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家长要想想自己来澳大利亚的目的是什么? 是否是想让他们能无忧无虑的快乐成长或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 作为家长, 我们的人生观念和心态很难改变,忧患竞争意识也强. 哪怕拿的比西人多,活的也比西人累. 如果小孩能学会象LOCAL活的轻松或着说是能不管是否有钱,能真正热爱享受生活.我觉得移民就算成功的. 这边只要稍微用功点或想上大学的小孩, 都能考上大学. 尤其是有着我们中国人的优良基因. 如果家庭年收入不高, 小孩的大学学费还无息贷款, 工作后收入不超过5万还不用还. (好象是5万) 所以我身边一些西人高管的小孩光大学专业和学校就换好几个,喜欢就读,不喜欢就换专业,毕业后也能轻松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而且他们也认为当医生是拿很高的收入,但是前期付出太多,太辛苦不值得. 我一开始不能理解,觉得这是胡闹, 他们不能理解我或中国人, 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去尝试自己喜欢或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 是很浪费. 因为种种原因等到后来身不由己,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人生就太BORING了.
后来交往多了,大家都有不同的烦心事,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态度却让我意识到差别.
让孩子将来能干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定成为赚钱机器或者过我们定义的幸福生活. 我觉得这就是我感受到的父母差别. 我们的小孩在这边长大, 语言没有问题,但是观念和文化不能一样,找工作中就免不了遇到更多的"种族歧视" ,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什么大学毕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沟通能力. 想要做的职位更高, MBA也是后来可以进修的. 被归结为文化差异,就不是学习能上去的.
否则,真不如拿了身份后大人回国多赚钱留给小孩,还能请保姆, 小孩回国努力学习,等到高中后再过来, 怎么说回到澳大利亚考个特棒的大学没有问题. 那就一定能成为律师或医生,拿着高收入了. 我曾经希望我的儿子做医生,但是我的同事们听后都觉得不可思意,觉得我很BOSSY, 剥夺了我小孩的理想. 而我的小孩说我很BOSSY, 说他是澳大利亚人, 说他以后想当警察. 然后我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是中国人. 中国人生活在澳大利亚, 就是做客. 这就比较麻烦.所以还是想开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