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1336|回复: 1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壮观而可怕的一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1-7-2009 17:5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壮观而可怕的一生
  ??
  ??
  ??公子羽
  ??
  ??
  ??这是德意志最强悍的女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夜晚。2003年9月8日,黑夜覆盖着阿尔卑斯山北麓的慕尼黑南郊,没有狂风骤雨,没有闪电雷鸣,没有山崩地裂,平静至极,甚至连溺死过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施塔恩贝格湖此刻都只是在暗夜里向着维尔姆河的方向流去,孤独地流向一片未知的空阔,低缓,含蓄,未曾溅起浪花。小她四十岁的爱人克特纳告诉世界,她安然平静地在睡梦中离去,“只是心脏停止了跳动”。不,这完全不是她的风格。1902年8月22日,秋季阵风拂过柏林教堂巍峨的尖顶,她降生时强壮的哭叫声却比这尖顶还高,甚至让人怀疑是否有一个男孩困在她体内,她认定这不可思议的景象预示她一生的写照。1988年,苏珊•桑塔格忧心忡忡地针对她画册的出版说:“法西斯的迷人之处隔了六十年的光阴,却不曾消散……” 她只能嗫嗫地说“不要因为我为希特勒工作了7个月而否定了我的一生!”却不能再过多辩驳——她为第三帝国拍的电影的确太漂亮了!而此刻她竟然如此平静地离去,甚至让人不能回过神来。里芬斯塔尔,电影学院讲义里不敢提及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女导演,二战浩劫后几度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第三帝国最后的篇章,101年的岁数让所有恨她的人也为之气短,她的一生绝不是忏情录而是征战史,是以,朱迪•福斯特曾经计划自导自演一部里芬斯塔尔的传记电影,当被问到自己会选择什么电影标题的时候,她脱口而出:“被爱、被迫害、永不被忘记。”
  ??
  ??
  ??一 被爱
  ??
  ??七十年来,尽管她说“不过,我那时确实非常崇拜希特勒,他在任何角度都不好看,不是那种会让女人喜欢的男人;但是,他很有魅力。”可她还是否认了传说中与希特勒的浪漫关系。她一生中和男人并不紧密相关,“从未遇到一个真正使我幸福的男人”。里芬斯塔尔的父亲从一名蓬头垢面的管道工奋斗成为衣着整洁的取暖通风设备厂老板,给予了她血液里从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也埋下了她比男人还好勇斗狠的导火索。除了工作,她几乎全无爱好乐趣。这让阿道夫.希特勒都不吝词汇的把“德国最完美的女人”这样的赞美加冕于她,事实上,接受希特勒工作邀请以后的里芬斯塔尔干得的确完美,而且完美得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
  ??从很小时候起,里芬斯塔尔对命运的理解就是可以支配与驾驭的,年轻时,她就像一颗冲出炮膛的榴弹,什么都不畏惧,把别人几辈子都不敢做的事都做了!4岁写诗,16岁报考舞蹈演员,20岁作为芭蕾舞演员一登台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为她显露出独霸舞台的气势所折服,在布拉格的个人舞蹈巡演中,观众暴风骤雨的掌声没有摧垮剧场的舞台燃烧起了她亢奋的神经,结果她跳坏了膝盖!里芬斯塔尔相信这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四年后,踌躇满志地给导演阿诺德•范克写信,要求主演他下部电影《圣山》,与路易•特兰克演对手戏。高山片之父阿诺德•范克一向以严厉著称,此刻却被她随信附上的照片吸引住了,剃刀般的嘴唇与冷峻的峨眉,他相信拥有这样相貌的女人必定拥有非凡的意志力,于是同意让她出演,但需要亲自攀岩,里芬斯塔尔不但攀过了电影里的峭壁,她甚至还徒手攀过了欧洲版图上几乎所有的白云岩山峰,对她而言,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的恐惧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催化剂,那种乌云压城城欲催的震慑反而解放了她灵魂中的拿破仑。里芬斯塔尔征服了高山也征服了观众,拍下十部电影之后,连好莱坞导演冯•斯登堡都心悸不已,他对她许诺:"我可以把你塑造得跟黛德丽一样举世闻名。”。
  ??
  ??但是,这样的女人,一旦下定决心要在男人的世界里做一番事业,就势必不甘只在银幕上留下她的貌美。
  ??
  ??那是1932年的德国,二战的硝烟还藏在德国军工厂的某根烟囱中未被燃起,经济危机的焦躁、惶恐却席卷着德国社会疲劳的身心。正如自由派时事评论家利奥波德·施瓦茨席尔德当时描述的那样:“从每一次谈话中,无例外地会从谈话中感到,像有一股毒气向你扑来似的情绪,忧虑、不安、疲惫、反感、愤慨和歇斯底里构成的六千万倍的混合物,这种无法言状的也难于描述的情绪本身就是一个祸根”。也正是这一年,里芬施塔尔初次聆听希特勒演讲:“那一刹那……如同神谕出现……就像地球在我眼前无尽地绵延,并突然从中间裂成两半,喷射出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使得地球颤抖。当时,我似乎瘫痪了。”阿道夫.希特勒,同样注意到了她!那一年恰好是里芬斯塔尔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蓝光》上映,她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电影导演,也成功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银奖。德意志帝国未来的元首想必也早已经在里芬斯塔尔的镜头语言中嗫嗫自语:古德里安的装甲思想和行动,会帮助我改写世界历史,而里芬斯塔尔的镜头,将为我开创意识形态上的钢铁洪流!
  ??
  1934年,纳粹纽伦堡党代会,手拿直接发行无上特权的里芬斯塔尔直接调遣包括36名摄影师在内的120人,坐在22辆警车上长驱直入,在纽伦堡,根据她要求抢建的便于拍摄的桥梁、高塔、斜坡已经陆续就位,根据她的剧本编排而修改的会议流程也已经安置完妥。于是,一声令下,36台摄影机像机枪一样同时向100万人扫射,无数的聚光灯轰炸得纽伦堡好像被挖掘出的地层下的三千年前罗马古迹一样惊心动魄,无与伦比的手笔与元首对她本人才华慷慨的信任让里芬斯塔尔几乎一夜间就完成了电影史上最气势宏伟、蛊惑人心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她继承了几千年前流浪诗人荷马的衣钵,令古典主义诗歌中宏伟的文学叙述以画面的形式展开,在整体协调与个体呼应的故事主题中,从17万英尺的胶片中走来的希特勒俨然成为带领德国人民走出红海的圣徒摩西。1935年,电影公映,德国人民在热泪中认定了自己属于神裔的子民,苏维埃政权的领袖斯大林观看后也肯定为之动容,以致给她发去贺信,表示赞赏。后来《意志的胜利》获威尼斯双年展和巴黎博览会电影展两大金奖。两年后,里芬斯塔尔更执导拍摄了当年的柏林奥运会,她指挥着200多人的摄制小组铺设同步轨道,挖摄影坑,甚至放飞热气球,在画面叙事上的构思开创崭新的摄影技巧,让里芬斯塔尔成为运动摄影领域的真正先河,最后,花费18个月时间,里芬斯塔尔在400公里长的素材中剪辑出了四个小时的鸿篇巨制,是为《奥林匹亚》!她在拍摄期间口口声声地说,“奥运会开十四天就要结束,而我的电影至少要让人家看二十年。”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达到了这个目的。这部电影后来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得了金奖,在巴黎电影节上得了大奖,而且至今仍然是一部研究纳粹美学的一个经典电影文本。
  ??
  ??那时她的确是被爱的,人生最风光的岁月,她穿着泳装滑雪,跺一跺脚可以把整座阿尔卑斯山踩在脚下;她挽着希特勒的手臂同游,轻轻一声咳嗽可以让杀人不眨眼的元首殷勤地递上手帕;她甚至指挥着雅立安男人们为她鞍前马后地效劳,这些连死都不怕的男人怕极了她微微皱一下眉头。那时的她已经着手把美定义为嚣张、飞扬跋扈与咄咄逼人!一切就像她写的诗,如论如何跳跃、美艳、攀爬,却都以君临天下的气度大理石般盘踞着纸。
  ??
  ??二 被迫害
  ??
  ??
  ??
  ??《意志的胜利》与《奥林匹亚》像是电影纪录片史上两座奇崛的山峰,美而惊心动魄,既有一种钝器的质感也有着锐利的锋芒,那是一种不真实的质感,大完美与大对比强烈,革命性的剪辑、上帝般的俯瞰、以及大气的广角特写都深深影响了日后电影拍摄技巧与广告产业的发展。人类本身也第一次变作了史诗的载体而非演绎的历史,这些都让后来者只能仰望不能平视。不过,1939年9月,她被邀请去波兰拍摄闪电战的胜利,战争的狰狞和德国士兵对待波兰俘虏的残酷令她的心开始破碎。她甚至在100岁以后的回忆中说“对已经活到100岁没觉得什么高兴,反倒宁愿在1939年9月1日之前就已经死去:希特勒闪电入侵波兰之前是我的顶峰,从此之后一直是下坡路和数十年的挣扎和沉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里芬斯塔尔拒绝再用艺术的蛊惑为政治宣传裹包糖衣,但加上《民族的节日》与《美的节日》,四部电影确立了她如日中天的声名,也让她在纳粹艺术的卷宗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案底,以至于第三帝国倒台后,里芬斯塔尔先后5次被投入盟军监狱,还多次被关进精神病院。直到1949年,前西德非纳粹化委员会终审判决里芬斯塔尔为“纳粹同情者”,“没有从事与艺术无关的工作”,无罪释放。但她还是无法摆脱铺天盖地的指责。里芬斯塔尔只能一遍遍重申:“我只是一个艺术家,不太关心现实,只想留住过去的所有美好。我只忠实于一切美与和谐的事物,或许这样的处理方式是相当德国化的,但这并非出自我的意志,而是源自潜意识。”但事实上,里芬斯塔尔在电影界已经变成了一种忌讳,许多电影计划最终因缺乏资金而不得不流产,甚至连她的生活处境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她只能和母亲寄居在一个朋友房子的顶层能做饭的小阁楼里。但残酷的处境却并未让她的反思屈服:那并非是一种宣传性的纪录,而是纯粹的历史。如果是斯大林或者邱吉尔强迫我去拍,我也会用同样的角度和画面。我曾经在第三帝国的残酷中生活过,留下一个恐怖可怕的世界,我对此是有所承担”。“我为自己降生到这个世界上而道歉……但我不能为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而道歉,它得了大奖。我的所有电影都曾获奖。”
  ??
  ??1956年,海明威的小说给了她通往非洲的路线图,20年没有再拍电影,“半个世纪不能工作重返电影简直等同于死”她不得不以私奔的形式达成自己对视觉艺术的饥渴,电影拍不成了就拍照片好了,她深入苏丹中部的努巴部落,在经历了一场几乎断送性命的交通事故后,拍下努巴人的婚丧嫁娶、狩猎、文身、摔交。十几年间,她数度往返。“和努巴人在一起时,我的欢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和自己握手言和了。”1972年,她的非洲写真集《努巴》出版并巡展,悲叹原始自然消失的唯美风格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必须用三个秘书才能对付每天收到的来信,德国媒体和文化界略微缓和了对她一贯的敏感态度,但苏珊•桑塔格却在《迷人的法西斯》一文中再次拉响了防空警报,这位一向以笔锋犀利著称的美国文化评论界女祭祀指出里芬斯塔尔自称的“唯美主义”,在力与美的夸张中,掩盖着对种族身分的划分,乃是换汤不换药的法西斯审美品味。这正好引证当有人问里芬斯塔尔为什么只拍年轻与美丽的努巴人,从不拍老人与孩子,她回答说:“对我来说,作为被摄体,这些人没有魅力。”
  ??
  ??
  ??尽管,里芬斯塔尔有资格愤愤不平,曾经为欧洲的法西斯政府工作过的艺术家在战后几乎名声都没什么损失,为什么偏偏人们对自己的惩罚是如此严厉?1993年,一部由德国与比利时合作拍摄的名为《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壮观而可怕的一生》的传记影片再次引起话题。里芬斯塔尔在这部电影中仍然对她的影片的历史作用讳莫如深。她坚持认为个人是无法回避历史的包围与纠缠的。但她也许应该知道,既然当初敢于进入历史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有勇气对历史负责。任何闪烁其词都只能被看成是心虚的表现。一个敢于与历史调情的人是要受历史的严格检验甚至是报复的。她也许觉得历史不公平,为什么卡拉扬依然满面春风地扬起他手中的指挥棒,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居然也被奉为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但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要付出如此之多,凭什么就只有莱妮.里芬斯塔尔一人要承担为纳粹张目的历史责任?影评人里查德•考利斯对此问题一针见血:“那是因为《意志的胜利》拍得太好了,加上,她的风格,加上,她是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
  ??
  ??
  ??三,永不被忘记
  ??
  ??伟大的艺术需要献身精神,就像迷人的法西斯不得不遭到禁锢,但那种禁锢也是作为一种美的标本存在的。
  ??
  ??希特勒称赞《奥林匹亚》是“对我们党的力量和美丽的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礼赞”,一个德国导演在战后指出,“即使将希特勒与纳粹领导人的镜头从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克电影中剪除,做成一个非纳粹化的版本,它仍然充满了法西斯主义的精神。这部电影将体育处理成一种仪式化的英雄的、超人的伟业”。
  ??
  ??悲剧的根源,就在她把美当成宗教,笃信“真善美”三位一体,只要发现“美”,以为“真”、“善”必居左右。她献身的是美,在她心中,美的地位高于元首高于“党”。结果却是献身给法西斯。马克斯•韦伯说得好:“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其不真不善,唯其不美不善,才成其为真。”由于她的天赋,使电影美到极致,但并不真实,其中蕴涵的魔力甚至超越了法西斯的期望值。这是悲剧中的悲剧。反法西斯电影经常大段地剪取《意志的胜利》,也是因为它不真实,比真的还可怕,更适合作反面宣传。
  ??
  ??她72岁的时候,隐瞒20岁年龄,报考潜水执照成功。开始30年水下摄影,并创造潜水2000余次的纪录。她94岁的时候,去哥斯达黎加拍鲨鱼。95岁开始学习最新的SONY专业设备,苹果机加工图像的电脑软件也都是自己操作。97岁的时候,带着摄制组到战乱中的苏丹,因战事突变,紧急撤出时直升飞机坠毁,她大难不死。2002年,她100岁了,终于完成了她的最后一部纪录片《水下印象》,片长45分钟,记录了她于1974-2000年在印度洋海底潜水时拍摄的海底景象。在这1些年中,她好像是要刻意被人们遗忘一样,从一向钟情的天空、大地和高山,一头扎进了寂静无声的深海。不再有意识形态的能指、不再有煽动性极强的画面,只有印度洋的海水将无数斑驳的颜色唤醒……
  ??
  ??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志的胜利》这样一部电影成就了她,也毁了她。这个强悍的女人也注定将一生走不出希特勒阴影的笼罩和法西斯标签的类型化。尽管里芬斯塔尔在电影的气势与调度上流露的野心比那些学院派大师们更震撼,但她的宿命已经安排了她注定要在另一条更陡峭更险峻的道路上等候发落。一生对美的执着表达让里芬斯塔尔不会被人们忘记,她有这样的信心,自然也有着留待后人评价的勇气。她一生崇尚力与美,崇尚形体上的庄严与大势的渲染,这本是没有什么错的,错就错在她偏偏将美的形象投射给了纳粹,投射法西斯,投射给了元首。只能说是命运的造化如此,世事如烟,她创造了奇迹,可奇迹便是一幕幕悲剧,就像一边是宁可彗星般耀眼划破苍穹转眼隐入大地黑漆的短暂,一边是愿如衰草寂寂生长不求不占永沐甘露的久长,她只能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她的天赋与才华让这种选择更带有几分悲怆和无奈,恰恰说明里芬斯塔尔一生也走不出去的迷局实在是因为她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我会用2000匹白马拍摄战争搏杀的场面,亚马逊女王简直就是我的个人肖像,热情果敢,充满勇气……”里芬斯塔尔曾经这样表述自己最想拍的那部电影。其实,这样的故事正是在浮生里她所历经的热闹与萧条,挣扎和不甘心,也同样隐喻了生命里最叵测的东西与最激情最亢奋的美的结合,这种美,带着神话般的单纯与不可违,这样的美,是极致的。这样的美,同样也是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

------------------------
去看《意志的胜利》吧。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90 收起 理由
136mydream + 30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20 谢谢分享!
lisa2008 + 10 谢谢分享!
extreme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1-7-2009 18:43:0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lisa2008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1-7-2009 19: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formatc 的帖子

把签名改了?看来这次是走贤惠路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9: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extreme 的帖子

没看懂,小格以前是反贤惠路线的?

百度了一下 贤惠反义词

刁钻 泼辣 疯狂 激动 热情

是哪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1-7-2009 22:5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uhuey 于 21-7-2009 16:54 发表
悲剧的根源,就在她把美当成宗教,笃信“真善美”三位一体,只要发现“美”,以为“真”、“善”必居左右。她献身的是美,在她心中,美的地位高于元首高于“党”。结果却是献身给法西斯。马克斯•韦伯说得好:“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其不真不善,唯其不美不善,才成其为真。”由于她的天赋,使电影美到极致,但并不真实,其中蕴涵的魔力甚至超越了法西斯的期望值。这是悲剧中的悲剧。反法西斯电影经常大段地剪取《意志的胜利》,也是因为它不真实,比真的还可怕,更适合作反面宣传。


thanks for sharing. 唯一的感觉是,she is too beautiful to the ugly world, so she should not have been bor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01:18:5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有趣的描写,我们慢慢聊。比如这段:

里芬施塔尔初次聆听希特勒演讲:“那一刹那……如同神谕出现……就像地球在我眼前无尽地绵延,并突然从中间裂成两半,喷射出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使得地球颤抖。当时,我似乎瘫痪了。”

各位女同胞有过类似的体验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2-7-2009 17:3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liuhuey 的帖子

有,又怎样
没有,又怎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liuhuey + 5 笑得这么坏坏的,估计是有过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2-7-2009 17:3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formatc 的帖子

format MM 好像用过一张穿白毛衣的头像,俺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18:4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lisa2008 的帖子

您这么敏感干嘛,俺不过提议讨论一下。

再看这段:

一个德国导演在战后指出,“即使将希特勒与纳粹领导人的镜头从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克电影中剪除,做成一个非纳粹化的版本,它仍然充满了法西斯主义的精神。这部电影将体育处理成一种仪式化的英雄的、超人的伟业”。


法西斯主义的精神,真和天朝的某些主张是一致的呢。

   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是一种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社会主义、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法西斯主义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大英百科全书》对法西斯主义一词的定义则是:“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

http://baike.baidu.com/view/8292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2-7-2009 18:5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liuhuey 的帖子

好吧,不开玩笑了~

俺觉得描写得有点夸张,但是呢,因为没有见过希特勒,很难假定出莱妮初见他那一刹的感觉。抛开对错的分析,希特勒作为一个人,肯定有他不同寻常的东西,要不然他的演说不会那么有煽动性,所以这个描写可能是有真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19: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lisa2008 的帖子

希特勒发表演讲的煽动性,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在进行军事会议的时候,他也能够说服军事将领服从他的决定。

我只是好奇,莱妮这样一个意志坚定、崇尚个性的人,也会被他所催眠。

相当的好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2-7-2009 19:19:57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一物降一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3-7-2009 03:22:34 | 只看该作者
对她而言,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的恐惧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催化剂,那种乌云压城城欲催的震慑反而解放了她灵魂中的拿破仑。


这句话让我觉得她就是女版的希特勒。不知道这样想会不会有点不伦不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3-7-2009 03:44:56 | 只看该作者
1972年,她的非洲写真集《努巴》出版并巡展,悲叹原始自然消失的唯美风格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必须用三个秘书才能对付每天收到的来信,德国媒体和文化界略微缓和了对她一贯的敏感态度,但苏珊•桑塔格却在《迷人的法西斯》一文中再次拉响了防空警报,这位一向以笔锋犀利著称的美国文化评论界女祭祀指出里芬斯塔尔自称的“唯美主义”,在力与美的夸张中,掩盖着对种族身分的划分,乃是换汤不换药的法西斯审美品味。这正好引证当有人问里芬斯塔尔为什么只拍年轻与美丽的努巴人,从不拍老人与孩子,她回答说:“对我来说,作为被摄体,这些人没有魅力。”


我对这段很感兴趣啊。找了一些资料和照片来看!

http://www.taschen.com/pages/en/ ... evin_brownlow.1.ht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coredump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3-7-2009 10:44: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tellahie 于 23-7-2009 02:22 发表


这句话让我觉得她就是女版的希特勒。不知道这样想会不会有点不伦不类?


嗯,有一定的道理

“那时的她已经着手把美定义为嚣张、飞扬跋扈与咄咄逼人!一切就像她写的诗,如论如何跳跃、美艳、攀爬,却都以君临天下的气度大理石般盘踞着纸。 ”

~~~~~ 她和希特勒在审美和性格方面,一定有着惊人的相似和共鸣。而“那一刹那……如同神谕出现……就像地球在我眼前无尽地绵延,并突然从中间裂成两半,喷射出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使得地球颤抖。当时,我似乎瘫痪了。阿道夫.希特勒,同样注意到了她!”就是这种心灵感应在那一刹碰撞时发生的奇迹。在她开始为希特勒工作之后,这种共鸣产生的强大互动,继续激发了她的天分,“里芬斯塔尔干得的确完美,而且完美得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1935年,电影公映,德国人民在热泪中认定了自己属于神裔的子民,苏维埃政权的领袖斯大林观看后也肯定为之动容,以致给她发去贺信,表示赞赏。”

~~~~~~但她终究只是一个唯美的艺术家,为美而生,为美而死。“1939年9月,她被邀请去波兰拍摄闪电战的胜利,战争的狰狞和德国士兵对待波兰俘虏的残酷令她的心开始破碎。她甚至在100岁以后的回忆中说“对已经活到100岁没觉得什么高兴,反倒宁愿在1939年9月1日之前就已经死去:希特勒闪电入侵波兰之前是我的顶峰,从此之后一直是下坡路和数十年的挣扎和沉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里芬斯塔尔拒绝再用艺术的蛊惑为政治宣传裹包糖衣”。可见她和希特勒是有根本不同的。

~~~~~~~ she was just too beautiful to the ugly world, so she should not have been born

[ 本帖最后由 lisa2008 于 23-7-2009 09:5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3-7-2009 10:4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lisa2008 的帖子

有着同样的性格,作着不同事情。一设定目标,就勇往直前,不再回头看。

其实我不讶异希特勒吸引了她。倒是在想她为什么在这么多人中吸引了希特勒。果然锋芒毕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3-7-2009 10:5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stellahie 的帖子

还是因为共鸣,而且是不需要语言,不需要身体接触,就可以交流的那种 ~ 我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3-7-2009 11: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lisa2008 的帖子

我觉得,那也可以叫催眠。哈哈哈~~~ (胡言乱语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3-7-2009 11:08:52 | 只看该作者
催眠是单向的,共鸣是双向的

共鸣就像有种人,能在一大堆人里面一眼就发现自己的同类,他俩就是这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3-7-2009 11:1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lisa2008 的帖子

双向催眠。催眠与反催眠。

我觉得啊,莱妮.里芬斯塔尔的美是超越外表,跨越时代的。一生为追求美而生的一个女人。

~~~~~~~ she was just too beautiful to the ugly world, so she should not have been bor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3-7-2009 11: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stellahie 的帖子

完全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3-7-2009 14: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stellahie 的帖子

她的美不是外表形态的美,不是气质仪态的美,也不是知性历练的美,看这段:

从很小时候起,里芬斯塔尔对命运的理解就是可以支配与驾驭的。年轻时,她就像一颗冲出炮膛的榴弹,什么都不畏惧,把别人几辈子都不敢做的事都做了!4岁写诗,16岁报考舞蹈演员,20岁作为芭蕾舞演员一登台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为她显露出独霸舞台的气势所折服,在布拉格的个人舞蹈巡演中,观众暴风骤雨的掌声没有摧垮剧场的舞台燃烧起了她亢奋的神经,结果她跳坏了膝盖!里芬斯塔尔相信这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四年后,踌躇满志地给导演阿诺德•范克写信,要求主演他下部电影《圣山》,与路易•特兰克演对手戏。高山片之父阿诺德•范克一向以严厉著称,此刻却被她随信附上的照片吸引住了,剃刀般的嘴唇与冷峻的峨眉,他相信拥有这样相貌的女人必定拥有非凡的意志力,于是同意让她出演,但需要亲自攀岩,里芬斯塔尔不但攀过了电影里的峭壁,她甚至还徒手攀过了欧洲版图上几乎所有的白云岩山峰。对她而言,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的恐惧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催化剂,那种乌云压城城欲催的震慑反而解放了她灵魂中的拿破仑。


这是非凡的意志,还有永不言败的性格。“灵魂中的拿破仑”,说得实在是好极了!

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美,所以才会那样的有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3-7-2009 14:2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liuhuey 的帖子

对啊。就是那种坚毅的美,强大的美,经验累积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3-7-2009 14:36:48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没有人听过第一装甲师军歌《SS闪电部队在前进》? 气势磅礴!


大陆的美菱冰箱广告, 曾用它来作为背景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3-7-2009 14:43:50 | 只看该作者
"刘叔',   你的头像是德军山地师的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3-7-2009 15:14:59 | 只看该作者
    她72岁的时候,隐瞒20岁年龄,报考潜水执照成功。开始30年水下摄影,并创造潜水2000余次的纪录。她94岁的时候,去哥斯达黎加拍鲨鱼。 95岁开始学习最新的SONY专业设备,苹果机加工图像的电脑软件也都是自己操作。97岁的时候,带着摄制组到战乱中的苏丹,因战事突变,紧急撤出时直升飞机坠毁,她大难不死。2002年,她100岁了,终于完成了她的最后一部纪录片《水下印象》,片长45分钟,记录了她于1974-2000年在印度洋海底潜水时拍摄的海底景象。在这1些年中,她好像是要刻意被人们遗忘一样,从一向钟情的天空、大地和高山,一头扎进了寂静无声的深海。不再有意识形态的能指、不再有煽动性极强的画面,只有印度洋的海水将无数斑驳的颜色唤醒……


这个女人简直是Amazing,像她这样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是出类拔萃的。不知道哪里可以搞到她拍的这个片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liuhuey + 5 我很赞同!youtube上应该有,你找Triumph o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3-7-2009 15:1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uhuey 于 23-7-2009 13:22 发表
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美,所以才会那样的有魅力 ...


主要是有穿透力,感应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3-7-2009 15:2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lisa2008 的帖子

刀刀见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3-7-2009 16:3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njwdj 的帖子

这首歌我非常的喜欢,ERA的歌“The Mass”就是啦。

美菱......我就不说什么了,请想象一下他们装着一卡车冰箱,放着这首曲子家电下乡的场景。

曲子试听在这里:
http://ting.mbox.sogou.com/liste ... p=40010200&dp=1

德军山地师的PP”?大概是吧,反正是看着喜欢的图片——我承认我骨子里有点法西斯主义的情节,呵呵


真好啊,在一篇帖子里面,跟大家可以探讨这么多东西,人文、政治、音乐、艺术,甚至还有女性的某种生理反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njwdj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3-7-2009 17:05:5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不错的music,尤其是听不懂词,又多了几分神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9-1-2025 19:29 , Processed in 0.074177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