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453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教育] [转帖]一个女中学生眼中的中澳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4-11-2003 20: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一个女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澳教育的不同点 <br>
<br>
  关于中澳教育的不同之处,这大概已经被无数教育专家们研究过了。但真正来自学生的心声却很少。那么今天我就以学生的角度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看法。 <br>
<br>
  我今年14岁,在国内上初三,是去年12月来到澳洲的。因为通过了语言学校的考试,我直接进入了悉尼Randwick女子中学上9年级,现在我在10年级。在过去的这半年里,我亲身体验了澳洲的中学生活,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和澳洲教育的不同之处。这些区别有大有小,但是归根到底只有一点,那就是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 <br>
<br>
  我认为教育指导思想上的不同是产生一切分歧的根源。西方教育总体而言注重的是对知识的广泛了解及能力的培养。而国内的教育是对解决某方面知识的细节感兴趣。我把由教育思想不同造成的差异分为三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氛围的不同。 <br>
<br>
  第一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区别。举个例子说吧。澳洲初中7年级至10年级的科目,总共学习5套不同的内容。分别是化学、物理、生物、天文学和生态学。在国内,化学、物理和生物是分开的学科,教学的顺序是讲完一章再讲下一章,光学完了是力学以此类推。虽然每个章节都教得很仔细,以至在初二学的光学比这里高一的光学还要深。但是到了初三,物理课就没有光的什么事了。天文学和生态学在国内是到了高中才有所接触、到大学才作为专业来进行研究的学科。而在澳洲,这5套内容被打乱分散在4年的教学当中,每一年的内容都比前一年的要深一步。这样的教学顺序使得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紧密串联起来,不会狗熊掰棒子,掰一根丢一根。更重要的是,它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实现了“科普教育”。初一的孩子也得以对太阳系、细胞等生活中不常提及的事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也增长了他们对将来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br>
<br>
  教学内容的区别不仅仅是体现在科目上的。澳洲学校教授的知识是很全面的,目的在于使孩子们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接触更多科目,不论以后是否向那方面发展。有很多来澳洲的中国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女要“有出息”。这当然没有错。但是这些家长的“出息”就是上大学读经济,读法律,读医学,如果选择了那些所谓的“偏科”孩子的前途似乎就断送了。毕竟当今社会无非是经济、法律、医学最被看好,我不是也没有权利批评这些家长,但事实的确如此。本来是一心为孩子的未来考虑,结果反而局限了他们的发展,似乎是有些可悲了。 <br>
<br>
  第二点不同是教学的方法。我有一位正在这里上一年级的小邻居,她特别喜欢上学。为什么?因为上学的全部内容就是玩!这个玩不是瞎玩,不是没有目的的玩乐,而是在玩中学习。是西方教育的一大特点。在中学里,学生们虽然不像小学时一样“行动自由”,但是“在玩中学习知识”仍然比在教室里抄笔记占更大的分量;只不过,中学里的“玩”,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游戏,而是做实验、搞调查,做估价这一类的东西。在我上9年级的那半年里,我做了很多以前在国内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比如制作汽车模型,在购物中心进行人口调查等等。同时我也获得了更多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了知识。 <br>
<br>
  相比之下,国内的教学可以说是相当死板的。首先是器材和环境条件有限,不能像在这里一样把实验课作为家常便饭。其次是国内的教材无论在排版还是语言都远不如这里的课本有趣。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灵活,因此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 <br>
<br>
  国内最大的一个特点莫过于高压教学了。在我原先的那所中学里,每星期至少要考一次试,这还不是在期末复习阶段。国内的考试题目和澳洲的测验有不少出入。在这里,测验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彻底了;测验难度并不高,不少题目是很灵活的,比如在考商业时把时下的报刊文章摘录在测验里,让学生进行分析。而国内的考试,注重在一个“考”字上。因为是应试教育体系,因此可以说从小学开始,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将来的中考、高考准备的。近年这两大考的理科都是难度不封顶,也就是说任何一道难题偏题都有可能出现在卷子上。为了应付这些拉开分数差距的题目,学校自己出的卷子上也净是令人绞尽脑汁的难题。重点学校,比如像我在国内上的那所中学,在初三和高三都实行了分班制度。与澳洲学校的分班所不同的是,国内的分班参考得不是学生的综合成绩,而是单纯的一次考试成绩。你在A班,基本上就能进入重点高中/大学了。而老师的分配也是跟不同的班走的。A班能摊到学校的高级教师,而C班基本上是年轻老师实习的地方,不论是纪律还是教学质量都要求得很低。学校这样的举动与其说是不让所谓的“坏学生”影响好学生,倒不如是为了保住学校自己的升学率。这样的分班教学不单单导致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无形中捣毁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同时还是十分不公平的。都是交纳相同学费上同所学校的学生,却接受着不同档次的教育,实在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br>
<br>
  应试教育的另一缺点是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验及亲身参与,这里的孩子可以自己摸索出前人经过总结得到的结果,比如用实验来证明电水解质的性质。而国内的学生被填鸭式地直接灌入了每一条性质概念,对他们来讲,只要能把公式灵活应用到解答难题上就可以了。曾经有一位国内的教育学家作过一个调查。他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可以说出40件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小学生能说30件,中学生19件,而高中学生只能说出大概10件左右。为什么?因为学的东西越多,学生的想象力和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越受到约束。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太多了,限制了孩子们的创新。我想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以严格教育闻名于世的中国至今没有产生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br>
<br>
  第三点不同,是教学氛围的不同。这主要是由前两点不同所引起的。西方学校的课堂纪律规则和中国有明显的差异,这点大家都知道。在这里上课可以说话,不举手就发言,可以和老师开玩笑等等等等。当然,这只是小范围内的区别。应该说,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就是那种理解他们心理、和蔼而又值得尊敬的好老师。这里的老师人都特别得好,对学生很慈善。他们是以爱护孩子的角度来教育学生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澳洲的教育氛围可以说是比较活跃的,学生们能够自由地把他们的想法表达出来。 <br>
<br>
  我想国内有一些教师缺乏一样在职教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师德。虽然现在体罚的行为已经被杜绝了,但是不当的教育形式仍然存在。个人偏见,过早地给学生定性,忽略学生的感受,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些现象应该说是层出不穷的。说到这里,我又要回到教育方法的问题上。我所说的大部分没有师德的老师,其实也是想为学生好。但是他们采取了自以为对而实际大错特错的方法来教育学生,那就是管教学生。不把学生往有利的方向带领,反而限制学生的思维及言行,把更多的条框加在学生身上。这样的行为,不仅摧毁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同时在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壁。这些老师的行为给本应轻松向上的教学气氛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只有在愉快放松的环境里,人才能快速地接受知识。 <br>
<br>
  2000年全国各地刮起一阵“减负”风潮,虽然形式上是减了负担,但中考高考并没有取消,减负只能是说说而已。当然国内的教育学家也知道应试体制对学生心理的压迫,因此他们提倡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副科也很重要,不能落下——可惜的是,“全面发展”被大部分学校扭曲了原意,他们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全面考试,原来还好,只是主课分数要求严格,现在每一科的考试成绩都在中考高考里占一席之地。全面发展成了全面受罪。 <br>
<br>
  既然改革是中国教育的唯一出路,为什么还慑首慑尾不一次把应试教育赶尽杀绝呢?原因很简单,也很复杂。中国的学生数目比澳洲的全部人口还要多,竞争相当激烈。如果能像澳洲一样人人有学上,人人有工作,也就不用承受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了。但事实不那么美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谁不希望自己前途似锦,能过上好生活呢?好生活需要的是好工作,而当你有那么多人同时争这个好工作时,学历是唯一可以用来做度量衡的标准。虽然我们都知道,那一纸文凭,并不能代表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为人的好坏。但是目前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br>
<br>
  如果我的整篇文章都是在诉说国内教育的弊端,那它并不是我的本意。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能有能力写出这篇文章就要归功于国内的教育。更何况,今天华人在世界各国的科研领域都是佼佼者。就比如说,澳洲的选拔学校和优秀大学华人的占了很大比例。这些都证明了中国教育的成功之处。不少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成绩会那么优秀,我想这绝对不是只靠智慧。中国孩子,不论是否在这里土生土长,他们都多多少少继承了国内教育所培养出的勤奋的学习习惯,因此他们在竞争相对小的社会里才会这样出色。 <br>
<br>
  今天我所做的比较并非是全盘否定国内的教育。通过对比也证明了西方教育不全是好的,过于放松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压力,转而把精力放在一些不好的事情上。并且外国小孩缺乏的是中国教育所注重的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对长辈、同学的尊重。这样对孩子人格的发展肯定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一味地崇洋媚外,把国外开放式的教育体制搬到中国是行不通的。作为一位中国学生,我希望我们能够吸取西方教育有利的一面,完善我们的教育体制,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br>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懒贝壳 + 50 谢谢分享!
saltlake98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3-9-2011 23:20:2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挺好。是孩儿她妈写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3-9-2011 23:26:27 | 只看该作者
一看就不是14岁的女孩子写的
作假就那么深入骨髓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4-9-2011 11:42:15 | 只看该作者
14歲能寫出這文章?

和樓上各位抱持同樣懷疑,比較兩地的教育制度是一件好事,為何一定要說是14歲中學生寫的?

這樣子會比較有說服力嗎?

祖國---崇洋媚外---2000年的減負(筆者那時才3歲)等等字眼,連自己年齡都要扯謊的人,能夠希望讀者相信他所寫的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4-9-2011 15:04:5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谁写的,还是得承认,写的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4-9-2011 15:10:1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妈装嫩呀,就像7,80岁的老头老太还说我们男生,我们女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6-9-2011 14:14:39 | 只看该作者
胡说八道,在澳洲学习不到1年,就可以评价中澳的教育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6-9-2011 23:29:5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作者是不是一个中学生,而不去讨论一下写的内容是否属实呢?我觉得作者写的挺好的,管她是不是14岁的中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6-9-2011 23:54:48 | 只看该作者
上樑不正,下樑歪。

君子無德,其才不可用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ay和We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7-9-2011 23:50:16 | 只看该作者
也不好说,虽说有点说大人话的痕迹,但也可能是受到国内良好作文培养的孩子写的。  我本想在良好上加个引号,但觉得也许有点“过”。 总之不了解具体情况,还是相信吧。  说的有道理,只是面面俱到确实是国内的作文体系培养的结果。

就像监督女儿(不到9岁)写博客,她写了10个月已经有90篇博文了。  我觉得写的挺有想法,也很有童趣,时不时有我意想不到的小火花迸发一下。 但觉得缺乏细致的细节描写和完整的逻辑性。 通过网络给她在国内的语文老师看了,老师帮她改了一篇。 我觉得改得有道理,就让她再写博文时试着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 没想到她先捧着了国内带来的一本作文选看了半天,等一会写好给我看的时候,我发现她写的似乎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写的形容词比喻句一看都不是她自己想说的。
真是头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ay和We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7-9-2011 23:52:51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样说,LZ转发这个帖子对大家也有帮助,应该谢谢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ay和Wendy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8-9-2011 00:05:35 | 只看该作者
觉得自己写的“面面俱到确实是国内的作文体系培养的结果”不妥当。 如果14岁孩子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好了,应该鼓励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ay和We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8-9-2011 00:08:44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好。
创新,只是人类中那5-10%TOP人群的事,大部分人还是要做重复性,高度纪律性的工作,做这些工作,世界上没有比东亚人更合适的民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ay和We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8-9-2011 01:0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tianlin 的帖子

中国不缺会讲大道理的人,缺的是诚实的人,尤其是诚实的老百姓,很稀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ay和We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9-9-2011 19:3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9-9-2011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从哪里判断,这肯定不是14岁孩子写的?国内的教育,孩子说话口气成人化很正常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Masr + 50 我很赞同!
Ray和We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7-10-2011 20:44:15 | 只看该作者
总结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7-10-2011 21:35:30 | 只看该作者
想知道 如果在国内上学到什么时候 来澳大利亚会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1-1-2025 09:30 , Processed in 0.04547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