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楼主 |
发表于 6-3-2009 00:00:40
|
只看该作者
(二)
虽然看上去还不算太大,不过离开校园这么多年,扮作是人家大一的弟弟妹妹去上课,要装嫩还是得有点勇气。幸好这么几个月来总在吃完晚饭后把MQ当做是后花园散步,对MQ的大致布局有所了解。加上弟弟新生Orientation过程中的耳渎目染及言传身教,相信自己这身T恤加牛仔的行头不至于一眼被人看出是欧巴桑的级别出来。
MQ的本科一般为三年,学分制,一般有3个Level,每个Level有不同课程,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每个学期选择相应的课程,一般每学期选课不超过4门。每门课分为Lecture, Tutorial, Practise(有的课程有),一般Lecture是大课,几个班人一起上,老师同一讲解。讲完后根据课题后的作业,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解释,这就是Tutorial, Tutorial一般10-20个人一个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班级。如果是Practise大概就是给那些实践课程,比如说计算机上机课程来使用的了。我打算先找个Lecture, Tutorial就算了。要是被人家点着名扫地出门,脸可就丢大了。
拿着本700页的大块头Handbook of Undergraduate Studies, 费劲千辛万苦找到了Marketing。第一个Level有5门课,人口统计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基础,概率统计。翻了一下Timetable, 市场基础(Marketing Fundamentals)的Lecture时间正好是周四晚6点到8点,C5C楼,就是号称为四合院的那栋楼。弟弟说很多课程都不用课本,都是老师在网上先发布的课件,有些课上完后网上还会发布课程录音。可惜弟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没选这门课,就无法下载到这门课的课件。算了,有空先去听听吧,最好认识个啥帅哥美女,以后课件的问题就顺带解决了。
揣着眼镜盒抱着本笔记本(notebook), 不用几分钟时间就找到了教室。天生就是好学生的料,在学校里头从来不迷路,呵呵。一进教室,就像是进了小型的音乐厅,感觉真和我当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听演奏差不多,周围的座椅梯度分明,把主席台环形围绕在台阶最下部的讲台上。教室不大,200人左右的椅子,我坐在最后一排,离投影屏幕也只有10米的距离。国内也在大班上过课,基本坐在后排就只能睡觉的份了。
讲师是一位金发女郎,一袭黑色连身裙,穿着性感的黑丝袜,蹬着黑色的尖根皮鞋。一上来就让一位亚裔的Librarian给大家讲如何用MQ的online library查找学习资料。因为我不是MQ的学生,没有什么机会也没什么兴趣去他们内部网学习写论文,就坐在那四处张望。以前听说MQ的中国学生很多,听弟弟说Accouting里的的确很多,今天这Marketing课程里的倒是很少,少部分的几个亚裔好像大部分都不太像是国内过来的。欧美人看上去比较早熟,但是还是能看出很多男女孩子都是18-9岁的样子。但也有几个年纪大些的,看上去有30-40岁,拿着课件,应该不是像我这种旁听的。有几个学生很认真,Librarian在做的操作他们都仔仔细细用笔记下,一看就是那种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这也在后面的问题回答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也不乏心不在焉的同学,用笔在纸上随意涂画着。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开始收拾东西,大概是不想听人家讲怎么用online library浪费时间(我是觉得教人家怎么上网查资料是挺浪费时间的,出个guide好了,有谁想查的时候看看不就好了么,这会谁也没电脑,听了也记不住呀),课程开始20分钟后就堂而皇之地走出了大门。我这会也开始后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家吃晚饭呢。
25分钟过去,Librarian终于收工,金发女郎开始讲解Marketing。一上来就放了一段AustKick的广告,放完后问大家这个Marketing做得怎么样。有没有体现它的Objective, Objective是什么。老外的学生就是有积极性,开始踊跃回答问题。要是在国内,肯定几棍子也打不出一个P来。课堂气氛一下子由之前的沉闷变得热闹起来,我的兴致也高了起来。因为教室不大,老师没有用话筒,没有课件很多单词还是不知道什么意思,坐在后排的我虽然雅思听力8.0还是多少有些吃力。只能吊着脖子很用心地听,感叹着不是Native Speaker的确是差很多,反应明显没有那些Native English的学生快,有些时候就算是很多问题想到了,也没法很迅速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在回答这些发散性思维问题的时候。听说这里本科的要求雅思是单科6.0,overall 6.5。我觉得自己没课件能听懂个60%,如果有课件预习一下大概能听懂个80%,真不知道如果6.0该如何听课才好。
一堂课上穿插了好几个案例,先讲到Toyota的去年的Marketing Objective。那会Toyota信誓旦旦要取得全球市场15%的份额,然后大伙开始讨论这个Marketing plan是不是符合SMART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alistic, Time) ,结果是现在这种经济形势,啥目标大概都很难Achievable了。然后引申到SWOT分析(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开始讨论当前经济环境下MQ的SWOT, 其它的哪些行业会因祸得福等。然后又讲到Bank of New York, 分析它Marketing Strategy的优劣。每一段案例都准备了视频,对于我这种喜欢看英文广告的人是最开心不过了。所以到最后散场时放Cococola的视频时,我还一个人坐在傻乎乎地看着,呵呵,巴不得她课程再长一点才好。
虽然已经吊着脖子听了,还是有些跟不上。毕竟太多行业名词,PPT有时候放得很快,眼睛扫得也太慢,下笔记东西就更慢了,得搞个文曲星过来。但是还是很喜欢这里的上课方式,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相比之下,国内的课程就都是照本宣科,过于死板。虽然这里的案例分析并没有深入,毕竟是Level 1, 但是这Marketing的冰山一角就已经让我对它爱不释手了。是那种很久违的熟悉感,终于找到归属的感觉。
大概是大家都饿了,下课前半个钟头就有人陆陆续续离开,前10分钟大部分人都开始收拾东西。老师的讲义也开始翻得飞快,这儿的老师也真是以学生为本,充分理解学生们的归心似箭。那会儿大概全班就我一个希望她能再多讲点,还在思想斗争着要不要编个理由上去要一份课件。哎,自己当年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主动积极过,现在不是自己的课没有degree倒是很自觉起来。怪不得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倒是课非蹭不得听也。
突然发现澳洲真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就是这些很简单的惊喜,让生活充满快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