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53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个人动机作者:jzmdbb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12-2012 15: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个人动机作者:jzmdbb

分析家们认为,这埸战争是在斯大林逼迫下发动的,但我说这只是一方面,因为有史料证明,当时中共高层的头子们除毛泽东外,一开始都不赞成打这场外战,主张恢复内战后的和平建设,如果毛泽东采纳集体意见,斯大林也无可奈何。所以我们要排除那些虚无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空洞口号,应该从毛泽东的个人意识来分析抗美援朝战争。
应该说,抗美援朝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发动的第一次对外战争,为什么说不是什么保家卫国呢?因为这仗打的是攻不是守,是将军队开到朝鲜国土的纵深,打的主要也是朝鲜人。不要说什么唇亡齿寒,金家父子至今也不承认是中国人帮它打了这场战争,因为打响第一枪的是北朝鲜,南朝鲜是反侵略,所以中国出师无名,只好将正规军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另外,志愿军入朝时间也不是以前宣传的那样:“战火已经烧到鸭绿江边”。而是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攻占平壤时,三八线距中朝边境还远着呢,所谓烧到鸭绿江边,是说美国飞机轰炸朝鲜新义州,中国军队对美国人的警告是以三八线为界的,不是鸭绿江,以三八线为界,显然是替北朝鲜保家卫国。5 y( ]( [5 l+ E
据史料记载,联合国部队是1950年10月7日越过三八线的,中国方面于次日就决定了出兵,10日彭德怀与高岗研究出国作战计划。16日志愿军的先头部队第42军就开始从辑安渡过鸭绿江。18日毛泽东再次召开中共中央会议研究出兵朝鲜问题。19日联合国军攻占平壤,当晚,志愿军开始大举过江。 9 I. d- K5 h7 K5 a5 z: W
先谈第一个动机:“安内”必先“攘外”。 任何历史条件下的“攘外”,都是统治者“安内”的强硬理由,毛泽东刚刚以武力取得政权,也要靠武力来巩固,那么把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实行极端手段镇压民间的反抗就是最好的游戏规则。所以伴随抗美援朝的,是国内一系列的镇压运动,肃反镇反,三反五反,以血腥屠杀清洗了一大批旧政权留下的对抗势力,也震摄了人民百姓的潜在反叛意识。这个动机符合当时政权的整体利益,只要毛泽东把这个动机提出来,就再不会有人反对出兵朝鲜,可以说它促使了高层内部对韩战的意见达成统一。 8 `* b8 j6 N! B( {
因为刚刚结束了内战的中国,“保家卫国”这一口号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加上阶级斗争的恐怖,所以抗美援朝战争是就有了历史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工人和农民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为战争提供了560万吨的物资。”(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在“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个宣传的口号下,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也是一直以“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的说法,将国家置于准战争状态,实行半军事管制维持政权。
再谈第二个动机:借韩战之机剥夺彭林的军权。彭德怀和林彪是中共武力夺取政权的最大功臣。林彪坐镇中南,拥兵一百三十万,彭德怀坐镇西北,拥兵五十万,这二人对毛泽东最忠实,恰恰也令毛泽东最不放心。狡兔死走狗烹,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是在取得“天下”后大杀功臣,毛泽东更不能例外,但他不是象宋太祖那样怀酒释兵权,也不是朱元璋那样火烧功臣楼,而是临阵易帅,巧妙地使了个换头术,将林与他的四野分离,将彭与他的一野分离。本来林彪已经和下属们开始积极的备战,但毛泽东在高层最后决策时却突然宣布林的“病况”,说他见不得亮光听不得水声还天天拉稀,建议他去苏联疗养,林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只好顺坡下驴的放弃了四野。被火急秘密从大西北催回来的彭还蒙在鼓里,以为是毛泽东格外看重他。临阵易帅本是兵家大忌,将领们只有指挥自己的军队才能得心应手,不然就会造成巨大的牺牲,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个兵家大忌从“万岁军”那里得到了验证。但毛泽东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力,人民会付出多大生命代价,他是不在意的,而且志愿军死的人越多,才越符合他的本意,也就是他的第三个动机。
本文着重阐述的是第三个动机,就是借韩战消耗原国军兵员。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杀俘是个规则,这是因战俘能构成反叛因素,商王朝就是被驱赶到前线的奴隶(战俘)起义断送掉的,秦朝的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也是因惧怕战俘造反。毛泽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肯定也想消灭战俘,但现代战争需要炮灰,毛打内战的高招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即以几倍的兵力搞人海战术围歼打援,大量的兵员空白只能以战俘来填补。
毛泽东不怕志愿军战士被炮火炸飞,怕的是他们被俘,更怕他们反叛,他的本意是将那些原国军战俘们从肉体上消灭在朝鲜战争中,和白起坑杀赵卒是一个用心,所以他要力争将战俘们弄回国内管教,不能让他们跑到台湾去替国民党反共。
尽管两万多战俘有近一万五千人投奔了自由,毛泽东发动抗美援朝战争的这三个险恶动机还是如愿以偿,特别是第三个动机,他免去了内战后裁军的风险,因为裁军通常是军队反叛的主要原因。当然,在政权稳固的条件下是没有这种危机的,比如邓小平在八十年代也大量裁军,但没有造成军队的激烈反弹,因为一部分军队改编为武警部队了,一是降低了常规武器的军备投入,二是没有影响军人的切身利益,这也等于是裁军。 " 8 }3 F, [- K
最后,第四个动机,就是毛泽东想搞家天下,为太子立本。 但毛太子岸英的阅历太浅,除了当翻译和搞了几天土改,没有一丝战功和太多政治资历,太子亲征应该是毛搞世袭的如意算盘,韩战打下来,太子就有了战功,就能掌握军队,使解放军成为毛家军。如果真正的想保家卫国,他应该命太子下连队去当普通士兵,一级一级的靠战功提升,但安插在司令部里,显然一方面是为了监督彭大将军,另一方面是提高战功的起点,这个资历就不是从士兵开始的,而是从指挥官开始的,那么彭的所有英明指挥,都应该有太子亲征的一半,料他彭德怀到那时候也不敢不承认。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太子违反了战斗纪律暴露了目标,葬身于汽油弹的火海中,毛泽东这个最自私的动机失败了,从此彭大将军也成了他的夺子仇敌,不除不快。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饱食而遨游 + 20 我很赞同!
guangyang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5-12-2012 20:19:3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要把兴趣爱好变成茶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太阳花开 + 20 茶馆俺上不去。不好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2012 00:23:37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尤其是解决彭林军权和太子监军,我认为这两项为主。帝王思想和帝王权术与历朝奸雄没什么两样。
天降斯人惩罚华夏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没有残缺 + 20 惩罚的不仅仅是华夏,周边国家也跟着遭殃
太阳花开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2012 14:00:0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抗美援朝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发动的第一次对外战争,为什么说不是什么保家卫国呢?因为这仗打的是攻不是守,是将军队开到朝鲜国土的纵深,打的主要也是朝鲜人。不要说什么唇亡齿寒,金家父子至今也不承认是中国人帮它打了这场战争,因为打响第一枪的是北朝鲜,南朝鲜是反侵略,所以中国出师无名,只好将正规军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另外,志愿军入朝时间也不是以前宣传的那样:“战火已经烧到鸭绿江边”。而是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攻占平壤时,三八线距中朝边境还远着呢,所谓烧到鸭绿江边,是说美国飞机轰炸朝鲜新义州,中国军队对美国人的警告是以三八线为界的,不是鸭绿江,以三八线为界,显然是替北朝鲜保家卫国。"

这段话写得尤其没有道理。缺乏对国际政治的基本把握,二战结束与三八线的关系的历史知识。朝鲜战争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头一阶段是朝鲜内战,南北朝鲜之间的战争是内战。南北朝鲜政权虽然对立,但并不是两个国家,南北都有统一全国的想法。侵略是指一国对另一国领土的侵略,北方打南方很显然不是这一情况。这就跟国共内战一样,共党发动三大战役之后渡江战役又把国民党政权打到台湾岛,但这并不叫侵略。也没有人在意是共党先打起来的还是国民党先打起来的。当时战火是不是烧到了鸭绿江,应当有不少证据的,这个也可以从米国的图书馆档案馆里找找。写到这里突然没了兴致,先不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太阳花开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4-2-2025 08:41 , Processed in 0.03717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