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0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书会友] 当尼采哭泣 (4.5/5星)__From 布衣群Maggi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11-2020 16: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92年美国一位心理治疗师出版的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这本书怎么说呢?前70%的部分都不是那么吸引人,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看,可是突然间到达高潮的那部分,跌宕起伏,情绪汹涌澎湃,我就像个傻子一样一会儿目瞪口呆,一会儿感同身受地悲伤与绝望。最绝的是这书中的人物都是真人!历史环境没有丝毫改变,只是小说里的事情有可能是作者根据历史书信编纂出来的。当看到最后布雷尔医生,还有尼采的心灵告白,那一刻我仿佛就站在他们的旁边,在1882年的疗养院,想要抓住他们的手,宽慰一下辛苦-在那个年代,出生牧师家庭,却胆敢说上帝已死,因为患病视力受影响,不能畅读书籍,只能和自己心灵对话,不停地拷打拷问自己的灵魂,创造出新的价值观,那一种冒着“大不韪”却让众人醍醐灌顶,心领神会地焕然一新的西方哲学风尚。我敬佩创造的人,佩服那些胆敢与众不同但是真性情的人!尼采是一个活在未来的人,他的思想早了同代人几十年,他是一个生活的斗士,牺牲了一个普通人的安乐,把自己献祭到人类心智启发的漫漫长途上。也佩服作者,用不枯燥的方式普及了这段哲学发展过往。
尼采究竟为何哭泣,你们真的永远也想不到。


书中主要人物        职业,年龄,出身        困惑/人生难题        隐藏在内心(潜意识)的真正恐惧
布雷尔医生
Josef Breuer
(1842-1925)        犹太家庭,维也纳的全科医生,弗洛伊德的导师,初尝试“心理治疗“,现实中与弗洛伊德合写了《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 正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正式起源。书中人物设置年龄为40岁,有妻有孩,正是中年危机。对自己执行了催眠疗法,治好了自己。        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是医生迷恋上女患者贝莎。明知这种迷恋不道德,不可能,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对自己妻子和孩子漠视,因为犹太人的身份惶惶,每天行医受到患者的尊重却不快乐,幻想抛妻弃子带着贝莎远走高飞        尼采一直努力帮助医生击退这种“不道德迷恋”的控制,却找错了人。怎知道真正的恐惧其实是“宿命”,是老化,死亡,以及医生本身对自由的恐惧。他一直埋怨妻子的存在造成了他的现状所以他不开心。真正的敌人是“吞噬人的时间”,在催眠疗法之后,他下决心要主动接受目前的一切,爱妻子,如果想做什么就去做而不是抱怨。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出身牧师家庭,文学家,德国古典文学教授,后研读叔本华,发表批判文化的论文,发展出权利,意志控制论的哲学理论,认为人类可以自我定义来达到“超人”状态。“道德”的创造是因为“弱者”无法超越超人,这种社会制度因为照顾弱者而存在缺陷。书中人物年龄35+,因健康问题失去教职和经济来源,受妹妹控制,无家庭。        尼采一直都对医生有所隐瞒,他说自己视力不好,偏头痛,有一些歇斯底里症的表现,借助催眠药才能入睡。因为曾经受到三次严重的背叛,他表示不需要朋友和家人,喜欢独自思考写书,宣称他的书在未来才能受到热爱,所以书不流行也不在乎。并不惧怕死亡。        当得知医生被治愈,并且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尼采哭了。“终于自由了,这个吝啬的无泪男子,我终于有生以来第一次,以全副的深度,所有的绝望,将我的寂寞吐露出来。”“孤独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说出来),它就蒸发了。”可是他还是选择了继续保持孤独,继续与他的人格,灵魂对话,为了他的作品,最后发疯致死。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大名鼎鼎《梦的解析》,开创了心理治疗的先河。出身犹太家庭,虽然在书中是个配角,但本书是根据他的书信创造出来的,穿起来整个故事和人物关系。书中人物年龄25,在医院做实习医师,还未专攻心理研究,有忠诚的未婚妻,人生充满希望。        暂无        暂无
路 莎乐美
Lou Andreas-Salomé (1861-1937)        出身俄罗斯将军家庭,美丽独立,闪亮的智慧征服了很多男性。先结实尼采好友,尼采爱慕她却求婚未果,50岁以后成为弗洛伊德的助手。书中人物年龄20岁,风情美丽,大胆。        暂无        暂无
贝莎
Bertha Pappenheim (1859-1936)        书中是布雷尔医生的美丽的女病人,年龄20岁出头,犹太人。患上歇斯底里症,被布雷尔医生催眠下说出患病缘由,后被匿名发表论文。本人后来致力于犹太妇女儿童的教育权利,发展公益组织,创作大量文学诗歌作品。        暂无        暂无



尼采观点
•        应用哲学的时机尚未成熟。什么时候呢?距今50年,100年吗?当人们停止对知识的恐惧,不再把软弱掩饰为“道德规则”,能够找出勇气来打破“你必须”的束缚,时候就到了。那时,人们就会对我生动的智慧有所渴求。那时,人们就需要我,帮助他们做出真实生活的指引,一种不信宗教与发现的生活,一种克服的生活,对欲望的克服。我们必须期望于意义。症状不过是一个信差,携带了忧虑正在内心最深处爆发的消息而已。关于有限,上帝之死,孤立,目标,自由的最深切忧虑-纠缠医生的深层忧虑-它现在打破了禁锢,而在心灵的门窗上敲打着,它们要求被听到,而且不仅是被听到,还要被体验!
•        每时每刻,时间往回无限地延展,那它不是同样必然地往前无限延伸吗?我们在这一刻,注定在永劫回归(eternal recurrence)?所有可能的状态必然已经出现过,现今的状态一定是项重复。不灭的是这个生命,是这一刻,没有来世,没有这个生命所指向目标,世界末日的审判。这一瞬间永远存在,而你,只有你才是你唯一的听众。
•        “直到人准备好去作为一个创造者,并且去培育创造者之前,不要制造孩子”。出于需要而产生孩子是错的,错的是利用孩子来缓和寂寞,错的是借口复制另一个自我来提供生命的目的。同样错误的是,为了寻求永生,而把一个人的生殖细胞射向未来-仿佛精子含有你的意识似的。

布雷尔观点

•        “死得其所”,活着的时候就去追求人生!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如果一个人生不逢时,那他就永远不会死得其所。“我实现了我的生命吗?我成就了许许多多,远远超出任何人对我所能有的期待。物质上的额成功,科学上的发现,家庭,孩子-但是。没有,我没有过我想要的生活!我过的是指派给我的生活。我的胸口涨裂着未曾体验的人生,我的心脏则在时间流逝中砰然跳着。时间的贪婪时永恒的,时间吞食又吞食-而且不会回吐任何东西。
•        不要让你的生活控制你,否则,到头来,你在40岁的时候,会感到你不会真正的活着。我学到了什么?或许是去体验现在,以致我在50岁时不会带着悔恨来回顾四十岁的人生。我们必须以我们是自由的方式来生活。即使我们无法逃离命运,我们依然必须迎头抵住它-必须运用意志力来让我们的宿命发生,我们必须爱我们的命运。
•        我没有永生的梦想。我想要脱逃的生活,是1882年维也纳医界那种布尔乔亚的生活。其他的人,我知道,他们在羡慕我的生活-但是我惧怕它,惧怕它的一成不变与了无新意。惧怕她到如此厉害的程度,有时候,我觉得我的生活是一项判决定性的死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春浅 + 10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3-11-2020 09:36:07 | 只看该作者
尼采的超人力量一直被认为是纳粹理论的基础,从而给尼采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其实真心对他的理论不很清楚,只感觉这个人很神经质,有些病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非常有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0-4-2024 06:23 , Processed in 0.0338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