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464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碟爱戴笠吗 这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4-4-2010 22:3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
揭秘胡蝶与戴笠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这是民国著名文人张恨水对胡蝶这位当时被誉为民国第一美女的评价。若宝钗,若袭人,若晴雯,想来这样性格的女人自然既圆滑又坚韧,大胆爽快,不会让自己为难。
    胡蝶原名胡瑞华,有民国一姐之称。其表演生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众多明星中,蝴蝶和阮玲玉是首当其中的两位巨星。1933年,《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大选举”,评选结果,胡蝶艳压群芳,夺得了影后桂冠。胡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进入影坛, 横跨了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从影时间长达四十多年,她出演的角色包括婆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等,主演的影片达一百多部。
   
  胡蝶被称为三十年代最美丽的女人,也是演艺界绯闻最多的女人,胡蝶说:“我并不大在乎,如果我对每个传言都那么认真,我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只有两件绯闻她进行了辩解,一是“九一八事变”当晚,她与张学良携手共舞,招来舆论谴责,上海《时事新报》刊出打油诗曰:“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胡蝶被喻为红颜祸水。尽管她在报上辟谣,说当时她正在北平拍摄《自由之花》之外景,并没有跳舞,依旧没有人相信,这成了伴随她一生的阴影。二是与国民党军统局张戴笠的情事。据说在重庆,胡蝶曾被戴笠霸占幽居三年,不能与丈夫相见,直到戴笠飞机失事丧生,胡蝶才重获自由,与丈夫潘有生远走海外。然而,对于这一段情史,胡蝶在她的回忆录《在重庆的日子》却说:“关于这一段生活,也有很多传言,而且以讹传讹。”
   
  说到戴笠,此人在民国时期手握重权,杀伐天下,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戴笠,小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随后,戴笠官运亨通,直做到国民党秘密部队军统局长的宝座,成为“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而电影美人蝴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可谓红极一时,她脸上那对招牌式的酒涡,成了美女的重要标志,而身上穿的旗袍,戴的首饰,都成为大众模仿的对象。
   
  那时的胡蝶除了拍电影,还是宣传海报的模特儿,做肥皂香烟的广告时,画里的样子非常美丽。她与阮玲玉当年都是上海滩的红星,阮玲玉感性,胡蝶理性。阮玲玉对事业也肯吃苦,却没有像胡蝶那样刻意去追求。胡蝶为了拍好戏去北京拜梅兰芳学京剧,讲普通话。演戏配音的时候,她在录音室里一待就是七个小时。

  性格开朗的胡蝶一直是个目标非常明确的女子,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在第一次婚姻结束之后,她很快再嫁洋行工作的潘有声。抗日战争,潘有声在香港做生意,胡蝶一家人随往,上海失守而他们却在香港过着太平的日子,潘有声工作稳定,业余买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是,由于自己三十箱珠宝的丢失使她命运的轨迹发生了始料不及的转变。

  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胡蝶因不想躲来躲去,疲于奔命,打算滞留在香港,不料日本人却找上门来,邀她赴东京拍一部《胡蝶游东京》的影片,宣扬所谓“中日亲善”思想。胡蝶这才意识到继续留港的严重性,决定绕道回内地。行前,胡蝶夫妇将历年积存的财物装成三十只箱子,托人代运回国,没想到在东江被劫。胡蝶失宝后痛苦万分,却有一人暗地高兴不已,这就是时任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4-4-2010 22:36:03 | 只看该作者

其他

中国★电影成就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姊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在夺得《明星日报》发起的影后选举桂冠后,1933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发起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选举及1934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她又连得两元,被人们称为“老牌影后”。>>>

  ★他说

  张恨水曾经评价说“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舒湮:与胡蝶仅有一面之缘 忆“影后”的那些往事

  胡蝶是国民党员,知道的人或许不多,而且她还是“特别党员”。这事是我从南京《中央日报》上获悉的。但是,这“特”与那“特”并非一回事。凡经国民党中央委员二人介绍入党的,方获此“尊号”,以区别于一般小党员。其实,胡蝶对政治一向无兴趣。当时国民党的声誉不佳,沾染上国民党员并不是什么光荣的“特殊材料”,因此国民党不得不强拉有社会影响的知名人士入党,以资号召而自抬身价。  

  我和胡蝶仅有一面之雅。说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我既是时常在报上露脸的“影评人”,怎么不去结交大名鼎鼎的胡蝶?这不稀奇,首先我不是“追星族”,我那时思想左倾,有矜持感,不愿巴结明星。我是为当时任职驻苏大使馆的家兄托带几部工具书给他,而胡蝶正待启航赴海参崴转莫斯科。为此我冒昧写了一封信托她偏劳。胡蝶很快回我一信,是端正楷书的文言书札,不知出于明星公司何位老夫子的手笔,信中说容她抽空亲踵尊处去领,“倘阁下不吝屈驾惠临舍间便酌,藉聆雅教,更所盼祷。如何之何,悉听尊便”云云。>>>

  ★推荐阅读:胡蝶《最后一声》辩心曲  

  ★ 胡蝶简介(原名:胡瑞华 生命历程:1908年-1989年 籍贯:广东鹤山,生于上海 代表作:《狂流》、《盐潮》、《姊妹花》、《空谷兰》、《夜来香》、《苦儿流浪记》、《后门》 银幕形象: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4-4-2010 22:37:39 | 只看该作者

再其他

追忆老上海经典花样女星 “电影皇后”是胡蝶
http://2010.qq.com  2009年10月14日11:45   人民网    我要评论(0)

“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随着周璇的那曲《花样年华》 一股尘封已旧的怀旧潮扑面而来,那一幕幕黯然掠过的旗袍、西服,留声机中传出的婉转悠长的歌声却更令人难忘。

老上海作为我国早期电影的发祥地,曾造就了大量的电影明星,从“影后”胡蝶到“名伶”阮玲玉,到“金嗓子”周璇,她们为我国电影事业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我们今天重温这些老上海影星们已逝的花样年华时,依然能感受到她们夺目而迷人的魅力。



●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

1933年2月28日晚,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菜社举行了盛大的《明星日报》选举影后揭晓仪式,结果笑靥如花的明星电影公司当家花旦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胡蝶之所以得此殊荣,除了她的美貌外,更重要的是她多年来在银幕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姊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在夺得《明星日报》发起的影后选举桂冠后,1933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发起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选举及1934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她又连得两元,被人们称为“老牌影后”。

由于她为中国电影所作的贡献,1935年中国派出电影代表团赴前苏联参加国际电影节时,胡蝶作为惟一的演员代表入选。这年2月胡蝶携带着她拍摄的《姊妹花》、《空谷兰》等优秀影片历经艰辛到了莫斯科。由于误了时间,《姊妹花》没能赶上比赛,但持续数月在欧洲诸国的展映使得无数欧洲人和旅欧侨胞被这位东方美人所倾倒,欧洲影坛第一次对中国电影有了真实的了解。

电影是胡蝶传奇的根源,但传奇的胡蝶生活中并不仅仅只有电影,街头巷尾所津津乐道的有关胡蝶的韵事,都是胡蝶传奇的一部分。作为那个时代的电影明星,胡蝶不可避免地也卷入了一些是是非非中。在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时,为将中国人民的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这一不抵抗将军的怨恨上来,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致使舆论四起,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一时间,胡蝶“美人祸水”的说法沸沸扬扬地传开来了。所幸这段传闻在胡蝶晚年的时候得到了历史的澄清,让胡蝶很是欣慰。

张恨水曾经评价说“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舒湮:与胡蝶仅有一面之缘忆“影后”的那些往事

胡蝶是中国有史以来首任“电影皇后”。这事发生于“九·一八”和“一·二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的1933年。胡蝶的当选“影后”,不是来自“自选商场”,而是出于“群众票选”,而主办者却是上海一家小报,胡蝶以21334票当选,按这家小报每份铜元三枚熣酆洗笱笠环旨疲“皇后”的身价不过213.34元,实在低廉之至。

胡蝶当选后,那时的“海上闻人”和阔佬吴铁城、杨虎、杜月笙、王晓籁、张啸林、虞洽卿、潘公展之流,曾在“大沪舞厅”举行庆典,名义很堂皇:“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这比“电影皇后加冕”自然来的光明正大。舞厅内挤满了“热心救国”的人们。在“救国”的牌头下,管它娘的古北口日寇的炮声隆隆牶蝶来得很晚,被许多名人簇拥着进场,密密的人墙中隐约传出了她唱的《最后一声》:“您对着这绿酒红灯,也想到东北的怨鬼悲鸣?”真是绝大的讽刺。

等到表演节目完了之后,有人提请“皇后”当场募捐。当胡蝶捧着随手借来的男人呢帽作“沿门托钵”募化时,只见这些“热心救国”的女士先生们一一沿着壁角,曳着快步退出舞场,临了一算仅募得300余元。这使我想起1932年明星公司胡蝶等人赴南京以“赈济水灾”义演为名,住高级的安乐大酒店,宴无虚席,票款收入除去一应开销,七折八扣已所剩无几了。

胡蝶在抗日战争时到了重庆,曾被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霸占,知情者言之凿凿,而胡本人却矢口否认。胡蝶曾写了一本回忆录。我原期以她的阅历之丰富与交游之广泛,能记录下有声有色的世事沧桑和个人的俯仰沉浮。遗憾的是除写了许多众所周知的往事和曾主演过的影片故事说明书外,对人们想知道的事和人,却曲意回避或讳莫如深,令人读之索然寡味。她的回忆录《在重庆的日子》一书,有以下几句微妙的话:“……关于这一段生活,也有很多传言,而且以讹传讹,说胡蝶也未吃亏,她的丈夫潘有声因此在当时唯一对外通道的滇缅公路来回走单帮,有戴笠主管的货运稽查处免检放行,确也捞了一笔横财,成了确凿之据的事实。现在我已年近80,心如止水,以我的年龄也算高寿了,但仍感到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短暂的。对于个人生活琐事,虽有讹传,也不必过于计较,紧要的是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这段话字里行间耐人寻味。并聊以自慰说:“我并不大在乎,如果我对每个传言都那么认真,我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我和张学良跳舞的事情,闹了近半个世纪。现在不都澄清了吗?”张学良之事是当“九·一八”事变之夕,盛传张学良正在北平六国饭店拥胡蝶而舞,以致马君武作诗讽咏其事云:“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熣运募凑砸惠叮朱五为朱启钤女,都属当时的“名女人”。但明星公司曾大登广告辟谣,张学良本人也否认其事。马君武的诗传诵一时,不啻火上加油,假作真时真亦假了。

胡蝶很聪明,善于辞令,这说明她世故与机智。那时,有一位“封面女郎”电影新星貂斑华吴明香,与胡蝶长相极似。当胡蝶欧游归来,在轮埠上有记者举以相告。胡蝶不经意地一笑道:“哪里,应该说是我像貂斑华才对。”

胡蝶是国民党员,知道的人或许不多,而且她还是“特别党员”。这事是我从南京《中央日报》上获悉的。但是,这“特”与那“特”并非一回事。凡经国民党中央委员二人介绍入党的,方获此“尊号”,以区别于一般小党员。其实,胡蝶对政治一向无兴趣。当时国民党的声誉不佳,沾染上国民党员并不是什么光荣的“特殊材料”,因此国民党不得不强拉有社会影响的知名人士入党,以资号召而自抬身价。

我和胡蝶仅有一面之雅。说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我既是时常在报上露脸的“影评人”,怎么不去结交大名鼎鼎的胡蝶熣獠幌∑妫首先我不是“追星族”,我那时思想左倾,有矜持感,不愿巴结明星。我是为当时任职驻苏大使馆的家兄托带几部工具书给他,而胡蝶正待启航赴海参崴转莫斯科。为此我冒昧写了一封信托她偏劳。胡蝶很快回我一信,是端正楷书的文言书札,不知出于明星公司何位老夫子的手笔,信中说容她抽空亲踵尊处去领,“倘阁下不吝屈驾惠临舍间便酌,藉聆雅教,更所盼祷。如何之何,悉听尊便”云云。我忖思,要她御驾亲临寒舍的亭子间走取,实不敢当。她是大红大紫的忙人,何况此日酬酢和整理行装正忙得不可开交,自是一番客套话。她要赏饭,我也不敢叨扰。因此只得将东西托人带给她,以资两便。直到后来她上南京义演时,我们才在后台匆匆见一面。胡蝶暮年孀居域外,孑然一身,度过她由灿烂而归于平淡的恬静寂寞的余生,蓦然惊往事,当有无限感慨。

胡蝶

原名:胡瑞华

生命历程:1908年-1989年

籍贯:广东鹤山,生于上海

处女作:1925年《战功》

代表作:《狂流》、《盐潮》、《姊妹花》、《空谷兰》、《夜来香》、《苦儿流浪记》、《后门》

银幕形象: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

[ 本帖最后由 沉沉 于 24-4-2010 22: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4-4-2010 22:54:57 | 只看该作者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Ⅱ》之“蝶恋双飞”——胡蝶与潘有声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 ... 070621/105089.shtml

    1944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位于重庆曾家岩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统计调查局副局长戴笠的寓所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拜访者。此时的戴笠从军衔上来讲虽然只是一名少将,但是由于蒋介石对这位他曾经的副官极为信任,因此戴笠在当时的重庆可以说是一位权倾朝野的人物。

    听到汇报后,戴笠命令侍从官将来人直接请进书房,几分钟之后,一位打扮入时,成熟高贵但却面容憔悴的女子走了进来,这位女子就是当时的电影皇后,胡蝶。胡蝶深夜拜访戴笠,目的是为了营救她深爱的丈夫——潘有声。


胡蝶,原名胡瑞华,1908年出生在上海,父亲胡少贡是京奉铁路的职员。192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胡蝶看到了中华电影学校的招生广告。由于从小爱好戏剧艺术,于是,胡蝶报考了这所学校,决心投身电影事业。

    吕恩:她家庭背景是比较好的,她上过中学,初中吧,她呢是广东人,广东跟海外的关系比较密切,比较开通。从小这个孩子呢很活泼,很好动,很喜欢,洪深开了一个戏剧训练班在北京招生,她就投考了。考了以后,洪深就发现了这个女孩子,收了她,给她加以训练。训练以后呢,到上海她就拍戏了。她开始拍的是无声电影,后来30年代开始,转入有声电影。

    饶曙光:她当时考取了中华电影学校,她当时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胡琴。后来她想这个胡琴是一个被人用过去用过来的东西觉得不太好,然后她在想的时候,突然看见窗外有一只蝴蝶飞过去,她自己就给取了一个艺名叫胡蝶,这个名字实际上给她一个人生,开创了一个好的基础。

    从影后的胡蝶饰演过多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在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很快成为当时电影界一颗灿烂夺目的明星。

    采访:陆其国(上海《档案春秋》副主编 )
那个时候胡蝶,她那个时候在街头出现,他到哪个公众场合出现,她如果穿一款什么新式的服装,或者旗袍,她在公共场合一出现,过不了几天,甚至很快的时候,马上街上就会流行胡蝶的这种服饰,那个就是电影带给人们的一种影响。

    1933年元旦,由明星公司主办的《明星日报》在上海创刊,为了招揽读者提高知名度,《明星日报》发起了评选电影皇后的活动。
1933年2月28日晚上,明星日报社在北京路大加利莱社揭晓了选举结果。胡蝶以2133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为电影皇后,比第二名陈玉梅多出11314票。

    采访:陆其国(上海《档案春秋》副主编 )
它完全是民众性的。用民众性的来选举,来选出,来投票自己心目中的电影明星。就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面,开始1933年的时候,实际上它是搞的是第一届,实际上就是搞了第一届民众选举,我心目中的电影明星,胡蝶就是在那么一种背景下面被选举出来的

    采访:饶曙光
胡蝶对自己当选皇后很谦虚,她说这是观众对我的一种奖赏,我不能妄自尊大。后来因为当时正处于九·一八和抗战(时期),整个的国家它是处在一个这种被威胁当中,所以后来皇后的颁典仪式就改变了,就改变成为一个航空救国,茶艺歌舞大会。

   胡蝶走进书房,向戴笠说明了来意,前几天她的丈夫潘有声不知何故被警察抓走了,她希望戴笠能够帮忙营救她的丈夫。此前,胡蝶与这位国民党军统局副局长戴笠有过几面之缘。

    胡蝶的丈夫潘有声,原籍福建蒲田,抗战爆发以前曾是上海德兴洋行的总经理。他与胡蝶的相识是在十多年前,1931年,当时的潘有声正在洋行的茶叶部任职,在一次茶叶的交易上,潘有声结识了胡蝶的堂妹胡珊。在胡珊家中,胡蝶第一次见到了潘有声。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胡珊把潘有声介绍给胡蝶的时候,就是希望他们认识,胡蝶心里根本都没在意,她就以为是认识普通朋友,反正是社交场合,根本就没在意。

    初次见面后,胡蝶高贵大方的气质给潘有声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然而此时的胡蝶因为情感纠葛,刚刚与自己的初恋情人林雪怀解除婚约。这就是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尽人皆知的“雪蝶解约案”。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就是在1930底年的时候,胡蝶就把她的一纸诉讼递到上海地方法庭里去了,要求起诉林雪怀,最后一次是在1931年12月份,胡蝶的解约案才结束的,时间加起来是一年多的时间。这个诉讼案,法院审理最起码有四五次左右。

    长达一年之久的“雪蝶解约案”,消耗了胡蝶很大的精力,婚约解除后,胡蝶整日将自己关在家中。胡珊为了开解胡蝶烦闷的情绪,开始有意识地为胡蝶和潘有声牵线搭桥,1931年12月的一个夜晚,胡珊在自己家里举办了一个舞会,邀请胡蝶到自己家里去玩。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最开始的时候,胡蝶她不想去,因为情绪太低,情绪很低落,情绪不好,她特别不想去。她母亲就是劝说她出去散散心,这样呢胡蝶就来到胡珊的家里,那天来了很多人,电影界的人士,阮玲玉她们都到了,舞会结束以后,胡珊就让潘有声送胡蝶回家,到胡珊让潘有声送胡蝶回家的时候,她这个心里就有了意识到,胡珊就是要把潘有声介绍给她。

    回家的路上,胡蝶与潘有声谈得十分投机,潘有声身材伟岸,并带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他身上这种文人的风雅,与胡蝶平日接触的人有很大的不同,这让胡蝶颇感意外。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蝴蝶这个人她应付这个社交场合,她是很熟练的,但是通过她应付社交场合多,通过商界大亨,就感觉(到)那种人实际上都很不可靠,无非就是说(因)为自己身上的名人效应,主要是一个(对方)钱多,就感觉这人都很不可靠。就接触到潘有声以后呢,他就感觉这个人很实在,而且他和林雪怀相比,也就觉得这个人,应该来说,通过长时间的交往,慢慢地(觉得是)可以依靠的一个人,

    胡蝶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他是个干事业的人,做事情扎扎实实,待人诚恳,讲信用,肯动脑筋,肯钻研,如他做茶叶生意,对茶叶就很有研究,他只要稍一品茗,就可以说出茶叶的产地,品级。            

    那天的舞会之后,胡珊便开始为他们创造机会。由于胡蝶的地位特殊,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潘有声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向胡蝶展开情感攻势,而是同她保持着一种君子之交的关系。潘有声为人处事的态度深得胡蝶的父亲胡少贡的欣赏。胡蝶在心情最灰暗的日子里,由于潘有声的关怀,情绪也随之好转起来。潘有声逐渐发现胡蝶有着其他女影星所不具备的优点,虽然身为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当红明星,但在旁人面前,胡蝶却从不摆架子。

   采访:吕恩     
有一次,我礼拜天我跟同学在上海一个叫蒲石路(的)什么地方走,就看见一部黄包车过来,一看里头坐着个胡蝶,我们就跳啊,蹦啊,就跟她招呼,喊她,她也对着我们,也招招手,跟我们笑笑。我们回去高兴极了,说看见胡蝶了,胡蝶跟我们招手笑笑,就说明她虽然是个大演员,对我们这个年轻的中学生,很年轻的学生都是很平易近人的。

    为人和善的胡蝶对电影事业那种近乎虔诚的执着,令潘有声深为感动,他认为胡蝶是一个难得的新女性。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潘有声和胡蝶接触时间一长以后,他才发现,就是有时候她就上班,他就拍片子就去送送她,他通过明星公司的包括张石川、周剑云这些,她的一些同事了解,就知道胡蝶本人的品质还是很不错的,不像现在大腕耍派头这样的,台下以后的生活中,他觉得胡蝶她身上也没有我们(现在)说明星的光环,她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就是很普通的女孩子一样。也不是很骄气的那一种。

    在一段时间的交往后,胡蝶开始接受潘有声,虽然没有海誓山盟,但是她却从潘有声的身上感受到了一份来自男人特有的安全感。  牵线搭桥的胡珊一直希望胡蝶能在恰当的时候与潘有声订婚。然而由于雪蝶解约案的阴影,胡蝶不愿意再轻易涉足婚姻。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按当时的(情况)来看订了婚就相当于有了婚约了,就跟现在拿了结婚证一样,她就因为是(和)林雪怀有过婚约,给她当时的牵扯太大了,所以她一直都没有跟潘有声订婚,保持这个朋友关系,就是恋爱关系,她是这样的。因为胡珊后来见胡蝶意志这么坚定,对这个事情,也就没有再勉强了。

    1935年,已经成为影后的胡蝶进入了人生的第27个年头,虽然她的风韵仍不减当年,但是体型却开始发胖,后起之秀锐不可挡的锋芒让胡蝶逐渐萌生了息影的想法。这时,她与潘有声已经相识了四年,爱情让胡蝶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馨,胡蝶开始将潘有声当作精神生活中的支柱。就在这一年,胡蝶的父亲胡少贡突然被检查出患有肺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胡蝶终于作出了和潘有声结婚的决定。

    1935年11月23日,位于上海九江路和江西路口的一座教堂里人声鼎沸,胡蝶与潘有声在这里举行结婚典礼,并在南京路英华街的大东酒楼设宴。明星公司的田汉和洪深联名为胡蝶发去了贺电,在婚礼仪式上,明星公司的同仁们齐声唱响了周剑云为胡蝶所作的《胡蝶新婚歌》。

    结婚之后的胡蝶逐渐淡出了影坛,每年只接拍一两部影片。1937年淞沪抗战后,日军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市区,明星公司设在枫林桥的拍摄场地也被日军占领,无奈之下胡蝶举家迁往香港躲避战乱。1941年香港沦陷后日本人邀请胡蝶赴东京拍摄一部名为《胡蝶游东京》的纪录影片,宣扬所谓的“中日友善”。胡蝶开始意识到继续留在香港的危险性。

    采访:陆其国(上海《档案春秋》副主编 )   
日本驻香港的文化特务已经开始跟踪梅兰芳和胡蝶,他们秘密策划要绑架两位人士,要把他们弄到日本去,弄到日本去呢要叫他们进行所谓的日华亲善演出。

    采访:吕恩
她是知道,他说这日本人来者不善,她说他一定有什么事,她就跟他周旋,后来那人说,我们想请你到东京去玩一趟,拍你一个纪录片,《胡蝶访东京》。她一听,她说我不行,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我不能给她们利用,可是又不能,怎么回答呢?怎么说呢?胡蝶她灵机一动,她说我不能去,她说我怀孕三个月了,她说我现在不能去,等我分娩了以后,我再去,她就把它挡掉了。

    1942年,胡蝶一家在东江游击队的帮助下,几经辗转,终于抵达山城重庆,借住在中学时的同学林芷茗家中。潘有声几经周折同几个朋友一起开办了一家公司,从事茶叶和木材生意。胡蝶则准备参加抗日电影《建国之路》的拍摄。就在这时,两人情感生活的威胁也随之而来。
1944年春季的一天,当疲惫不堪的胡蝶从电影外景地返回家中时,从朋友林芷茗和母亲的口中得知自己的丈夫潘有声在几天前被警察无端抓走了,至今下落不明。面对丈夫的被捕,胡蝶心急如焚,这时,朋友林芷茗已经大致猜测到了潘有声被捕的原因。

    采访:陆其国(上海《档案春秋》副主编 )
胡蝶当时和潘有声在香港的时候,她大小的行李基本上有三十箱子,三十箱子里面有胡蝶的大量的演出服,还有包括她几年积攒下来的一些金银首饰。如果带着那三十几箱箱子撤离的话,那肯定是不方便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先走,所以胡蝶和潘有声先期撤离上海,把箱子随后押运,当胡蝶和潘有声离开了香港以后,转西贡,经桂林一直回到重庆,那么他们是在半路上的时候,就是知道了三十多个箱子,半路上被人打劫了,她当时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如五雷轰顶,因为她这几个箱子,基本上是她的全部的积蓄都在里面,她全部的家当都在里面。

   林芷茗的丈夫杨虎,抗战前曾担任上海淞沪警备司令。当年在上海时,国民党军统局副局长戴笠曾多次向他询问胡蝶的情况。胡蝶到达重庆后,戴笠通过杨虎得知了胡蝶家产被劫的消息。

    采访:陆其国(上海《档案春秋》副主编 ):
戴笠马上就和胡蝶说,东西被打劫了,这个事情我会关心的,我一定要设法把它找回来,这个你放心,于是戴笠叫胡蝶把她所失窃的一些金银珠宝首饰包括她的戏服,开了一个清单,他拿了这个清单以后,戴笠马上又派人到上海来采购这些戏服,包括一些金银首饰,后来当这些东西,他能够把他弄到的,买到的,都放到胡蝶面前的时候,胡蝶确实也感觉到戴笠确实是在真心帮她的忙。

    此次潘有声的被捕,或许会和戴笠有关,在林芷茗的建议下,胡蝶深夜求见戴笠。 进入戴笠的书房后,胡蝶开门见山地请求戴笠帮忙解救自己的丈夫,面对胡蝶的请求,戴笠表示,会立即命人调查,查到之后便会马上放人。
胡蝶离开戴公馆回到林芷茗家中后不久,潘有声便被军统局用车送了回来,一年来的逃亡生活,早已让胡蝶疲惫不堪,见到潘有声平安归来,胡蝶再也支持不住了,终于一病不起。
胡蝶养病期间,戴笠经常来到林芷茗家中看望胡蝶。

    采访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戴笠就是专门去杨虎家去看他,一看家里条件这么差,问怎么回事,这么个电影大明星住在这个环境这么不好怎么回事,杨虎刚好就顺水推舟,你不有很多别墅空着,(胡蝶)不如到那里去住,就这样把胡蝶搬到曾家岩的别墅里去住了,到了曾家岩(别墅)这段时间,戴笠其实对胡蝶还是一直是以礼相待的,她母亲,她一双儿女,和潘有声住在一起,他也下不了手,他就想办法把潘有声支开。

    戴笠对胡蝶如此关心,潘有声已经感觉到了他别有用意,但考虑到自己就在胡蝶身边,便也没有对他们的来往强加干涉。

    采访:陆其国(上海《档案春秋》副主编 )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胡蝶还有丈夫潘有声在身边,戴笠当然不便下手,所以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戴笠又封了一个潘有声,一个专员的头衔,封了他一个专员的头衔以后,然后就把他支到,支出,支到南方,到云南去做生意那么(戴笠) 他就对蝴蝶发动了他的所谓的爱情攻势,当然也不能说戴笠对胡蝶没有真情实感,但是他是通过这么一个手段,这么一个策划,一步步走,把胡蝶弄到手里,至少这里面也不是很磊落。

    潘有声走后,胡蝶感受到了度日如年的孤独和失落。而潘有声在抵达云南后,便发现自己落入了戴笠设下的圈套。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潘有声他已经慢慢地感到不对劲了,他就有一次他就从云南专门回到重庆去找她,他说怎么找不到胡蝶,后来就找杨虎,杨虎林芷茗他们也推辞,以前的曾家岩别墅胡蝶已经搬走了,专门在歌乐山,那是中美合作研究所那边修了一栋别墅,搬那去了,根本就跟外界冻结了,找不到,后来是因为是戴笠也听说潘有声回来了,就派他的秘书单独约潘有声见面,话直接说得很明白,就是说戴老板给你安排这么好的位置,你应该知足了,女人嘛哪不都有。抗战时期,国家那么困难的时候,你得了那么多钱,让他知难而退,他没办法,潘有声没有办法,只有又回到云南去了。

    万般无奈的潘有声,最后只得孤身回到上海,在亨利路他和胡蝶曾经的旧巢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采访:林家全(《蝴蝶传》作者)
戴笠想长期达到和胡蝶组合家庭的目的,就通过徐来,做胡蝶的工作,也通过徐来,他们威胁潘有声,而且还有杜月笙都找过潘有声,直接就让他离婚,杜月笙专门请了一次,请潘有声去酒楼里吃饭,直接摆明叫他离婚签字,如果不签字,杜月笙是黑社会,你不签字,小命都保不住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戴笠变得十分繁忙,因为担心胡蝶寂寞,戴笠将胡蝶送回上海,并积极筹备在上海和胡蝶结婚。就在戴笠与胡蝶准备结婚的前夕,潘有声来向胡蝶作了最后的告别。

    采访:吕恩
这么厉害的一个军统头子,那么如果是戴笠看中了胡蝶,那胡蝶是没有办法的。一个就是就范,一个就是死亡,那么胡蝶这个人她待人接物过去就挺会的,她是不得罪人,她跟日本人也是,她不得罪你,可是远远离开你,但是她跟他还是可以周旋一通的,就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对胡蝶应该是同情的,是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她不是自愿的,是不是,她没办法嘛。

    1946年3月17日,正在胡蝶与潘有声悲叹两人缘分已尽的时候,戴笠乘座的专机在从北京飞往南京的途中失事,正准备要与胡蝶结婚的戴笠突然死亡,这使得胡蝶终于结束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幽禁一样的生活,回到了潘有声的身边,从此两人离开了曾经给胡蝶带来无数光环的上海,蝶恋双飞,定居香港。

    定居香港后,胡蝶协助潘有声经营兴华洋行,生产销售“胡蝶牌”热水瓶,胡蝶曾为其作形象广告。

    1952年,潘有声因患肝癌在香港病逝。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

    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加拿大温哥华病逝。


责编:红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4-4-2010 23:00:52 | 只看该作者
胡碟:
1,选对老公;
2,做对人;
3,心态极正确。

以上仅为个人意见,欢迎拍砖泼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4-4-2010 23:24:59 | 只看该作者
请注意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Ⅱ》之“蝶恋双飞”——胡蝶与潘有声” 是CCTV录制的。 胡蝶在国统期间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她的好友包括杜月笙,包括戴笠(这先不说他有目的,但是目的也极纯---想娶她做老婆,而不是小三)。而建国到现在,这里也没有对她曾经的那段经历怎么清算,很宽容,接受。这似乎不多见。

她的老公和谢霆锋有得比(我个人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5-4-2010 00:18:14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个高级妓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5-4-2010 01: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vrlion 的帖子

此话差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6-4-2024 18:38 , Processed in 0.02446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