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澳洲社会达成的共识是,要么增加人口,要么就会灭亡 (populate or perish)。政府开始资助年轻力壮的英国移民,来这块南方大陆定居,可是,依然无法实现每年人口增加1%的目标,于是,便开始大量吸收东欧和南欧国家的移民。很快地,澳大利亚的人口便从1945年的700万人,增加到1959年的1千万人。
最后,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政府理事会(The Council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s, “COAG”) 负责协调。这是调节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关系的重要平台。一些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项目,如基建、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发展规划,就需要协调统一行动。理事会的成员包括联邦总理、州长及地方政府协会的主席等。
其次,在澳的华人,大多聚族而居。过去,他们住在唐人街,或是附近。现在,在悉尼的Chatswood, Ashfield, Hurstville,在墨尔本的Box Hill, Springvale,仍是如此。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华人地理上不住在一起,可是,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他们仍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少与别的族裔打交道。他们用微信交流,交华人朋友,讲中国话。这种现象,到第二、或第三代华人,有所好转,不过,和其他族裔相比,如印度裔,如希腊和意大利裔,华人还是不同。给人的感觉,华人与其他族裔,尤其是与人口比例较大的盎格鲁撒克逊裔,就像是水和油的关系,无法交融,无法像水和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