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savusav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教育] 12-13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4-3-2011 18:02:2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以为爱孩子,但是我们有耐心地蹲在孩子身边,用心体验孩子的心吗?我们有耐心地听完孩子的我们以为幼稚的我们以为错误的不对的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话吗?

讨论这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其实,只要我们放弃自己固有的想法,去体会一下孩子,或者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纯洁和天真,事情就会有微妙的不同和转机的。

我有11岁的女儿,也有2岁多的面临人生第一个所谓的“叛逆期”的儿子。我愿意用一生去读懂孩子,因为我已经忘记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我根本不懂孩子。但是我愿意学习,愿意陪着孩子跟着他们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罗卜扛大包 + 5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4-3-2011 18:18:29 | 只看该作者
和孩子一起成长
是每一个父母的课题
我自己也常常在反省
但是我相信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尽力做到好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

给孩子很多时间去表达,
给自己很多时间去聆听
就是最重要的


谢谢楼主的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罗卜扛大包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6-3-2011 08:3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兔妈妈 于 4-3-2011 18:02 发表
其实,我们以为爱孩子,但是我们有耐心地蹲在孩子身边,用心体验孩子的心吗?我们有耐心地听完孩子的我们以为幼稚的我们以为错误的不对的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话吗?

讨论这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其实,只要我们放 ...


感觉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很好很难得的自我成长修炼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5 收起 理由
liyuefu + 20 大实话
qzd163 + 2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6-3-2011 08:36: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eamhouse 于 4-3-2011 18:18 发表
和孩子一起成长
是每一个父母的课题
我自己也常常在反省
但是我相信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尽力做到好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

给孩子很多时间去表达,
给自己很多时间去聆听
就是最重要的

谢谢楼主的分 ...


顶梦姐这段感悟话语。

很多时候并非孩子做得不好,而是我们为父母的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愿意去与那份赤子保持足够的沟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6-3-2011 11:08:30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和一群朋友谈家庭教育
又是各自表率

发现一个孩子有容易的地方

有些父母明显偏颇
儿子和女儿/老大和老二要求与方式都不一样
不过,也不能完全说是错的
因为孩子还真的个个不一不一样
只是
听到一个妈妈说
儿子是用来教的,女儿是用来爱的
感触很大,为人父母实在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6-3-2011 11:29:17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女儿都要爱,只是表达的方式方法会有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6-3-2011 11:3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罗卜扛大包 于 6-3-2011 08:36 发表


顶梦姐这段感悟话语。

很多时候并非孩子做得不好,而是我们为父母的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愿意去与那份赤子保持足够的沟通交流。

父母光有一腔热情是完全不够的,很多时候是好心办坏事,必须要去学习才知道应该如何跟孩子很好地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7-3-2011 22:06: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孩子刚4岁,还没有到那么大的年龄,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
记得和一个年长的人聊天,他在国内,因为工作忙,把孩子送到很好的住宿制私立学校,希望他能自立,能有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他说,还是小孩子好,孩子大了,脑子里想什么,大人都不知道,这个很麻烦。我现在很能体会他的话。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儒家讲,父慈子孝。(对儒家,传统文化有看法的可以打住了)
父慈在前,子孝在后。父就是父母,对孩子要慈。古诗有“慈母手中线”,严父慈母。但是对我来说,我还是想象不出一个慈父的样子,小说里面没有看过,电影电视没有演过。只能根据孔子的话来猜测,“君亲师”。君,领导孩子,亲,关怀孩子(衣食住行等,关心其喜怒哀乐),师,教育孩子(言传身教)。  
没有父慈,哪有子孝? (相应的,对老师来说,好学生,对企业领导来说,好员工)

我习惯于看到孩子房间乱七八糟时说他,而忽略了自己房间也不整洁。
要孩子吃饭时不看电视,自己要先改正(才发现自己毛病真多)。

对于喜欢西方教育思想的同学,我推荐这本书,《优秀是教出来的》。
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935482-1-1.html。 也很有参考价值。
对于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我推荐《弟子规》(我也还在学习中),有兴趣的,希望可以一起学习。
一点感想,欢迎批评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罗卜扛大包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7-3-2011 23:3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yuefu 于 7-3-2011 22:06 发表
我的孩子刚4岁,还没有到那么大的年龄,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
记得和一个年长的人聊天,他在国内,因为工作忙,把孩子送到很好的住宿制私立学校,希望他能自立,能有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他说,还是小孩子好,孩子大了 ...


为人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声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父母要不断反省改正,前进修缮自我。因为,孩子时刻就是我们修身的一面明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8-3-2011 12:4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liyuefu 的帖子

如果看一看那55条,都可以用《弟子规》里的思想来概括的。

事实上,西方的所有人文是折射东方古老的智慧,也就是孙子和爷爷的关系。这一点清楚了,其实只要看一样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8-3-2011 12:45:3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对于东方文化,我更愿意说是智慧,在关注的人群越来越多,地区已经不是问题了。欣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liyuefu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19-3-2011 00:11:1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贴子,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19-3-2011 01:34:39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1-4-2011 13:46:5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10-4-2011 01:18:5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学习了。另请问各位妈妈一个问题,我的女儿11岁想上完五年级过去,中文是有基础了,英语成问题。到那边上几年级好,是否需要上语言学校?布市的妈妈们给点建议,哪个学校比较好或者说哪个区的学校比较好?方便我们找房子。请高手说具体点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10-4-2011 01:20:53 | 只看该作者
补充45楼。我女儿在国内一直练习网球,布市是否有哪个学校有网球俱乐部,可以继续练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8-6-2011 14:28:4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同感,教育12-13岁的孩子真头痛。我们上的学校,有很多国内来的孩子,(我也是国内来的,说这个,真的很惭愧),家里有钱,对学习不认真,总是谈些明星啊什么的。我们想着转学。但又想想, 如果转到了西人为主的学校,孩子也会遇到其他的问题。 怎么办?
我们大家以后周末聚聚, 交流下吧,也可以让孩子也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30-6-2011 20:18:35 | 只看该作者
LZ应该是性格很好强的的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有时候会overparenting。开口闭口就是为你好,你应该。。。。。

其实前面家长讲的,就是要放轻松,适应新环境不是一天两天的,况且小孩和大人不一样。

教育小孩就像种树,浇水松土,然后看看第二天的反应。急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30-6-2011 22:31: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楼主可能性格很好强, 对孩子比较严厉,要求比较高.
在尝试改变孩子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尤其是来了澳洲以后.

12,13岁才来澳洲应该说有点晚,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国内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都已经定型了.  以往看过比较专业的分析是小学三年级以前来澳洲才能完全本土化. 否则即使他再用功,英文能力(书面的)再好,也很难真正象本土孩子一样交流. 正是受了那篇文章的影响,我们一年前毅然放弃了国内的事业,赶着在三年级前让儿子入学澳洲学校.

但我们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好学校,而就是入读小区里的普通学校. 当初的想法是儿子还小,过来也要有个适应过程,所以并不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现在看来我门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普通学校他的压力小很多,有助于建立他的自信心. 刚去的时候他还有些听不懂课程,但过了半年后就基本适应了,在班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自信心建立起来了,进步就更快了. 老师说他已经是班里的TOP one or two 了. 下个月就要考OC班了, 老师说他肯定没问题,不过还是希望他留下来.

当然我们这期间有送他去补习,刚开始去的时候,排名才60%, 但现在基本是在5%左右了.

孩子越大,适应期越长,所以楼主一定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2-2-2025 20:57 , Processed in 0.059385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