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lilier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旬老人的澳洲生活日志连载(已更新到2012年6月18号)

[复制链接]
451#
发表于 15-1-2012 06:50:28 | 只看该作者
严重马克下,父母要来了,给他们看看阿姨活的多快活!

再次谢谢LZ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发表于 18-1-2012 14:12:3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认真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发表于 20-2-2012 14:51:23 | 只看该作者
欣慰,多孝顺的孩子!其实,一,只要老一辈的观念稍加改变,二,你们的生活富裕起来,这个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但是,让生活富裕起来容易,让爸妈的观念发生改变太难了。老一辈人应该坦然接受孩子们的感恩与回报,这其实同样是对孩子们的爱,而且是更深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发表于 7-3-2012 19:51:0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太好了,老师,就是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发表于 21-3-2012 14:18:33 | 只看该作者
阿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我感动,衷心祝福您在澳洲健康平安。
今天回家后一定要把这个帖子给老爸看看,让他了解澳洲接受澳洲,支持我们儿女心中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发表于 7-4-2012 20:48:14 | 只看该作者
大姐您好!我一直拜读您的文章,写的太好了,使我受益匪浅。您那对生活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 也让我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增强了自信心,女儿能够帮助我们移民过来的出发点,就是让我享受这里的清新的空气,无任何污染的食物,享受第三代的天伦之乐,我想,谁家没有矛盾,哪有舌头不碰牙的,斗有斗的乐趣,呵呵。。。。不过我现在的心态可比以前好多了,这可要多谢您啊!真期待能尽快的看到您的新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
发表于 9-4-2012 02:30:17 | 只看该作者

向LZ学习

一口气看完了阿姨的文章,您的心态真好

我的父母及岳父母年龄比您大一些,希望有一日也让我们的各位老人体会一样澳洲的生活


这时您应该已经回到澳洲了吧,希望您过的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楼主| 发表于 14-5-2012 12:52:28 | 只看该作者

中澳生活对比

今天在雅虎网站偶尔看到一篇文章,转载如下。其实,这位朋友仅仅对比了生活方面,对中澳的对比还不全面,比如自然环境啦,空气质量啦,食品安全啦,教育体制啦,以及作为人应该享有的人权、民主、自由、尊严等等都没谈到,那我也愿意推荐给大家一阅,因为他所写的方面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很真实。
中澳生活对比   看看什么才是人间“天堂”
2012年05月14日07:02 作者博客
我在澳洲快十年了,以前常心有不甘,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要移民海外?
中国移民开始得很艰难,刚到异国不能听说澳洲腔英文,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却敢把一家大小不远万里搬来;背负巨额移民费债,从本地人不屑的工作做起,即使当回工 程师坐进高级写字楼,还是觉得永远融不入主流社会。
在当地读了几年书,你可以找到高级白领的工作,工作上没问题,同事一对一谈话也没障碍,可旁边老外同事兴高采烈的聊天,就云里雾里莫名其妙了。我学不来他们的很多,比如疯狂的看橄榄球比赛比命重要,比如每个周末仅喝一杯葡萄酒(不用酒菜配的)就能泡到半夜,比如会提早一年订飞机票和酒店去渡假……。
可我还是渐渐喜欢上了澳洲,为什么不作“海龟” ?我每次问自己,跟当初问“为什么要移民”一样,总是没有答案。
今天看到中澳生活对比的几组数字,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喜欢澳洲,这里有人人平等的终生保障,我喜欢澳洲平和的生活。这里,你开一辆全新宝马车没什么好耀武扬威的,你请我去打高尔夫球我还嫌累,最惨的穷光蛋患上癌症,他也一定是永远免费治疗到死在医院里。
据非专家数字,澳洲工人最低收入每周约400澳币,即平均每天80澳币;中国工人最低收入每月约800人民币,即平均每天27元人民币。无须管一澳币约合六元多人民币。
看看同样是最低收入的工人在当地的消费能力对比:
买一双耐克球鞋,澳洲120澳币,需工作1天半;中国¥230,需工作8天半。1:6
看一场容祖儿演唱会,澳洲160澳币,需工作2天;中国 ¥380,需工作14天。1:7。
买一台1.5匹的松下空调,澳洲1080澳币,需工作13天半;中国¥3000,需工作111天。1:8。
买一套普通办公套装,澳洲120澳币,工人需工作1天半;中国¥400,工人需工作12天。1:8。
请1 2人一桌吃龙虾大餐,澳洲280澳币,需工作3天半;中国¥1500,需工作55天半。1:16。
买一台东芝手提电脑,澳洲2800澳币,需工作35天;中国¥22000,需工作815天。1:23。
买一台2 9寸索尼全平彩电,澳洲699澳币,需工作9天;中国¥6000,需工作222天。1:24。
一年期环球世界机票费,澳洲2298澳币,需工作29天;中国¥20000,需工作741天。1:25。
买一艘小游艇,澳洲18000澳币,需工作225天;中国¥230000,需工作8518天半。1:38。
买一辆新丰田佳美小车,澳洲25000澳币,需工作312天半;中国¥450000,需工作16667天。1:53。
一年健身房会费,澳洲 360澳币,需工作4天半;中国¥7000,需工作259天。1:57。
一年高尔夫球会费,澳洲1800澳币,需工作22天半;中国¥175000,需工作6481天半。1:288。
去医院生一个婴儿,澳洲$0,政府额外奖励7000;中国¥2000,需工作74天。生病看医生住院作手术,澳洲$0,需工作0天;中国¥100甚至几十万,需工作?天。
数字很枯燥,但说明问题: 普通人在澳大利亚生活比在中国生活容易, 况且澳 洲人年均收入为41000澳币,是最低收入的两倍。
中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 但法规却跟不上,成了“冒险家的乐园”,据报道13亿人口的中国已有了五千万的千万富豪, 千万富豪们在国内不可一世,有些现在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嘲讽起“海外的朋友”来。可对比的 12.5亿普通人生活得如何令人沮丧的事实是贫富悬殊急剧拉大,笑贫不笑娼,甚至富人迅速地一步步挤压穷人的生存空间,让穷人吃不起,看不起,玩不起,买不起! 中国社会对12.5亿普通人公平吗?
冒险家的乐园,反过来不就是老实人的地狱?
有千万富豪本来是好事,可中国的千万富豪有哪一个敢公开他的致富历程哪一个千万富豪可以公开传授他的成功经验(真心盼望会有)? 这是不是有掠夺12.5亿普通人来造富五千万的嫌疑?
澳洲也有亿万富翁, 但最低收入的工人在当地也有足够的生存消费能力,不致于望富哀叹。澳洲的中国移民,前五年通常艰苦,需要还移民债,重返大学进修学习适应澳洲腔英文了解澳洲社会,多从事工厂等体力劳动,拿最低的工人收入。后五年基本适应澳洲,当小老板的,当高级白领的,当会计师律师医生的,多数已车子房子孩子齐全,拿澳洲的中等收入。进入移民十年,许多人开始自创公司,发展房地产等投资,向澳洲的中高收入甚至富人排行榜进军。
“海外的朋友”没有什么值得嘲讽之处,我们的一切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 我做得到,每一个“海外的朋友”都学得到做得到! 和那些千万富豪的区别是: 我们不怕侵占国有资产罪,不怕非法集资罪,不怕贪污受贿罪,不怕伪造票证罪, 不怕非法倒卖票证罪,不怕组织黑社会罪……不怕警察敲门。
我享受澳洲平和的生活,这里上班不用对上司逢迎拍马,这里工作不用和同事勾心斗角,这里办事不用托关系找人情,这里下了班就是私人空间没可能陪客喝酒喝出胃穿孔,这里开车不用怕警察(除非你超速),这里工作以外你和澳洲总理一样大都是普通公民,这里假日你可以享受太多的免费(如你愿意出门的话) ———海滩.公园.烧烤炉.表演,还有这里上街没人管你的衣服是不是名牌,你可以看到穿三点式的和穿裘皮大衣的同时站着,你也可以看到穿人字拖鞋的和穿皮鞋的同时走着,没人见怪。
我虽然不能做千万富豪,却心安理得,十分惬意。澳洲没有社会弃儿,街上的乞丐不是闲得无聊就是吸毒酒鬼,单身母亲带一小孩在家无须找工作,澳洲政府每周会准时自动汇她帐户五百多澳币,竟然比澳洲工人每周最低收入还多!也许带大一个小孩的工作在澳洲政府眼里比最低收入的工人要贡献大。
如果你愤世嫉俗,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美景,这里有太多的农场供你租买,我一朋友全家租一农场种无土西红柿,遍地果树,各种家畜,收入还很可观;如果你自命清高,向往姜子牙式的渔翁生活,这里有太多的海滨供你垂钓,澳洲的水产也是世界一流的。
我享受澳洲平和的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avidmouse + 20 感谢分享,但是那个对比数据不少是错误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发表于 14-5-2012 20:25:55 | 只看该作者
澳洲也没有写的这么好,呵呵,消费还是比较贵的。澳洲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楼主| 发表于 17-5-2012 10: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9 angelar8 的帖子

虽然称澳洲为“天堂”有些牵强,但确是人类宜居的好地方。纵观这个世界,“宜居”就是对澳大利亚最好的赞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1#
发表于 18-5-2012 05:43: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东西有什么稀奇的么,那个鬼人满嘴喷粪,难道国内找不到这种人?
你想说的是歧视;国内没有歧视河南人、湖北人、东北人、新疆人?
上海人都可以在广播里面让外地人滚出上海,只是说的更加“圆润些”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个澳洲人反应的也是事实:有些人将超市手推车到处推;将垃圾乱倒。
虽说大部分华人过去了还是遵守规则的,但是我遇到好多国内去的留学生,做tram从来没有交过钱;不买学校的书,就直接把正版书拿去复印,这在澳洲可是违法的。我们自己碍于是同胞不会举报他们。
我们再说别人歧视的时候,也多反省一下我们中的有些人的事情。
-------------------------------------------------------------
原帖由 nilei 于 19-6-2010 11:28 发表
还真搞上了?

对多数平民老百姓而言,大家都没有什么权归支撑,机会人人平等,靠的都是自己努力。自己有不幸遭遇也不用反复的责怪社会,有时候还是多从自身分析一下问题。
澳洲比中国社会总体上来说强一些,这人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发表于 18-5-2012 17:3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9 nilei 的帖子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stralian_Protectionist_Party
这个是我查到的关于nilei同学对有些APP极右分子的言论的表述。
通过了解APP我们知道澳洲也有法西斯分子,不过们的人数很少,只有几百人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发表于 18-5-2012 17:5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4 nilei 的帖子

其实,我感觉,你敢在澳洲大骂Labor和Liberal,没有被逮起来可能就是很多人来澳洲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你看到马路上有人闯红灯,你为什么没有制止啊?
你看到这个APP党徒在网上大骂移民,为什么没有收集证据举报他侮辱你呢?
这些问题其实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澳洲的本质。没有弄懂澳洲的游戏规则;

至于你说的需要动个小手术需要等半年,我认为也是正常的。如果澳洲每个人都动个小手术都要马上做而且是免费,那全部澳洲人都过来当医生也搞不定吧。纳税人的钱肯定要用在刀刃上,救那些应该救治的危重病人才是他们的首要职责。

另外,你说一声不愿意加班,那我问你一句,你自己以及你的家人愿意加班么?呵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怎么就那么难理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发表于 19-5-2012 13:34:02 | 只看该作者
文笔真不错,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楼主| 发表于 20-5-2012 08:12:4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四篇澳洲见闻

与金平先生见面,是在与我女儿相识的一对年轻朋友家中。在堪培拉的一个小区的豪宅里,他们一家四口接待了我们。金平与儿子、儿媳还有那个1岁的小孙子,住在一起。金平是第三次来澳洲探亲,我们的话题很多时候说到了对澳洲的种种美好印象。

他说,前两天,一家人去周六开放的农贸市场买蔬菜水果,后来发现穿在孩子脚上的一只鞋不见了,也没刻意去寻找,因为觉得一只小小的鞋,丢在地下,人来人往很难找到。走着走着,前面一位澳洲老太太,手举着一只小鞋正在东张西望,一看,正是孙子的小鞋。澳洲老太见到失主,高兴不已,亲身弓下腰来笑眯眯地给孙子穿上了,只见老太太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拿,可能这位老太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了,她是一心一意在这里寻觅失主的。金平先生感慨不已,虽然区区小事一件,可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澳洲人对人的热心和真诚。

我也跟他讲了一件近期发生的事情。一天我迷路了,茫然而焦急地走着,忽见一家门前有夫妇二人与他们的孩子在整理前院,就向他们打招呼:“Hello!”他们都抬起身来,笑着对我问好。我走上前去,操着蹩脚的英语,连说带比划,问他们“Amaroo  School?”因为我们家离这所学校不远,找到了学校就找到家了。很可能我的发音有问题,他们三人都一脸疑惑,于是我拿笔在手掌心写了“School”,他们恍然大悟。女主人拿出一张小纸,给我画了去往学校的地图,还注明了几个拐弯处的英文。我如获至宝,连声:“thank you!”就告辞上路了。走着走着,忽听见后面有人大声喊叫,正回头,一辆汽车停在我旁边,嘿,开车的正是那位女主人,只见她冲我招着手,嘴里“哇啦哇啦”,哦,我明白她的意思了:她要我上她的车,她要带我去学校。我欣喜意外,坐上了车,一会儿就到了。这里有两所学校,她还一个劲地比划着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还要把我送到校门口。太热情了,太感人了!我连忙“Ok!Ok!”“thank you!”望着渐行渐远的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金先生说,这又是一篇好文章!儿媳说,公公来澳洲写了不少文章,是澳大利亚的“粉丝”。儿子拿出金先生的文章手稿给我们看,说爸爸准备出书,他托付儿子把手稿变成电子稿,儿子一直忙没顾上,还说他们一家人在FreeOZ上都看到过我的“六旬老人澳洲生活日志连载”。我女儿说,把手稿给我们先看看吧。我说,我帮你敲出来吧。儿子说得更干脆,敲出来之后就贴在您的“六旬老人澳洲生活日志连载”上吧。下面是金平先生的一篇《未建高铁的澳大利亚》,请欣赏。

我们这些在国内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对这块神奇的南大陆,对这片广袤的土地,有着十分相同的感受。我愿意把金先生的澳洲见闻逐一推荐给朋友们,请与我们分享。

未建高铁的澳大利亚
金平

澳大利亚至今没有高速铁路,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国力强盛的发达国家,似乎不可思议。

澳洲人告诉我,鉴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太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竞相修建高铁,狂热追求火车提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有澳大利亚议员、企业家和政府高官动议在悉尼至堪培拉之间也建设高速铁路,运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提案送交国会,议员们各执一端,争论不休,分歧很大。于是国会成立一个小组实地勘察、编制预算、评估效益、分析论证,折腾了好几年,耗资上千万澳元,最后的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相距300多公里的两座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尚不需要建造高速铁路。国会认真研究了小组的报告,并广泛征求公民的意见,同意这个结论,最终放弃了修建高铁的计划。

有人或许质疑:澳洲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悉尼与联邦首都堪培拉之间修建高铁,即便短期内人流、物流尚不充裕,但有总比没有强,风驰电掣的高铁观光列车会是澳洲大陆乃至南太平洋一道亮丽的风景!何况历时数年,又耗费了勘察、预算、论证的费用,最终放弃岂不浪费?然而澳洲人认为,高铁是现代超大运量的运载工具,不是陈列摆设的艺术品,更不是招徕旅客的“风景”,既然现有的高速公路、普通铁路足以承担运输任务,就没有必要好大喜功。更有时政评论家在媒体上放言:几年时间的细致勘查与分析论证花费了上千万美元,但获得了科学而令人信服的结论,值!这比盲目开工、匆忙上马又半途而废,或者全线竣工后遭遇运能过剩、高铁空载,那样的损失更大,更沉重!政府掌管的是纳税人的钱,国会商议的是强国富民的大计,切不可草率。

在澳洲,一个政策、法案,或者一项重大工程的讨论通常要一两年、两三年,媒体深度介入,各种意见充分表达,决策成本很高。而一旦立法或国会通过实施,执行成本很低,因为大家扯皮扯完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另外纠错成本低,有强大的舆论监督,由反对党天天帮你挑刺、纠错、找毛病,不可能等你犯了“弥天大错”再“算账”,这就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高成本决策,低成本执行,低成本纠错是“停建高铁法案”给人的有益启示。

于此相对应的是,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袭来,澳大利亚出口急剧下降,企业开工不足,澳元汇率大幅走低,国内物价上涨,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联邦政府立即向国会递交法案,提议向当年注册的每一位澳大利亚纳税人(包括取得居留权的外籍人士),派发6000澳元的特别扶助金(因而一些刚刚获得绿卡的中国留学生马上登记纳税,哪怕税金很低,也在纳税人范围)。国会很快通过了这项特别法案,让每一位纳税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分享到这份危机中的福祉。有人算了一笔账,以当年澳大利亚注册纳税人1000万计,这一笔特别扶助金就高达600亿澳元(约合4000亿元人民币),倘若追求“风景工程”,“政绩工程”,不知可以修建多少条高铁!

驱车穿行在广袤的澳洲大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设计得疏密有度,宽窄有别。比如国道干线宽阔通畅,往来线路之间的隔离带甚至宽达几十米,这是为今后道路扩建预留的空间。支线、郊野的道路则紧凑实用,除了车流量大的交通节点,绝大部分支线都是双向四车道。大都市桥隧相连、立体相交,繁忙的车流辆各行其道;小城镇的道路则精巧纤巧,平整舒坦,让旅途成为驾车人惬意的享受。

在首都堪培拉,花团锦簇,绿树丛生,河流湖泊镶嵌其间,整个城市呈放射状散点布局,克服了一些城市“摊大饼”似的环状铺设。除了进出City、格里芬湖诸景点的交通要道建有几座立交桥外,首都的大多数道路都是双向四车道、圆盘交汇,进入小区的支线道路会缩窄成双向两车道,避免了车流量减少造成的道路资源浪费。一次我乘儿子的车行驶在南十字星大道上,凭窗眺望,浅缓起伏的牧场、苍郁如冠的大树在白云蓝天下构成美丽的景色。我想近距离拍照,儿子方向盘一打,汽车立刻拐上一条通往丛林和牧场的小道。这时我发现,驶向黑黝黝的沥青马路,车下已是颠簸的碎石砂土路。儿子看出了我的疑问,解释道:“别以为首都都是一级路面,像这样车流很少的乡村土路既节约了筑路成本,又防止牛羊四蹄打滑,还保留了‘田园城市’的朴素风貌,一举三得哩!”

当我按下照相机快门的瞬间,那条弯弯曲曲通向牧场的土路也留在了我的镜头里。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0-5-2012 07:2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6#
 楼主| 发表于 20-5-2012 17:07:1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四篇澳洲见闻之二

Mall,一个大家园
金平

Mall,是西方人发明的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在堪培拉,Mall带给人们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慰藉,远远不止购物。

Belconnen的Mall就建在金宁德拉湖畔,湛蓝的天空和舒卷的白云映衬着这座灰白色的庞大建筑。顺着浅缓的山丘,Mall建成上下四层、十多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开车沿湖边道路驶入Mall底层,首先是一座宽大的室内停车场,黑黝黝的沥青地面上黄白相间的标线划分出不同的停车区位,分外醒目。半空中,一溜绿光莹莹的小灯引领车辆进入停车区空余的车位,当你将车停稳、关上车门时,车位上方的绿灯便悄然变成了红色。节假日是Mall人流车流物流最为密集的时候,停车区上方的一串红色LED灯提醒你径直往前,无需左顾右盼,即便一层车位已满,则可沿坡道绕行至二层、三层、四层,总有让你泊车的一席!

而不论在哪一层,进入商场、超市最便捷的六七个车位,总要比普通车位更宽敞,地面标示了醒目的轮椅图案,哦,这是为残疾人预留的。即便这一天一位残疾人也没来Mall,即便这天上下四层的停车场车辆爆满,标示了轮椅图案的车位也照样空着,别的人、别的车绝不会占用。怎么知道驾车的司机或乘客是残疾人呢?儿子告诉我,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为残疾人办理了一个特别的证件,类似车辆的年检合格标志贴在汽车挡风玻璃一角。一次,几位小留学生开车来Mall,随意占用了特殊位置,在他们购物、游乐之后离开时,发现车窗雨刷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为你们的行为感到羞耻”。几个年轻人羞愧难当,开车溜走。或许他们再也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又或许这小小的经历会叫他们一生铭记!

Mall的一层布局着计价大型食品超市,都是澳大利亚本土的连锁企业,类似沃尔玛、家乐福、伊藤洋华堂这样的外资企业在澳洲一家也没有。据说澳洲有专门的法案保护本国的食品工业和连锁商业。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海产品冰柜前,你可以看到南太平洋的金花鱼、花斑鱼、三文鱼、银鱼、鲍鱼、海参、海龟、霸王蟹……林林总总的商品表明不同的产地,如亚伦、苏瓦、努美阿、塔斯马尼亚。一份切好的三文鱼片,五澳元,鲜嫩可口,足够四口之家一餐的食用量。澳洲人喜欢BBQ(即家庭烧烤,家家备有烤炉),半成品的肉串、羊排、牛排、海鲜也应有尽有,这一类食物的冰柜排列有几十米长!前来购物的顾客不少人手持商品海报(这类海报由营销员投送到各户报箱),或手写购物单,货比三家,挑选商品,无形中对商家的产品价格、质量进行监督。超市出口特设了几台自动付款机,由顾客自己扫描商品条码,计价,装袋,最后刷卡结账,给顾客极大的信任与方便。我留心观察,没有谁漏逃商品,更没有人多拿商场的免费购物袋。

超市周围遍布点心店、面包坊、红酒店、华人食品店和蔬菜水果专营店——新鲜的果菜都是从南澳、昆士兰等邻近农场直接送到Mall,用中国流行的说法叫“农超对接”,而在澳大利亚多年如此,食品新鲜又安全,人们习以为常。由于近年来旅居澳洲的华人越来越多,因此Mall有专门销售中餐的主料配料,从东北大米、山西小米、陕北红枣、云南饵块到干辣椒、花椒、卤煮大料、郫县豆瓣、火锅调料,应有尽有,伫守摊前,你会恍然置身于农贸市场。再往前走,制作精细的日本寿司出自勤快的日本大嫂,德国柜的红肠、啤酒一定是德国伙计在售卖,烤制大列吧的胖师傅一看就来自俄罗斯……推着购物车的男人女人,这儿买份烧鹅,那边来块糕饼,从容淡定,闲散悠游,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品尝,仿佛穿过一条万国风情街,最后一屁股坐在咖啡店。

Mall的布局大气而敞亮,当中的通道尤其宽阔。相隔百米就是一处处“岛店”——比如咖啡座、比萨店、红公鸡快餐吧,甚至还有中式的煎饼、馃子和清粥小菜。周末的清晨,是大多数澳洲家庭采购的日子,人们开车进了Mall,就把一份假日的心情消磨在这里——有人从超市结账处取一份免费的报纸,要一杯咖啡、一份餐点,开始了早餐阅读。还有的让堆满商品的购物车在理发店前占位,自己去药店,去书店,去邮局,去体育用品店逛够了,回到这里刚好轮到他理发!我看到一位母亲带两个儿子在咖啡岛店,让孩子点了不同的早餐,在持牌等待的间隙,七八岁的大孩子脚踏轮滑,燕子似的在人群中飞梭穿行,母亲呢,则一旁为儿子鼓劲加油,餐点上桌时,一缕阳光从大厅高高的天窗投射下来,把草莓蛋糕和泡沫奶茶映照得分外好看,儿子和母亲一同惊喜,叫旁人为她们拍照留影……

堪培拉人喜爱Mall,钟情于Mall,Mall在他们心中是一个温情的港湾,和煦的家——同学聚会在Mall ,闺蜜谈心在Mall,公司Party在Mall,情侣晚餐在Mall,年轻夫妇下班没时间做饭,各自开车直接到Mall,既采购了家用品,又填饱了辘辘饥肠,还留下一份约会的温馨……

Belconnen的Mall,建筑造型如同一只大蜻蜓,修长的“身体”是它的主廊,食品超市、家具卖场、电器商店、自选购物,分列在通道两旁,而各具特色、装饰精巧的“岛店”均匀布置,如蜻蜓身体的关节,平行伸展的指廊,则聚集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床品、首饰、酒类、通讯、化妆品、旅行社、音像图书、运动装备……家用小百货的名牌专卖店包罗万象,如同蜻蜓伸展的翅膀,翅翼两端都连接着宽敞的停车场,购物后进出极其方便。而蜻蜓头部的位置,恰似一座林木葱茏的小山头,上下几层依次是电子游乐厅,3D电影院,卡拉OK歌厅,儿童娱乐大世界,一家人到Mall 购物,休闲,父母可以放心地把孩子寄放在这里,让他们尽情地玩蹦床,溜旱冰,攀木架,掷胶球,要不就趴在落地窗前,看远远近近的丛林、湖泊,望云聚云散的辽阔天际……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0-5-2012 16: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楼主| 发表于 20-5-2012 17:22:31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四篇澳洲见闻之三

Belconnen居民小区
金平

百口嫩(Belconnen)是距离堪培拉市区(City)以北十公里的居民集中居住区,二十多年前开始规划建设。那一带是环绕金宁德拉湖(Loke Ginnderra)的浅丘地带,山环水绕,林木繁茂,是安宁静谧的宜居之地。

政府的建设规划明确了百口嫩是居住区,澳大利亚的法律就有对居住区各项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比如保持原有生态植被,保护河流、湖泊的水质,住宅的高度不允许超过树冠,小区内的主要干道、支道(St)、环形道路(Ct)、通达住户门口(Rt)的断头道路都层次分明,行人车辆走到再复杂不过的路口,只要抬头望一望宽窄不一的指示牌,就知晓应该行走哪条道路。

儿子的居所紧邻金宁德拉湖,向东越过二三十米的丁字路口就能看见几十米高、茂密成阵的湖畔丛林。成群的凤头鹦鹉和斑斓的琴鸟聒噪着,成群结队在丛林中出没。透过粗壮的按树干,你会看见黎明的彩霞和皓月当空时湖面上粼粼的波光……

Balconnen小区的住宅大多是前后花园的独立别墅,只有建在缓坡上的小学校和印度教堂的高高塔楼在花丛绿树中分外醒目。小区中心的平缓地带建有方便居民生活的超市、饭馆、诊所、洗衣店、报刊店、快餐店、健身中心……,小学校的足球场绿草如茵,平时是孩子们的运动场,如遇紧急情况,这里空旷,地势高,便是紧急避难处。散落其间的几处停车场都有专用通道相连接,地下还埋有紧急时使用的电缆和消防桩。而紧邻这些生活设施最便捷的住所,不是豪宅,更不是官邸,而是政府投资兴建的老年公寓——老人们只要推开窗户就能看见草坪上那些嬉戏、运动的孩子们,他们的轮椅能沿着小路、斜坡进到每一间商店……

蜿蜒回环的道路,依循起伏的丘陵穿行在小区里,道路两旁高低错落地修建了风格各异、色彩纷呈的房屋——有的精致而朴素,有的幽静而高雅;有的回廊曲折,绿篱掩映,有的台阶层叠,气势轩昂;有的绿树修剪成球,有的遮阳蓬恰似风帆片片;有的门前绿草如毯,有的屋后花团锦簇……这里出奇的安静,徜徉在了无人车的街区,如同走进了只身独处的公园。你能尽情欣赏左右人家的树木花草,也可随意拍摄风格多样的建筑、街景——阳光如瀑又悄无声息,你仰脸看见空中疾走的云彩,已经听见微风的呼吸。

澳洲人热爱自然万物,总希望自己的居所就是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树,一丛花,生怕自家的房屋破坏了与环境的和谐,他们在屋前房后栽满了林木花草——红的玫瑰、粉的蔷薇、黄灿灿的金合欢、紫幽幽的薰衣草,梨花还谢尽,桃花接着开了,几场春雨,苏醒过来的土地散发着湿漉漉的地气。挺立成墙的红叶树,修剪成球的扁柏、紫荆,显示了主人不同的审美观;我们青花瓷盆栽的君子兰、阳光花房的郁金香在这里恣意绽放,寻常如草!每逢假日,常能看到宅院的栅栏门洞开,男女主人忙忙碌碌地打理花园、修剪草坪,将枯枝朽木打碎成屑铺在地表,既保水又防尘;“噗噗噗”震响的割草机灵活穿梭,老远就闻到了青草的气息……每一户人家都有偌大一间工具房,园林维护、汽车保养、房屋水电、泥工木匠的家伙林林总总。澳洲人勤快,动手能力强,尤其是家里的男人什么都会拾掇两下,说起来是这里人工贵、请人难,实际上是他们闯荡这片广袤大地而生成的独立精神!我曾问过澳洲人“生活中最不能忍耐的几件事”,排在第一的就是“遇事说No”(我不会),其次是“花园荒芜”。难怪有人重金买下占地宽阔的花园洋房却又疏于打理,结果被邻居电话举报,警察登门警告,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者还会被罚款。几次到澳洲华人家中做客,主人都盛情在他们的花园里摆开餐桌,铺展桌布,呈上美酒佳肴,宾客心中早已感动:因为园中的美景便是一道缤纷香浓的美馔。

小区步行道是Balconnen最为方便的生活设施,不论你的住所是在高坡还是低谷,出门百步之内必能踏上这回环弯曲、起伏迂回的林间小道。小道平整,宽约一米,用最朴素的沥青铺成,专供行走。小道两旁是天然的树木、草地、灌木丛,不用人工修剪,也没有暗井地沟,若与公路相交,步道会从一处涵洞巧妙穿过,人在道上绝无担忧,或疾步,或徐行,或拽了爱犬遛弯,或踏了滑板穿行,都彬彬有礼,点头示意,这是黄昏时小区里最生机勃勃的风景。走到一处高压线塔穿行的开阔地,老远就有警示牌、隔离桩,温馨的图案提示,透着对人的关爱与呵护,让你心里一阵温暖。儿子说,这一条“高压线走廊”长几十公里,百米开阔,任草木生长,法律规定不能修建任何建筑;若遇夏日暴雨,这略显低洼的地势还可积蓄高坡淌下的雨水,形成漫滩湿地,还能补充地下水,待积水消退,这一片的草木会长得更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压线塔下竟然延绵成一条绿色长廊!

小区的居民家中至少备有两只大大的垃圾桶,高矮大小如同街头的邮筒,也是墨绿色,不同的一只是绿盖,盛生活垃圾,一只是黄盖,装可回收利用的报纸杂志、玻璃塑料、包装器皿;主人清理家中的旧衣物、旧家具、旧电器等,则需另外打包整理,每周一次摆放到门前路旁,让回收车拉走。清晨,绿色的垃圾车开过来,挨家挨户清运生活垃圾。下午,黄色的回收车再一户一户仔细挑选、运输那些可再生利用物品。如果房主将两类垃圾混装,或是将花园里的枯枝败叶、装修房屋的弃用物当垃圾处理,垃圾车会拒绝清运,让你重新分类,等待下周的清运日。如果你屡不改正,给清运工作造成困难,作业工人可以在你家的垃圾桶喷上特别的标志,以示“禁用”,再由城市卫生部门按章处理,课以重罚,并重新购买垃圾桶。

我们居住的小区每周四是“清运日”,一大早,各家各户就会按时将后院屋角的垃圾桶推到马路边,一个“绿盖大兵”,一个“黄盖卫士”,邻里左右,遥遥相望——看见晨光中这独特的景致,令人对这座城市、对这些自尊自爱的公民肃然起敬。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0-5-2012 16:2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楼主| 发表于 20-5-2012 19:33:0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四篇澳洲见闻之四

购房置业在澳洲
金平

澳大利亚物产丰饶,地广人稀,是南半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不过,由于干旱少雨和独特的地质结构,澳大利亚768平方公里土地上,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大多在东南沿海的平原、台地、丘陵和岛屿,其广袤的内陆则是沉寂千年、蕴藏丰富的矿床。有人戏称:澳洲大陆如同“系着翡翠项链的大矿车”。

正因为如此,澳大利亚居民尤其珍爱自己的家园。除了爱惜环境,保护植被,他们都很在意自己的住所。年轻人大多租房,大学周边、商贸中心或City商务写字楼密集地区的租房者最多;地铁、公共交通的枢纽站也是人们租房的首选。在澳洲租房,房租以周计算,根据房屋的区域、成色、面积、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的不同,每周的房租大约在80-180澳元(约合人民币520-1200元)之间。一旦学业完成,工作稳定,收入增加以后,人们就开始盘算购房置业。这一点,在亚洲族裔,尤其是华人华侨中尤其明显。
在澳洲买房,是一个左右比较、反复权衡、细心算账的过程。总体来说,由于澳大利亚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房源充足,人们购房理性,很少有追风赶浪、盲目攀比、追涨杀跌的行为。

一般来说,在城市里工人们居住的房屋有两类,一类是公寓,另一类是私宅。在澳洲,很长一个时期人们建房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建筑物的高度不得超过周边数目的高度,因此很多公寓只建两三层、三四层,人在层内,窗外树影摇曳,绿荫婆娑;人到室外,只见房屋被绿树环抱,花团簇拥,那感觉非常奇妙。2008年春天,儿子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按揭购买的一套30多平方米的公寓,在百口嫩小区,公寓楼高三层,第一层是停车场,二层、三层是住宅,每幢楼四个单元,每单元居住四户人家(即一层两户),清洁安静。公寓房的面积系居住面积(即套内面积)。三房两厅两个卫生间一个洗衣房,还有环绕居室的宽大阳台;开发商装修了厨房、卫生间,悬挂了厚厚的窗帘,铺设了地毯,安装了空调(澳洲地方政府规定即便今后迁居,空调、厨具、卫生设施均不得移动);并且附带有一楼的三个停车位和一个用金属网隔起的杂物间。房屋不以平方米计价,这套房子总价约43万澳元,首付30%,以儿子、媳妇工薪收入计算,余额30万澳元可在5年左右付清。澳洲政府规定,凡负担有购房按揭的纳税人,在房贷期可适当减免个人所得税。因此,不少年轻人并不急于还清贷款,将还贷周期拉得很长,尽可能享受政府的优惠。

澳洲人买房,大多找中介,还要聘请律师,目的是可以对国家的房地产法律有清晰的了解,还可有律师去发现开发商或二手房房主在受访条件中的瑕疵。中介机构在City或大型购物中心Mall附近设有或大或小的写字间,接待来访,回答疑问,任人取阅房屋资料——这种A4幅面的白卡纸上,很朴素地印有房屋的彩色照片(一幅室外全景,二幅室内景物),背面则是房屋的户型图。简洁的文字介绍包括街区、门牌号、房型、价格、税款、联络电话及开放看房时间,一一排列,没有花言巧语的广告,自吹自擂的说辞,反而透出实实在在的诚信。

Open(开放)看房,一般是在周末的中午11时-下午2时这个时段。房屋销售人员会准时开车来到售房处,在路口、小区和房屋门口,摆上醒目的活动广告牌,耐心引导看房者一一参观,略作介绍。如若有人想出售自己的房屋(即买卖二手房),也可电话联系中介公司来家看房,销售人员会以苛刻的眼光打量屋里的墙面、地面、窗帘、阳台、厨卫设备,墙地的裂纹要请专人修复,厨卫的污垢要认真清洁,室内的不洁气息要专业除味,窗户或阳台玻璃要擦拭得一尘不染,中介公司才会同意代理并派专人来拍照、印资料。所以,即便买下二手房,居住时仍然爽心悦目。

澳洲人买房,要熟悉网络,因为大量的房屋信息都发布在中介公司网站上。而网上的资料更丰富、更详实。比如,你想购买一套别墅,网上的图片可以有十几幅,从别墅全景、花园到室内各个房间,都有清晰的照片,细细观赏,仿佛置身其间。更为称奇的是,这座房屋哪一年获得土地批准,政府批文的内容;有哪一家开发公司承建,聘请谁担任房屋设计,设计中的抗震、抗风、抗击自然灾害的各种参数;建筑中何时从何地购买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材料的品牌、品质、价格;竣工验收时质检机构的认证评估等等,都可以在这座房屋的文件夹中一一读取。如果是二手房买卖,那么关于这座房屋的交易流程、交易价格、转手次数、缴纳税款,甚至交易状况(即咨询、开放看房、报价、律师函件、首付款项、贷款进行时)等都一目了然,无一遗漏。购房全流程中,除房屋的买卖双方不能见面之外,所有的相关信息都公开透明,让人心里非常踏实。尤其在乔布斯成功研发的ipad上市之后,手持“苹果”看房选房就更为直观,如果再点开搜狗的卫星三维地图,购房者安坐家中,还能够将欲购房产的周边道路、环境植被、河流湖泊、左右邻居,甚至连花园里种了几棵树、甬道铺的方砖还是沥青、房顶是否安装了卫星接收器,都了如指掌。如果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细心浏览这些地图之后,你能获得对这座城市地形地貌、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的生动立体的印象。

澳洲人买房,不是买几根柱头四面墙围起的“空间”,而是买下了实实在在的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附属物(如花园植物)。在购房广告上会清晰写着以下条目:Block/Section、Bliok Size(总面积)、Rates(地税)、Land Tax(房产税)、EER。我问澳洲人:“你们的房屋使用年限是多少年?”他们半开玩笑地回答我:“九十九年”,接着又补充一句:“这里的土地都属于女王(指英国女王),到了九十九年,女王会多赐你一年的!”

正因为这样的“百年基业”,使澳大利亚人更加钟情于脚下的土地。他们有的将多年积蓄购买土地之后,自己寻找设计师、建筑队,自己购买大大小小的建材、花木,完全靠自己的理想建造自己的家。也有的澳洲人将自家的旧屋拆除、推倒,按照最时尚、最精致、最个性的方式,重建自己的“安乐窝”。我在澳洲耳闻目睹,没有一件“政府征用”、“城管强拆”的事情发生。

至于澳洲的房价地价,这和地球人的感觉一样,稀缺资源的土地价格总是水涨船高。就说同居首都堪培拉的两代华人吧,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留学并定居澳洲的华人,九十年代末花26万澳元购买的一座别墅,仅屋前屋后的花园就有上千平方米;而现在一位三十岁的年轻华人花67万澳元购买的别墅,占地面积一共只有401.3m2,减去236 m2房屋建筑,花园已经“袖珍”到165 m2。并且,年长者的居所在城区的Belconnen,而年轻人向往的新区在Forde,两地相距16公里;两幢别墅的价格差41万澳元,它们的年龄相差25岁——星移斗转,时空交错,谁叫我们的地球居民已经突破了60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发表于 20-5-2012 23:26:43 | 只看该作者
实话实说,转发的这些有过于夸张的一面,特别是关于价格的,有些都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了,谁买个佳美这里25k国内要45万的,我都有点怀疑是隔壁小小写的了 。。。。。。事实上,地球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有所有这些美好而没有缺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0#
发表于 17-6-2012 02:17:06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以后慢慢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发表于 17-6-2012 15:18:14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读完了,好感动!
阿姨写得太好了!!

作为我们父母那辈人,不是国内有权有势的,普通老百姓,到了发达国家,都会被震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2#
 楼主| 发表于 18-6-2012 11:0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1 zookey 的帖子

我们这辈人,在国内经历的风风雨雨太多,本身就有很丰富的阅历,出了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经常冲击着我们的心灵,不由得感慨不已,情不自禁地就想拿起笔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请阅读金平先生的近作《人.车.生活》,你能说他写得不真实不真切不感人吗?
人•车•生活
金平
我在中国已有十年驾龄,但要在澳洲开车上路,心里也发怵。
且看澳大利亚城市交通格外繁忙,大车小车在道路上穿梭往来,络绎不绝。行驶中的车辆时速很快,往来如风;而城区主干道的限速多在80公里、90公里,差不多是中国国道、省道的限速了。站在路口,只见四面八方的车辆密密麻麻汇聚拢来,又呼呼啦啦轰鸣而去,将你团团包围。在澳洲行车道路很窄,除了路口交会时车道会宽一点,大多数道路仅有来往两车道,路中央没有防护栏、隔离墩,坐在驾驶位上见对面来车,仅靠路面一道虚线分隔,简直像扑面而来的3D车动画,脚趾都抓紧了!如果来车是一辆头灯闪烁的集装箱重卡,那么扑入眼帘的仿佛是一座山!对于十年驾龄的司机,车速如风、车流似水并不算啥,要命的是英联邦国家实行“右舵左行”的交通管理,让习惯了“左舵右行”的中国司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所谓“右舵左行”,即车辆的驾驶座设在汽车的右侧,方向盘、仪表盘及转弯灯、雨刷开关都与中国内地的车辆完全相反;操作时,除了脚下油门、刹车的位置不变之外,连手刹柄也设在司机的左侧!随之实行的“左行交通”制度则完全与中国道路颠了个儿!假如莽撞上路,依过去的习惯驾驶必定车毁人亡!
儿子看出了我的胆怯,一边鼓励说“澳洲人开车守规矩、懂礼貌,只要习惯了道路规则会很安全”,一边将我的中国驾照请律师翻译成英文,在网上注册,很快获得了合法的驾驶资格,然后在汽车的前后窗都贴上黄底红字P牌(即实习司机)就可以上路了。
接下来的几天,儿子一早一晚陪我上路练车。先绕小区,又上支路,再上主干道,最后到商业中心、繁华路段。渐渐地,我心中的胆怯消除,习惯改变,气定神闲谨慎驾驶之后,慢慢看出了路上的风景——比如,在中国路口会车,司机习惯先看左侧,在澳洲则千万警惕右边来车,不论左边来车再快再猛它也会在路口嘎然而止,让你先行。交叉路口的地面,标有粗大醒目的白色虚线,横线让你停车观察,曲线引你正确转弯,行话叫“车辆引导线”,不论左弯右转只要沿着这条转弯的白线,就能带你安全地驶过弯道。城市的道路并不宽敞,驶过街口或环岛应立刻并道,快速驶离;而印在路面的FORM        ONE        LANE三个白色单词规范引导你完成这个操作。两车并行时,谁的车头在前谁先行,不挤不靠,不争不抢,不开赌气车。
首都堪培拉再繁忙的路口也难见警察,甚至连巡逻的警车也很少出现;除极少数要道设有监控探头外,所有的车辆都自觉按红绿灯信号或停或驶,井然有序。偶有追尾事故发生,当事人会迅速下车抱歉地向后边车辆做暂停的手势,紧接着将事故车移向道旁,腾出道路恢复车流,然后才各自登记车辆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公司电话。一切都轻言细语,和气礼貌,肇事司机总是一脸愧疚的表情,再三说:“对不起,对不起!”彼此不争吵、不辱骂,更不斗殴,自始至终不见警察。有人讲了个笑话,说某天几车追尾,有好事者拨打000报警电话。警察问:什么事?司机答:追尾了。警察急问:伤人了吗?司机答:人好的。警察再问:车能跑吗?司机说:试过了,能开走。警察大叫:堵哪儿干啥?还不快走!这幽默显示了澳洲人自我管理、照章办事的能力。
驱车在路上你会看到,即便是上下班高峰时间车流如潮水,绵延一两公里,所有的车辆都安静地耐心排队,等待红绿灯放行。没见到小牌号的特权车,没见到警车开道前呼后拥的贵宾车,也没见到半道夹塞、歪着屁股强行挤靠的占便宜车;甚至听不到一声喇叭,见不到一只压线的车轮!深夜,道路上车辆稀少,路面宽阔,更没有交警巡逻,但常常看见哪怕一辆车也会规规矩矩停在路口的红灯前……如遇雨雪、大雾、狂风、寒潮等异常天气,上路的车辆会在白天也打开车灯,以相互警示,确保安全。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虽然澳洲的公路车多路窄,但通行率极高,车辆速度快,交通再繁忙也有秩序,很少人为造堵。究其原因四个字:令行禁止。车行八方你会发现,停车避让时大家耐心十足,不争不抢;绿灯放行时车辆动力十足,争先恐后;即便在交会路口,只要驾车人认定了自己按章行驶,眼看有违章车辆撞上来也不减速!因为在一个人人守法的社会,违章者不仅受法律的惩罚,更受到公众的谴责与鄙弃。
堪培拉的居民小区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小区的道路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当你开车跃上一个山头,前方过街的行人已经停下脚步,目送你通过;你的车俯冲下山坳,猛然看见前面的路口,这时左边来车已嘎然停住,礼让你先行!这一刻,你心头会涌动一阵温暖,觉得一辆陌生的车,一位素昧平生的驾车人竟是你久违的朋友!也是这一刻,驾校课程学过的“两车交会时支路让主道,转弯让直行,大弯让小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些训导,都成了眼前亲切的实例!倘若你开车接送孩子,只要在车窗贴块黄底黑字的警示牌:BABY ON
BOARD!来往车辆会特别关照。倘若有校车在路边上下学生,所有的车辆都会非常礼貌地停车等候,决不随意超车。另外,人们极少使用汽车喇叭,除非你违章或你的车况异常,后面的车会以短促的喇叭声提醒你,长长的车队里听不见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车流在路口排队时,前后车距离比较宽松,不像我们习惯的那样死死咬住别人;儿子说你从后视镜里看,后车逼得太近会给驾驶员造成心理压力,假如遇到紧急情况车辆也不易出列……正是因为遵章守法成为了驾车人共同的信念,不论是谁,只要驾车上路就必须敬畏法律、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所以该停的时候一定停,该让的车辆一定让,该有的秩序人人都会维护,这是汽车这种人类文明的交通工具,带给澳洲社会极大进步。                       
在发展中国家,汽车进入家庭是近二十年的事。有人把汽车当作炫富、显阔的工具,而把交通法规当儿戏,开车上路危机四伏!就说我自己,在国内开车时总怀疑他人、总是假定对方不守规矩,固执地认为“我不撞人,人家撞我”,这是由于驾驶人之间缺少信任、汽车文明缺失了约束!而一旦有机会,如在长长的车流里挤一个位子;深夜上路,前后无车时也斗胆闯闯红灯,自以为得意;一旦发生事故,又总想推卸责任,寻找关系,攀比后台,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车轮上的澳洲人则假定别人和自己一样尊章守法、珍爱生命又关心他人,彼此完全信任对方,因此人在车中、车在路上,速度象征着活力,繁忙彰显着秩序,奔跑中透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
写到这里,听闻噩耗:几天前一位30岁的华人富商,开一辆法拉利跑车,深夜在新加坡市区飞速狂飙,连闯红灯,撞上迎面驶来的出租车。这个富商死了,可怜出租车司机连同一位日本籍乘客也无辜丧命!想想这些被车轮碾碎的亡灵,再比比澳洲人高尚的文明举止,他们潇洒,自律,利己利他,真正懂得人•车•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tropiccat + 20 谢谢分享!祝老人家身体安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发表于 25-6-2012 05:24:21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把澳洲夸得像一朵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
发表于 26-6-2012 19:30:13 | 只看该作者
老人家写的真好!喜欢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去年底刚从生活了2年的堪培拉回来,目前在国内,明年初会再回去堪培拉,到时候要去拜访下老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楼主| 发表于 26-6-2012 22: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4 tropiccat 的帖子

很愿意和你见面,聊天,很乐意你来我女儿家作客,谢谢你的肯定和鼓励。我们马上就要回国了,可能明年或后年才能回来,到时候我们再联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语之玫瑰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发表于 27-6-2012 10:44:09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有看阿姨的帖子,来澳洲半年,光堪培拉就跑了四次~~非常喜欢这个城市的建设
马路宽阔、绿树成荫
可惜上周的一次旅行中,遇到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
把太阳眼镜忘记在厕所的公共部位,十分钟不到后去取已经不见
每个地方都不是一百分的...不过八十五分已经是足够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7#
发表于 27-6-2012 10:45:30 | 只看该作者
阿姨这么快就要回国了呀...祝一路顺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8#
发表于 27-6-2012 13:33:03 | 只看该作者
阿姨写的真好,遇到的事情也都是美好的。很羡慕啊~~
澳洲美好的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否则也不来了,呵呵。

对于交通,路上开的车,不让人的也很多。乱按喇叭的也有,晚上飙车,飙摩托车的也有。
而且很多地方没有人行道,很危险的。可能多数都是开车的,不需要走路。
质量安全,那自然是很好的,物价方面,算不上多便宜吧,一般般。有些电器还是比国内贵,比如空调~~
人工就更不用说了,装个空调500刀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发表于 1-7-2012 03:57:00 | 只看该作者
1.超生否? 哈哈搞笑的
2.好开心好幸福啊, 希望自己爸妈公婆也一样能这样享受晚年生活

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发表于 1-7-2012 04:00:02 | 只看该作者
1. 超生(哈哈 开玩笑的)
2. 长篇 必顶 写这么多不容易,还坚持这么多年更不容易

祝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2-12-2024 14:45 , Processed in 0.072091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