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6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筹编同性恋伴侣讣闻写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10-2011 00:0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传统丧葬礼俗逐渐融入性别平等观念,内政部邀专家学者研拟“丧礼仪节手册”,今天举行座谈,手册草拟版本建议子女都可协调捧神主牌,另筹编同性伴侣、离异者讣闻参考写法。

  因应时代变迁,内政部今年1月筹组“丧礼仪节手册”(书名暂定)编撰小组,邀集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陈美华等人担任撰稿人,手册分为6大章节,将性别平等、殡葬自主、尊重多元族群与宗教文化等概念,纳入遗嘱、丧期、丧服、追思会、殡葬文书等治丧事项内,手册预计今年底出版。

  “丧礼仪节手册”草拟版本今天在内政部主办座谈会受到热烈讨论,其中在殡葬文书书写参考部分,手册提供离婚单身者的碑、铭文参考,以及离婚母亲、终身未婚有男友者、终身未婚男性,以及同性伴侣的讣闻参考。

  负责撰述的辅仁大学宗教学系讲师陈继成表示,讣闻是古代文书形式,因应社会变迁,手册编入婚姻离异者、同性伴侣讣闻写法参考。手册建议,男女友及同性伴侣操办丧事者,可以“谊兄”、“谊弟”、“谊妹”等称呼发讣。

  性别平等教育协会秘书长赖友梅认为,同志伴侣有能力操办丧事通常是​​出柜者,使用“谊兄”、“谊弟”,依照词汇原意仍属朋友关系,但事实上是伴侣,是否有其他创新的词汇可再多做讨论,不过,手册书写者尽力置入多样化案例值得称许。

  此外,手册也纳入传统丧葬礼俗顺应社会变迁及性别平等观念的建议作法,如有子有女者可协调,推选一人或轮流捧神主牌及担任主奠者,不同传统上由长子、长孙担任;有配偶者可依自己意愿送葬,有别习俗上夫妻互不相送。

  同志、两性平等观念纳入内政部的丧葬礼俗手册调整作法是否引发保守人士批评? “丧礼仪节手册”召集人、民政司司长黄丽馨表示乐观,她指出,现代社会结构多元,民众逐渐接受性别平等,尊重多元族群与信仰,移风易俗需要时机累积,政府则有义务对社会现象提供较好的建议作法与教育,并从最隐讳部分着手。

  她指出,学者专家都有“亡者为大”与“殡葬自主”共识,殡葬业者也反映不少服务案例,内政部会将手册草拟内容上网,盼与各界进一步沟通交流,再邀专家学者开会研拟。(中央社记者蔡和颖台北7日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4-4-2025 00:54 , Processed in 0.0262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