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93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文化] 挪威的森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9-2010 09:2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有谁看过吗?

小说概述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次恋爱是高中时,他同女孩睡觉后把女孩甩了。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小说特色
  ●年轻的迷惑与无奈   “挪威的森林”本是披头士的歌曲,书中主角直子每听此曲必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冻的森林深处,这正是年轻必经的彷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表征。男主角渡边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时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一代,在都市空间愈狭小与人的疏离愈人的对比中,令他们失去与人接触的欲望,恰是年轻一代避免受伤的保护罩。正如《挪威的森林》的渡边,因他怕失望,他不想勉强去交朋友,在他的世界中,朋友始终只有那几个。   ●年轻的反叛,大胆与率真   年青的好处是可原谅的率真、大胆、肆无忌惮地把内心所爱、所要、所憎、所恨的不扣修饰宣诸于口。书中大胆的情欲描写并不是一般日本小说中常见的卖弄色情,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如高山流水,流到洼处,一泻而成瀑布,浑然天成。书中主角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学潮罢课接二连三发生,但他们漠不关心,反而对爱情的追求炽热无比。渡边之于直子,明知直子心系死去的木月,偏偏不舍追随左右:阿绿之于渡边,虽知渡边心有所属,也求守候身旁。对爱情的希望与失望在书中煎熬着主角,亦在现实生活中煎熬着年轻的一群。爱情是发自内心,身不由己,没有时代之分,那管它是不是动荡的年代和应不应该恋爱。在九十年代的香港,“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已成老话,现在讨论的已是“学生应怎样谈恋爱”。   ●年轻的奇异的哲思    书中的人物,身驱动作是随俗的,而心思念头则显得空灵,说话的方式特别,常常可抽离出来而成格言,如“只有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一种称作小说的不完整容器里”,“我们一边把死当作微尘般吸入肺里,一边活下去”,“世界处处是驴子粪”……年青的谬思在书中比比皆是。   ●成长的可爱的谬思    成长的世界充满责任和不愉快。村上春树笔下的主角们都是年轻的|他们不愿意长大,认为长大是不可思议的,长大是在完全没有准备下,被死拉硬挤出来的。主角甚至羡慕已死的人的永远青春。这是一部年轻的小说,成长历程年轻阶段的热情坦率,直抵人性根蒂:成长的苦闷、无奈、恐惧、好奇,令人感动共鸣。正如作者说“有些人会喜欢这部小说,有些人不喜欢”。
小说赏析
  都说20岁是最好的年华。青葱岁月里的惊涛骇浪,也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我们试图说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却终于在一番挣扎之后发现,当一切都过于清晰、详尽,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幸好有村上春树,有Beatles,有——《挪威的森林》。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年轻时代特有的伤感和激情,说出我们一直想说出的话,那些纯真年代的——爱的物语。   关于青春的记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然而那些岁月里的感伤、沉醉却是如此相同,在生命中深深的留下烙印。38岁的渡边在飞机客舱里听到Beatles乐队的曲子《挪威的森林》时,一下子陷入往事,无法自已。音乐早已了无痕迹的渗入生命,在不设防的时候突然出现,牵动心中微微的疼痛。即使历经十八年的沧桑,20岁时的风景依然鲜明如昨。渡边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仍然记得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那时空气里弥漫着青春的芬芳气息。   渡边的20岁同大多数人的20岁一样,上寄宿学校,与三两个知交一起消磨时光,当然还有,恋爱。日子缓缓地流淌,年轻生命的水流总是新鲜、动荡的,不时有一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突如其来的意外。   成长是永远咀嚼不尽的话题。我们都有相同的体验——恋爱中的喜悦、甜蜜、忧伤和迷乱,对一切装模作样的言行举止的不满和嘲笑,难以和外面世界沟通的茫然无措。   我们在渡边、直子、绿子、木月、永泽、初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看到了他,看到了她。在渡边的困惑和迷乱中,我们轻触到一颗纤细易感的心,一如我们自己。   年轻脆弱的心灵有一双易折的翅膀。直子和木月在自我封闭的“无人岛上”长大,想要同化到外部世界中去的努力始终不能成功,最后终究要偿还成长的艰辛。木月以自杀的方式解脱,十七岁的生命嘎然停顿;直子在疗养院仍然未能治愈自己,也自行中断了年轻的生命。生与死之间仿佛只有薄薄的一纸之隔。直子的姐姐和初美虽然是人们眼中出类拔萃的典范,却也有着难解的心结而走上了不归路。不同的道路最后却是殊途同归。死亡离得如此之近,带着宿命的悲哀和铅灰色的沉重。   然而年轻毕竟是年轻。   渡边的青春岁月里仍然风景无限好。除了世外桃源般的疗养院里的直子,仍有一个生动活泼的绿子为他的生活涂上一抹鲜明的色彩。渡边和绿子在天台上喝酒唱歌,带着年轻特有的一份悠闲神气观望远处,绿子弹着吉它唱自己写的歌,歌词不知所云又生动鲜活。渡边去医院探望绿子的父亲,嚼着生黄瓜,声声脆响中散发着质朴、新鲜的生命力的清香。对于渡边而言,爱穿短裙、思维跳跃的绿子是他与现实环境相联系的媒介,正如当初木月和直子试图通过他进入外部世界一样,然而渡边却跨过了那道鸿沟。他站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在“哪里也不是的处所”连连呼唤着绿子。   少年时的渡边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有过朦胧的意识和暗暗的念头。适合穿深蓝色连衣裙戴金耳环、风度高贵的初美,对于渡边是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是少年时代懵懂无知的“自身的一部分”。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片断从眼前缓缓掠过,带着温暖、亲切的气息,唤起心底里深深的共鸣。
写作方法
  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电影画面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小说推荐
  《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树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文学奖项,在日本销售了700多万册,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流行。可以说,小说情节是平平的,笔调是缓缓的,语气是淡淡的,然而字里行间却鼓涌着一股无可抑制的冲击波,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与共鸣。小说想向我们倾诉什么呢,生与死,死与性,性与爱,坦率与真诚,一时竟很难回答。读罢掩卷,只是觉得整个身心都浸泡在漫无边际的冰水里,奔波于风雪交加的旅途中,又好像感受着暴风雨过后的沉寂、大醉初醒生的虚脱……
小说成就
  《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在日本已销出760余万册(1996年统计),这在只有一亿多人口的日本是一个奇迹,平均每十五个日本人就有一人有这本书。在中国的统计数字不一,但常见说法是三百多万。最近常在上海,有时也去北京出差,看到《挪威的森林》在北京风入松、上海书城等著名书店排行榜上,屹立前十名近一年时间,而这股购书热潮还在如火如荼地高涨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3-9-2010 14:37:0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没看过这本书吗,已经排成电影了,还去了威尼斯影展但是反响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3-9-2010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看到电影,不过估计拍不出那种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3-9-2010 15:43:15 | 只看该作者
老大卫推荐的,去买本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3-9-2010 16:59:24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喜欢,书本买来的时候一连看了3次。就喜欢书里头颓废的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3-9-2010 20:34:24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不过不喜欢
可能是不喜欢这种颓废的气氛
也可能不能理解/认同这种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3-9-2010 22:29:34 | 只看该作者
村上的书我看了很多部,都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3-9-2010 23:27:4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N遍,喜欢。虽然不能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
渡边好像我喜欢的人 所以当初看书真是百感交集。

我还看到过原版的书,当时感叹日本的书籍封面设计得简单,唯美,纸张亦是精美。可惜我不懂日语啊

朋友当初借给我的书,封面实在是不敢恭维,太黄 放在书摊上绝不会拿起来翻看。
以前国内村上春树的书好少,来了悉尼后,我去图书馆把他的全部作品借了来看。
相比之下,他的游记写得好,一读再读。小说有的写得很涩,跳跃性的,至少我不能一气呵成看完。

挪威的森林, 斯普特尼克恋人,雨天炎天
我只收藏了这3本,隔段时间会带在火车上看看。
当初我LG让亲戚在香港买的,结果他亲戚寄到悉尼,我LG再寄到上海

[ 本帖最后由 微风细雨 于 24-9-2010 23:0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3-9-2010 23:2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3-9-2010 15:19 发表
期待看到电影,不过估计拍不出那种味道。

每一个人心里的挪威的森林都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4-9-2010 16:24: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3-9-2010 15:19 发表
期待看到电影,不过估计拍不出那种味道。

一般书好看的,我坚决不看电影,电影完全没办法体现文字的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4-9-2010 22:1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细雨 于 23-9-2010 23:27 发表

看过N遍,喜欢。虽然不能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
渡边好像我喜欢的人 所以当初看书真是百感交集。

我还看到过原版的书,当时感叹日本的书籍封面设计得简单,唯美,纸张亦是精美。可惜我不懂日语啊

朋友当 ...

那微风姐姐现在的LG是不是像渡边这样的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4-9-2010 22:1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un2009 于 24-9-2010 16:24 发表

一般书好看的,我坚决不看电影,电影完全没办法体现文字的意境。

同意!
不过确实有一些书是我先看了电影
再去找书出来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7-9-2010 12:47: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细雨 于 23-9-2010 23:27 发表

看过N遍,喜欢。虽然不能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
渡边好像我喜欢的人 所以当初看书真是百感交集。

我还看到过原版的书,当时感叹日本的书籍封面设计得简单,唯美,纸张亦是精美。可惜我不懂日语啊

朋友当 ...

>>小说有的写得很涩,跳跃性的,至少我不能一气呵成看完。
村上的小说好像都是这个特点。总是用很多的隐喻,从现实世界到非现实世界的过渡总是跳跃性的。
国内的卫惠,安妮宝贝,王家卫的作品,个人感觉也有类似的风格。

[ 本帖最后由 jSirius 于 27-9-2010 12:4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7-9-2010 17:25: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Sirius 于 27-9-2010 12:47 发表

>>小说有的写得很涩,跳跃性的,至少我不能一气呵成看完。
村上的小说好像都是这个特点。总是用很多的隐喻,从现实世界到非现实世界的过渡总是跳跃性的。
国内的卫惠,安妮宝贝,王家卫的作品,个人感觉也有类似 ...

卫惠,安妮宝贝,王家卫的作品,跟村上春树完全是不同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7-9-2010 19:5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细雨 于 27-9-2010 17:25 发表

卫惠,安妮宝贝,王家卫的作品,跟村上春树完全是不同的作品。

看来是偶的文感不行,呵呵,毕竟不是文科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7-9-2010 20:27: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Sirius 于 27-9-2010 19:51 发表

看来是偶的文感不行,呵呵,毕竟不是文科出身。


村上春树的作品至少某一点会打动你的心,你会隔一段时间想去再翻看一下,在每一个年龄段不同的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7-9-2010 20:48: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细雨 于 27-9-2010 20:27 发表


村上春树的作品至少某一点会打动你的心,你会隔一段时间想去再翻看一下,在每一个年龄段不同的感悟。


非常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8-9-2010 20:36:28 | 只看该作者
很日本,村上不愧是日本文坛巨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3-10-2010 01:43:1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N年前,买了一本。和你的这本封皮一模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10-10-2010 08:24:55 | 只看该作者
超级村上迷,国内时候就买完了上海译文的18本村上单行本。挪威的森林看了十几遍,看得我老觉得自己脑子里装着自己导演的电影。另推荐:村上《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10-10-2010 20:18:29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国内现在有愤青开始焚烧挪威的森林以对诺--贝--尔---奖表示抗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9-4-2025 07:54 , Processed in 0.061042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