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9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陳啟宗﹕大國崛起之道 發展大陸型經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4-2008 20:5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很好的文章,与各位共享.
陳啟宗﹕大國崛起之道 發展大陸型經濟

明報專訊】編按:本文是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今年1月11日在北京「搜狐2008‧新視角高峰論壇」的演講。標題為編者所加。
10年前的一天,搜狐創辦人張朝陽先生從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不久,到我上海辦公室找我。不久之後,我家裏的晨興公司就成了搜狐的第二大股東。所以張先生邀請我到此高峰論壇作講者,不能不來。不過他開給我的題目實在太大了,是5個主旨報告裏最大的一個。「大國崛起之道」是聖賢之士、有大智慧者、大思想家、大政治家所討論的題目。我只是一介商人,况且只有15分鐘,怎能勝任?為此,每個思想只能點到即止,不過很多都是我在其他場合發表過意見的。
要成為大國,地域必須夠大,人口必須夠多,還得要有一定的天然資源。地不夠大、人不夠多,很難持續「大國」的地位。由是觀之,全球只有6個國家有可能成為大國。從人口多寡來數,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與俄羅斯。印度尼西亞人多資源豐富,但是土地面積還是不夠大,恐怕不易成為真正的大國。此外就是歐盟,但因其不是單一國家,國與國之間的裂縫不能完全避免,不能以一國視之。
當然地大人多不一定就是大國。真正的大國必須在他國眼中同時是強國。二戰後的印度和巴西,雖大不強,也就說不上「大國」。中國又怎樣?從歷史上看,3000年來大部分時間都應該算是「大國」。同期的歐洲與中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既然如此,那麼中國何來「崛起」?原因相當簡單:中國在經過了歷史上長期的繁榮後,也經歷了以往200年來的嚴重衰敗,所以也許更應該把中國今天的發展看為「再起」或「復起」。四大文明古國,至今只有中國還算得上是一統的大國。
直至1800年前後,中國佔全球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名副其實的「大國」。可惜近200年來積弱,逐漸淪為軟弱無能而貧窮的國家。那麼今天的復起,是否將把國家帶回3000年文明成就的軌迹呢?我還不敢肯定,但是很有可能。為此,國人實應珍惜當前的歷史機遇。
幾年前北京有一位前輩提出了「中國的崛起」。後來據說國家領導人覺得這名詞在國際上有不妥之處,給人以威脅別人的印象,故此改用「中國的發展」。如何向國際社會表述中國為自身發展所作的定義固然重要,然而關起門來,關鍵問題卻不是應該用什麽詞彙,而是對國家的發展大勢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叫「崛起」也好,叫「發展」也好,事實乃是要在一個不長的時期之內,讓國家由一個窮國變成為一個算是富有的國家,由貧弱逐漸變為富強。以中國之大人口之多,人均收入雖然仍低,但稍加增長,經濟總量的增長就相當可觀,加上近年外貿增長迅猛,就很難不叫某些外國人擔心而覺得受到威脅,特別是現今世界格局裏的老大哥美國。
成為大國的第一個條件——經濟強大
那麼怎樣才算是「大國」、「強國」呢? 我看衡量的標準最少有三方面。
第一、國家必須經濟強大;
第二、能影響鄰邦。在今天科技進步的地球村裏,鄰邦差不多包括全球各國;
第三、必須有大國之風,就是有風度,有自信心,不卑不亢。 這是國家與老百姓因對自身實力自信的表現。
不言而喻,大國必須經濟強大,同時有強大的國防能力。工業革命給西方國家生產力和整個社會帶來的突飛猛進,固然早已說明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但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現今更是明顯超過以往任何時代。1991年的海灣戰爭,短短100小時的地域性對壘,把人類戰爭科技化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層面,叫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看得目瞪口呆。自此以後,任何國家對經濟和國防發展的需要,都不得不將科技列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除了人的因素,戰爭本來同時也是武器裝備的較量,而武器裝備的優劣也就是科技之爭——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大門的堅船利炮,二戰後期美國的原子彈,都是例子。
然而美國因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介入戰場後所展示的犁庭掃穴式的戰鬥力,帶給全球的震撼仍然是前所未有的。從美國這個當今超級強國的發展現實,似乎可以總結出以下一個方程式:要有強大的國防、要能自衛,就必須有科技;要有科技就需要財力;要有財力就必須搞活經濟;而20世紀的歷史告訴我們,唯有市場經濟最能搞活經濟。也就是說,搞經濟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事。要保衛家國,就必須經濟成功。今天如是,將來更如是。近30年前鄧小平先生提倡經濟改革開放是極有遠見的,他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表明他真正領會了「落後就要捱打」這一中國近代史上得出的深刻教訓。
附帶說一點:要實行市場經濟就必須有法治。在經濟起步期間這個需要可能不太迫切,因為法制多掣肘就多,經商者不易賺錢,經濟也就不易起飛。在此階段,對營商者最重要的乃是商業運作的可預期性,這暗示了某程度上的公平性。然而在市場經濟發展到某一程度,法治就變得不可或缺。所以歸結到以上的方程式,要有強大的國防,最終也就必須有法治。
中國要成為經濟強國還要注意一點:地大人多的大國,都應該形成「大陸型經濟」體系。意思是說:該等經濟體系必須相當程度上同時擁有三產——農漁林礦之第一產,製造業之第二產和服務性行業的第三產。在製造業領域,生產過程上、中、下游都必須有相當水平;輕重工業都要兼顧。誠然,在今天這個資訊世界裏,發達國家對產業結構會側重第三產,製造業會向下游傾斜,輕重工都非常科技化,就如今天的美國一樣。但傾斜不等於完全廢棄。
18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的所謂歐洲列強如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因為地域不夠大、人口不夠多,資源也比較有限,也就要奉行可恥的殖民地主義,靠對外擴張與掠奪來形成此等大陸型經濟而成為「大國」。二戰後殖民地政策不再,這些國家也就再強不起來,所以才被迫走上「歐盟」的路,好延續它們在全球的影響力。
上面已經說過,全球只有5個國家有可能發展大陸型經濟。除了美國之外,其他4個都是發展中國家,就是高盛投資銀行前幾年一個報告所點出的「金磚四國」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當然這4個發展中國家能否真正崛起,仍然是未知之數。作為投資銀行,高盛要銷售自己的服務與產品,很巧妙地提出BRIC這個概念,當然只能算作他們對世界經濟格局的看法,甚或推銷。推銷者的話一般是不可盡信的。以為這4個國家一定崛起而向他們投資,就可能中了投資銀行的計謀。
但高盛的說法也並非毫無道理,近年來這些國家的發展勢頭還是有目共睹的。 無論如何,在這4個所謂「新興市場」當中,中國最有可能成為全球在美國之外的第二個大陸型經濟體系。要了解明天的中國經濟,就要從這個角度思考問題。因為美國是現今唯一成功的大陸型經濟體系,所以它的模式對中國有一定啟示作用。
舉一個例子:近年很流行的一個問題乃是,上海會否取代香港的世界級商業城市地位。 看看美國的發展模式,就不難得到答案。美國除了紐約之外,還有洛杉磯、芝加哥、休士頓、邁阿密等多個世界級商業城市。大陸型經濟體系就是這樣。中國需要香港;中國也需要上海。 將來中國還會有多個特大型商業中心出現。
軟實力之展示
第二,大國、強國不一定刻意影響別人,但只因為其自身之強大和所具備的獨特因素,能自然而然影響鄰邦,或者說其鄰邦不能不受其影響。這就是近年所謂國家的「軟實力」,通常體現在與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上。
1990年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約瑟夫.奈教授(Professor Joe Nye),把一個國家的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前者當然就是軍事和經濟力量,後者乃是文化、價值觀等能夠影響別人的無形能力。奈教授很有水平地提出,作為雄霸全球的美國,必須不單靠硬實力,更要多用軟實力,才能保持自己的領導地位,並幫助保持世界和平。
奈教授和我認識了多年。不到一個月前我們在北京一同開會,與會者都是中美兩國的中美問題專家。我提醒大家:中國3000年來主要正是用軟實力來維持其大國地位,並影響鄰邦。正因為如此,中國才能夠在不太需要訴諸武力的環境之下,長時期維持其大國的地位。可以說,中國是歷史上用軟實力最多,而又最有效的一個國家。當天與會者好像都沒有想過這個事實。
軟實力包含頗廣,至於中國目前所具有的軟實力,在此只提三點。
首先要提的是,中國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自身的經驗。中國其實還未完全從貧困中走出來。因為國土大,還有不少地域的老百姓生活在貧窮線之下。然而近30年來改革有成,是有目共睹的。中國之經驗,正好成為未發展及發展中國家的模範。我們知道貧窮是怎麼樣的一回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又已經取得了世界公認的成就,較能設身處地從窮國的實際出發,做好榜樣,分享經驗,對窮國有所幫助。這比美國「說教式」地教訓別人來得有效。美國高高在上,只懂得把自己的一套價值觀與制度強加於人,絕大部分時間不只不合用,反而叫別人反感,甚至敵視。這是很可惜的事。
再以對外援助(foreign aid)為例。中國雖然人均收入仍低,但是已經向包括非洲在內的不少國家給予援助。此等資助不一定是無條件的。老實說,真的無條件地幫助別人的國家不多,挪威、瑞典是比較接近的兩個例子。日本幾十年來的外國援助以經濟目的為主,為的是協助本國企業在海外開展生意。這是可以接受的。但西方某些國家的對外援助除了商業原因,還有政治目的,要把其價值觀與制度影響甚至強加於別人。這就有問題,會產生很大難處。
近年不少美國人批評中國在非洲進行的援助,好像中國的所作所為有什麼不可告人之目的。其實中國的外援是頗為透明的。無可否認,中國需要如能源和糧食等資源。用錢去買或協助、參與受援國的資源開發有何不可?中國所給予該等國家的技術援助,往往有利於他們發展本土經濟。這是長遠解決別國貧困之途,是值得鼓勵的。當然,中國援助非洲也並非沒有政治上的考慮,美國每年在聯合國指控中國人權狀况不好,中國難免為自保而向非洲友好國家拉票。但這是很正常的做法。美國既然不斷以有關議題打壓中國,哪有你可出招我不可還招之理?非洲小國多,聯合國又是一國一票。中國援助非洲正可一箭雙雕。
再有一點,中國應維護其優良的傳統文化和道德價值觀。中國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其精華部分凝集了幾千年的文明經驗,對全世界應該是不乏有益的啓示的。舉一例:環保。西方人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當然源自他們的文化。受探索世界、征服世界的欲望驅使,西方對地球資源的開發和消耗無疑一直比中國超前。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帶來的必然是資源消耗不斷加劇。20世紀以還,美國實行「浪費型經濟」,好刺激消費。 汽車不要造得太耐用,每三五年換一部,實在浪費,更不環保。西方人比較現實。在意識到可用於人類持續發展的資源有枯竭之虞後,他們這才開始注重起了環保,道理在他們來說很直接,因為再不環保就沒有水喝,沒有新鮮空氣可吸。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崇尚「節儉」,認為是美德。節儉也就是節約,包含自我約束之意。浪費在中國人眼中從來就是可恥的。這與中國人幾千年來注重天人合一的「和」文化是分不開的。注意環保乃是人與天地之「和」。很可惜,在西方人開始關注環保問題後,中國不少人因為仰慕西方生活水準和崇尚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而步了美國「浪費型經濟」或浪費型生活方式的後塵。不能否認,「節約型經濟」非常環保。地球資源是有限的,如印度一樣,中國之發展難免消耗大量天然資源。雖然人均耗能耗物比西方國家低得多,但是中國人若不節約,全人類都不好受。
中國人不容易出口「和」文化,因為西方人士較為富有而不自覺地變得自高,難以接受。但是中國自己可以在「和」文化的指導思想下,實行並提倡「節約型經濟」。要保護環境,由科技入手不可或缺,特別是習慣了「浪費型經濟」的西方人士。中國經濟改革開放還在初階,應該大力提倡「節約型經濟」。使用科技是必須的,但首先是要老百姓維護傳統的美德,有節約的意識。美國近年就汽車每公升可以跑多少里而爭論。中國實應由政府帶頭訂定較高標準,節省汽油。如果中國能成功將優良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融入現代生活中,為全世界作出良好的示範,一方面可以為全人類的環保作出貢獻,同時也可以逐步擴大其文化的影響力。
中國近200年的積弱無能,由硬實力之喪失而起。被西方列強欺負的慘痛經歷不會短時期內消失,所以着力發展經濟與軍事等硬實力實有其歷史原因。然而正如今日之美國,要國內長治久安,要國際和平共處,軟實力比硬實力來得更有效。中國既然是人類歷史上用軟實力最早、最多又最成功的國家,今日就更力應該重新加強這方面的意識,更多地發揮軟實力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1-1-2025 04:15 , Processed in 0.02809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