的还是换个话题,别跟这儿恶心道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7 收起 理由
extreme + 47 妙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31-5-2010 02:32:50 | 只看该作者
LS几位,算了,算了,何必呢。就网上争个面红耳赤的啥意思,能聊的一块聊,处不拢的就避开。我倒是一笑而过,你倒是干上了。

前日俺里还在新足迹话里有话的损人家,后来一想也就那么回事,拉倒吧,今日起决定淡定一回,其实谁都损不到谁一根汗毛,多大一点事损来损去的。

散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刘叔 + 20 兄台的气量让人佩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31-5-2010 02:4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2 BLK 的帖子

.
我回别人那么一句话,你倒记上了,拿本道德经自个琢磨去吧。

说到道德,不是我恶心它,是它恶心我才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31-5-2010 02:41:26 | 只看该作者
洗洗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31-5-2010 02:47:58 | 只看该作者

E·诺依曼《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

.
看来咱这帖子也有些人气了,聊点理论的东西。

先引用一段:
诺依曼的基本想法是,我们的“旧道德”是一种片面的道德,它只承认理想化了的“完美的”道德原则,只承认所谓的良心,而良心实际上只不过是习惯成自然了的社会权威,根本不是人们内心真正的“声音”,或者说,良心是假装的“声音”,这种假装的“声音”压倒了真正的“声音”,结果就造成不健康心理。

由于忽视和回避了人人具有的邪恶,或者说心理的“阴影”部分,因此人们不敢正视自己的邪恶,同时为了证明自己好象是正义的,就不得不通过“替罪羊心理学”毫无道理地把某些与自己不和的他人假定为邪恶的,从而就好象有了正当理由去迫害别人,发泄自己的邪恶,而这种把自己的邪恶投射给他人的做法恰恰是邪恶的。由此不难发现为什么冠冕堂皇的旧道德反而在事实上一直制造着大量的邪恶。诺依曼以人类心理的真实情况为根据打击了伪装为良心的集体主义伦理。

那么,诺依曼的正面建议是什么样的?他要求一种基于对人性的全面理解和接受的道德,所谓新道德,就是说,人们必须全面正视自己,知道自己有善恶两面,这样就能够改善自身,又能够宽恕别人的罪恶,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共同获得完整的人格,诸如此类。

--摘自赵汀阳《道德的阴影》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收起 理由
hqx888 + 20 我很赞同!
coredump + 30 有趣有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31-5-2010 02:4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叔 于 31-5-2010 01:41 发表
.
我回别人那么一句话,你倒记上了,拿本道德经自个琢磨去吧。

说到道德,不是我恶心它,是它恶心我才对哦!



咦, 丫的又来了.

算了,正主都发话了,不跟你计较了.

看看人家152楼的发言,回头到你自己的日志里重温一下你在2009年7月9日的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31-5-2010 02:52:00 | 只看该作者
记错了, 是人家153楼的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31-5-2010 03:06:17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忍不住跑去LZ2009年7月9日的日志里观摩一番,写的不错,拿来俺和LS及LZ共勉吧。大伙消气,各自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31-5-2010 08:26: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叔 于 31-5-2010 01:47 发表
.
看来咱这帖子也有些人气了,聊点理论的东西。

先引用一段:


看来你真准备在论坛混了
道德+逻辑 基本无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发表于 31-5-2010 09:50: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几位不看我言,这栋楼里人气越旺刘叔越high,争什么东西反在其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31-5-2010 14:1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叔 于 30-5-2010 23:33 发表
.
在别人的帖子里,我不会去挑衅生事。但是在我自己的帖子里,任何上门挑衅者,必击之!



哈哈,开始愤怒了吗?
不是鼓励大家回帖子发表理性言论吗?,怎么就变成挑衅,要击之了?

我还以为只有我们女人才不能理智思维呢?原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31-5-2010 14:20:57 | 只看该作者
谈道德经,我就不奉陪了,我这个人比较粗俗,你们慢慢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31-5-2010 14:26: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chael.Sun 于 31-5-2010 08:50 发表
楼上几位不看我言,这栋楼里人气越旺刘叔越high,争什么东西反在其次



我看了你的啊,就是你经常写的比较长,又太理性思维,我这种家庭主妇看得比较累,所以跳跳看。而且来这的人谁不是在瞎操心,所以当然捡热闹的看了。越乱越开心 (众人心理,我也略不能免俗)

本来我也觉得给人盖楼,让人赚眼球,很冤,不过,想想《传道书》说一切都是虚空,所以就无所谓了。名气,帖子积分,oz币要来何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刘叔 + 20 您来盖楼我给发工分,祝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31-5-2010 23:12: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很忙,大家自个玩哈。

爱看就看爱说就说,最好趁我不能还口去外面发个帖子《我是如何把刘叔辩得哑口无言的》,吸引点观众过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gj0__0 + 20 不敢,台兄善与人斗。工作关系,也许我善与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6-2010 22:5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5 刘叔 的帖子

这招叫不屑,
你得想点折啊
是你不屑,还是大家不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5-6-2010 01:14:17 | 只看该作者

举例说明暴民的典型性暴力行为

.
在咱们论坛转的,批判余秋雨的,很典型,很群众,但暴力效果太过了一点,所以大家反倒不赞同了。

我觉得大家应该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小的时候是被灌输的,长大了就要自己想想了。未必大家说好的就好,未必大家说坏的就坏;你可以赞同别人的想法,也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有一条千万记住了,跟你意见不合甚至看法相反的人,可不能把他们当成阶级敌人要消灭喽,要从根本上尊重他们并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这就是人权,这才是人性。

如果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二十一年前六月份的那场悲剧不会发生。默哀.................

http://www.freeoz.org/bbs/viewth ... p;extra=#pid2865790

余秋雨死了
余秋雨死了(转自颜昌海的博客)[置顶][精华][推荐]发表于:2010-05-29 11:41:15作者:大槐树的后代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三级士官积分:566主题推广: 隐身JH-7B已经试飞成功  八成现代人阳气不足 产地春茶铁观音的惊爆低价

    余秋雨“被病逝”为何能引得网民狂欢?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近日网络上有一则涉及余秋雨“大师”的信息,标题叫《传余秋雨病逝》,内容如下:联合报2010年5月26日电:大陆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昨日凌晨5时因心肌梗塞在上海华山医院病故,享年64岁。之前曾有消息灵通人士爆料余秋雨曾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而在华山医院接受诊治,其妻马兰因此消息一日内三次晕厥。尽管余秋雨“大师”反应神速,很快在腾讯微博辟谣,然而这则消息还是被网友们风快的欢传着。

  
    以下为网友跟贴摘录:“人民群众无不含泪欢送。”、“哦耶!”、“可惜是假消息,污染源仍然活着。”、“是假的……已经证实他还在祸害人间”、“为了‘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你还是挂了吧。”、“辟谣了,那说明应该死了啊……哈哈哈”、“含泪大师,就算您真的去了,P民也不会含泪的”、“余秋雨老师,你放心,我是不会轻信谣言的,虽然刚才看错了,但是你放心,在我心中你早就死了”,……

  
    谣言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是由于它深得人心。2009年,余秋雨“大师”也“被造谣”过一次,那次是传言马兰要离婚,同样被网民们幸灾乐祸成一片。《西游记》里有这样一首打油诗:老虎进了城,家家都关门;虽说不咬人,名声害了人。当余“大师”不受欢迎的时候,其唯一的功能,就是成为网民取乐的对象。

  
    早在2000年,余秋雨曾说:在今年(2000年)完成《自传》后,将比较彻底地告别文坛。但是近几年,余秋雨却频繁出现在政治、文化的边缘,发出了一些“和谐音”——和当权者“和谐”,但却时常地与人民不“和谐”。

  
    余秋雨以文做秀在大陆是出了名的。十几年以来,有关余秋雨的许多争议和官司从未间断,但人们从“爱惜人才”的角度对于此人予以宽容谅解,并且幻想他能够“从善如流、改正错误、吸取教训”……。最初,金文明指出余秋雨某些文字上的硬伤,目的无非劝告他进行修改校正。上海文化人都知道,金老师有“活字典”的美誉,乃是辞书界老前辈。他曾对于钱钟书《管锥篇》、王了一《楚辞韵读》、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以及王蒙等人的著述进行“咬文嚼字”挑剔错误,帮助这些名家订正,得到他们的好感与致谢。但没料到余秋雨对于他文章中的一百多处明显的硬伤,不但死不认错,而且反唇相讥,甚至倒打一耙。后来,有许多人提出并证实了余秋雨在“文革”时期投靠“四人帮”的历史问题;事实俱在,难以回避,历史更无法涂抹。又没料到余秋雨矢口抵赖,文过饰非,死不认账,居然责备别人是“红眼病”、“文人相轻”、“嫉妒余秋雨有钱有名”……。

  
    直到汶川大地震,余秋雨“含泪劝告”事件,引起民愤,犯了众怒。虽然余秋雨掌握着话语霸权,又有强硬后台撑腰,但挡不住网上千万网友们纷纷对余秋雨进行谴责。

  
    在汶川地震中,被网民称为“范跑跑”的范美忠与被称为“余含泪”的余秋雨齐名。有网民评论说,余秋雨生肖属狗,所以余秋雨在人格上比范跑跑低一个等级——范跑跑是人;而余秋雨是狗。国民群起指责范跑跑,范跑跑还是一个说真话的人;而余秋雨则不然,他的哈巴狗奴性早已让他失去了人性。

  
    汶川地震期间,余秋雨因在其博客《含泪劝告死难学生家长》一文表现出的良心泯灭,遭到了广大网民的强烈炮轰;但与民间舆论形成强烈反差的官方媒体,却大力渲染、突出余秋雨的这篇媚态文章。例如,2008年6月7日《北京晚报》12版发表了《余秋雨含泪写新博》的官荐文章,称“著名学者余秋雨6月5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最新博文,就地震灾难之后续问题有条有理地谈出了他的看法。文章保持了其清醒的大局观,文字不失理性真诚,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烈反响”;公然歪曲事实,将网上一片鞭挞之声,偷换成“热烈反响”。在《含泪劝告死难学生家长》文章里,余秋雨不无娇情地摆出了“深明大义”的姿势,很自然地将自己摆在统治者的位置上,以“你们”、“我们”划线,将民众排除在“我们”之外,并对“你们”的“横生枝节”进行了“含泪”的讨伐。

  
    其实,余秋雨正是一贯在利用文章伺候主子,向主子讨赏,并有其历史定论。人所共知,文革时期余秋雨就卖身投靠当权者四人帮,成为其文化打手。1968年10月16日《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要批判原苏联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便为江青当“文艺革命英勇旗手”扫清障碍。上海根据姚文元的电话指示便成立了“批判‘斯坦尼体系’战斗组”,该组设在《文汇报》社,余秋雨即为这个小组的五人成员之一。1973年11月,余秋雨在《学习与批判》上发表《尊孔与卖国之间——从鲁迅与胡适的一场斗争谈起》,该文大骂胡适为“卖国贼”、“反革命”;1974年1月,余秋雨又在《学习与批判》上发表《胡适传》,对胡适帽子越扣越大,棍子越打越重,胡适的亲属胡念柏读了后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住进了医院。

  
    北京方雨教授指出:十几年来,余秋雨已经发展到了“说谎成性”的地步。鲁迅先生深恶痛绝的“瞒和骗”和种种劣根性,在余秋雨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余秋雨身上反映的问题,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中国特色”的虚假社会典型,一种损人利己、极端自私自利的有害的典型;“虚伪的人格、虚伪的文风、虚伪的学术”,此风气不可任其在社会上蔓延。

  
    聚焦余秋雨的脸谱,正是当下中国御用文人的一面镜子。余秋雨代表着御用知识阶层的媚态化与犬儒化现实。当下正处于新旧文明转换过程中的中华民族,在“红色记忆”与权力操纵的背景下,一切思想、文化与艺术,都充斥着媚权和媚俗的媚态气息。知识人精神离追求真实、自由与高雅的文化品质愈来愈远。当人们用批判的视野审视当下中国的官场文化、艺术与时尚潮流,就会发现如今中国能够走红的主流文化创造者,大多不仅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更没有自由批判的精神力量。在如此粗俗的“红色记忆”与媚态文化背后,表现了当下官场垄断的整体文化品质的衰退。

  
    知识分子不但要有知识,更必须要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要有良心,保持良知”,要实事求是地为社会负责任、尽义务。虽然人各有志,但做人必须守住道德人格的底线,做学问也必须守住真诚敬业的底线。这个底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真,不要虚伪!

  
    知识社会学创始人曼海姆曾说,“知识分子”是“自由的漂浮者”,即一个没有根基的社会阶层,因为不明确他们隶属于哪一个集团,因而有着自由思想的特点。这种特点就是“在沉沉黑夜中担当守更人的角色”。但今日中国的“御用文人”却找到了权力为靠山,因而他们的表现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社会置疑:不仅仅是他们价值观受到非议,其人格媚权、媚俗更遭到嘲弄。余秋雨这面镜子既照出了中国“御用文人”的媚态,也反映了他们遭到民众普遍唾弃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

  
    当然,余秋雨“被病逝”只是一则网民的搞笑与调侃。笔者倒愿意他“永远健康”、“万寿无疆”,因为文化大革命中,被愚弄的亿万百姓就是如此祝福林彪和毛泽东的。然而,很遗憾,网络上早就流传余“大师”的祭文,现摘抄于下:

  
    “余翰林,字秋水,号酸雨,浙江鱼妖人氏,当世文坛巨擘,历经三劫,‘死’而不僵,世人皆以为奇材也。

  
    丁亥年,官府欲打造‘文化大市’盛况,见余翰林垂首抱镜,顾影自艾,怜其年迈色衰,遂命部属器用之,先行赏金之实,再赠大师之名,双管齐下,名实俱兴,未料竟遭举国刁民反弹,万唾齐发。戊子年三月官府初设‘余翰林文化教育基金’,晓谕各学府出资相携。余翰林为递‘报恩投名状’,遂‘含泪’劝告地震受难儿童家长,力阻其向制豆渣工程之贪官奸商问责,江湖戏称‘余泪泪’。然其鳄泪未干,便引燃民众怒气,叫骂之声,惊天动地。余翰林自此声名狼藉,虽生犹死。此一死也。

  
    戊子年八月,官府再拨巨款数百万,组建‘余翰林大师工作室’,余翰林当即撰文,自陈心迹云:本欲推辞,转念一想,‘老’字等级高于‘大’字,人必先成‘大人’后方成‘老人’,本翰林已是多年‘老师’,则后退一步戴‘大师’之冠,也在情理之中。所言逻辑颠倒,意态油滑,江湖人遂赠雅号‘余大屎’,遭大批刁民围殴,互联网上,狼烟四起。余翰林声名再受重创,痛不欲生,此二死也。

  
    余翰林先前以向官衙赠送旧居之名,暗示浙江衙门为其打造‘旧居’,某‘文化站’小吏心领神会,以为是圈银之大好时机,遂向县衙呈文,申建余氏生祠。翰林狂喜,将该消息贴至博客,高声宣扬。江湖有好事者,以明代阉党首领魏忠贤比之,戏称为‘余忠贤’,再遇刁民围殴,就连官媒亦出言讥讽;余翰林声名复遭蹂躏,活去亡来,此三死也矣。

  
    时人赞曰,余翰林之德性,颇似《儒林外史》意外中举之范进矣。然范进之疯,惟因痰迷心窍,只须领受胡屠户一记耳光,便可幡然醒转,余翰林皮厚肉坚,网民无数记耳光大力搧去,竟岿然不动。

  
    余翰林斯人,神州奇士也,三度遭劫,不幸‘夭亡’,吾心实痛,酹可口可乐一觞,余翰林有灵,享吾祭文。

  
    吊翰林之学,心黑面厚:其厚如城墙,其黑如煤炭。虚撰历史,言谎如流;不学有术,辞章多泪;避义趋利,巧言令色;指马为鹿,左右逢源;勇于自宫,倒转阴阳。凡此种种,非弱智陋见者所能行,亦非小奸小闹者所能为也。观余氏之术,遍涉厚黑之学,马屁之功,登龙之法,三而为一,集大成者,历数古今风流才俊,惟余翰林一人耳。大师之冠,恶俗之身,命丧于文坛,名垂于氓史。文化溃烂,道德昏暗,官为政绩,士逐名利。悲夫翰林,自造坟墓,一片苦心孤诣,遭万夫所指,成天下第一笑柄。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生而犹死,余秋雨真可怜!

  
    曾几何时,余秋雨大师也享受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荣耀,然而今天却成了墙倒众人推的活标本。这一切,仅仅源于人心向背。个人如此,一个政权也同样如此:当人心向着你的时候,灾难也能兴邦;当人心背离你的时候,一声走火的枪响可能就打掉一个王朝。

  
    余秋雨的镜鉴,不仅给当代所有御用文人敲响了警钟,也为某些当权者敲响了警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7-6-2010 02:23:54 | 只看该作者
暴民来啦~~我终于能发言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7-6-2010 02:54:18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刘叔 + 20 够胆你把那个笑话在这帖再发一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6-2010 17:5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7 刘叔 的帖子

批余的这篇文章出了后半部的祭文过了点,其余都是事实论述,评论也很实事求是。那祭文很得文革文风的真传,对余而言,也真是报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6-6-2010 14:13:57 | 只看该作者
要毁帖子找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6-6-2010 16: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1 michaelchin 的帖子

你的签名档图片换来换去没一个不是恶心人的,好玩么?自己的发言从来颠三倒四没人理,要靠这个来吸引眼球从而获得小小的满足感?How patheti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6-6-2010 19:05:46 | 只看该作者
LS说得不对,是充斥眼球而非吸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5 收起 理由
Michael.Sun + 2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6-6-2010 19:2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chael.Sun 于 26-6-2010 15:21 发表
你的签名档图片换来换去没一个不是恶心人的,好玩么?自己的发言从来颠三倒四没人理,要靠这个来吸引眼球从而获得小小的满足感?How pathetic!

关你什么事儿?找个凉快地方sy去吧,yd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雅瑶冬月 + 20 表生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9-6-2010 16: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9-6-2010 19:34:0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那个扣扣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15-12-2010 16: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6 熊猫阿三 的帖子

是啊,扣扣怎么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15-12-2010 17:03:11 | 只看该作者
事情已经过去了,估计当事人不希望这个事情在被议论,大家给她们一点空间吧。

这个帖子锁了,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3-2-2025 02:42 , Processed in 0.055234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