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冰翡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走近粤语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1-2-2009 11:18:2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有没听说香港已故的填词人林振强曾将徐志摩的诗改成粤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静鸡鸡我走啦,就好似我静鸡鸡甘黎

有空我上网把整首诗找出来,包笑到你地look 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itz + 20 预定!XD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1-2-2009 16:3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prilpoon 于 1-2-2009 11:18 发表
大家有没听说香港已故的填词人林振强曾将徐志摩的诗改成粤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静鸡鸡我走啦,就好似我静鸡鸡甘黎

有空我上网把整首诗找出来,包笑到你地look 地



期待分享啊!光看这两句已经很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1-2-2009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沉沉 于 1-2-2009 05:16 发表
用粤语来念古诗是很压韵的.

高中的时候念的《木兰辞》,就是用广州话背的,还是老师带头哦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



确实更押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1-2-2009 17:2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8802 于 30-1-2009 18:40 发表
不久前,《广州日报》登了篇调查报告,说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小学生中有三成不会说广州话!这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很高兴能参加楼主引起的讨论!我细看了大家发表的帖子,看来大家所谈的粤语其实所指的就是广州话 ...


事实说明,鞑靼普通话很强势,因为天朝文化主官很强势,政策上正在强压粤语,而非粤语本身不强。

06年,本南蛮曾经仔细搜索过关于粤语是汉官话的说法,当时正是某些强汉愤愤勃起的时间,汉血汉服,loong的炒作正盛,所以,06年汉官话粤语的搜索结果很翔实。

俺不出色的记性,也记得06年粤语汉朝官话说,粤语唐朝官话说。

神奇的天朝,08年再去搜索,砖家们的口径居然集体修改了。现在你们可以看见貌似很认真的考证过程,已经湮灭了粤语的汉官话和唐官话的说法(有人不遗余力去湮灭),只剩中原雅语的属性。

08年只能搜索到粤语汉官话的一点点残迹:汉武灭南越国,官话传至岭南。

注意了,元鼎六年,汉武帝派军攻打南越国,屠广州城。主奴制度的朝代,主人是那些南下的汉人贵族和良家子,南越国人成了奴,到底是说主人的话,还是主人跟着讲奴的话?

屠广州,就是说清仓,重新以汉人为主,支配南越亡国奴,搭建一个新的大汉广州殖民地。

在鞑靼普通话年代,矢志把粤语边缘化至湮灭的砖家集团,07年起表现了神奇的逻辑能力:粤语形成于南越,先于汉,被汉武攻灭后,汉官人来粤都讲奴话,把粤语流传至今。

粤人在海外自称唐人,聚居之处牌坊为唐人街,明显不符合天朝已经定义的华人形象.............你们应该爱华而不是爱唐。令天朝很难堪——日本帝国更像大唐当年,所谓天朝盛世,不如日本经济崩溃那几年,强唐是鼓励人口生育和扩张的,天朝没那胆子和实力去鼓励,眼睁睁陷入老龄化危机不可自拔。

唐人的称呼对天朝来说明显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粤语恰强于鞑靼普通话。天朝教鞑靼官话,南蛮也是受害者,越长大越说不利索,只能用写的。而粤语偏偏是写不清楚,通常不用写,很轻松就说明白了。

官话是用来说的,用来写的叫做汉语,说不利索的鞑靼普通话很垃圾很假,到了能大庭广众把鞑靼官话假话说利索的都是稀有人才的神奇程度。

粤语通常叫做白话,广州为中心严格八音的粤语才是广州话(香港话)。

潮州话是粤另一大语种,十二音的难度,形成了潮汕自己人捞偏行集团。潮汕话母语的语速恐怖,于是潮汕人士思维清晰度和速度生生拔高一节,敢想人之不敢想,捞人之不敢捞,有不择手段成首富的天生优势。沪商浙商台商,想想他们口语母语的恐怖语速吧。

黄某人把供应商玩的死去活来,呵呵,潮汕佬。

简陋的四音卷舌,成本超低的简化字,才是天朝需要的扫盲利器。天朝的理想永远是低工资低成本山寨事业,搞不来正经事情。

广州市天河区的小学生中有三成不会说广州话!这实际上很正常,很对路。

作为南蛮,俺很清楚,孩子先学八音十二音等强势口语,再学简陋的鞑靼话,会遗留强势口音问题。没办法,不考虑个体大脑发育的差异,通常状况下,高级口语的下意识骄傲,不自禁在低级口语过程表现出来,叫做口音。

在外唐人说中国英语,也算这种口音范畴。

正确的步骤要反过来,儿时,先学垃圾鞑靼话,小学以后再学高级口语八音十二音,比如粤语什么的,才符合口语进化规律,不会在低级鞑靼话中留下口音,在该死的鞑靼天朝,口音意味着唐人会被鞑靼的鬼魂严重鄙视。

广州作为非洲黑人免费爱兹殖民地,广州天河区的小学生居然有七成不会讲非洲话,才是异常古怪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diegolin 于 1-2-2009 18: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1 收起 理由
BlueFalcon + 20 有趣,支持多样化视角
aprilpoon + 20 很有意思!支持一下
冰翡翠 + 1 有些偏激,请注意用词!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1-2-2009 18: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楼上 diegolin兄:
很高兴阅读你的帖子!也注意到你头像图中的“大碌竹”,这可是能称之为广东西江一带的代表物啊。还有你的网名如果用粤语拼写,拟应为“大旧林”(姓林的大个子),未知对否?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1-2-2009 18:42: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粤地大碌竹不以麻竹为原料,一般推崇马蹄竹,讲究傍墙根自行站立,俺研究粤地水烟筒和阿拉伯水烟壶(全是广州佬生产的)以后得出结论是大碌竹水量是最重要的,于是弄了一条云南大碌竹,你看到的是典型云南水烟筒风格。

diego因为俺是马拉多纳粉丝。

在广东白话发音是  嗲狗,和乖猪一样,通常用来对亲生婴孩爱称,表示超亲昵,嗲狗多用于男孩和长子,乖猪则不特定用于男孩。俺不取这层意思,不然这就变成俺给长子的名字。
台湾译音更牛,diego他们敢译成大阿哥...........

[ 本帖最后由 diegolin 于 1-2-2009 18: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1-2-2009 18:50: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egolin 于 1-2-2009 18:42 发表
楼上,粤地大碌竹不以麻竹为原料,一般推崇马蹄竹,讲究傍墙根自行站立,俺研究粤地水烟筒和阿拉伯水烟壶(全是广州佬生产的)以后得出结论是大碌竹水量是最重要的,于是弄了一条云南大碌竹,你看到的是典型云南水烟 ...



嗲狗??俺还真看不明白哦!有这样的婴儿昵称?

大碌竹现在已经没什么人在用了吧,不过确实很有意思,水烟,以前女人也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1-2-2009 19:17:26 | 只看该作者
在广东白话发音是  嗲狗,和乖猪一样,通常用来对亲生婴孩爱称,表示超亲昵,嗲狗多用于男孩和长子,。。。

反对。 大家不要冒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10 我也很纳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2-2009 09:09: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prilpoon 于 30-1-2009 21:57 发表
我不知道广东话包括了四个语系?因为香港人就是说他们说的是广东话...

粤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大量的外来语直接音译。如巴士,的士,多士,士多、忌廉、林婶(lump sum)等等,亦古亦今、亦中亦西。还有 ...


揸士的坐的士去士多买多士。(拿着拐杖坐出租车到商店买面包。)

不过这比较接近香港的表达方式,广东人这样说的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2-2009 12:25:30 | 只看该作者
真系无得顶:

《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以下数段从略)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剑桥拜拜》
我静静鸡散水,
就好似我静静鸡咁踩嚟;
我静静鸡yaap手,
同啲云讲声“係噉先喇,喂”
河边嗰啲金柳,
好似个新娘喺黄昏晒太阳;
反映喺水上面个靓样,
喺我个心度浮吓浮吓咁样。
(以下几段悭番)
但我唔可以唱K,
讲拜拜嗰支笛衰咗;
热天的昆虫都为我收声,
剑桥今晚真喺哑咗!
我静静鸡散水,
就好似我静静鸡咁踩嚟;
我拍拍箩柚,
一啲云都毋拎,嫌重得滞。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0 收起 理由
ubuntuhk + 30 你太有才了!
冰翡翠 + 30 搞笑,谢谢分享
ritz + 30 哈哈,分分来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2-2009 12:27:36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MacroJ + 20 哈哈,居然係佛山嘅论坛。难道你係佛山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2-2009 12:3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0 aprilpoon 的帖子

..., 豬頭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2-2009 13:44: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prilpoon 于 2-2-2009 12:25 发表 剑桥拜拜》
我静静鸡散水,
就好似我静静鸡咁踩嚟;
我静静鸡yaap手,
同啲云讲声“係噉先喇,喂”
河边嗰啲金柳,
好似个新娘喺黄昏晒太阳;
反映喺水上面个靓样,
喺我个心度浮吓浮吓咁样。
(以下几段悭番)
但我唔可以唱K,
讲拜拜嗰支笛衰咗;
热天的昆虫都为我收声,
剑桥今晚真喺哑咗!
我静静鸡散水,
就好似我静静鸡咁踩嚟;
我拍拍箩柚,
一啲云都毋拎,嫌重得滞。


犀利啊!我闻到了淡淡的麦兜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2-2009 14:3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沉沉 于 1-2-2009 19:17 发表

反对。 大家不要冒认。



广州话里面没嗲狗这个词,他们管小孩叫做细路

粤语白话里面却是有的,白话地区更大,包括广西,嗲狗弄是接近乡村的教法,白话里面管小孩叫做弄,北方也有大家很熟悉的狗剩,冰版应该不会诧异。

缺口碗用得久,源自秦地,贱名娃好养,源自中原,中原雅语的粤白话,赋予婴孩贱名昵称,很符合显贵不至岭南的史实,不是啥不可思议的事情。

传统上,大名是周易计算范畴比较严谨的事情,和这些不同。

乖猪应该不用质疑,洗白白,洗白白,倒开盆水啰,快洗白白 乖猪咪乱郁咋,听话唔好曳啰。

现代西医肺癌说法的威吓之下,吸烟是说到底是种怕死产业,大碌竹的生命力不是普通顽强。请参看SHI SHA依然是奢侈的烟草方式。

[ 本帖最后由 diegolin 于 2-2-2009 14:5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2-2009 15:05:15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昵称起贱一点广东也流行啊,而且还有不少人为了孩子好养活,让自己的亲生孩子改叫父母为姑、叔叔、婶、伯等等,不能直称,爹、妈呢。

我妈妈生在西关人家,属中产家庭,有自己生意有整栋楼收租,但外公外婆因为生育了几个孩子都夭折,所以我妈一直称他们为姑和伯。农村这种现象更多,还有把男孩子叫阿妹的,什么大妹、细妹等,呵呵呵,也是为了好养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2-2009 16:36:18 | 只看该作者
我听说民国的时候朝廷内关于用普通话还是粤语作为官话有过一番争论,支持粤语的官员占多数。孙中山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极力游说这些人投国语一票,粤语和历史擦肩而过,令人心痛

全世界都在推广多元文化,某党还在像对付敌人一般对付地方文化,实要实现全国大同。恭喜,恐怕在洗脑教育实行的第60个年头,离目标实现应该不远了。何苦有识之士,如我们的DIEGO都早已移民海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2-2009 17:52:41 | 只看该作者
粤语有九个音我还真不知道,但粤语白话是古汉语,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发现白话和古文很像,平日里白话都说 “斟酒、斟茶”,把钱叫做“银子”你也可以说是“银纸”,发音是一模一样的。“也” 说作“亦”,比如那首歌“再见亦是朋友”“多少”说作“几多”,“一口”叫“一啖”比如苏东坡的“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那首诗,和喝酒有关的的“两盅酒”,惹某人生气叫“激”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2-2009 19:56:09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还在读初中时,一时兴之所至,用粤语方言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在此先不说文章的幼稚。但这下可好,尤如犯了天条,不仅语文老师给了个“大鸭蛋”,还向校长作了禀报。校长专门约谈,申斥之后,严令“下不为例”!幸而“文革”尚未开始,不然就可能成了“大件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2-2009 19:58: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egolin 于 1-2-2009 18:42 发表
楼上,粤地大碌竹不以麻竹为原料,一般推崇马蹄竹,讲究傍墙根自行站立,俺研究粤地水烟筒和阿拉伯水烟壶(全是广州佬生产的)以后得出结论是大碌竹水量是最重要的,于是弄了一条云南大碌竹,你看到的是典型云南水烟 ...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3-2-2009 01:24: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prilpoon 于 2-2-2009 16:36 发表
我听说民国的时候朝廷内关于用普通话还是粤语作为官话有过一番争论,支持粤语的官员占多数。孙中山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极力游说这些人投国语一票,粤语和历史擦肩而过,令人心痛

全世界都在推广多元文化,某党还在像 ...


惭愧,还在粤地呢,只是来OZ论坛吹水

另外,俺错了,潮汕话是十音,广州话九音。

[ 本帖最后由 diegolin 于 3-2-2009 01: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3-2-2009 17:4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egolin 于 3-2-2009 01:24 发表


惭愧,还在粤地呢,只是来OZ论坛吹水

另外,俺错了,潮汕话是十音,广州话九音。


哦,那为什么还不走??看着我们的岭南文化一天天被摧毁,还不如来澳洲把它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3-2-2009 17:52:01 | 只看该作者
俺英文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3-2-2009 18:29: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8802 于 2-2-2009 19:56 发表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还在读初中时,一时兴之所至,用粤语方言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在此先不说文章的幼稚。但这下可好,尤如犯了天条,不仅语文老师给了个“大鸭蛋”,还向校长作了禀报。校长专门约谈,申斥之后 ...



你好强啊,六十年代俺还没出世.....

前辈前辈,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4-2-2009 14:4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冰翡翠 于 3-2-2009 18:29 发表



你好强啊,六十年代俺还没出世.....

前辈前辈,呵呵

冰版莫客气,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尊,更何况在网上何来前辈之有!
老夫已退休,女儿和你们一样的到澳洲打拼,想多了解澳洲的方方面面,以祈减少代沟及地沟,借了贵站的一方宝地作学习园地而已。
承蒙不弃,多谢多谢!

[ 本帖最后由 w8802 于 4-2-2009 14:4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4-2-2009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8802 于 4-2-2009 14:40 发表

冰版莫客气,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尊,更何况在网上何来前辈之有!
老夫已退休,女儿和你们一样的到澳洲打拼,想多了解澳洲的方方面面,以祈减少代沟及地沟,借了贵站的一方宝地作学习园地而已。
承蒙不弃,多 ...


好爸爸啊!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5-2-2009 01:3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冰翡翠 于 29-1-2009 20:24 发表


不会吧,如果父母家人都是讲粤语的,孩子应该都会讲啊,就算在学校的时候被强制不准讲,放学一样可以讲,家里都是看香港电视的,怎么可能不会??



真的,我儿子快九岁了,可广东话说得极差,虽然我和他爸在家基本都是说广东话的。估计是因为幼儿园小学都是普通话教学,而且之前我的父母和保姆都是长期同他讲普通话(大约五岁半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5-2-2009 01:5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6 亦文亦武 的帖子

不要紧的,我7岁到广东才学粤语,我爸妈都不会粤语,到我小学毕业已经混成本地口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5-2-2009 08:32:31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无线拥有最大的粤语资料库,可惜必将成为国有,自此最后一块阵地已失。到将来,粤语恐怕只能苟延残喘,且多数俗语亦将烟消云散,只余九音或十音,可悲可叹。

[ 本帖最后由 Port_1433 于 5-2-2009 08:3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5-2-2009 12:01:22 | 只看该作者
貌似粤语和客家话更贴近古汉语,多读古文是不是也是学习广东话的一大途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你很聪明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6-2-2009 18:0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rt_1433 于 5-2-2009 08:32 发表
香港无线拥有最大的粤语资料库,可惜必将成为国有,自此最后一块阵地已失。到将来,粤语恐怕只能苟延残喘,且多数俗语亦将烟消云散,只余九音或十音,可悲可叹。


无线成为国有?那真是本世纪最可怕最可惜的事情之一啊,到了那个时候,恐怕移民也来不及了

希望黄子华不会成为国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5-2-2025 04:50 , Processed in 0.082823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