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12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器材交流] 便携数码相机光圈越做越大:理光推出GRD III F1.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7-7-2009 22:1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09年7月27日,日本东京讯,理光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近藤史郎)今日宣布,公司成功开发并推出GR DIGITAL III相机。该相机为GR DIGITAL II的后续型号,图像画质达到了崭新的境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几年前,理光公司发布具有光圈优先的袖珍数码相机理光GR1,该机以广角定焦头焦距28mm F2.8为成像介质。理光GR1镜头为7片4组结构,内含两片非球面镜片,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和经过特殊研磨的MC多层镀膜工艺相结合,从而获得了优异的锐度和对比度效果,光圈叶片数为7片。理光在镜头装配中还采用了高精度粘合及校正技术,以确保镜片组件之间的距离和光轴精确无误,也就是说每一款GR1的镜头都单独进行调校以确保理光GR1拥有最佳的光学性能。由于GR1上的理光GR28mm F2.8镜头获得了包括专业摄影师在内的广泛使用人群一致好评,于是理光在1997年限量生产了3000支徕卡L螺口的GR28mm镜头,一时间该理光GR镜头在影像领域被传为佳话。进入数码时代,理光光学在继承严谨、科学的光学理念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将优势产品数码化。而理光GR系列的数码版理光GR D由此应孕而生。

2007年11月推出的GR DIGITAL II数码相机在其纤薄小巧的机身内集成了出众的分辨率,低噪点,以及低色差表现,体现了理光公司为进一步发展2005年10月推出的GR DIGITAL相机所引入的概念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GR DIGITAL II推出20个月以来,广受用户的欢迎,专业摄影师及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对其尤为青睐。

在功能方面最新推出的理光GR DIGITAL III在多方面突破革新,可谓是一次真正的凤凰涅盘。理光GR DIGITAL III采用了专属最新研发的大光圈镜头,F1.9光圈,f6.0mm(相当于胶片相机的28mm)的镜头,使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新镜头较前作而言提供了更快的快门速度拍摄,或以相同的快门速度拍摄下实现较低设置的ISO感光度,并且仍能达到相当于F2.4 GR镜头的分辨率级别。同时采用全新开发的镜头驱动系统,可达到更好的微距拍摄图像质量。理光GR DIGITAL III安装了全新的GR Engine III图像处理引擎。该引擎应用了新开发的降噪技术,可进行非常复杂的降噪处理,并保持出众的分辨率,色调特征和饱和度。全新的高灵敏度CCD(1/1.7英寸,约1000万像素)采用了新的工艺,具备灵敏度高的特性。新开发的GR镜头和GR Engine III图像处理引擎显着提高了相机拍摄低光线场景时的表现。

在新研发镜头与处理引擎的支持下理光GR DIGITAL III具备更快的拍摄能力。算法的改进降低了低光线场景下所需的对焦时间。凭借预自动对焦此功能,可针对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调焦,对焦速度进一步加快。全新的“全按抓拍”功能只需将快门按钮一按到底,即可在预定的距离进行拍摄。

操作方面除前作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外,如今还提供了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 图像设置范围更广,摄影者能对色彩和饱和度进行控制。要拍摄多姿多彩的图像轻而易举。当以固定色温拍摄多个拍摄对象时,多模式自动白平衡功能可令色彩再现最佳。与此同时模式拨盘上的“我的设置”增加到3套。相机机身背面的Fn(功能)键数量增加到2个。也新增了一项新功能,可命名“我的设置”设置值,并将其储存,方便调用。

外观方面一直沿用理光GR DIGITAL沉稳、复古的设计感。应用了3.0英寸,920,000点的VGA液晶显示屏,具备高分辨率,可视角度宽广,色彩还原出众,户外能视度佳,表面防脏等特性。色彩再现范围的sRGB对比更是为100%。在浏览相机照片时微型缩略图显示功能可在单屏中显示81张图像的缩略图,非常方面在相机中搜索想要的照片。

在配件与延展性方面也一直保持着理光GR DIGITAL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更新功能。理光GR DIGITAL III可选配21mm的 GW-2 型广角转换镜头、遮光罩、以及GH-2型转接器等等。同时还有只能装下机身的GC-3型和能同时装下机身和GV-2 型取景器的GC-4型两种软袋可以选择购买,帮助用户轻松随时携带相机以及配件。更有计划于2009年秋季引进GF-1型外置闪光灯, 该闪光灯能通过使用辅助闪光灯来操控TTL闪光灯。理光方面即使推出 GR DIGITAL III 后,还会继续透过推出新款固件以增加新功能。透过更新固件,GR DIGITAL III 的拥有者可继续使用更新的功能。

通过采用全新的图像处理引擎,新款的CCD,以及新开发的28mm/F1.9 GR 镜头等8大性能突破使新推出的GR DIGITAL III 将GR系列产品一贯的高画质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通过镜头、操作键、处理核心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是该款相机在快速拍摄,可操作性,表现力等众多领域的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在不断提升理光GR DIGITAL系列性能的同时,理光更为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对相机个性化操作和偏好的需求,为满足理光GR DIGITAL III相机客户的需求,理光公司将继续为其提供自GR DIGITAL相机推出后而开始的定制服务(快门释放按钮灵敏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等项目的微调)。

拥有机皇美誉的理光GR DIGITAL系列的新贵GR DIGITAL III为您孕育而生,沉积70年理光在光学方面的不懈努力与积累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拍摄感受,“更亮、更快、更自由”让相机与你合二为一尽情体验拍照的快感,创造非凡独特的绚丽影像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7-7-2009 23:36:30 | 只看该作者
老兄转的够快,和dpreview同时推出。
看来是拍风景和室内的利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00:4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lguy 于 27-7-2009 22:36 发表
老兄转的够快,和dpreview同时推出。
看来是拍风景和室内的利器。


哪里,这部琢磨着找一个备机么?这样的新闻我比较关注啦,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8-7-2009 12:28:42 | 只看该作者
广角的意义远大于光圈的意义,可加了“转换镜”边缘像质下降得太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17:0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jetjeep 的帖子

我个人对广角和光圈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广角的作用很明显:第一,拍摄风景时能容纳更多的视野,越宽阔越显得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第二,拍摄集体人像,就是被摄者比较多的情况下,大家一字排开,此时的中长焦镜头是无法做到的。

其次,光圈是用来控制单位时间内镜头的进光量,影响的相机指标是快门,成像指标是景深。我目前对大光圈的使用,基本上主要有两个场合:第一,是当光线不足和长距离对焦的情况下,大光圈能获得更高的进光效率,从而在保证成像的情况下提升了快门的速度,相应地减小抖动给成像模糊带来的困难;第二,是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使用大光圈可以缩短景深,做到虚化背景的效果,突出了人像的主题。

最后,是广角和光圈二者在一起比较的意义有多大?

我认为不大,原因如下:
1、希望在广角端拍摄的风景,一般都不需要靠控制光圈来过多地控制景深
2、希望在广角端拍摄集体照,和拍风景一样,一般来说景深合适就好,因为太浅的话,会造成某一排人像清楚,而前面或者后面那排模糊的结果。
3、可能有人喜欢用广角拍人像,ok,我个人很喜欢这样做。主要是想在“气势宏伟”的背景前突出人像,这是能很好地激起被摄者在看到相片时那种成就感。在此情况下,就要注意景深了,因为太深的话,人像会不够突出,因此就要用到我前面提到的大光圈,来适当地把层次的轻重划分一下。

综上所述,广角和大光圈的主要作用和用处都不一样,因此但比较二者的意义谁大,就好比在比较拍风景意义重要,还是拍人像意义重要。我使用光圈的原则是突出要拍的人像就只能用浅景深,大景深都看的清楚,谁知道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比人才疏学浅,还希望jetjeep兄能发表你自己的观点,给予必要的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lxbtiger + 3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8-7-2009 19:37:29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能和您探讨这些问题,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拍摄风景时能容纳更多的视野。。;第二,拍摄集体人像”
我个人认为广角的作用重要的是在“表现纵深和空间”上,广角更大,画面的纵深和空间感越好。而且广角由于其拍摄范围宽,所以在记录主体时,能把主体所处的环境表达给观众,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广角也要有个限度,太广的就减少了主体。

至于光圈,小DC的大光圈对于景深的贡献是极有限的,所以更多优势是表现在进光量上,而小DC越来越高的ISO已经不需要太大的光圈就可以搞定了。

广角和大光圈,这是镜头的两个不同的属性,两者之间有联系但又不是必然。但如果买一台广角出色而光圈又很大的相机,必然会很贵,所以一般人要对这两个指标做个取舍。
对于我个人的拍摄习惯,我用小DC时,70%是记录生活(照片所表现的是人物在环境中状态),20%是风光记录(环境、天气、微距),另外10%是把相机当成笔与纸(拍帐单、拍车牌、拍EMS单据)。所以对我来讲,一只带有广角的小DC更适合我,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挑选焦距在24-105左右的相机,退而其次是28-105左右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20:5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jetjeep 的帖子

非常高兴能和jetjeep兄继续在探讨这个话题:

1、广角可以表现更好的空间感,但是你说的纵深,我不太清楚具体所致的含义是什么?从字面上来看,至少纵深和景深容易混淆,如果你说广角可以控制景深,我还是有些不太同意这样的说法。

当然,广角用来摄人像,其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你说的“能把主体所处的环境表达给观众”,同时也是我前面说到过的第3中用处,我个人很喜欢这样来使用广角镜头。

2、DC越来越高的ISO,在我看来,是个双刃剑,高ISO虽然可以搞定进光少而曝光不足,但ccd光电耦合的电气特性是在具体记录影像时的天生的不足,这点还很难和传统、模拟的高感光度的胶片来同日而语。进一步分析,就是拿到单反相机上来讲,ISO400-800以上基本上是属于不可用的状态,噪点太明显,而给人的颗粒感太强。如果我是摄影师,我情愿用更大的光圈或者更长的曝光时间来获取优秀的画质,而不是简单地用提高ISO来应对光线的不足。

3、关于“DC的大光圈对景深的贡献非常有限”,我想通过一组松下LX3的样片来解释这个问题:

先看F2.8的照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melguy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9-7-2009 01:02:54 | 只看该作者
小DC的便携性是DSLR不能比的,也是一个很好的备用机。
以前有G7时,就放在包里,到处都能拍,也不惹眼,无形中多拍了不少照片。
G7给人了,就剩DSLR了,不可能到处随身带了。
现在真想再买个小D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9-7-2009 01:36:41 | 只看该作者
比较正规的集体照比如毕业照之类是不能用广角镜头的,因为两边的透视变形很厉害,应该用标头,或者至少35mm以上。过去胶片的时候,一般是用摇头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9-7-2009 01:52:18 | 只看该作者

回“驁肆墜楽”

1、纵深或是空间感,从你贴的F6.3那张照片上可以表现出来。就是夸张的空间透视感,超过21mm的视角就会让拍摄者强烈感觉仿佛身处实地。

2、以现在的小DC来讲,比如G10或是IXUS这种小机器,ISO800已经相当出色了,控制好曝光可以让观看者转移对“颗粒”的注意力。

3、你这两张照片我比较喜欢F6.3那张,我喜欢近景花朵上的补光:)  我觉得这两张照片没有太多可比性,因为我觉得照片的焦点位置不一样。知了的焦距明显比街道的的焦距近很多,也就夸大了景深的效果。浅影深的照片,100张里10张就够了,看多了腻:)
我不是说DC没有控制景深的能力,而是这种能力太微弱了,而且相对单反相机来讲,太不可控了。

4、小DC的镜头与单反的不同,不必太在意所谓的“血统”。十有89这个大L是由适马甚至佳能代工的,嘿嘿。我会选择采用非球面镜片多的DC

我选择小DC的顺序:广角--4倍左右变焦--防抖--体积--色彩还原--快门时滞--价格

PS:凯奇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戏骨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piztol + 10 景深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9-7-2009 01:56: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驁肆墜楽 于 28-7-2009 19:55 发表
非常高兴能和jetjeep兄继续在探讨这个话题:

1、广角可以表现更好的空间感,但是你说的纵深,我不太清楚具体所致的含义是什么?从字面上来看,至少纵深和景深容易混淆,如果你说广角可以控制景深,我还是有些不太 ...


1,我想jetjeep说的应该是透视关系而不是景深。广角镜头,距离感被拉伸,线性形变严重(越广变的约厉害),长焦镜头,距离感被压缩,线性形变轻微。
2,iso方面cmos对ccd有先天优势,一般用cmos的单反,iso到800,没有严重欠曝的话还是可以的。高iso一般是光线不足的时候提高快门,多点噪点总比抖糊了好,毕竟没多少人是总是随身带三脚架的‘严肃的摄影师’
3,景深取决与3个方面,光圈,(物理)焦距和(拍摄时的)物距。小dc的物理焦距都很短,等效135相机的35mm时,物理焦距只有大概6mm的样子,可以想象135相机用6mm镜头是景深有多大,找了个在线景深计算器算了一下,佳能a710is相机(1/2.5的ccd),广角端(5.8mm,等效35mm),最大光圈f2.8时,2米外就超焦距了。2米以内的摄距,能拍什么题材呢?所以说小dc大光圈对景深的贡献是有限的这话没太大问题,基本上只有拍微距时才能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我认为这其实是小dc的优势,一般人总是拍到此一游的留影多,拍留影一般不希望背景被虚化的在什么地方拍的都不知道,这时大光圈(高快门)大景深优势就很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9-7-2009 02:24:26 | 只看该作者
上一组图,d80机身
超广角对空间感的拉伸(适马10-20,10端,等效15m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焦对空间感的压缩(尼康180mm定焦,等效270m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超广角的线性形变(适马10-20,10端,仰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多说两句,初学者往往有一个误区,拍风光必须要广角,甚至超广角,其实和要表达的内容有关,广角会吧近景拉伸,远景则变的很小,并不一定适合。发烧友去长城,坝上,川藏这些地方拍风光,往往都扛着沉重的70-200镜头的。其实偶自己的经验,拍风光最需要焦段全面,从超广角到长焦全都需要。

佳能a710is小dc,景深效果
微距模式近拍,广角端f2.8光圈,背景的城市建筑被虚化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普通模式,仍然是广角端,f2.8最大光圈,整个画面全部清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zzoz 于 29-7-2009 01: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2:3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jetjeep

jetjeep兄解释得很好:

1、谈到透视,我明白你说的纵深是啥含义了。那关于透视,长焦会压缩透视感(使物体间的距离看上去比实际近),广角夸大透视感(使物体间的距离看上去比实际远)。透视效果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物距的改变,而焦距的改变只是间接原因:只是焦距的改变而物距不变,透视效果是不会有变化的;不管焦距有何变化,改变物距就能改变透视效果。人们通常有一种“广角镜头透视感好”的错觉,因为广角镜头可以允许使用者在更近的距离拍摄,长焦镜头可以让使用者在更远距离拍摄。

2、我也喜欢jetjeep兄说得空间感和透视感,但有些超广角的片子,边缘虽然畸变都很厉害,我个人也是很喜欢这种被夸大的感觉。

3、关于不同景深大小的片子,我觉得还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好吧,我个人没有严重的偏好,更注重如何把握不同的景深可以获得的不同效果。客观地说,通过光圈优先来控制景深是摄影师最常用的方式,而我个人的理解是:大光圈能对景深进行更为丰富的把握,从而使得创作的空间更大一点吧。退一万步说,摄影师又需要景深更大和更加清晰的照片,大光圈还可以缩小嘛,但是相反小光圈就不能超范围扩大……

4、关于“血统”,在我心里其实也只是一种情结罢了,至于DC是哪个工厂代工的,我不是很清楚。就拿单反来说,我一般副厂镜头很少使用,尽管原厂镜头比较贵,呵呵!那事实上有些副厂的镜头还是不错的,还是那两个字:情结。

5、感情你也和我一样,是凯奇的粉丝啊,呵呵!最近的《先知》看过了么?很多人说不太好,我碟是买好了,但就是还没来得及看。

[ 本帖最后由 驁肆墜楽 于 29-7-2009 11: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eltonhong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9-7-2009 12:47:01 | 只看该作者
大光圈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增加通光量,从而提高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稳定。其二是获得小的景深,得到虚化背景的效果。由于景深除了和光圈有关之外,还和实际焦距有关,而DC的实际焦距远小于单反,所以即便DC做到了大光圈,景深还是要比单反差很多,甚至大光圈的DC还不及小光圈的单反。所以DC的大光圈在这个方面意义不大。而大光圈的另一个功能可以部分通过防抖等别的方式改进,因此总体来说,DC的大光圈并不是非常有用,至少没有宣传上说的那么有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melguy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3:56:30 | 只看该作者

再转一个关于DC对景深的控制和把握的帖子,个人觉得比较系统和通俗易懂,大家参详一下

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少已配备手动功能,如果买了又不懂操作,只用全自动拍摄的话,其实是白白地浪费了金钱买这些功能。为了让大家用尽手上DC的手动功能拍摄出动人一刻,我们将会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教大家一些基本的摄影理论,再加上实战效果,保证有得学有得玩。今天先说说较入门的景深效果说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拍摄人像时,摄影师可利用浅景深来突出主体

何为景深?
  相信不少女孩子都试过找人到公园拍一些照片,她们只看到自己在照片中十分清楚,而背景又朦朦胧胧,再加上一些特殊效果,便会觉得摄影师非常专业。其实“人物清背景朦”这个效果只不过是运用了相机景深原理罢了,究竟什么叫景深呢?

大家都知道一般相机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相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焦点)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致于落入模糊地带,这个清晰的范围便称为景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浅景深的照片,只有焦点部分才会清晰显示,景深外的地方显得十分模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深景深(或称长景深)的照片,所有景物都显得十分清晰。



控制景深三大方法

方法一︰光圈大小
  大光圈(小 F 值)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浅的景深,小光圈(大 F 值)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深的景深。例如以 f/2.8 光圈拍摄的照片,景深便一定比以 f/8 拍摄出来的浅。如果大家的 DC 有光圈优先或手动曝光功能的话,只要控制光圈的大小便可控制景深。

  市面上的 DC,光圈一般都能够比传统相机大,选购数码相机时,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光圈可以随意收细,不过最大光圈值却是由镜头先天决定,所以大光圈镜头的拍摄弹性永远比小光圈的大

方法二︰焦距长短

  我经常见一些摄影师,带着很长的镜头拍摄,知不知道为什么呢?原来长焦距的镜头较为容易拍出浅景深效果,女孩子一般都十分喜欢。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焦距越短,景深越深。现在的 DC 通常都配备广角至中、长焦距的变焦镜头(即是 Zoom 镜),这样拍摄起来,效果一般也较明显。

  市面上的 DC 镜头一般有三倍光学变焦,焦距最远可达 85 至 105mm,某些特殊型号的光学变焦更达八至十倍,如 Casio QV-2900UX、Olympus Camedia C-700Z、Canon Pro 90 IS 等都是其中代表,浅景深效果较为容易获得。不过,由于 DC 的感光芯片 CCD 大小(也是另一个,影响景深的一个因素)各有不同,就算在相同焦距下的景深都有所分别,这点日后再深入讨论。

方法三︰拍摄距离

  DC 最厉害的地方,是对焦距离超短。普通传统镜头有 20 至 30cm 最近对焦距离已算不俗,但 DC 的最近对焦距离是 1cm,拍摄距离越近,景深便会越浅,所以近摄或微距照片的景深可能只有对焦点附近的一、两微米,远一点的景物已经非常模糊了。(这是我用LX3两张样片举例时候担心的:没有“十分”的把握来说明在DC上光圈可以控制景深的问题,因为二者的拍摄距离不一样)

浅景深经典应用实例-人像照

  浅景深的效果最常用于将主体从杂乱的背景中抽出,所以用来拍摄人像会较为容易,因为拍摄者只需留抓拍主角的表情、动作,不用太费神于处理背景。不过市面一般的三倍光学变焦 DC 的景深都不够浅,起码要有八至十倍光学变焦的才用得上这个人像拍摄技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深景深经典应用实例-风景照

  拍摄气势宏伟的风景、建筑物照片时,很多时都会要求照片每一处都清晰,深景深是必要的。拍摄时,将镜头焦距缩放至最短,光圈调较至最小,再用低一点的拍摄角度,效果一般都不会太差。留意现时的 DC 最短焦距一般为 35mm,只有少数 DC 如理光R2等焦距可以去到 28m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eltonhong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9-7-2009 14:0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驁肆墜楽 于 29-7-2009 12:56 发表
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少已配备手动功能,如果买了又不懂操作,只用全自动拍摄的话,其实是白白地浪费了金钱买这些功能。为了让大家用尽手上DC的手动功能拍摄出动人一刻,我们将会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教大家一些基本的摄影 ...


这个贴子关于景深的讨论有问题,比如介绍焦距的时候,说的是不直接决定景深的换算焦距,而不是直接决定景深的实际焦距。此外,用微距作为控制景深的方法本身也不合适,因为控制景深不能限制在微距这样的特殊拍摄场合,而是很多别的场合更需要浅景深。比如拍摄MM头像的时候很需要浅景深,但是这时候要用微距拍摄的话拍到的就不是MM的头像,而是MM脸上的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9-7-2009 14:20:29 | 只看该作者
强帖!
建议楼主重新开一贴
来给我们这些菜鸟普及一下摄影基础和技巧!!!
不甚感激!!
相信是很多TX的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9-7-2009 14:26:12 | 只看该作者
15楼的文章有很多方面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例如焦距,上文引用的是所谓的等效焦距,例如“市面上的 DC 镜头一般有三倍光学变焦,焦距最远可达 85 至 105mm”,影响景深的不是等效焦距而是实际的物理焦距,没有哪个3倍光变的dc镜头能达到85-105mm的物理焦距,一般是6-18mm左右。
再例如,拍风景用最小光圈。有一个概念叫做’超焦距‘,对焦于无穷远时,从某个距离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这个距离就是超焦距。各种小dc在各种光圈下的超焦距距离有多远,下面的景深计算机可以算出来。所以拍风景时,如果没有物体在超焦距的距离内(风光片的绝大多数是这种情况,广角镜头一般这个距离只有几米,超广角镜头用较小光圈时甚至不到1米),就应该使用镜头的最佳光圈。网上有大量的各种镜头的测试,几乎所有的镜头在最小光圈时成像都是最差,多数135镜头最佳光圈都在f8-f11左右。小dc这方面评测比较少,估计最小光圈也不会好,因为最小光圈时镜头的实际孔径很小(可以想象dc镜头比135镜头更小),衍射的干扰很严重,严重破坏成像质量。一个极端的例子,小孔成像,完全没有像差,成像并不好。
传说中风光摄影大师亚当斯的f64小组经常被人津津乐道引以为风光要用小光圈的范例,但应该注意,f64小组是使用大画幅相机的,8x10大画幅相机的标准镜头是300mm,超焦距的距离几十米,这时小光圈来获得大景深(实际是更短的超焦距距离)就很重要了。

当然最大光圈越大的镜头灵活性越大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有一个在线的景深计算器供参考
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melgu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9-7-2009 14:45:59 | 只看该作者
ZZOZ所言即是,影响景深的只有“物理焦距、光圈和对焦距离”这三点因素

刚才所讲的F64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用4X5画幅拍摄钻石的,“长焦、微距、大景深”必须把光圈收到F64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5: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zzoz 的帖子

一下zzoz兄,很专业的选手:

1、文中关于“三倍光学变焦,焦距最远可达 85 至 105mm”应该所指的是135mm相机的“等效焦距”,而你说的“6-18mm左右”是指镜头的“物理焦距”,概念上并没有冲突。

2、关于“最小光圈”,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手动DC上运用好超焦距,是可以获得更大的景深,而不是简单一味地缩小光圈来实现。(不过多说一句,转帖的这篇文章,其实面向的是普通的大众级DC消费者,旨在所讲到的知识和拍摄技巧在实际拍摄中,更容易被非专业的拍摄者所掌握,所以我觉得看这篇文章并不需要用太专业的眼光,毕竟针对的人群不同嘛,呵呵!)

呵呵,你的帖子很好,切磋之中也让受益匪浅,在这里表示感谢。希望以后有机会我们再继续探讨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9-7-2009 16:01:16 | 只看该作者
驁肆墜楽兄客气了,既然是探讨景深,等效焦距和物理焦距当然是不同的,所谓‘等效焦距’,相等的只是视角,拍同一张照片,在相同的视角下,拍摄的距离就是相同的,这就是等效焦距的影响。但影响景深的,只是物理焦距而已。我们用135相机,85mm大光圈镜头拍半身人像,可以虚化的吧人物从背景中完全剥离出来,而用小dc,变焦到大约2-3倍光变(大致等效85mm)拍同样的一张照片,等效焦距相当,拍摄距离就是相当的(我们当然不可能用2mm微距去拍半身人像,像鸟版说的,微距模式拍人,只能拍脸上的小痘痘),背景可能就是完全清晰的,最多看着稍微有一点糊,如果是拍全身人像,估计多半都在超焦距的距离之外了,根本不用考虑景深

扯远一点,小dc的镜头物理焦距是如此之短,以至于景深之大几乎不可能拍出背景虚化人物突出的人像,像15楼转的那篇东西对小dc用户我觉的意义是很有限的。既然无法虚化,为什么不换个思路,改变拍摄手法,让人物融入背景中呢

[ 本帖最后由 zzoz 于 29-7-2009 15: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8:22:12 | 只看该作者
扯远一点,小dc的镜头物理焦距是如此之短,以至于景深之大几乎不可能拍出背景虚化人物突出的人像,像15楼转的那篇东西对小dc用户我觉的意义是很有限的。既然无法虚化,为什么不换个思路,改变拍摄手法,让人物融入背景中呢


zzoz兄这话讲得有些绝对了。文中提到的三个控制景深的方法,即使用专业的角度来审视,也是合情合理的,最多也就是行文不够严谨而已。

DC物理焦距小,对景深的控制不自如是事实,但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来谈控制景深三大要素:光圈大小;焦距长短;拍摄距离 我想这些还是毋庸置疑的。另外,DC也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很方便轻巧地缩短与被摄主题之间的距离,加上对光圈、焦距以及背景距离的把握,在实际应用中,还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虚化效果的。

而且,文中给出的样片我想应该是实际用DC(而不是单反来)拍摄的吧,能说明问题么?我认为可以啊,只要原作者只要谈到了三大要素,就能说明问题了,何况还是有图片来参考呢。

最后,如果三大要素缺了一样,作者就应该被怀疑是否是秉着专业的态度(不是水平啊)来写这篇文章了。

zzoz兄你觉得呢?

[ 本帖最后由 驁肆墜楽 于 29-7-2009 17:2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8:28:0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数码相机上景深的特点,我刚才找到一篇这样的文章,写得也不错

原帖地址(好像也是转的,真正的原帖就不找了)
http://yifengf4.blog.163.com/blog/static/1346130220074100628571/

首先来说说景深的概念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景深分为前景深和后景深,后景深大于前景深。景深深,那么离焦点远的景物也能够清晰,而景深浅,离焦点远的景物就模糊。

这里先给出一个景深计算的公式:景深=(2*弥散圆直径*镜头焦距的平方*光圈值*调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4次方-弥散圆直径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调焦距离的平方)。从公式可以看出来,在传统相机上,景深和三个因素有关系:光圈大小,焦距长短以及对焦距离。简单的说,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焦距越短,景深越深;对焦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这个理论在数码相机上也实用。但是我们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确发现,数码相机的景深非常深,整个画面的清晰度比较高,即使在大光圈,长焦距下,也不能够得到满意的浅景深,(除了微距模式,微距模式下的景深后面讨论),这对喜欢照人像的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主要是胶片面积的影响(关于胶片面积的问题,可以参考“高手深谈:什么是数码相机等效焦距”)。正是因为CCD的面积远远小于传统的135相机的面积,,这样导致数码相机的焦距段短,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1.为什么数码相机难以得到很浅的景深

我们购买数码相机上的时候都有一个说明,也就是镜头的焦距长度,以佳能A70为例子,说明上注明了:5.4(广角)-16.2(长焦)mm相当于35mm胶卷照相机的35~105mm);不要以为这样一来,镜头所有的性能都和传统135镜头相同,他们相同的只是视角范围,也就是说,如果你用A70的5.4mm端得到的图象范围和135相机用35mm端得到的一样,但是,景深相差很大的。

这是因为,景深的计算不是根据转换过来的焦距计算的,而是根据实际的物理焦距计算的,由于数码相机的实际物理焦距很短,因此得到的景深很大。关于景深的计算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小软件进行。通过这个计算软件,我们就可以得到A70在5.4mm时候的景深和传统相机在35mm端的比较,我们取同样的光圈5.6,对焦距离为3m:(图1A70,图2,135相机)从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来,A70的景深从焦点前2.56米到无穷远,而135镜头的总景深才0.83m多一点。同样,当数码相机的焦距设置到16.2mm的时候,虽然拍摄的范围等同于传统相机的105mm端,应该算是中焦段了,但是他得到的景深确是传统相机16.2mm的景深,也就是短焦距的景深,所以数码相机在普通模式下很难得到浅的景深,要想虚化背景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在120等大幅相机上,能够得到的景深就比较浅一些了。

2.为什么数码相机微距的时候景深很浅

看了上面的论述,也许有人要说了,按照这样的说法,数码相机就不能够得到浅景深了,但是在微距下,数码相机的景深为什么特别浅啊?

我们看看上面给出的公式。其中有一项是“弥散圆直径”,在微距模式的时候,数码相机的弥散圆直径比较小,因此可以得到比较小的景深,但是由于焦距很短,弥散圆直径不能够完全补偿短焦距带来的影响,从这点来说,数码相机得到的景深还是不如传统135相机。那么为什么数码相机的微距时候的景深能够和传统135相机媲美呢?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放大率的问题了。放大率是指得到的底片和物体本身的比例,也就是物像比。数码相机的微距能力很强,例如A70的微距对焦能力能够达到5cm,而尼康的CoolPix3100能够达到4cm,因此,能够拍摄很小的物体,这不是普通的135镜头能够达到的,一般需要带有微距的专业镜头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它的放大能力很强,物像比能够达到1:1甚至更大;评价景深的另一个标准就是物像比,当物像比一定的时候,焦距的影响对景深没有影响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评价数码相机的景深不是焦距的长短而是物像比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消费级的数码相机,不要对它的景深有多大的要求,只有高端的数码单反才能够满足要求。不过,拍微距却是非常好的利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eltonhong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8:36:1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篇,应该也不错:如何运用景深拍出精彩照片

原帖地址:

http://www.nyip.cn/files/460.php
图(除署名外)|文 汤识真      上两期我们探讨了如何把照片拍清楚,我们给出了16条建议。有朋友问:怎么没有谈到景深呢?景深也和画面清晰有关呀?拍摄肖像时,我们是不是希望被摄者清晰而背景模糊呢?在拍摄辽阔的草原时,我们是不是希望从近到远的景物都清晰呢?这些都和景深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许您刚刚接触摄影,面对一大堆陌生的术语感到困惑,“景深”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不要紧,加入我们的讨论中,可以帮助您了解景深、运用景深。     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什么是景深,它能干什么用?      北京西郊有一座山叫作香山,香山的旁边有一条沟叫作樱桃沟,樱桃沟外有一间寺庙叫作卧佛寺,卧佛寺前有一个牌楼。很多很多年前,我们站在牌楼前拍合影。那时,我第一次接触到景深这个概念,并运用景深将人和牌楼都拍清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么,什么是景深呢?简单地说,景深就是沿光轴方向对焦点前后可以接受的清晰范围。举个例子,当我们对准一个人聚焦拍摄时,在这个人近相机方向上和远相机方向上的一段距离内,所有景物都会相当清晰。从前到后的这段距离就是景深。      在纽约摄影学院的第一次照片作业中,有两项拍摄计划与景深控制技术相关。学员通过反复地练习,可以掌握景深的运用和判断。其实呢,在我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中,都会“有景深存在”。正因如此,判断景深和运用景深就成为拍摄照片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人没在景深之内,那么人看起来就会模糊;如果牌楼没有在景深之内,那么牌楼看起来就会模糊。如果我们希望人和牌楼都清楚,就需要将人和牌楼都安置在景深之内,那么该怎么做呢?通常我们可以控制的影像景深的因素有三个:光圈、对焦距离和镜头焦距。通过这三条因素,我们可以改变或判断景深。对于定焦镜头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光圈和对焦距离改变景深。      小贴士:
  • 在其他相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光圈、对焦距离和焦距后,景深的变化会遵循如下规律:
  •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 对焦距离对景深的影响:在超焦距范围内,对焦距离越近,景深越小;对焦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 焦距对景深的影响: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光圈变化对景深的影响示意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镜头焦距变化对景深的影响示意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焦距离变化对景深的影响示意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怎样让主体清晰、其他景物模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景深的照片很容易出彩。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小景深的照片呢?     我们总会一下子就注意到那些主体清晰、其他模糊的照片。因为虚实的对比总是能够轻易地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清晰的物体上,这样的照片及可以突出主体,也可以使画面变得更简洁。当我们需要这样的照片时,就要让景深小一些。这样的照片在生活中也会获得很多赞许。亲朋好友、同道中人的认同,会让我们对摄影充满信心。     那么我们怎样获得一张主体清晰、其他景物模糊的照片呢?     1、让光圈大一些。      从前面的规律中,我们可以得知:光圈大一些,景深就会小一些。我们在拍摄中等距离的照片时,经常会使用这个方法,尤其是拍摄肖像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使用更长的焦距      还记得您所见到过的非洲野生动物的照片么?在很多这样的照片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体清晰背景模糊。那些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这是因为摄影师使用了长焦镜头或超长焦镜头拍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离主体更近一些     还记得那些小小的昆虫么?它们在照片上艳丽夺目。在这些昆虫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同样的特点——景深很小。那是因为我们在拍摄昆虫时,总是离它们很近。当然,《黑衣人》中的那只虫子除外。 案例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运用小景深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当我们为得到一张小景深的照片兴奋不已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想要的主体是否真的清晰呢?在我们过去所看到的很多照片里,有很多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景深太小,以至于想要的主体不完全在景深范围内。比如在拍摄半侧面人像的时候,被摄者的一只眼睛清晰,而另一只眼睛不清晰。 所以,在运用小景深拍摄时,我们建议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需要哪一个范围清晰,我现在用的景深是不是太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景深太小又无法有效调整的时候怎么办?      我们在前面谈到过光圈作为首选改变因素也有局限性。当我们在中等距离和使用中等焦距拍摄时,光圈对景深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当我们使用超长焦镜头或在很近的距离拍摄时,光圈对景深的作用表现不佳。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想或无法改变对焦距离和使用的焦距时,上述情况中景深会很小,而我们通过改变光圈又无法“有效”地改变景深。这时候怎么办呢?      方法很简单——我们需要哪里最清楚,就对哪里精确对焦。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精确地选择对焦点。那么,对焦点应该选择在哪里了?     通常来讲,对焦点的选择是我们认为画面中最重要的地方。比如,动物的面部、昆虫的眼睛,鲜花中的雌蕊或雄蕊等等。     微距摄影时,景深往往很小,这时候就要更加注意对焦点的选择。案例4就是一个很典型了例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张照片中的昆虫只有指甲盖大小,拍摄距离很近。在这张照片里,最重要的是虫子的眼睛,不过很可惜,眼睛的部位并不是很清晰。最清晰的是画面右侧中间的小爪子。拍摄昆虫的时候,我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如果它们受到惊扰,就会逃跑或攻击我们,尤其是离他们非常近的时候。对焦失误是经常会发生的。     另外,在用长焦距拍摄奔跑或飞行的野生动物时,我们也有一些建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拍摄一头从150米外向我们奔跑过来的猎豹,如果我们使用35毫米相机、600毫米镜头、f/5.6的光圈进行拍摄,景深大概有21米左右。一只成年猎豹的身长大概2米左右,看起来好像完全可以把整只猎豹拍清楚。      不过不要忘记,猎豹跑得很快,它在长距离奔跑状态下的速度可以达到60公里/小时左右,捕猎时更可达到110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一两秒的时间内猎豹就超出了我们的景深,而且随着猎豹越来越近,我们可以用的景深就越来越短。当猎豹距离我们50米时,景深只有2米左右;当它距离我们20米的时候,景深只有40厘米左右。从150米到20米,猎豹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里,手动完成对焦实在需要很深厚的功底。还好现在有很多相机都有连续对焦的功能。所以在野外用超长焦镜头拍摄运动中的野生动物时,我们建议开启连续对焦功能。 在小数码相机上如何实现小景深的运用?      “怎么总是清楚的?”“我怎么拍不出来虚化背景的效果?”在小数码相机上,通常光圈不会很小,焦距也不是很长。所以在通常的拍摄距离上总是从前到后都清晰。我们是否因为它感到过烦恼呢?      其实,利用景深大的特点,小数码相机在很多技法的应用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我们下次进行讨论。这次,我们来解决小数码如何实现小景深的运用?不用说您也一定猜得出来,既然光圈和焦距(超长焦距除外)都见效不大,那么只有所短拍摄距离了。     只要对焦的距离足够短,小数码相机仍然能够获得小景深的照片。在微距摄影中,小数码相机表现得尤其出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期,我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了景深的基本概念和如何或获得小景深的影像,以及在将小景深运用到拍摄中是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下一期,我们将继续景深的话题,探讨如何获得大景深和涉及到大景深运用的一些技巧。

正像在上一期中我们看到的,有很多人喜欢小景深的效果,因为那能够一下子让我们看到非常突出的主体,看起来棒极了。同样,有很多人喜欢大景深的效果,他们喜欢画面中前前后后的东西都清楚。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运用景深的技能,而且知道这些技能将会受到什么样的限制。这一期,我们将继续景深的话题,探讨如何获得大景深和涉及到大景深运用的一些技巧。
怎样能够获得大一些的景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法1、让光圈小一些      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使用小光圈拍摄风光,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很大的景深,让整张照片看起来都很清晰。“缩小光圈”已经成为增加景深的首选控制因素,因为它可以在不改变画面内容和透视关系的情况下增加景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法2、使用短一点儿的镜头焦距      你也许已经发现了过去最常用的便携式相机的镜头焦距大多是35毫米或广角端是35毫米。即便是现在的便携式数码相机,它的镜头广角端焦距也相当于135相机镜头的35毫米左右,甚至28毫米。这个焦距段相对于标准镜头焦距要短一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可以获得比标准镜头更大的视野和景深。这种特性非常适合拍摄旅游纪念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法3、对焦距离远一些      对焦的距离远一些,景深就可以变得大一些。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使用。更多时候,当景物离我们很远时,我们会考虑是否可以用稍微大一些的光圈以加快曝光时间。      冬天,我们去雪乡拍摄时遇到了另一个摄影采风团。碰到他们时,我们正在等待傍晚时黑屋里亮起灯光。亮灯的房屋距离拍摄地大约100米以外。灯亮起的时候,采风团的一位成员问他们的指导老师:“老师,光圈多少、快门多少?”“光圈8到11!时间20到30分钟!”      真的要在严寒中待那么长时间么?要知道在零下30度的雪地里呆上半个小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且不考虑长时间曝光的噪点问题,单说这么长的曝光时间,对低寒状态下电池的续航能力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况且当我们开启数码相机的降噪功能时,降噪将花去和曝光一样长的时间。      我们假设使用35毫米相机、100毫米(通常会更短一些)的镜头进行拍摄,对焦100米。这时候如果使用f/11,那么从22.8米到无限远都将清晰;如果使用f/4,那么从45.5米到无限远都将清晰。如果在取景器中没有50米以内的景物,那么用f/4得到的景深效果和用f/11得到的景深效果将不会很大差异。如果使用f/4,我们的曝光时间将从20到30分钟减少的40秒到2分钟。这意味着,我们不用在低温环境中呆太长时间;意味着,我们不必担心这次曝光会中途断电;还意味着我们不用过分操心数码相机的噪点问题。      所以,我们建议在拍摄前先考虑:缩小光圈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景深,还是为了获得更长时间的曝光以期待长时间曝光的奇特效果?如果是前者,我们建议拍摄者按下快门之前最好先考虑一下是否需要很小的光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超焦距      超焦距并不是指镜头的焦距,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特定的对焦距离。如果我们把相机聚焦在超焦距上,那么从1/2超焦距到无限远都会相当清晰。焦距改变、光圈改变都会影响到超焦距。      对超焦距聚焦,可以让我们在光圈和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景深。超焦距经常被用于风光摄影中。由于它拥有与生俱来的“免对焦特性”,这也使它在过去的新闻摄影记者和抓拍爱好者中颇受青睐。那么如何来获得超焦距呢?      方法1、利用镜头上的景深表      很多定焦镜头和推拉(单环)式变焦镜头上仍然保留了景深表,这为我们运用景深提供了方便,当然其中也包括超焦距的应用。我们以在135相机上使用这支50毫米镜头为例,调焦环下方的就是景深表。红线指示着对焦的距离,红线两边的数字代表光圈,我们可以发现在景深表上光圈刻度是对称分布的。相同光圈所指示的分别是景深近届和景深远界,其间的距离差就是景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使用的相机画幅规格和镜头的规格并不配套,比如在非全画幅的数码相机上使用135相机的镜头,那么在使用景深表的时候就需要经过换算。      方法2、利用公式估算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着没有景深表的变焦镜头。拍摄前按照公式一点一点计算毕竟不太现实,也不太实用。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景深计算器,更有一些可以下载到手机或PDA上使用的。      也许相机的设计者们将来会将景深数据显示在相机的液晶屏上,并能够让用户锁定景深。作为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功能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毕竟,有了它,我们运用景深就方便多了。      在这里我们也和大家分享一张《常用相机的超焦距表》以及它的用法,以免去苦于计算的烦恼。这张表和它的用法由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的特聘顾问钱元凯先生提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法3、利用相机上的“风景人像模式”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方法太麻烦,而你的相机上又恰巧有“风景人像模式”,我们建议不妨使用这种模式。尽管我们没有考证具有“风景人像模式”的相机是不是都在该模式下应用了超焦距,但多数相机在该模式能够让我们获得相对较大的景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拍摄距离相同时,50毫米焦距、f2和200毫米焦距、f16哪个景深大呢?      这是钱元凯先生在景深课上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通过调整光圈来改变景深,这种方法已经在我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因为这样不会改变画面的透视和构图。所以,调整光圈通常被认为是改变景深的首选。      然而,光圈作为首选的控制因素,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光圈并不是影响景深的决定性因素。在使用超长焦镜头或超广角镜头的时候,通过光圈来改变的景深在照片的二维平面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同样,当对焦距离很近或很远的时候,光圈的影响也是如出一辙。      我非常感谢钱元凯先生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提醒我们:影响景深的并不只是光圈的改变。这让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如何去运用景深。而对于运用景深,也并不只是我们主动地去改变景深,它同样包含着:如果改变景深的余地很小,那么我们怎样能把照片拍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此我们将给予初学者一些景深应用时的建议:
  • 近距离拍摄时,应当注意景深是否太小。如果太小,那么在缩小光圈的同时,可以考虑使用焦距短一点的镜头。
  • 使用长焦拍摄时,应当注意景深是否太小;如果太小,那么在缩小光圈的同时,我们可以稍微离被摄体远一点。
  • 微距摄影或超长焦镜头拍摄时,景深很小,应注意精确对焦。
  • 在风光摄影中并非光圈越小越好。当画面中离相机最近的景物比较远时,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光圈。
  • 如果采用景深优先的方式拍摄,相机上设置的景深可以比我们在画面中想得到的实际景深大一些。
     当我们掌握了景深的基本原理以及熟悉了自己的相机之后,还可以开发出关于景深的更多用法,比如景深预视、区域对焦、小数码实现快速拍摄等等。我们期待看到您的精彩照片,欢迎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来,祝拍摄愉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eltonhong + 20 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9-7-2009 21:12: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驁肆墜楽 于 29-7-2009 17:22 发表


zzoz兄这话讲得有些绝对了。文中提到的三个控制景深的方法,即使用专业的角度来审视,也是合情合理的,最多也就是行文不够严谨而已。

DC物理焦距小,对景深的控制不自如是事实,但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来谈 ...


3个方法是没错的,具体到拍什么东西,微距,没问题,因为拍摄距离很近。人像,用过dc的都知道3倍光变的小dc拍人像基本是虚化不了背景的(n倍光变的长焦dc在长焦端拍摄,人物和背景距离远的时候勉强可以,虽然这时拍摄距离很远而且仍远远达不到单反的水平)。这个无需争辩,你可以用小dc实拍一下看就很清楚了,如果手上恰好没有小dc,偶前一帖有个在线景深计算器的地址,你也可以算一下拍人像的距离上,小dc能达到的景深是多少,单反是多少。我想本文的作者可能想以通俗的语言来描述景深的概念但语言确实没有组织好,例图我怀疑作者只随便找了张浅景深的人像照片来说明下浅景深的效果而已,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用卡片机能不能拍出1p那样的效果

其实从24楼贴的超焦距表就可以看出,拍全身像的距离上,小dc已经是超焦距了

谈一点微距,传统的微距摄影以及单反的微距镜头,是说放大率的,放大率是像物比而不是物象比(可以参加各镜头厂商的网站,所有镜头标识的都是放大率而不是物象比)至少1:2的放大率才够格叫微距镜头。小dc由于镜头自身的局限,即使凑近到2mm,3mm,放大率仍然不是很可观,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放大率为1:2(按文中所说物象比比2:1,即传感器上的成像和实物的一半大),例如我们拍一个花蕊,在一块如顶楼的grd3相机上拍微距,1/1.7寸(7.6mm x 5.7mm)的ccd上的成像有实际花蕊的半个那么大,那么放大的整个电脑屏幕上看,该有多大呢?再实拍看看,就会发现远不如意了。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测试,忘了是什么型号的相机(也是最近对焦几mm的),放大率最高好像是达到1:4.x
小dc获得更高的放大率也有其他的一些手段,例如附加微距镜,这些不在话题内。
为何小dc无法达到高放大率,这个偶也说不清楚,推测一下,我有个总长65mm的微距接环,微距接环(或者皮腔)的原理是装在相机机身和镜头中间,拉长相面距,用接环拍摄,放大率=接环长度/焦距。我曾经试图用28mm镜头配合这个接环达到大于2:1的放大率,发现不可能,因为套筒+镜头的长度已经比最近对焦距离还要长了,合焦点在镜头前镜片的后面,小dc我猜也是这个原因,镜头焦距太短,即使现在个别相机已经有0mm对焦,这时没法再近的距离了,放大率仍然就这么大。
135相机的微距镜头,所谓的百微(焦距100mm)左右,最近对焦距离一般在30cm左右,长焦微距(180-200mm),一般在40cm左右,玩过单反微距镜的都知道,拍微距主要问题不是对焦距离不够近,是不够远,距离近了,拍花草影像布光,拍昆虫惊扰小虫虫。景深不是不够浅而是不够大,景深浅到不能吧拍摄物完整的拍清晰的程度,而且稍稍一动就脱焦所以必须用三脚架,放大率较高时往往景深只有几个毫米,光圈收到f8,f11还是无法获得足够的景深。真正的微距摄影,确实是个体力活来的,即使你稳定的上架,精确的对焦,一阵轻风或小虫虫往前爬一步,都会导致拍摄失败,原因还是景深太浅。以前有句话说:半卷胶卷一朵花。
下图的小野花,实物之比大拇指甲盖大不了多少,腾龙90mm微距镜头拍摄,f4.5光圈,可以看到仍然拍不完整(那天没带三脚架,又有点小风,只好增大光圈提高快门,实际上应该是是一张失败的片子,拿来做个范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zzoz 于 29-7-2009 20: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8-1-2025 06:32 , Processed in 0.068579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