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d call + voluntary work
新的一年开始了,据媒体报道就业形势看好,可是我难得的几次面试看来成功机会都不大。一有空,我就在Job network的服务中心利用那里的免费internet、报纸、电话和传真找工作。看到有人拿着黄页给潜在雇主打电话的,我也决定试一试。<br>
其实这种自己找上门的cold call早就听说过,据说这样找到工作的还不少。我以前一直觉得很为难,一方面感觉自己英语不好,另一方面好像即使是讲中文,也觉得很难为情。可是转念一想,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呢,别人又不知道你是谁,甚至在这里连电话费都不用付,试一试,能有什么损失呢?于是想好台词,就拿起黄页逐间公司打电话。以下是我用的台词,仅供参考:<br>
“Hello, this is XX, I’m calling regarding to employment of your company, could you please let me know the name of person who is in charge of recruitment?”<br>
…<br>
“Great, thanks. May I speak to xxx at this moment?”<br>
…<br>
“Hi, Mr./Ms XX….. this is XX, I’m calling regarding to employment of your company. I have x years experience of …”<br>
在后面就看临场随机应变了。不过多数的公司会说负责人不在,你可以留下联络或者发转真之类的,这种情况,一定要问清楚收件人的号码和email地址、正确的姓名拼写,然后把cover letter和简历发过去。然后在Cover letter结尾处说你会在什么时候再致电follow up,这样就为自己增加了机会。有时候,也许就是多了一点主动,就会打动雇主,或许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br>
我自己的经验看来,cold call的成功率非常高,我打了不到10个电话,后来看回来,有两间公司后来有联络,其中的一间给了面试,然后试工一段,并答应给我permanent 的offer;另外一间直接给了我几个casual的工作,收入比递垃圾信要强多了,只是后来找到现在这份工作,才停止做那个casual。Cold Call成功率为什么比一般看广告递简历高那么多呢?我想主要是因为澳洲这边小公司多,愿意花钱做广告找人的公司可能只是少数,而大量的工作机会都是依靠内部员工介绍,Cold call等途径的。Cold Call过去,与雇主直接交流,很可能可以避免一些大中介过高的门槛,而直接用自己最好的selling point来打动雇主。我有几次面试的时候问过雇主有多少个竞争者,他们回答一般都是说收到100多份简历,选8~10人面试,只招1人。在这样的平均比例下,很多中介根本不考虑没有本地工作经验的人,不管你的简历在其他方面如何耀眼。所以Cold Call的时候,很可能根本没有竞争对手,难度自然大大降低了。<br>
<br>
除了cold call,还有就是对之前面试的跟进。在面试后发个Thank you letter, 过段时间打个电话问问,都是显示你很在意这份工作的表现,而不会让人反感。我有个面试过后2周没有消息,我想多半是没戏了,但是不甘心还是打电话去问了一下,结果才知道原来面试我的老板休假去了。过了几天,接到那个老板的电话,他和我道歉说因为他去休假了,所以那些事情一直搁置着。我当时灵机一动,提议说如果你现在回来了有很多事情,要不我来你这里志愿工作,一方面可以帮忙,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看看我能否胜任。即使之后你决定不雇佣我了,也没关系。(其实就是重复当年我LP的杀手锏)他当时说,这个使用志愿者不一定符合公司的policy,他需要和总公司确认。但他非常感谢我提出这个建议。再过了2天,收到email,说是答应我去义务工作,还解释说虽然这个不对能否雇佣我做任何担保,但是如果不是认为我是极有希望的candidate而且有未来雇佣我的诚意的话,是不会使用我作志愿者的云云。我高兴极了,这份工作只是装装电脑什么的,只要我有机会证明自己,我认为拿下这个offer不成问题。<br>
这份工作确实不难,但是也很枯燥。一天不停地装电脑,要不就是处理客户退货,修电脑。干了3天,老板就说我不错,说是下周4正式开始算start,之前要是愿意,也可以继续义务工作。我想还没正式拿到offer呢,当然要表现一下啦,那就继续义务干几天吧。终于等到了周四,可是老板好像一直没有和我签合同的意思。问了几次,就说忙完就办。如此这般过了4天,给了我一份agreement,但是没有offer的金额在上面,说是让我签好这些文件,明天上班再和他签offer,而那个“明天”已经是答应正式开始的一周之后了。这个时候我又接到了之前一个cold call的电话,那是一个专业电脑服务的公司,做的事情比这个装电脑的要有趣些,他们也要求我试工1周,在决定是否雇佣我。我觉得挺痛苦的,一间公司看来是正要到手了,可老没有最后定下来;另一间听起来更合适我一点,可是又要放弃我好不容易得来的offer的承诺。我最后决定,明天我不再催促他给我offer,如果他给,我就看着办,如果还拖着不给,下周就离开,不能为这个并不太满意的机会放弃未知的,更有挑战的机会。<br>
这一天,其实我是一直怕他要找我谈话给我offer。不出我料,这个人又是显得忙碌一天,没时间和我谈offer的事情。太好了,时间一到我就放下手里的工作走人回家,当我走出去的时候,居然感觉如释重负,终于做出放弃的决定了,6个月的努力,刚要看到成功的曙光,说要放弃真的不容易,可关键是前面还有自己可以改变的未来,与其等人施舍,不如自己努力改变命运,这样一想,心里就轻松了。<br>
当然,走人归走人,和前老板的关系还是要搞好的。第二天我发出email感谢他给我志愿工作的机会甚至可能给我permanent的offer,又说了一番各种好话,再解释自己离开是因为另外一个机会的工作内容更适合自己等等。最后再问他是否愿意做我的referee (这才是中心思想)。然后又打电话和他联系。还好,虽然没给我offer,做个referee这样没有成本的事情,他还是很愿意做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步对我最终得到的offer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r>
<br>
小结:<br>
1.当你投出的简历屡屡无回音时,不要灰心,试试Cold Call,也许会让你脱颖而出;<br>
2. 发出简历后、面试后的跟进很重要,在竞争对手如此多的情况下,每一个额外的努力,都会为你挣得一点点珍贵的优势。<br>
3. 没有本地经验又不介意的话,志愿工作总是一块好的敲门砖。<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