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7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性伴侣的孩子学业表现不比其他孩子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9-2010 02:0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在几乎所有关于同性婚姻的讨论、争议或司法诉讼中,话题焦点总会在某个时候转向家庭的价值观,同性恋伴侣能成为好的家长吗?他们的孩子——无论是通过领养、通过人工辅助方式或是通过以前的恋爱关系所得到——能否在传统家庭形式占优势地位的世界里适应、发展和成功?

  这一问题的答案通常取决于由谁来回答,也通常被罩上了主观想象,被抹上了偏见。但是,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者迈克尔-罗森菲尔德(Michael Rosenfeld)为有关讨论带来了新的东西:从美国最大的数据库——全美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发掘得到的事实”。

  以上是美国斯坦福大学8月30日发布的一则消息的开头一段话。消息说,罗森菲尔德的研究报告已发表在本月的《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杂志上,报告结论认为,由同性恋配偶抚养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与由异性婚姻配偶抚养的孩子相比,两者几乎一样。

  罗森菲尔德挖掘整理了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并专门注意了各种类型家庭里的孩子在小学或中学时有过的留级情况。该研究发现,在异性婚姻配偶家庭的孩子中,有将近7%曾留级过一次;在自述为同性伴侣关系的家长抚养的孩子中,这一留级比例为9.5%。

  虽然在表面上这两个比例有一定差距,但把家长的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等因素考虑进来之后,两个比例的差距明显消失,因为这些异性配偶在整体上比同性配偶有更高的教育程度和更好的经济条件。

  据罗森菲尔德介绍,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家长是同性伴侣这一情况本身,完全不成为孩子处于学业劣势的原因,而家长的收入和教育程度才是对孩子学业成绩的最大影响因素。

  斯坦福大学在消息中说,由于同性恋伴侣组成的家庭的数量只占美国家庭总数的很少一部分,研究者们一直难以准确的定量分析这部分家庭抚养的孩子的学业表现,而同性婚姻反对者们总是批评以往相关研究所基于的样本数据量太小。就此问题,罗森菲尔德说:“样本数据量就是力量,人口普查数据是可获得的最大样本。这一研究是基于成千成万计的孩子的数据”。

  罗森菲尔德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同性恋配偶还是异性恋配偶抚养的孩子,留级率都比异性未婚伴侣以及单亲家长抚养的孩子要低;在任何一种形式的某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比在无家庭的集体居住环境中的孩子有明显更低的留级率。罗森菲尔德认为,数据表明任何形式的家庭收养孩子,都比孩子无人领养的情况更好。

  虽然罗森菲尔德的研究在本月才公开发表,他的研究数据和结论已被加州八号提案反对方的律师们在法庭上作为证据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4-2025 06:09 , Processed in 0.02511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