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5660|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 澳洲生活闲情偶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5-7-2009 23: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薄妆小靥闲情素”,在澳洲,除却艰苦练琴的时光,一向会忙里偷闲的我也着实享受到一些美好的片刻。观罢沧海,又弄枝花。Daisy我也希望大家分享一下闲适的心情,首先就从我沉迷的《傲慢与偏见》说开去吧。

直觉地,我看完电影一般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电影的配乐。很多人都会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什么哲理。天生不具有哲学家思维的我好像并不太在乎电影的情节,我往往是被电影的画面与其配乐震撼。
我听到一些音乐,很美的音乐,比如在电影里或者在音乐厅,在那一瞬间想到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忽然我的鼻子就酸了。也许那时候我心里说:oh,buddha,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音乐?让我想起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看到很美的事物景色时一只眼睛会不由自主地流泪。她可能和我想的一样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沉迷于《傲慢与偏见》,我知道很多女孩都喜欢这部小说。我现在喜欢上了英文原版的,沉迷的原因是我已经慢慢能领略英语文学的魅力了,奥斯汀讲故事的天赋和组织语言的能力确实很不一般。

音乐和画面最震撼的有三次:elizabeth去bingley家看望生病的姐姐,远远的大场景,天空乌云密布,广阔的草地上只有一棵大树,elizabeth的长裙从画面左边一直走到右边,淡淡的钢琴和乌云一样笼罩着。

画面中只有elizabeth的眼睛,闭着的,长长的睫毛在斑驳的晃动的光线下闪烁,细密的钢琴声传来,下一个画面她已经站在高高的岩石上张望广阔的异常壮观的英国风光。同时音乐瞬间广阔起来,气势不亚于拉赫玛尼若夫的钢琴协奏曲。这一刻我心中的台词是:oh, amazing!


elizabeth无意间去到darcy的家中,被这座壮观的庄园震撼了,她在欣赏一尊尊雕像,darcy家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博物馆。elizabeth在慢慢行走着欣赏雕像,复杂迷离的眼神中满含着惊叹、愧疚、失落,音乐也是这般的迷离,淡淡的弦乐悠悠的木管还有点点的钢琴飘荡在巨大的空间里。
还有很值得一提的是:darcy的妹妹很可爱,钢琴弹得真的不错!

我写的这些不过是我沉迷情绪的延续,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就是絮絮叨叨不知所云,对于也同样感兴趣的人来说,有人一起八卦一下这些小小细节也不错。我还要继续看小说的,并且还会把1995BBC版的电视剧欣赏一下。我已经把电影里所有钢琴的乐谱都下载了,在艰苦的练琴时利用不务正业的间隙去弹一下这些淡淡的音符,哈哈,用奥斯汀的话来说: Nothing could be more delightful!

[ 本帖最后由 弹钢琴的daisy 于 12-7-2010 22:0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64 收起 理由
MICHELLE07 + 50 谢谢分享!
枫林晚 + 10 今天所有的分分都给了你。
cello + 30 你太有才了!
extreme + 29 你太有才了!
沉沉 + 2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5-7-2009 23:19:58 | 只看该作者
我最喜欢的外国名著就是《傲慢与偏见》啦,所以一定要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6-7-2009 12:51:35 | 只看该作者
你看的是哪个版本的?
现在的西方国家里早已没有了LIZZY那样的文静白种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6-7-2009 12:56:58 | 只看该作者

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风

一直都很喜欢看《大明宫词》,里面的台词、场景、气氛、华丽的戏服都很吸引我。尤其是音乐,我有时可以朝朝暮暮的听。清雅古淡的古琴,让人灵魂出窍的箫。不知是不是受此影响,我这个一向学西方音乐的,还特意买来古琴,学习被《红楼梦》里宝玉视为天书的简字谱,竟也附庸风雅的弹出几曲。

里面有一段著名的皮影戏: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这其实是陕西皮影戏的《采桑女》的片断,曾经被大唐皇室几代人反复吟唱。在剧中出现过三次,每次说台词的是不同的人,印象中有李治和贺兰氏,太平和李隆基,那灯下的皮影、影中交错的眼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台词是这样的:

女: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凑凑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搅乱了苦心柔情荡漾。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讯…

男: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为了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为了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现在终于衣锦还乡。又遇上这故人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个月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女:这位将军,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污点,怎么反倒……怪罪起我的错误?

男: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身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

女: 快快走远点吧,你这轻浮的汉子,你可知调戏的是怎样多情的一个女子?她为了只见过一面的丈夫,已经虚掷三年,把锦绣青春都抛入无尽的苦等,把少女柔情都交付了夜夜空梦。快快走远点吧,你这邪恶的使臣,当空虚与幽怨已经把她击倒,你就想为堕落再加一把力,把她的贞洁彻底摧毁。你这样做不怕遭到上天的报应…

男:上天只报应痴愚的蠢人,我已连遭三年的报应。为了有名无实的妻子,为了虚枉的利禄功名。看这满目春光,看这比春光还要柔媚千倍的姑娘……想起长安三年的凄风苦雨,恰如在地狱深渊里爬行。看野花缠绕,看野蝶双双追逐,只为了凌虚中那点点转瞬依恋,春光一过,它似就陷入那命定中永远的黑暗。人生怎能逃出同样的宿命。

女:快快住嘴吧,你这大胆的罪人,你虽貌似天神,心却比铁石还要坚硬,双目比天地还要幽深。看鲜花缠绵,我比它们还要柔弱;看野蝶迎风飞舞,我比它们还要纷忙迷乱。看在上天的分上,别再开启你那饱满生动的双唇,哪怕再有一丝你那呼吸间的微风,我也要跌入你的深渊,快快走远吧,别再把我这个可怜的女子纠缠……

男:看野花缠绵,我比它们还要渴望缠绵;看野蝶迎风飞舞,我的心也同样为你纷忙迷乱。任什么衣锦还乡,任什么荣耀故里,任什么结发夫妻,任什么神明责罚。它们加起来也抵不上你的娇躯轻轻一颤。随我远行吧,离开这满目伤心的地方,它让你我双双经受磨难…随我走吧……

[ 本帖最后由 弹钢琴的daisy 于 26-7-2009 13:0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收起 理由
extreme + 30 皮影戏很有意思啊
stellahie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6-7-2009 13:0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澳洲桉树 的帖子

我看的是05版的,lizzy应该是Keira Christina Knightley 。
澳洲那样的女子确实比较少见,但我也见过。音乐学院有一位拉小提的女生,在乐队做首席,很高个子,真是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我们后来聊天才知道,她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俄罗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6-7-2009 21:29:14 | 只看该作者

檐头线断,空中丝乱,才晴却又

阿德莱德是个干旱的城市,可是自从我来就没少下雨,特别是前段时间,通常一天要下好几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所以干旱了几个月的草地很快就绿起来了,我几乎能听到小草们在贪婪的喝水的同时在呵呵的笑。今天,本来一片晴好的天空,突如其来的太阳雨让路人无处躲闪。

前些时候,好像国内也经常下雨,所以经常看到朋友们在抒发雨天的惆怅。我,看着阴阴的天气,依然挺享受的,在屋里喝茶读书,然后去户外呼吸充足的负离子。

刚刚看到林语堂的文章《大自然的享受》,他说:大自然的景色、声音、气息和味道,与我们的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之间,是有着一种完美的,几乎是神秘的协调的。这种宇
宙的景色,声音和气息与我们的知觉之间的协调,乃是极完美的协调。

我们能享受阳光的灿烂,为什么不能享受雨天的温和滋润呢?

再来一首赵长卿的《水龙吟》,享受一下难得的雨季吧!

淡烟轻霭濛濛,望中乍歇凝晴昼。才惊一霎催花,还又随风过了。清带梨梢,
晕含桃脸,添春多少。向海棠点点,香红染遍,分明是、胭脂透。  无奈芳心
滴碎,阻游人、踏青携手。檐头线断,空中丝乱,才晴却又。帘幕闲垂处,轻风
送、一番寒峭。正留君不住,潇潇更下黄昏后。

[ 本帖最后由 弹钢琴的daisy 于 26-7-2009 21:3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8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0 你太有才了!
extreme + 28 林语堂说的挺有道理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6-7-2009 21:40:57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 时光倒流70年 里面 用的 拉赫玛尼若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6-7-2009 21:46:36 | 只看该作者
再写点,给你加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6-7-2009 21:5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extreme 的帖子

哈哈,多谢了。既然是闲情,我慢慢写。我在平时是写了很多文字,以后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6-7-2009 22:16:08 | 只看该作者
傲慢与偏见,看过两次书,一次碟,MY BAD, 还是没太深刻印象。
外国作品。。最爱还是《复活》,看了一遍书,但是印象很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6-7-2009 22:43:32 | 只看该作者

想念昔日的茶香

我的邮包从广州出发,飘洋过海,不知道多久才能收到。别的都不急,就急着品尝里面的茶。现在的库存已然是撑不了多久了。
就算寄到,兴奋之后我一定也不会满足。又会觉得品种太少了。因为我不可能把广州的茶叶市场搬过来,所以会有很多茶还是喝不到。

在《茶疏》里,许次纾说: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日趣,五六曰泛,七八日施 。

想起我在广州的住处,里面有一个榻榻米,我时常蜗居在那里。有时候有闺密两三人,在那里嘲笑别人八卦的同时自己再八卦一通,唉,闺密在一起不八卦就不是闺密了。
但大部分时候是我一个人我在那里或者夫妻二人茶一杯杯的啜,书一页页的翻。窝在那里看书、喝茶、听音乐...高处不胜寒,家里总是比外面冷,窗帘在飘啊飘,大明宫词的音乐或者古琴在幽幽的响一天,我,会裹的很厚很厚像个粽子一样手里在抱一杯热茶。
有时候也会听很吵的音乐,声嘶力竭的那种,想听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吵,听那些节奏感强的说唱有时觉得就和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一样的过瘾。
旁边,还有我的古琴闲闲地摆在那里。
榻榻米上总是凌乱的放着很多书,还有茶叶罐。我什么茶都会试一下,碧螺春、龙井、铁观音、普洱、单枞、台湾冻顶...因为人少消耗的太慢以至于有些茶叶放成陈茶,最后就被我用来吸冰箱的味道或者做茶叶蛋,唉,暴殄天物!

想起当初,认识茶都是因为一些人的机缘。我的一个学生,是福建安溪人,爷爷拥有几座茶山,她带的铁观音喝完真的是唇齿留香。后来,我的一个芳邻,是紫砂壶收藏者,我们两个就用那些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紫砂壶,一壶壶的冲泡普洱,一寸寸的消磨时光。

一种爱好就像对一个人的迷恋会逐渐升温,只是随意喝喝还是不过瘾,我竟跑去参加茶艺学校的评茶班,最后还考得高级评茶员。那时候,在班上加深认识了黑白红绿黄各种茶、经历了实操考试的手忙脚乱,见识了高手老师和同学喝茶时发出的嗖嗖声的分贝。后来,跟已是茶界高人的同学在广州各大茶叶市场品茶、学茶,当真受益匪浅。回忆起来真有意思。

前几天,看《江南》纪录片,看到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他,说得真好。

[ 本帖最后由 弹钢琴的daisy 于 27-7-2009 00: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0 收起 理由
extreme + 30 你太有才了!
stellahie + 3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6-7-2009 23:3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紫藤花 的帖子

紫藤花你好,《复活》我还是在中学时看过,听你这么强力推荐,我有时间也要重温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7-7-2009 10:45: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daisy喜好这类具音乐画面的小说,我也来推荐一部《英国病人》和澳洲作家Patrick White的《Vo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7-7-2009 11:0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皮沙 的帖子

谢谢皮沙!你和我那个朋友太像了,她也是根据我的喜好推荐我看《英国病人》,我还没看,看来一定要看了。另外,她推荐了《the age of innocence》,我特别喜欢,看了好多遍,里面很多施特劳斯的音乐。
你推荐的另一个,我想也错不了,我会看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7-7-2009 11:17:40 | 只看该作者
偶也非常稀饭这部电影的配乐和画面,非常唯美
这个晨曦中画面也印象深刻,往往另人头疼不已的大逆光画面表现的极为浪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extreme + 20 很浪漫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7-7-2009 11:54:09 | 只看该作者
爱美的M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7-7-2009 19: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弹钢琴的daisy 的帖子

我也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喝茶。去宜兴的时候还专门买过2把比较好的茶壶呢,据说是名家作品,还有照片证书什么的,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摸上去确实很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7-7-2009 19:44:54 | 只看该作者
给你的帖子加点铁与血。呵呵

在《现代启示录》里,美军士兵在直升机上对北越村庄扫射的时候,美军上校在直升机上放着高亢神圣的瓦格纳歌剧。残酷的屠杀画面却配合着神圣的音乐,辛辣的嘲讽,这组镜头非常震撼,极具冲击力,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被无数导演模仿。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7-7-2009 19:5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7-7-2009 20: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extreme 的帖子

谢谢了!以前听说过,看了以后确实经典。瓦格纳是个夸张分子,他的音乐确实戏剧性很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7-7-2009 20: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zzoz 的帖子

谢谢,我很喜欢你发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7-7-2009 20:2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extreme 的帖子

太好了,有茶友了。
你买的壶如果不是特别贵的话,应该假的倒不至于。我想一般是大师的壶才造假的多。当代的大师很多是要订制的或者在专门的地方有的卖,以往的大师的壶我们也更难买到。
我们买的几百到几千的壶都是有证书的,宜兴很多工艺美术师,都会附上证书。我芳邻那些价值不菲的壶则大多是定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7-7-2009 20: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弹钢琴的daisy 的帖子

咳,我买的2-300元一个,那估计也不会有假的,照片证书什么的倒是一样都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7-7-2009 22:36:30 | 只看该作者

向往江南——藕与莼菜

看到论坛里有朋友去扬州的照片,立即又勾起了我的江南之梦。
我对江南的向往由来已久,厌舟车、喜琴书的我没有环游世界的梦想,有的只是瓦檐纸窗之下和亲人朋友喝喝茶的夙愿。澳洲壮观的景色时时给我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但是我想于江南那雕花窗户下喝茶读书应该更能给我带来视觉和文化上多重的享受吧。
我把纪录片《江南》一直收藏在电脑里,闲来无事就看一集,觉得就像喝到了好茶的感觉,悠然恬静,灵秀飘逸。
苏州,我去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去送弟弟上学。都是行色匆匆,根本来不及细品苏州的细腻。只记得到处都是河,很多的桥,无数的船。老城区清一色的粉墙黛瓦,连银行的大楼上面也是黛瓦盖顶。那些路名也取得别致,印象很深的是干将路和莫邪路。

寒山寺附近有一些工艺品小店,几年前喜欢扇子的我在那里看上一把丝绸绢扇,未得,至今念念不忘。可喜弟弟现在久居苏州,我想我与苏州的粉墙黛瓦也来日方长。

我把《江南》中第三集关于苏州的解说词记录在此,供我和其他向往江南的人随时品品江南这杯茶。


苏州城里,随便走进哪家,旧宅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苏州小巷里找文物不难,难的是要找出不是文物的东西来;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古城区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23处,古寺、古井、古园、古宅、古树,真不知道哪一样东西不算古老的,苏州老城本身就是文物。

那一种超凡而不脱俗的雅致,和深藏不露的丰富,仿佛是深入骨髓的宁静……

南宋绍定二年,初春的苏州。

  一个明朗的早晨,郡守李寿朋召集起他的同僚,召开会议,李寿朋说了一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类的开场白,就切入了正题,这一个正题就是,画一幅苏州地图。

  在李寿朋的提议下,从没有绘制过地图的同僚们不得不走出书房,用饱览诗书的双眼开始对苏州城进行着别致而细腻的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东西,惟妙惟肖地刻录在一块大石头上。于是,《平江图》诞生了。

  在平江图上,街市的排列,水道的走向,主要建筑物的分布,都一览无余。井然有序的街巷,与现在竟是大致相符,甚至一些街道的名称,现在仍在沿用。

  历史学家顾颉刚对着平江图碑说道,当时苏州市政,号称天下第一,城区内外,不但河水错综,可供运输洗濯之用,而且用小石子铺砌街道,即在下雨天,亦可不致湿脚,故有「雨天可穿红绣鞋」的说话。

  这一些小石子铺砌的街道,就是苏州小巷。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消。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这一首诗所描绘的,也是苏州小巷。

  说起小巷,戴望舒《雨巷》的音韵便会自然而然地不期而至: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苏州的丁香巷,是一条典型的苏州小巷,她西起平江路,东止仓街,北面是中张家巷,南面是大柳枝巷。

  诗人是在怎样的一个雨天,徜徉在这一条旧巷子的青石板路上的呢,有人为此专门做了考证,其实这样的情调、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美丽的诗句,只能就是诞生在苏州,苏州的小巷。

  那是细雨迷蒙里悠长又寂寥的小巷,或是「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小巷,她使思绪便会从纷繁琐碎的世事纠缠里一下子宕开很远,随意、自适、恬然、怡然。于是一种亲切的美丽如水涌来,一颗苦于俗务的心便荡漾其中。

  「烟水吴都郭,阊门驾碧流。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朱户千门室,丹楹百处楼」

  那一种超凡而不脱俗的雅致,和深藏不露的丰富,仿佛是深入骨髓的宁静。少了一些浮躁之气,多了几缕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正是来自于清幽静谧的苏州小巷,来自音韵铮铮的青石板,来自高高的风火墙,来自简洁质朴的石库门,来自「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冉冉氤氲在苏州小巷里的清幽之气,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中飘逸而出的,是从许多明清青花瓷器里盘旋而至的,是在那伴着昆曲票友们咿咿呀呀拍曲的笛音里回环往复的,是在那穷极楼阁廊台之变化的苏州园林里修炼而成的。

  「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

  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

  入夜,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回到家里,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古城门藤葛垂垂,虎丘塔隐入夜空。」

  作为一个苏州人,回肠荡气地读完余秋雨散文《白发苏州》里的这段话,再一次走进小巷。

  远道而来的外宾,在小巷里拾到一块带有文字的残砖,惊呼发现文物了。有一二百年的历史,那残砖该是文物。只是在苏州小巷里,你随便走进那家,那旧宅的年纪大都有百年数百年,那精致的砖雕门楼,那带着深深绳槽的石井,那色彩斑驳的花窗,都是饱经沧桑,都是历史的见证。如果那样算的话,在苏州小巷里找文物不难,难的是要找出不是文物的东西来。

  的确,苏州小巷里的古物之多、密度之大是罕见的。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古城区里,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2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更不提大大小小的巷子里那古寺、古井、古园、古树、古宅了。灵活多变的空间,参差错落的造型,柔和雅致的色彩,玲珑秀丽的庭院和临水而筑的风情,许多苏州小巷本身就是文物。

  历史,仿佛一记飘远的钟声,唐,宋,元,明,清,一代一代,春来秋去,岁月由远而近。

  现在,让我们沿着《平江图》,再一次走进小巷。

  花萼里、蒹葭巷、莲子巷、迎晓里、悬侨弄、桃花坞、大柳枝巷……

  是这样的名字,仿佛古典的词牌,挂在巷口。

  是唐诗一样的凝炼含蓄。是宋词一样的委婉细腻。是元曲一样的清澈悠扬,是话本一样的丰富生动。

这苏州的小巷,这小巷的名字。

  在苏州的小巷中漫步,这种体验是奇特的。高高的粉墙因为年久而色彩斑驳,那些墙头上悬垂下来的古藤,墙上露出一角来的马头墙上的瓦花,那回响在青石板上的足音,还有节节台阶和紧闭的大门,不禁使人生出走在时光隧道里的错觉来。


  「卖糖粥,卖糖粥。」幽静的小巷里仿佛飘来了骆驼担的叫卖声。
  不喝碗糖粥,小巷里的人们如何能够入梦呢?

  「栀子花--白兰--花、茉莉花!」

  卖花声是姑苏小巷里最糯最甜,也最负盛名的叫卖声了。

  小巷深处,隐约走来的是一位年轻的卖花姑娘。

  随风而来的还有一阵阵幽郁沁人的花香。

这些卖花姑娘大多是城外虎丘山花农的女儿,拎着花蓝,七里山塘街,走了三里半,还有三里半。随着她们怯生生的叫卖声,花香漫进小巷,漫进深宅,在苏州女人们的鬓边、胸前、枕旁展示它们小巧雅洁的姿态。

  倘佯在高高的粉墙下,对于墙那边的精彩,我们一无所知。

  「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

  但是你尽可以放纵你的思绪,展开你不羁的想象……

  深深小巷里喜欢拍曲的人很多,「小红低唱我吹箫」,夫唱妇随,优雅的水磨昆曲缭绕飞扬,飘过了高墙。

  巷子里的老书迷打开收音机,接收的是「空中书场」,这个节目已经有年代了,老书迷印象中似乎是半个世纪以前就有了这空中「说书」。听到评弹的弦索之音,巷子里的人们就会眉飞色舞,就会情不自  禁地告诉朋友这是唱的什么调,就会跟着「嗯嗯啊啊」哼起来。

  《三笑》是百听不厌,每一次的听起,深巷里的人家都会想起点秋香的唐伯虎,想起明朝,苏州的明朝。

  苏州的明朝,是一个抒情的时代。

  唐伯虎或者冯梦龙,意气风发地从小巷里经过,他们去赴雅集,或者是畅饮归来。一些楚楚动人的女子和他们擦肩而过,走进水墨丹青或者《三言二拍》。多姿多彩的生活,再一次让这座性情中的城市久久感动。

  苏州城内,皋桥堍吴趋坊内临街的小楼,唐伯虎就在这儿作画卖画。风和日丽,还有买家前来,还能换几个钱打发日子,风雨交加了,便是门可罗雀,画卖不出去,家里就是「厨烟不继」了。

  这是从江西回来以后的唐伯虎。觉察到宁王有野心,唐伯虎避之不及,费一番折,才回到了苏州。不久宁王兵反,失败后被俘处死。这使唐伯虎的命运中,又多了一层阴影,也使他存在心底的一丝丝希望彻底破灭。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坐在楼头的唐伯虎,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了诗兴。廉价的笋也没人来买,还有谁会要这纸上的竹子呢。唐伯虎不由得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余音袅袅。

  数百年后,就是这座临街楼头的画稿,每一幅都是价值连城,都是灿烂文明和优秀艺术的标志。唐伯虎,潦倒而黯淡的大半生,令一个时代熠熠生辉。

  是的,小巷的命运,其实就是吴文化的命运。吴文化是关注细节的文化,因此,它常常被粗糙的时代忽略。

  如果我们把苏州比喻为一把折扇,那么,小巷就是它的扇骨了。

  当我们把折扇打开,一面是明四家的山水,一面是张旭和孙过庭的草书。而在小巷的扇骨上,一代又一代人刻下了他们劳动、爱情、奋斗的印记。

文人墨客刻下了,贩夫走卒刻下了。正是因为层面的多种多样,才保证了文化的各款各式。

记忆如生活一样无序,但我们明确地感到走动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贤德的先人,感到他们飘动的身影和灵动的思绪,感到他们的风姿感染了这一方山水,使这一方山水充满灵性并且无比生动。

  悠悠岁月,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流不走的是唱在心里的歌。

  而历史和文化,就是从这一个巷口到这一个巷尾,这样的一次穿越,竟是2500年。

  如果把2500年的苏州比做一棵参天的大树,那么,苏州的小巷,就是长在这棵文化和历史大树上的枝桠了。那么,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就该是结在树上的美丽的花朵。

  花儿美丽是给人看的,却要看给谁看。玫瑰也好,芍药也罢,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就看你如何解读了。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它对游园者或者欣赏者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至少要附庸风雅,要有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要熟读一点古典诗词,要掌握一点历史典故,要了解一点造园时期的画风书风,这样我们就可以走进园林,苏州的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在苏州园林中是最古老的,今天去看,也还是斑斑驳驳,透出古的气息。它没有其他园林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却另有朴实厚重的滋味,这一点恰与苏舜钦这样一个退隐了的诗人身份相称。

  宋朝的苏州,城南的街上,苏舜钦经过府学,沿着贴水的曲径,向东而行。偶然的抬头望望,苏舜钦看到的是一片荒地。

  这一片荒地崇阜广水,草木郁然,还有一架小桥,通向更加广阔的郊野。苏舜钦心里一动,苏舜钦决定以四万贯钱买下这片地方,移花接木,围山造水。顷刻之间,一片荒地焕发出灿烂的新意。

  这就是沧浪亭。

  欧阳修听说了,随即寄赠了一首诗来给苏舜钦,诗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几百年以后,江苏巡抚梁章钜在修复沧浪亭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苏舜钦,想起了他的《过苏州》诗中的句子: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梁章钜想,将欧阳修的和苏舜钦的诗句裁剪一下,不就是一幅别开生面的对联吗。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二位故人,在这里珠联璧合。

  「清风明月」和「近水远山」相对,那是何等的风光飘逸,而「本无价」和「皆有情」联系,另有一番清新淡泊。

  沧浪亭建造好了,苏舜钦在沧浪亭住了下来,住在沧浪亭的苏舜钦说,天气好的时候,最适宜在沧浪亭游玩了,我就时常穿着轻便的服装,划着小船,看看风景喝喝酒,开心了大声唱着歌,或者就干脆大叫几声,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你,自己就象鱼儿和小鸟一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回归了自然,身体舒适了,心情就不烦恼,许多道理也一下子豁然晓喻了。以前汲于名利场所,天天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患得患失,反而不知道寻找真正生活的乐趣,真是又渺小又庸庸碌碌。

  沧浪亭以水环园,在围墙森森的苏州园林里可谓独一无二;此外,将亭内的山和亭外的水联系起来的是条复廊,唐代的皎然和尚曾说「诗有六至」——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沧浪亭里的这条复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寂静的复廊里,似乎能看到前贤的身影,「近水远山皆有情」,苏舜钦策杖而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中国私家园林这个方面而言,拙政园的造园规模和造园构想,都可以说是像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风拂拂,春水漫漫,留连于亭台楼阁之间,一如留连光景。拙政园雍容华贵、优雅大方,喜欢昆剧的人不去拙政园转转,是会有许多遗憾的。起码会少了点触景生情、触类旁通的感性认识。或者说喜欢拙政园的人不去听听昆剧,其结果也是如此。

  拙政园在风格上与昆剧的魁首《牡丹亭》极为相似。拙政园还有一个神话,就是说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以其为蓝本,给书中大小贵贱的人物搭出个舞台,一场悲欢离合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

  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院」,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故事就这样一幕一幕上演着。

  狮子林是拙政园的比邻,在几十步的距离内,有这么两个名园,足见苏州园林之盛了。传说园中的每一块太湖石都具狮子状,其实狮子林的出处是佛陀说法威仪如狮子吼。它过去是个寺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这就是狮子林了。

  二十世纪大名鼎鼎的作家福克纳在一块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上创作出不朽的作品,苏州园林也是如此,有时候还更小,似乎只在半张邮票上建亭叠石。

  用半张邮票,苏州园林就不无神奇地向世界寄出了一封信,蝇头小楷,珠圆玉润,夹叙夹议,条理分明。

  半园就是如此,半亭半阁,半真半假,这个「半」,是「怀抱琵琶半遮面」的「半」呢,还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半」?

由于中国文化很早就「晴空一鹤排云上」,独领风骚,所以也就处处散发出一种成熟的气息。

它被不同的角度讲述着、阐释着,而苏州园林可谓匠心独具,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着、阐释着中国文化的故事。

  散步在半园难免逼仄的花径上,只要抬头望去,似乎就能看到「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这两行诗出自刘禹锡的一首七绝: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一首七绝,可以看到园林故事中的精神。

  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独去时。

  这是清朝文人江弢叔的诗句。

  置身于苏州园林,时时产生的感觉就是「诗来寻我」。

  「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这是明末造园巨匠计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造园名著《园冶》中所说的话。留园就深得其旨。

  留园,这一片山水的精彩在于它的水面和水面四周的景观,绕水一周,等于穿过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从探春的「清风池馆」出发,走过「涵碧山房」,这里是欣赏荷花的好地方,所以又称「荷花厅」。然后访秋,顺着长廊渐次升高--「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下上,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真州东园记》)」--这是欧阳修的句子--在阵阵清风里,没有坐进「闻木樨香轩」,就闻到桂花的香气了。如果中秋夜有幸坐在「闻木樨香轩」的话,大概会和白居易一样,听得到月宫里桂子轻轻滴落的声音。

  「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遥遥相对,一个春天,一个秋天,时间沙沙而去,历史沙沙而来,遥遥相对的「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一部春秋,谁来解读?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苏州园林是历史的艺术。

  从「闻木樨香轩」往高处望去,是用来赏雪的「可亭」,碰巧遇到银桂飘落,也是可以以花代雪,也是可以陶庵梦忆:「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是没有人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罢了。

  苏州在外人看来,青山绿水,云树烟芦,粉墙黛瓦,吴侬软语,定是一个温柔之乡了。谁能料到竟也有无数慷慨之士。

  沧浪亭沿河一带的黄石,据说是宋朝造园艺术在苏州唯一留下的雪泥鸿爪。是耶非耶,并不重要,细细体会,的确大有遗意:隔水相望,朴素坦率一如王禹偁、梅尧臣的诗作;近身相抚,方阔瘦硬恰似欧阳修、黄庭坚的书法。

  在午后的阳光里,远远看来,黄石的色泽,更使这一片风景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秋天醇厚如酒的况味。

  就在这样风景里面的是「五百名贤祠」。

  五百名贤祠,三面粉墙上,嵌着从春秋到清朝两千五百年间的与苏州有关的五百九十四位仁人志士。「五百名贤」,是取其整数,与佛教传说中的五百罗汉交相辉映。把一些外地名流暂先抛开,可以看到苏州也有无数慷慨之士此话不虚。

  对近现代影响深远的两句话,就都是两个苏州人说的--

  一句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句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这里走过,既是身体的一次漫步,也是心灵的一次跋涉。

  陈从周谈到园林时这样写道:

  中国园林,予谓有静观与动观,大园以动观为主,小园以静观为主,并相辅而行事,要之景随人意,动静适时,且与园之大小有关。

  就像苏州刺绣是中国刺绣的符号一样,陈从周说的中国园林其实就是苏州园林,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也就是说,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标示了中国园林的最高水平。

  苏州园林,除了动静适时相辅相成之外,还有身体和心灵在刹那间领悟到永恒的交流。或者说动静适时相辅相成,就是为了获得身体和心灵在刹那间领悟到永恒的交流。正因为有了这一层面,所以苏州园林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风景区,它虽然是人工山水,但它的人文精神,使它具有了即使天开也不能达到的某种深度。

  园林的故事快讲完了,其实园林只是一个说明,说明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品质,从不缺失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成熟的精神。苏州园林则是映着它的一滴水,从檐头漏下,透明的身体被拉长了。

[ 本帖最后由 弹钢琴的daisy 于 27-7-2009 23: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0 谢谢分享!
extreme + 30 很美的一篇散文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7-7-2009 23:07:31 | 只看该作者
Daisy的散文功底不错啊,我来鸡蛋里挑个骨头:

雨巷诗人的《雨巷》似乎应该是杭州的大塔儿巷?不过这个场景放在苏州倒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7-7-2009 23:10:1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把苏州比喻为一把折扇,那么,小巷就是它的扇骨了。

  当我们把折扇打开,一面是明四家的山水,一面是张旭和孙过庭的草书。而在小巷的扇骨上,一代又一代人刻下了他们劳动、爱情、奋斗的印记。


这几句写的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7-7-2009 23: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extreme 的帖子

下面那些解说词可不是我写的,我可没有这文学功底。那是纪录片解说词。
真好,可以讨论江南。你连那条巷子也知道,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7-7-2009 23: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弹钢琴的daisy 的帖子

阮郎归

钿车骄马锦相连。
香尘逐管弦。
瞥然飞过水秋千。
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
柳悬悬。
莺房几醉眠。
醉中不信有啼鹃。
江南二十年

最喜欢最后一句:江南二十年,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多少沧桑,真是欲说还休,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8-7-2009 00:51:5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经典就是经典啊,好东西大家都会欣赏,珍惜
从初中时就超迷《傲慢与偏见》,买了本厚厚的书,超迷DARCY达西,算是我最喜爱的读物吧
很喜欢最新版Keira Knightley的版本,买了正版碟片,演得真是太美了
电影英国病人也好喜欢,那种浪漫的热情让人忍俊不禁
现在似乎都很难再找到一本跟那个时代相媲美的文字作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8-7-2009 13:08:23 | 只看该作者
很细腻的文笔,欢迎继续分享闲适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8-7-2009 17:2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exreme和kate _xu, 我抛了砖,果然引来美玉,江南的词和大家对电影和书的介绍,我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8-4-2024 23:31 , Processed in 0.036743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