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4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交流] 内观记(VI)-- 爱与慈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4-2021 13: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21-04-09

基督教讲爱,佛教讲慈悲,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佛教的慈悲是否等同于基督教的爱呢?

什么是慈悲?
慈悲包含两重意思,慈是善意,悲是同理心。佛教的慈悲表示我们对任何人,或其他对象都要保持一种善意,而这种善意是建立在同理心之上。

善意首先是无害,对其他人没有恶意,没有害人之心,同时要能够为了他人的利益着想,帮助别人,这是表现形式。但产生善意的基础是什么呢?产生善意的基础是悲,它是一种同理心,也是一种智慧。

一般人总是对所谓的好人或者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人产生善意,比如对自己的孩子,我们总会把最好的东西无私地给自己的孩子,另外对品德高尚的人或者对自己有好处的人,我们总是容易产生善意。但对与我们无关的人,品性低劣的人,伤害,迫害或者憎恶我们的人,我们往往难以产生善意,通常我们会厌恶那些所谓品性拙劣的人,仇恨那些欺辱我们的人。

然而“悲”是一种同理心,通常我们认为恶的人是因为我们站住我们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站住对方的立场上,就可以理解这些“恶”实际是有原因的。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欺负另一个人,我们自然会同情那个被欺负的人,而憎恶那个欺负人的人,总期望最后那个欺负人的人罪有应得,受到报应,而那个被欺负的人可以等到补偿宽慰。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进入欺负人的内心,他如此作恶要么出于仇恨,要么出于无知,许多都可能与以前遭受的不幸有关,而且作恶的人早晚总要为自己的恶行受到惩罚,因而实际也是一个可怜人,一个受害者,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如果能这样思想,那么我们对那些作恶的人,欺负我们的人,品德有缺陷的人所产生的就不是仇恨或者蔑视,而是一种同情,同时也会真心希望他们能够觉悟,能够从自己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且也会愿意无私地帮助他们。这就是慈悲。

通常意义的爱
通常我们讲的爱并不等于慈悲。虽然它和慈悲有相似之处,都包括对他人的一种善意。然而慈悲是无我的,慈悲心并非建立在自我这个参照系之中。而我们通常说到爱则是以自我为中心。

首先爱通常是一种情绪,一种情感。我们爱一个对象,因为我们对这个对象有一个正面的评估。比如我们会爱我们认为美的东西,善的东西,会爱我们的家人和朋友,这些都和我们自身利益正相关。但如果一个对象在我们脑海中产生的评估是负面的,我们不会喜爱,那些损害我们利益的人,我们也不会爱。所以爱是建立在自我对对象的评估。

另外爱这种情感和情绪不是稳定不变的,情侣之间今天还爱得死去活来,明天可能就因为一个人不忠而彼此相互仇恨,商业伙伴彼此信任,友爱合作多年,最后可能因为利益分配的分歧而反目成仇。所以通常的爱,说是爱别人,其实最后的对象都是爱自己。

我有一个同事,他也是对灵性很有追求的人。他有一次和我聊天,说他可以爱人类,但无法爱具体的人。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具体的人都是人类的一份子,既然可以爱人类,但为什么不能爱每一个具体的人呢。这里就包含对爱的误解。

他说他爱人类,这种念头是出于宗教信仰或者一些灵性导师的教导,这种爱通常和感恩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对于具体的人,因为他所说的爱还是我们通常意义的爱,而非基督教中所讲的神的大爱,那么必然会因他个人的价值判断和喜恶对有些人爱不起来。

基督教的神之爱
耶稣所教导的爱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爱,而是一种没有偏见,不求回报的普世之爱。比如耶稣说,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人祷告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耶稣并不只把这种爱挂在嘴上,而是真正实践这种爱。当他被钉上十字架时,他对折磨他的人并没有恨意,而是为他们祷告,他说到,父啊,饶恕他们,因为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有些人认为耶稣这句话中的他们指的只是那些执行命令的罗马士兵,其实不然,我认为耶稣这句话中的他们是泛指所有人,包括要置于耶稣死地的犹太大祭司,包括下达死刑命令的罗马总督彼拉多等等。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基督教的神之爱和佛教的慈悲非常相像,它们的对象都是所有人,而非人们心目中所谓的好人坏人,善人恶人,更不是对我们有益的人,或对我们有害的人,而是所有人。

但这两者之间仍然有一些区别,佛教的慈悲是建立在智慧之上,就是看到“自我”本是虚幻,从而培养出同理心而产生的普世情怀。基督教劝导人们的大爱则是建立在信仰之上。因为神先爱我们,所以我们要爱人,另外神爱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好,其实基督教中每个人首先要承认自己是个罪人,同时也没有附加任何条件,是无条件的爱,所以我们爱其他人也当如此。另外耶稣还把这种爱当作一条命令。在耶稣离开他的门徒前,他说到,我给你们一条新指令,你们要彼此相爱,如果你们有相爱的心,别人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

总结
虽然佛教的慈悲和基督教的爱从培养的方式上不同。佛教是通过各种方法证悟到自我的虚幻不实从而消灭自我来达到这种慈悲的境界。而基督教则是通过完全臣服自己在神之下从而消除自我而培养出神的大爱。两者虽然术语不同,方法不同,但如果能够真实实践,最后的结果则是相同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春浅 + 10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0-4-2024 17:11 , Processed in 0.0311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