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lilier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旬老人的澳洲生活日志连载(已更新到2012年6月18号)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9 07:19: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不是我摄的,全部是女婿摄的,他是摄影爱好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9-1-2010 19:33:3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人顶了!好文章!
顶一个!希望lz能继续写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10-1-2010 02:58:15 | 只看该作者

帮顶,祝福啊!!!

祝福阿姨和老伴,女儿一家幸福快乐!也期待更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10-1-2010 14:06:32 | 只看该作者
美文加上美片
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12-1-2010 12:16:03 | 只看该作者
阿姨的心态真棒!等着您更新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12-1-2010 17:11:03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有点

6旬老人?我不觉得六旬就是老人,希望8旬也不觉得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12-1-2010 23:02:31 | 只看该作者
两位老人玩得怎么样呀?好几天没消息了,甚是想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13-1-2010 14:22:39 | 只看该作者
我连续看完了“六旬老人的澳洲生活日志连载”,真是精品文章。
我觉得LZ的文学功底不一般,无论是景色描写,人物描述,历史纪实,现代社会等都能娓娓道来。
知识性,趣味性,写作技巧完美地结合,真是难得的精品文章。
六旬老人无论头脑,电脑都不落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皎皎者!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13-1-2010 14: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14-1-2010 20:12:41 | 只看该作者
阿姨的生活态度真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妙笔生花,行云流水,看到这里,十分的意犹未尽,期待阿姨更多的美丽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14-1-2010 21:10:16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太好了,阿姨加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15-1-2010 16:17:00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如花,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15-1-2010 16:56:5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希望我爸妈愿意去,喜欢那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2-1-2010 13:56:32 | 只看该作者

教子有方,母亲的爱得到了回报。

看了您的文章很感动,我女儿在悉尼读大二,您现在的状态就是我的人生目标,您女儿很优秀,不知她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女儿是学国际会计的,不知能否找到工作,希望以后我和老伴也能去女儿那里。祝您澳洲之旅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6-1-2010 15:33:2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的一家人!

祝福全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7-1-2010 22:08:40 | 只看该作者
祝两位老人幸福开心~~

呵呵,看了一点点就觉得阿姨修养和文笔都很好。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更能适应澳洲的生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8-1-2010 02:57:56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要给俺父母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9-1-2010 21:11:14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2月26-28日

老伴钓鱼记

我们一家四口这次去墨尔本一周的自驾车旅游,车程2345公里,女儿说相当于去上海来回,共花销澳元1080,主要用在6晚的旅店住宿和一路的耗油上了。如果合计人民币,乘以6,6000多元呢。可女儿说,真的不贵,在国内4人出去玩7天,这么远,肯定比这贵。出发前,女儿带着我和老伴在家附近的Big W超市买了又一根海竿(45澳元),两个金属的仿生鱼饵和鱼线。看来这次全家人都信心百倍,一定要钓上大鱼来。
我们沿途住的4家旅店:一家比一家设备齐全,舒服,收费基本相差不大,120澳元/24小时,人均30澳元/24小时,特别是最后墨尔本的2晚上,由于房客不多,根据旅店的规定,将我们预定的房间等级竟自动升级到更好的客房,价格不变,仍是低价。

钱省在哪里了?一,沿途高速路免费;二,沿途停车不收费;三,油价便宜,圣诞前夜到加油站加油,降成1.09澳元/升了;四,由于澳洲的房车公园的旅店经营方式,给旅客提供了自己做饭的便利,途中我们只在外面餐吧吃了2顿(我和老伴都吃不惯,觉得不好吃),除了早点吃面包火腿卷生菜抹辣酱外,午、晚餐都是四个人动手做的。出发前我们就准备了米面肉油盐酱醋,而且沿途的超市给我们随时购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吃的又合口味又省钱。
只是辛苦了女婿。一路基本是他开车,女儿替换他,也是好走的路段,像盘山路、市内路,他都不撒手。

这次遗憾的是钓鱼一无所获。老伴每到一处,眼睛就盯着有水的地方,海水、河水、湖水,他都特感兴趣。

我们总期待着“今天中午能吃上红烧鱼啦”“今儿晚上回去喝鲜鱼汤啦”,但老伴屡试不爽,节节败退。不知是没鱼运呢,还是钓技问题呢,还是鱼儿不认他的鱼饵呢?更可气的是,甩鱼竿、收鱼竿,总短不了出岔子,不是鱼钩被水底的什么石头啦、水草啦死缠住,就是长长的鱼线纠缠在一起成了一把乱麻团,解也解不开,耗费了很多时间,还影响情绪。

一次,他用力一甩鱼竿,鱼竿飞了出去,与手里拽的鱼线断开,掉到水里了。老伴立马淌水去抢救鱼竿,竿是捞上来了,裤子也湿到大腿了。老伴毫不在乎,挽起裤腿,索性站在水里钓开了。后来淌水钓鱼成了经常的事。
老伴真是耐心无比,无论出现什么烦人意外,总是不厌其烦地迎上去,不屈不挠耶。

一次老伴把三支鱼竿出手安插在海边,严阵以待要来个大丰收呢。女儿和女婿在一旁跃跃欲试,女婿手持海竿甩,收,不好!“刷刷刷”松动的鱼线缠绕在一起乱了套了。老伴只好放下自己的钓竿,不吭一声过来收拾残局,他从满脸愧疚的女婿手里拿过海竿,低头解啊解啊终于解开了。不一会,女儿甩了两竿,又把线缠到了一起,老伴连忙放下自己的竿毫无怨言地解起来,时间分分秒秒过去,还是没有头绪。我和女儿一起帮忙,结果半天还是解不开。

天已经晚了,老伴拿着乱麻团的鱼竿上了车,车子开了,老伴眯着眼在车里还在解着,解着。我们中途去超市买东西,老伴不下车,仍一声不吭在车里继续解。车摇晃着前行,老伴还在解,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孩子们坚决制止了他。到了旅店,老伴一头栽倒在床上紧闭着双眼,我们慌忙给他脱鞋,要他赶快睡下。哪知,他一会儿又爬起来,继续解起来。女儿说,“爸,我一会儿肯定能搞定,你就休息吧。”老伴突然起身去了卫生间,只听见“哇——哇——”,他吐了。晚饭也没吃的他,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切都正常了。女儿在灯下耐心地终于解开了缠线,而女儿自此再也不敢动鱼竿了。

在一个村镇的桥上,我们遇见了澳洲钓鱼人,在他们热情地指挥下,我竟然钓上一条7寸长的鱼,女儿也钓上了一条小鱼。那边的老伴还是鱼不上钩。我们觉得是他的鱼饵有问题。他基本用的是仿生鱼饵,人家用的是小鲜鱼和小鲜虾耶。这些只能到鱼店去买。可老伴一直固执地说,这里根本没大鱼,所以他的仿生鱼饵发挥不了作用。

在开往大洋路的路上,老伴有些闷闷不乐,可能由于旅途有些疲惫,他已经几次询问什么时候能回家了。我们来到一个叫做的Torquay的美丽海滩,我和女儿、女婿都下海玩水了,只有老伴固执地躺在大树下的防潮垫上睡大觉。离开海滩的路上我们看到一汪湖水,女儿女婿连忙停车说:“老爸你要不要甩两竿?”对此提议,老伴是从来不拒绝的,他连忙下车开始摆弄渔具。

在湖边我们还看到了两个人在钓鱼,不一会,我们看到其中一个钓上来一条小的,又放回了水里。老伴甩了几下,很快勾住了水草,还弄丢了带来的唯一一个小仿生鱼饵。女儿上前询问钓鱼人,其中一个说这里都是小鱼,没有大的,并且告诉了我们钓大鱼的地方。我们按照指示又顺着来的路开去,发现路边还别有洞天。这是一条僻静、弯曲的小河,三、两座小木桥随意的连接着两岸,桥下有几个当地的孩子在跳水嬉戏。老伴二话不说就甩竿去了。有一次钩被水草勾住,他毫不犹豫,脱了衣服就下水了。看来大海的吸引力是远远赶不上这个小河沟。这样的情景已经不止一次了,每次出现问题,老伴都是二话不说下水营救的。这次甩竿尝试仍然一无所获,不过老伴心情突然变得大好,女儿说:“看来只要时不常甩两竿就能让爸心情变好。”

一路上,谁也不指望钓鱼有什么收获了。老伴呢,不言不语仍在寻找着机会。在大洋路的原始森林的尽头,他一溜烟抢先前面走了,我们在后面没跟上,走到岔路口,不知他向哪条小路走去了,喊他也听不见。结果,我们选了标明900米的山路岔口走了下去,走到尽头没见他的人影。急坏我们了,又沿原路900米爬回半山坡,在岔路口女儿,女婿改走另一条750米的山路去寻老伴,终于在半道上碰上了,总算松了一口气。只见到老伴手里的网兜里拎着什么东西,我们一阵兴奋,原来鱼斛里有两只海星和一只小胖鱼,他说是他在海滩岩石上捡的,不是钓上来的。看来这次钓鱼尝试仍两手空空,还没等我们调侃他,他自己倒开心地说,“又过了一把瘾,挺好。”你看,你还说他什么好。
一次一次的失败经历都不能让老伴退缩,那个“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劲头,由于反作用力越发牟足了。这不,长途旅游一回家,又在车库房里收拾摆弄他的渔具了。孩子们一定要满足老爸的爱好,女儿引用老伴的一句话:“来澳洲不钓鱼乐趣就减少了一半。”于是,刚回家两天,我们又驱车30多公里,来到堪培拉周边的一条河旁继续垂钓。老伴带上他准备好的鱼饵:蟹棒肉、拇指大的活蜗牛、袋鼠火腿,三根钓竿,又信誓旦旦地上路了。

这里又是一处山山水水遮荫大树的风景地。地点是在网上查到的。沿路停了几十辆小车,抹坡、平地上一顶顶野外帐篷支着,一张张折叠餐桌、靠椅摆着,一块块防潮垫铺在草地上,澳洲人吃着,喝着,聊着,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老人坐在椅子上慢慢用餐,享受着美味;年轻的爸妈和孩子们打着棒球,扔着飞碟,那么尽兴;几个孩童正在河里手扒着白色的小艇戏水,“咯咯”的笑声在湖面荡漾;旁边的游乐场所儿童们奔跑着、荡着秋千;几个男女朋友举着相机拍照合影,一个个青春的笑脸那样灿烂。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圣诞节假日的悠闲安适和天伦之乐。

这里几十步远就一个电烤炉,英文BBQ,是专供野外用餐的免费工具,还有连在一体的自来水,BBQ铮亮,人们在使用完毕后,都自觉地将烤台、烤盘清洗得干干净净。公共厕所也清洁卫生,三大卷卫生纸挂在墙边。
我们来到一棵苍天老树之下,它的15米直径的方圆树荫,成了我们安寨扎营之地。

女儿,女婿和他们结识的一位准备移民的小朋友(23岁,就读国立大学的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的西安姑娘),三人拿着事先穿好的肉串:羊肉、柿子椒和洋葱的组合,袋鼠肉火腿,到烧烤台烧烤去了。我躺在野餐垫上,望着蓝天,听着鸟鸣,似睡非睡,好不舒服。老伴抄起渔具,早就一溜烟跑到河边,继续他的钩鱼饵——甩竿——收竿的系列动作去了。

女儿,女婿特别关心老伴的垂钓,一趟趟地往河边跑,送烧烤,送蛋糕,送水果,送饮水,又一趟趟地回来向我禀报:“还没钓上来……”。这时的老伴小椅子半截扎在水里,脱掉了鞋袜,坐在小椅子上,左右两手各把一根杆,全神贯注,在等待愿者上钩。

女儿去检查老伴的钓鱼成果,回来报告说:“老爸正和鱼比赛游泳呢!”原来老伴用了两根鱼竿还嫌几率不够大,又开始鼓捣第三根,这时候一只鱼儿已经悄悄找准了时机咬了钩,因为鱼竿无人把守,它竟然咬着鱼钩游走了。抬头猛然看见被拖走的鱼竿,老伴说时迟那时快扒了衣服就下水,追着游了7、8米,才将鱼竿救了回来,但扯上来一看,鱼儿已经脱逃啦!之后他还遗憾的数次念叨“那条本来应该钓上来……不过可能个儿不大……”哎,要不是老伴贪心,今晚这条小鱼恐怕已经是我们的“盘中餐”喽!

我们索性陪着他,坐在草坡上,耐下性来等待。老伴专心地钓着,忽然鱼线绷紧了,随着收竿,慢慢地拽上来一个东西,啊,甲鱼!甲鱼被老伴放进鱼斛里,我们都很兴奋。老伴调侃:“没钓上真鱼,钓上一条‘假’鱼来了。”这时已7点了,太阳马上要落山了。我们已经急着回家看电视了,可是老伴却还恋恋不舍,我再三催促,他还是甩了一下又一下,真不知道这个小河怎么有那么大的魔力。

甲鱼应该放生吗?女儿拿出打印的钓鱼规定,反复看了半天,在违规垂钓的海湖产品中,没有甲鱼。哈,能吃呀。但女儿仍然不放心,先把小家伙带回家,再上网查一查,然后决定甲鱼的生死命运吧。

回到家把小家伙放在塑料桶里,网上一通搜索,进一步确认澳洲根本没有关于甲鱼要放生的规定,于是我们决定吃掉它。又网上查了它的营养价值,如何宰杀,如何剖腹,如何煲汤。甲鱼主要的功效:益气补血,抗衰老,降胆固醇等。
老伴动手宰杀,女婿用沸水煮过,捞出,扒掉硬盖,剖腹取出内脏,然后切成小块,放进冷水锅内,加入葱姜盐料酒,慢火炖起来。1小时后,我们喝着鲜美的汤,吃着很像鸡肉味道的甲鱼肉,为老伴的首钓成功祝贺。
我说,以后女儿坐月子了,老伴你就隔三差五地钓甲鱼吧。

晚上,我们都围在电视前看下载的连续剧《蜗居》,老伴却在车库里拿着渔具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嘴里还念叨着:“钓王八钩得小点儿,王八的嘴小,大钩不管用……”看来他的钓鱼热情只会越来越高,连钓“假”鱼都如此用心执着啊。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9-1-2010 21:2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5 收起 理由
sunny_ye + 20 很有趣的一段经历,生活就应该是这样
frozen_heart770 + 2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9-1-2010 21:16:57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2月31日

老伴60岁生日

今天是老伴60周岁生日。这是他有生以来过的第一个夏季生日,自60年前的北半球的白洋淀出生了他,生日一直在冬季走过。常言道,60花甲年,是人生的一道重要的坎儿,没想到这道坎儿跑到南半球迈来了。

女儿,女婿为了给爸爸庆祝这个不平凡的生日,不言不语地早就暗暗筹划开了。几天前,从超市买来一把躺椅,女儿一边笑着说:“这是给爸的生日礼物呦。”一边把它放在庭院里宽大的的遮荫棚下,说是爸没事儿时在这里能舒舒坦坦地躺着抽根烟啦,喝口咖啡啦(来这儿新添的嗜好),眯眼小睡会儿啦。

女儿,女婿今天一早就宣布了一天的安排,上午吃女婿做的生日蛋糕和大盘鸡,下午吃女婿的拿手的羊肉茄子打卤长寿面,傍晚去堪培拉City的湖边钓鱼。

女婿做事一贯认真、稳重、周到、心细,对做蛋糕一桩小事,也是用心去做好。

他从澳洲做蛋糕的网页上挑选了一种低油脂、低糖的水果蛋糕,抄录下了制作的详细步骤,把它摆在一旁,一丝不苟地按照标准方法,用电动打蛋机打散鸡蛋、奶油、自发粉,摆放在圆铁盒内,用橙色的杏、紫红色的杨梅、白色的杏仁铺放、点缀,然后放进烧烤炉内40分钟。一会儿,出炉,黄橙橙的蛋糕散发着奶蛋的香味。再一会儿大盘鸡也做好了,色香味俱全。

女儿在蛋糕上点了6根蜡烛,一定要老爸许愿。老伴笑嘻嘻地说:“我希望能钓上一条大鱼!”啊,这竟是他的许愿,我以为是盼女儿,女婿早日生个宝宝呢,或者盼大女儿雅思考试成功呢。哎,真是个钓鱼痴!

好啦,满足这个钓鱼痴的心愿,下午女婿开上车,一家直奔7公里外的湖边钓鱼去了。今天是2009年的最后一天,附近传来悠扬的交响乐曲,女儿,女婿陪着老爸钓鱼,我在树荫下铺开野餐垫只好仰天躺下了。望着白云朵朵的蓝天,我想起老伴这多半辈子走过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千。老伴这个地道农民出身、农民成分的大老粗,这个少年不幸、青年穷苦、中年艰难的汉子,竟是一个晚来福之人呢。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9-1-2010 21: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9-1-2010 21:25:1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月1-19日

一日生活

这20来天的生活仍然很有规律:每天清晨6点我和老伴起床,洗漱、早餐完毕,6点半从家里出来,向1.8公里的“鸭瑞比滂的”湖边走去。老伴在木桥上垂钓。我在湖旁的儿童游乐场一片空地那里习练太极拳。不一会儿,香港人邝先生就开着车来了,他是坚持学习太极拳最执着的人,每天都来。有时候天津严先生夫妇牵着黑狗也来练一练,还有四川的邢大夫,上海的黄老师逢周二三六日也来练拳。1个多小时后,我们打拳结束。邝先生去上班,他在一家公司当会计。我们几个聊一会天就分手了。我去小桥找老伴,他正钓瘾十足,再过半小时后我们就回去了。自来澳洲,他的钓鱼战果:9条红鳍鱼(六七寸长),和5条甲鱼(约2斤重一条)。

我们往家走的路上经过超市,总要买些菜肉奶面包之类。超市永远没有几个顾客,清清静静。我们瞄准贴有促销标签的所需物品,尽量节省着花钱。这里的牛羊鸡肉比国内便宜:鸡肉9元/公斤,羊肉8元/公斤,牛肉6元/公斤,蔬菜贵:豆角6元/公斤,茄子8元/公斤,白菜一棵也就二三斤,5元/棵,胡萝卜、土豆(4公斤/袋)便宜,一元/公斤。

女儿,女婿说,我们来了以后,太能精打细算,好像比他们俩原来的消费还低了。他们有时一天工作累了或临时有事来不及做饭,就买半成品或中午在外面用餐,吃得并不见得好,还费钱。现在家中的菜园子长的小萝卜啦、小白菜啦都陆陆续续上了我们的餐桌,萝卜櫻用盐、鸡精、醋腌了,再浇上花椒油挺香,女儿说他们从没这么吃过。还有老伴偶尔的垂钓成果,更是鲜美无价。

白天,我们俩人各得其所。老伴伺弄他的园子,50多棵豆角,40多棵黄瓜,6棵西葫芦,几棵西红柿,还有10多棵辣椒,10几棵茄子长势挺好。老伴合计着,半个月以后应该能吃上黄瓜、豆角了,如果吃不完就买个小坛子腌起来慢慢吃。民的公司老板圣诞节前,送民一张500元的购物券,只能到种植的专卖超市去消费。女婿买来了鸡粪、牛粪、草木灰等有机肥,老伴把肥料施进地里,经常浇灌。

堪培拉是个缺水城市,政府出台一些措施限水:比如各家各户分单、双日浇草,每户每日平均用水量超过0.58吨,超过的部分就按照高价3.9澳元/吨计算。因为我们日常用水都很节省所以不会超出低限:洗碗用洗碗机(把碗碟攒足装满,一星期洗一次);洗菜淘米的水啦,洗澡时刚一开始放出的凉水啦,都倒进塑料盆、塑料桶内留着浇园子;我和老伴一周洗一次澡,这里的夏天并不太热空气又清洁,不怎么出汗,身上一点都搓不出泥来,淋浴真省水……

老伴整理完了园子就看电视,锁定在中文台,有中央、北京及各省的好几十个台。我一直在电脑前收看国内新闻,收看国内邮件,整理照片、写文章、发邮件……

午饭我做,一般地我们俩人总吃面条,羊肉、土豆、西红柿做卤,汤汤水水吃着很舒服。

老伴和我午睡。有时候我不困就仍在电脑前敲敲打打。

下午4点,我们开始做晚饭,荤素搭配,少油低盐,注重营养均衡,还考虑到女儿,女婿第二天带午饭。6点左右,两个孩子回来了,一家吃了饭,装好两个饭盒,女儿,女婿洗碗、擦地(其实家里一周不打扫都干干净净的,没灰尘)。半小时后,四个人出去遛弯,每次都沿着方圆周围走上七八里甚至十里地。

晚上约10点睡觉。女儿,女婿第二天差15分钟8点起床,带上早点、午饭和水果,开车去上班。

我们两人生活起居有规律,什么心都不操,什么累都不受,安闲清静得很。怪不得人说,澳洲非常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我看长此以往,坚持这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又身处美好的自然环境,延年益寿是没问题的。


参加唱歌活动

堪培拉的华人成立了增强凝聚力、亲和力的组织,一个是以海外华人(香港、澳门、台湾)为主的澳华社,一个是以大陆华人为主的华联社。每年2月澳洲国家都要搞一个“多元文化节”,来自澳洲的各国朋友表演各国特色的文艺节目。今年的多元文化节安排在2月5-7日。本来华联社希望我带领一支太极拳队伍参加表演,但跟我学习的人都是初学者,时间仓促没法上阵。他们又强调要群体性的节目,所以我个人的太极拳或太极剑都没机会登台了。
我和女儿参加了一个女生小合唱,有16人,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工作的、读书的都有。每周日我们要去国立大学集中排练。唱两首歌:“茉莉花”和“回娘家”。服装要求上身红衣、下身黑裙或黑裤。大家热情都很高涨,一唱起歌来,那个愉快呀。

华人,即使来到这里多年的华人,还是很难融入澳洲社会的,尤其是人家的文化生活,好像很陌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味道。其实,为什么一定要融入呢?保留自己民族的特色,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享不也挺好吗?
我期待着欣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9-1-2010 21: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05 收起 理由
熊猫阿三 + 30 谢谢分享!
Dreamhouse + 50 谢谢分享!
frozen_heart770 + 2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9-1-2010 21:38:13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月23-26日

看篮球赛

我们认识的一个来澳洲7年的朋友,现在国家体育总局工作。她的妈妈(四川人)经常跟我练太极拳。她送给我们4张票,到堪培拉体育馆看一场篮球赛。

23日晚上7点,我们一家四口坐在了篮球馆的观众席上,与澳洲球迷一起观看比赛。这是澳洲国家女子篮球联赛的一场——悉尼队对阵堪培拉队,观众较多,约二三千人。三名高个子的帅小伙,身穿灰色T恤和黑色长裤,他们是这场比赛的裁判。

场馆内灯火通明,温度合适不觉得热。四周看台有12个,观众席位有17层,男女老幼一家家人按票位坐在一起,可以随便带背包、带饮料(因为这里的人们文明守纪已很自觉),比赛场上没见到摇动的小旗子和小喇叭。

比赛进行了2个小时,两个队实力相当,比分相互紧紧咬住,你追我赶,高潮迭起,充满悬念,很好看。我们和堪培拉的观众一样,投入到了为堪队加油喝彩的浪潮中。悉尼队来了几十个球迷,一看就很明显。

这里的球迷在观赛中既表达了自己明显的倾向性,又很文明。在整场比赛过程中,没见到乱窜的、站立的,人们都规规矩矩地坐着,以鼓掌、呼喊表达自己的感情。当主持人在高音喇叭里发出“T——粉丝!”的口令时,球迷就有节奏地连击三下手掌来回应,场面热烈而有秩序。偶尔对裁判不满时,球迷就发出“嘘——”的声音,女儿说,根本听不到脏话和怒骂声。我们身边一个小伙子,好几次大声喊着:“首都——前进!”真可爱。

堪培拉队有一名国家队队员,女篮15号,一头金发,全场个头最高,很引人注目。我们都很喜欢堪培拉队的7号运动员。她是后卫,皮肤很白个子最小,但在大个子的运动中,奔跑、弹跳、运球、传球、投篮的功夫相当不错,她体力充沛,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头脑清晰,她是为数不多的打满全场的运动员。我们多次为她鼓掌叫好。

当比赛终场时,双方以75:75的比分,又进行了5分钟的延时赛,最终堪培拉队以多出3分的战果给了堪球迷期盼的欢喜。

在国内老伴最爱看的电视体育节目是足球和篮球,我们曾去首都体育馆看过北京国安与辽宁队的足球赛,还从没在现场看过篮球赛。这回过了一回球赛瘾,还是在外国。

澳洲人的文明素质在观看体育比赛中,让我有了真切的感受。


参观国家博物馆博物馆

女儿,女婿连着双休日放四天假,因为1月26日是澳大利亚国庆节,全国放假。澳大利亚国庆日,它起源于1788年1月26日,阿瑟.菲利普率领11艘战舰,押解770名犯人经过九个月的跋涉,将英国国旗升起在悉尼港附近,标志着一个新的英国殖民地的诞生。

我们准备利用休息日参观澳大利亚的国家博物馆,它就在堪培拉City。

24日上午,我们先把车停在了堪培拉的格里芬湖边,老伴支开钓竿、海竿就严阵以待了。本想老伴在这里钓鱼,我们去邻近的博物馆,后来大家有点困,女儿,女婿就进车里迷糊去了,老伴觉得有些困也在防潮垫上躺下了,叮嘱我给他看着鱼竿。我哪有那个耐心哪,就坐在小座椅子上看开报了。

忽然,我眼睛的余光感觉到一支鱼竿被弹了一下,一侧目,啊,鱼竿正向水里滑,我大喊一声:“老伴,钓上鱼了!”说时迟那时快,我抓住鱼竿就往岸上拽呀,还挺费劲的。老伴、女儿、女婿都一骨碌爬起来跑了过来,老伴接过鱼竿,收鱼线,一条大鲤鱼浮出了水面!足有二斤多!可把我们乐坏了。本来晚饭是准备吃面条的,这回改成米饭红烧鱼啦。这是自来澳洲钓上的第一条大鲤鱼呦。睡意全赶跑了,老伴不去博物馆了,他要死守阵地待鱼上钩了。
博物馆就在湖边,我们走5分钟就到了。博物馆在国庆期间为青少年还安排了一些精彩的活动,比如关于水的讲座:水与人类,用水节水,爱护河流等。还免费发送礼品——蓝色的塑料桶,上面贴有明显的标志牌,提示人们保护河流,保护大自然。

一进博物馆大厅发现来参观的人还真不少。一张张餐桌椅旁人们在休息饮酌,宽大的电视屏幕前,一些人在观看今天在墨尔本举行的世界网球公开赛现场直播。女婿被赛事吸引,坐下看起来了。我和女儿往厅内走去。

前面一个侧门,门口站着两个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指着入口处示意,请我们进去观看宽银幕,告诉我们里面系统地介绍馆内展览的主要内容。我们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环形小影院,十几个座椅摆放成半圆形,落座后又进来2位澳洲老人,这时门自动关上了,一场为我们4个人演示的银屏节目开始了。

滚动的屏幕,告诉我们这个博物馆是通过实物、摄影照片、电子图像等来展示澳洲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彩色的、动画的、震感的影像,生动地介绍了这块南大陆有历史记载以来,分为的4个历史时期及各个时期的经典珍贵文物、重要历史人物:第一时期——远古,即50万年前土著人繁衍生息的时期;第二时期——近代,英国人发现、登陆、开发、建设的时期;第三时期——近代,澳洲摆脱英属殖民统治、独立与发展时期;第四时期——现代,联邦政府领导下的澳大利亚蓬勃发展时期。澳大利亚的历史简短,划分简单,确实无法与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相比了。12分钟的介绍,交给了我们一个参观展馆的清晰的思路。

土著展厅的展品很多,原始时期的一件件石器、木器、铁器,近现代时期的衣着服饰、图腾雕刻、手工艺品,还有展现土著人的劳动、生活、习俗、文化、娱乐等等的图片及影视画面,使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对最早生存在南大陆的土著人给予的充分尊重与精心保护。

近现代展厅内有一些父母带着孩子,边参观边俯下身来给孩子说着什么,还在各种不同内容的触摸屏前,与孩子一起点击着,查看着,交流着。

最使我难忘的是现代展厅里的一面墙上张贴的十几张绘画。这些在16开的白纸上用黑色碳素笔绘制的漫画,是2009年澳洲青少年绘画大赛中获奖的优秀作品,漫画展品以作者上学的年级分为3组:4-6年级、7-9年级、10-12年级,有一二三等奖。我想了想,其实这些孩子不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小学4-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吗。

我一一地、仔细地看着,女儿一句句翻译着每幅漫画上的文字。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作品的选材竟如此视角独特,视野广阔,寓意较深,颇有思想性,十几岁的孩子对时代、对社会、对政治、对经济的了解与关注,令我对外国的青少年简直刮目相看。获奖漫画多为讥讽政治、针砭时弊的作品,范围涉及到全球的甲流疫情、金融危机、朝核问题、全球气候、对外贸易、经济债务、政治演讲、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等等当今的颇具时代感的问题。有一幅作品画了一头在天空飞翔的猪,寓意猪流感横行全球,有趣的是,他在“猪流感”的英文句式中,将一个单词用红笔划掉,就变成了“猪在飞”;一副讥讽政治演讲使人们“不知所云”的漫画,竟直指总理陆克文;一幅漫画用抽水马桶被污物堵塞来讽喻偿还经济债务的愚蠢做法;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的铁矿贸易问题,胡士泰泄露国家情报机密之事,小小的作者通过两幅彩色漫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还有一幅更有意思的作品,一艘冲向大海浪涛顶峰的中国船牵引着澳洲船前行,人民币C与澳元$结合在一起的字母,宛若一条条海中的游鱼,构思如此巧妙,它生动地解读着小作者的观点: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影响作用;有一副环保漫画,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

以往我总以为西方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追求物质享受”的一代,好像中国的孩子要比外国儿童更有思想、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今天我站在漫画展前,我为我的不知何时曾产生的偏激认识而羞愧,我不由得对澳洲的青少年满怀喜爱。澳洲孩子们的漫画向大人们坦露着他们丰富的、充实的内心世界。当今的这一代西方少年竟然是这样的胸怀天下,这样的“两耳常闻窗外事”,这样的善于独立思考,这样的驰骋着时代的快车,自由地、勇敢地驶向思维的彼岸。

我记起了清朝的《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写于110年前的那几句话,至今仍令我们振聋发聩: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澳洲少年强,则澳洲强。今天澳洲的阳光少年,是澳洲光明的未来。

我们不能小视西方少年,在这样的风华正茂的少年面前我们怎敢小视?在这样的有思想、有见地的少年面前我们有什么资格小视?我,一个在国内教了30年书的教育工作者,在人家对青少年的足见成效的教育面前惭愧得很哪。当今我们的学校进行的许多的对孩子们的政治说教常常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物欲横流的成人世界能给我们的少年们拿出什么值得信服的教育吗?

我不能不佩服澳洲的学校教育,不能不佩服澳洲的家庭教育。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念,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来引领中国少年更“智”、更“富”、更“强”?我们应该编写什么样的育德教材,使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来启迪中国少年更“独立”、更“自由”、更“进步”? 在可爱的澳大利亚少年面前,我有许多话想说。

感受澳大利亚国庆节

一,露天音乐会

25日晚上,即澳大利亚国庆节的前夜,我们来到了国会大厦广场,因为今晚这里有一场露天音乐会。

距离国会大厦不远,我们在中国大使馆门前下了车。这是一幢皇家宫廷式的建筑,门前没有牌子,飘动的五星红旗就是我们国家的标志。通过铁栅栏,看到庭院内有一条蓝色琉璃瓦顶的长廊,还有几座楼房,被绿茵草坪花草树木环绕。静静的,没有一个人影。建筑的美感和质量觉得挺一般的,但我还是感到那么亲切。女儿说,有时他们开车路过这儿,能看到使馆的马路对面支着帐篷、竖着横幅,那是F*L*G对抗仇视共产党的驻扎营地。

从岗嘠林到堪培拉City的十几公里的路上,一点没有节日的气氛,既没有宣传画大标语,也不见国旗飘扬,街道上、建筑物前与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然而靠近国会大厦广场,周边的沿路、草坪已经停满了私家小汽车,一辆辆汽车的前窗后窗的两侧插着国旗随风飘舞,找一个停车位竟绕了好几圈。一路上,一群群的年轻人身披着蓝色的澳洲米字六星国旗,身穿国旗体恤衫,帽子上、肩上、背包上插着小国旗,手上挥舞着一面面国旗,脸上画着油彩,也是一面面小国旗,他们兴高采烈地说笑着,喊叫着,向广场走来。有几个小伙子谈笑着,迎面见到我们,马上热情地跟我们打着招呼:“国庆节好!”“祝你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友好的祝福话语感染着我们,我这个局外人也不由地融入到了节日欢庆的氛围当中。

啊,自来到澳洲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人,估计有一两万。人们在广场草坪上铺着野餐垫席地而坐,有的坐在自带的帆布靠椅上,有的倚着鼓鼓的黄色的塑料靠背上(银行赞助发放的),有的和着舞台的音乐节奏轻声哼唱,有的双肩驮着小孩随着乐曲扭来扭去。老人们安详地欣赏着,年轻人挥舞着节拍,小孩们欢叫着跳跃着,这是澳洲人的节日海洋,这是一片欢乐的、自由的海洋。

我们从广场尽头漫步到广场的前面,只见声乐震响的宽大舞台上,一位歌星正尽情地唱着流行摇滚歌曲,矗立在广场四面的若干个宽大的银幕闪动着这位歌手摇摆的身影,夜幕上空回旋着令歌迷们陶醉的歌声。

没想到我们在这里看见了女婿的朋友——斯洛伐克人麦克和他的妻子,巧遇让我们好高兴。麦克妻子翻着背包,找出一个胸贴,笑眯眯地按在了我的衣服上,女儿告诉我小胸贴上写着“骄傲的澳洲人”,我笑着连声说:“thank you!thank you!”哈哈,局外人成了局内人了。

夜已经晚了,我们到湖边与钓鱼痴老伴会合回家,远远地仍听得见那一阵阵的音乐之声。


二,公园欢庆活动

26日一大早6点多,我们就驱车来到了格里芬湖。昨天垂钓的硕果吸引着老伴,他要坚守这里,再立新功。格里芬湖很美,尤其清晨的景致很迷人。忽然,半空飘来一个热空气球,增添了节日气氛。
我们决定去堪培拉的联邦公园,因为今天这里要举行唱歌欢庆活动。

公园的草坪上临时搭建了一顶顶帐篷,白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工人们正忙碌着,从汽车里抬出桌椅,支起摊位,摆上各种熟食餐饮,准备人们食用;几个工人正在组拼搭建儿童游乐场,专心地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膨胀的塑料玩具。
前面一个在草坪上搭建的宽大的舞台,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澳洲国旗,几十人组成的合唱队正起劲地唱着美妙的歌曲。合唱队员都是老年人,老头衬衫领带风度翩翩,老太太长裙飘摆端庄典雅,伴奏的交响声乐悠扬回荡,精神抖擞的指挥充满激情,一曲唱罢又来一曲,歌声渲染着浓浓的愉悦之情。女儿说,他们唱的是澳大利亚的传统歌曲,怪不得这些老人这么来劲呢。

舞台对面的不远处,一排排的长桌上早已摆放好了迎接游园人的面包、果酱、水果和饮料,还有一个个大型的烧烤炉,正散发着肉肠的诱人香味。为国庆节服务的志愿者们,套上围裙,不停地煎制着火腿,热情地给人们发放着食品。人们自觉有序地排成长队,等着领取国庆节的免费早餐,并一一向捐款箱里投放着硬币或纸币。

女儿说,捐款完全是自愿的。但我看到没有一个人不投币的,大人孩子都自自然然地往捐款箱内投币。

一份早餐有:面包加火腿抹果酱,两样水果(从香蕉,桃子,葡萄,西瓜中任选),一杯饮料(咖啡或早茶)。人们领取了早餐,就在草坪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欣赏着合唱、独唱。

有意思的是,我们竟然在这里遇见了堪培拉女篮15号Jackson,那个澳洲国家队员,她也穿着志愿者的衣服。她正给小球迷签字。我走过去与笑眯眯的她合了一张影。

公园的整场节目从6点多一直到10点多,将近4个小时。

我坐在草坪上,看着周围的一家家人,观察着一个个澳洲小孩,那么有趣。一般地,澳洲家庭都有2-3个孩子,爸爸妈妈与孩子们在一起,也有老人相随的。大人们都清闲地坐在草坪上的一棵棵绿荫树下,聊天说笑吃喝,老人则闲事不管安闲得很,孩子们在一边玩耍、奔跑、游戏。一两岁的幼儿,都兜着纸尿裤,乖乖地坐着,独自咬着面包、啃着水果、喝着白开水,即使大人喂吃,也给什么就吃什么,不拒绝不哭闹。吃饱了喝足了,就自己爬起来,迈着步子,蹒跚着,向前走去,忽然跌倒了,就撅着小嘴,爬起来,一摇一晃地再向前走。他们的爸妈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不做声。还有一个妈妈带着三个孩子来了,妈妈推着小童车,那个最小的坐在童车内,稍大的站在童车侧边的横板上小手紧紧地扶着把手,最大的跟在妈妈身旁走着,妈妈一点也看不出来有多累,很从容的样子。

没有娇惯,没有纵容,没有急躁,没有呵斥,没有打骂,一家家老的大的小的,一派合家欢聚、安详幸福、天伦之乐之景象,与这美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让人感到那么惬意,舒坦。

你永远不用担心,在国会大厦的广场上,在公园的草坪上,人们离开后会留下什么垃圾,甚至会狼藉一片;你也看不到人们为了领取免费的食品而争先恐后、熟人加塞甚至贪得无厌,更看不到什么嘴里吃着、手里拿着、包里揣着的现象。这些丑陋,已在这里销声匿迹、形影无踪,这里的人们有教养、有风度、懂文明、守规矩,的确蔚然成风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良好的生存形态已经牢牢地、稳稳地形成,靠的是什么呢?法制管理?道德约束?应该都有。


三,国庆升旗仪式

联邦公园这一边的唱歌活动一结束,公园那边的国家升旗仪式就正好开始了。

10点半,澳大利亚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

在一片绿茵草坪上,三军仪仗队整齐列队,海军、陆军、空军排成三组中间低两边高的纵队,一百多人,持枪立正等待检阅;仪仗队后面站立着军乐队,五列五行的一个方阵,正奏响着嘹亮的乐曲。

草坪四周几条黄色飘带将这里围成一个升旗的场所。围拢前来观看的群众,鸦雀无声。周围也就十来个警察静候一旁。

联邦总督女王的代表——一位皇室女士,身穿粉红色的连衣裙,与尾随在其身后的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站在三军队列前面。一旁的将领手举军刀,向女王的代表请示,礼毕,军乐响起,迈步,检阅开始。

检阅结束后,侧边一个小小的看台前,什么人在麦克风前讲话。讲话声音一落,一面大大的与地面平行的澳洲国旗被8名护旗手拉紧拽着,在国歌的军乐声中由旗手引领,向前面的草坪抹坡上前移。在坡顶上的那根白色旗杆下,国旗手进行升旗,全场肃穆。当蓝色的澳大利亚国旗刚刚升起,头顶上响起巨大的轰隆声,三架银色飞机从天空掠过,“嗵——嗵——”的礼炮声一声接着一声,震耳欲聋。

当一切平静下来,三军仪仗队、军乐队迈着正步退场,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个小小的看台上坐着的几十个人原来是在今天加入澳洲国籍的新公民,今天的升旗仪式上,为他们特意安排了公民宣誓仪式。散场后,我们发现了皇室女王的专用轿车,就停放在草坪上,我站在旁边与它合了影。

这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庆升旗仪式。我自然想起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中国国旗护卫队,迎着徐徐升起的一轮朝阳,从金水桥正步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旗杆,那么步履矫健,英姿勃发,威武雄壮,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高唱国歌,是那么震撼,豪迈之情油然而生。那真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一个伟大国家的升旗仪式,永远令我们动情神往。那种宏大,那种壮美,是澳洲这样的升旗过程无法能相比的。也许我们经历过的民族苦难澳大利亚不曾发生,也许我们饱受过的民族屈辱澳大利亚人民从没有体味,我们对国旗的那份情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深深怀有吧。

这一两天,我观看着、体验着异国的国庆日,想了很多。澳洲的国庆节确实无法与我们盛大的六十周年国庆庆典相比。是人家穷吗?否也。只能说,人家舍不得,舍不得拿大把大把的银子去做面子文章。可能人家以为,一年一度的国庆仅仅是个欢乐的节日罢了,只要尽兴就行了,不必用纳税人的钱去做皮毛之事,钱还是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你能想得到吗,国会大厦前的国庆音乐会,人们坐在草坪上的一个个靠背塑料包,是某家银行赠送的;联邦公园的国庆唱歌活动,免费的面包果酱火腿是一家能源公司提供的,免费的水果饮料是一家水果市场捐出来的。这些在我们国人看来,理所应当政府来买单。可人家政府没掏腰包,钱把得很紧呢。如此简朴、自然、随意的欢庆活动,与人家的强大的国力相比,似乎很不相称,但却也反映了人家政府把持着国家财政是多么的精打细算、实事求是。澳洲国家的当家人真是好当家的。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30-1-2010 08: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5 收起 理由
i_shadow + 20 谢谢分享!
frozen_heart770 + 1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9-1-2010 21:5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etty65 于 22-1-2010 13:56 发表
看了您的文章很感动,我女儿在悉尼读大二,您现在的状态就是我的人生目标,您女儿很优秀,不知她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女儿是学国际会计的,不知能否找到工作,希望以后我和老伴也能去女儿那里。祝您澳洲之旅快乐!

我女儿的专业是规划。你女儿学的国际会计是澳大利亚的紧缺专业,应该很好找工作。祝你们早日来到澳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9-1-2010 22:30:38 | 只看该作者
阿姨终于来更新了!俺先抢个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9-1-2010 23:55:57 | 只看该作者
好幸福的家庭生活啊,其乐融融,令人羡慕啊

感谢 LZ 的精彩分享:)

祝 LZ 一家天天好心情,快乐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30-1-2010 08:5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2-2010 20:08:3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我更想退休了。呵呵
祝福2老。天伦之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3-2-2010 15:00:55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阿姨加油继续写呀!写的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5-2-2010 12: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1 lilierong 的帖子

感谢您的回复,祝澳洲之旅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5-2-2010 18:02:25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2月2日

一,澳洲澳华会

澳华会要组织一场去堪培拉一所养老院的慰问活动。我报名表演太极拳,澳华会欣然同意了。今天下午2点就到现场。我和老伴应该先到堪培拉City的澳华会集合,再坐澳华会的专车前往养老院。

今天是周二,女儿女婿都上班,他们无法送我们去,当然担心我们去10多公里远的市中心转向了迷路了,于是周日开车去堪培拉City踩点,告诉我怎样辨别方向,怎么坐公交车,还给我们写了英语问路条。我和老伴终于第一次独立出较远的门了。

朋友小林很热心,他说正好他周二要去City办点事,非要捎上我们。我们在City的一座大商场门前下了小林的车。然后我们手拿着地图,居然找到了澳华会。

澳华会是以新西兰、港、澳、广东等地的华人为成员的华人组织。在当地华人中很有影响。我们一上3楼,就听见了熟悉的中国歌声,循声进入了一间大厅。呵,满眼都是中国老人。厅内有五六张长桌,老人们有的在看报,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唱歌,还有的玩着麻将,低声细语,安详快乐。澳华会每逢周二,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欢迎华人长者来这里聚会,中午给提供午餐,8澳元的份饭,有肉菜米饭,只收就餐者4澳元。专门有志愿者帮着分饭,为老人们服务。凡来这里聚会的老人都在这里用餐。


二,澳洲养老院


1点半,澳华会的专用司机开着一辆巴士,专程送老人们去参观养老院,因为也许其中一些老人会考虑住进澳洲养老院。

走了约10多公里,我们来到了这所养老院。在一片绿树成荫的幽静的环境中,拥有许多房间的设施齐全的养老院里,活跃着一些工作人员,有白人、黑人,还有一名年轻的华人。他是25岁的广东小伙子,人长得很清秀,用两种语言进行服务当然很得心应手。他已来澳洲5年,学的是老年护理专业,因为澳洲此专业人才短缺,所以上学期间政府给予学生不少优厚待遇,上学还给发工资呢。小伙子毕业之后就来到这里,现在是专职的工作人员。

表演厅内已经布置得很喜庆,老人们围坐在四周,很安静,一个个都很安详。他们大部分都很老了,有的只能坐在轮椅上,睡在折叠躺椅上,不能行走了。这家养老院我们只看到2位中国老人,几乎都是洋人。工作人员在他们中间来往穿梭,轻轻地、低低地在老人耳边说着话,不时地为他们盖着毛巾被,微笑着一一地递送着蛋糕、甜点、饮料。一个胖胖的女主持人,笑眯眯地、大声地对老人们讲着什么,手里拿着道具,还做出一些夸张的动作,烘托着欢快的气氛。

我穿上一身白色的太极服,和着太极音乐,给大家表演了40式太极拳;上海的陈姐带着江苏的一位女士表演了“抒怀剑”;两位年轻华人,舞起了红狮子,三位伙伴在一旁击鼓助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令老人们很开心。表演结束后,工作人员送给了我们一束束鲜花,我们更开心。

澳洲养老院从主办方可分为两种:公立的,私立的。有钱人,可能更多地选择私立的养老院。老人们在还能自我料理生活的时候,一般不住养老院,也有感到寂寞的老人虽然身体还不错,也愿意住进来。澳洲老人工作了一辈子积攒了一笔养老金,加上政府的补贴,住养老院富富有余,在这里吃喝医疗都不用儿女担心,儿女都也放心。如果老人没有足够的养老金,就向政府申请,仍然可以住进公办的养老院,绝不会出现老无所养的现象,国家一定会管的。

而且这里有一个令我诧异的观点:"儿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为什么呢?他们(包括同行的华人老人)的解释是:澳洲的孩子在18岁前,父母要尽抚养儿女的义务。18岁后,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一边是靠孩子自己打工,一边由国家提供的学费贷款来读书,毕业、工作后,这笔贷款国家从薪水中逐月扣除。孩子今后的结婚、成家、买房等等都靠自己,父母基本不管,即使缺钱向父母借的话,一定要还的。

那么,工作一辈子退休后,澳洲老人都有一笔养老金,这笔钱是在他们工作的时候(无论是给政府部门还是给私人公司工作),工作单位依据澳洲规定,按本人工作时薪水的9%(一般的),储存到养老基金里面,不管怎样变换工作,任何单位都会按法律规定对员工进行存储养老金的。这笔养老金工作几十年了都一直积攒在养老基金卡里,只有到60岁退休年龄方可取出来使用。

这笔养老金,澳洲老人如果想改善居住条件了,想离开喧闹的都市,可把旧房卖了用它来购置一套海边的新居,老两口清清净净地度过晚年;澳洲老人如果想出去玩玩周游世界了,可用它来享受生活;澳洲老人也可以用它去老年公寓,打发寂寞的日子。至于儿女们的生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老人无关。老人的钱只是老人自己享用的钱。

因为,这里的老人不用儿女赡养,所以儿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儿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我总感到别扭。因为我们的国家,为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是千古之训,父母抚养子女是义务,同时儿女赡养老人也是义务更是老人的权利,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这是法律的规定,不这样做,就是违法的。

澳洲的这种家庭观,影响亲情吗?我不得而知。我主观觉得可能不如中国人的亲情浓。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另一面。人家澳洲人一辈子活得就是轻松,自在,青年一代活得就是自立,自强,你不得不承认。哪像我们国人呢,一辈子活得真够累的,尤其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财力、精力的负担有多重。一辈子辛辛苦苦挣的钱自己能舍得享受多少,主要都为了下一代,甚至婚姻、买房、带第三代等等都大包大揽。而我们的年轻人呢,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应该的,对老人还有多少感恩呢?国人过于娇惯后代的做法现在愈演愈烈,穷人家如此,富人家也如此,代代下传,代代如是。

当然,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存在是有它的前因的。其中最重要的根本性的一条,是人家国强民富,18岁以后,国家制度上的保障,使得老人能够安详晚年;社会上的畅通,使得年轻人能够去自立自强。其次一条是人家的观念与我们根本不同。“儿女成人后父母没有继续抚养的义务”、“老人住老年公寓天经地义”、“儿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些对我们来讲,好像太难理解和接受,对人家而言则顺理成章。

在澳华会,我见到一位从黑龙江来澳洲的老人,80了。她移民这里10几年了,她和老伴现在就不与儿子住在一起,单独住一个“家庭养老房”(养老院的一种形式),申请的政府补贴加上养老金,完全够他们老两口生活,她说我们能够行动,不给孩子们添麻烦,享受这个澳洲政府的待遇,不挺好吗?到不能动的时候,再进老年公寓呗。

我与一位长春老人聊天,她今年79岁,51年清华大学毕业,是研究员。老伴在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中,被迫害致死。她已来澳洲20年,取得绿卡。因为生活完全能自理,所以她现在仍与女儿住在一起。“那以后不能动了呢?”她笑着说:“我想来想去,还是回国去养老,我不愿意给女儿增加负担。国内有我的儿子,我退休金3800多,还有一套自己单独的房,没问题的。”她经常读一些国内的禁书,什么“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之类,对毛施加于知识分子的迫害深恶痛绝。她每周有三天要去做义工,在堪培拉图书馆的亚洲中国文化馆,和一些义工老人做植物标本。自己坐公交车来来去去,不用花车钱(澳洲75岁以上老人乘车免费),饭钱自付,没有任何回报的义工她很爱干,还说澳洲许多老人都愿意做义工,有的老人做植物标本都10多年了。

我们正在一步步向更老的岁月走去,虽然现在还没有设想更远的事情,但那一天迟早会到来。女儿说,我们家根本不存在去住养老院的事,咱家的老人是要和我们在一起的。孩子们好像也没有做好更远的事情的准备,还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我们告别了老人们,坐澳华会的专车到City后,就仔细端详道路的方向,找到了往家走的公交路线。岗嘠林与堪培拉City之间有8条公交路线,方便得很。我们排队上车后,问一声司机“hello!”,然后拿出交通卡(纸片)刷一下(2.45澳元/人.次),落座后看见座旁都有一个红色按钮,在你下车的前一站要按一下,通知司机到站停车,下车前应礼貌地对司机说:“thank you!”

哈哈,我们两个“老外”,单独出行,顺顺利利。回家才看到随身带的手机上女儿发了短信又来了电话,生怕我们回不了家呢。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5-2-2010 18: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5 收起 理由
ivyyue + 5 谢谢分享!
i_shadow + 20 希望我爸妈也有这样的心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5-2-2010 22:58:0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希望我爸妈也有这样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5-2-2010 23: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lilierong 的帖子

真是一次有意思的行程,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2-12-2024 12:37 , Processed in 0.085071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