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42686|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悉尼] 开4WD探险澳洲大陆的越野知识探讨篇(4大名厂2011款最新四驱系统实车测试视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4-2010 00:2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清风如意 于 29-7-2014 01:06 编辑

由于本人对越野的知识有限,但是愿意跟各位同好一起分享讨论,希望它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请各位高手同好不惜赐教。。。。。

越野车的基本东西是:

  越野车:必备的是四轮驱动,没有这个就谈不上越野。
  实际上,越野车,就是四轮驱动车,或者叫全驱动。因为有的大卡车是六轮或者更多,不一定是四驱,可能六驱。从前美国的道奇Dodge,这种车就叫“十轮卡”。它是三桥,后面八个轮胎,一共十个轮胎。全驱动,为的是一个轮子陷入泥中打滑以后,

       其它的轮子还能驱动汽车离开困境,否则就要等人家来拖了。
  越野,不仅是军用,还有矿用,矿用车不少是全驱的,三桥无前驱的更多,负重也是一个问题,拉几十吨上百吨的矿石,两桥设计上有困难。


  差速器的原理,一个轮子要是失去足够的摩擦,会以两倍速空转。通常全驱就能解决问题,要再提高性能,就要有一个差速锁,锁住差速作用。这个用处不大,而且也不复杂,拖拉机上全有这个装置。汽车有这个,基本上是一种无意义的“全配置”,
       就如点烟器一样,用得着的情况很少。
  有了全驱,就可以离开公路越野了,但是通过能力,不同的布置设计不结果一样。
  首先,基本知识就是底盘要高,这个决定于轮胎直径。
  从理论上讲,布置就是要得到三个指标:接近角,离去角、通过半径。
  接近角,就是汽车能上到(这个上到不是爬到顶,仅仅是接近成功)多大角度的坡,它由前轮和保险杠形成的角度组成。如果接近角小,实际坡大,那么轮子还没有上坡,保险杠就接触路面了。
  以墙作例子吧,任何汽车不可能有90度的接近角,轮子根本接触不到墙,保险杠就顶住了,因此上不了墙。一定是车碰墙了事。
  而如果前轮切边在车身外,能先触到墙,那么就有了90%的接近角了,理论上就可以爬墙了。
  离去角相反,以后轮与车后沿构成,决定汽车能离开多大角。如果这个角度不足,那么汽车下坡后转平路时,后轮还没有到平路,车身就刮到路面,后轮就成“悬空寺”了。这辆车就如被使了定身法,动弹不得。
  同理,如果后轮切边在车身外,理论上也有了90%的离去角,可能离开墙
  两轮,与车底部最底点(通常是传动轴),三点划一个圆弧,就是通过半径。这个决定能过多大的堤型障碍。如果车的通过半径太大,那么通过一道半径小的障碍时,前轮落地前,汽车车身或者传动轴会触到障碍,严重的会被架起来,变成“翘翘板”,

       也动不得了。后驱的传动轴当然会损坏。
  最坏的例子,是欧蓝德Outlander,这样的车,毫无越野能力可言,虽然是四驱,但是底盘太低,这三个指标都谈不上,因此不可离开公路到地形复杂的地方,大草原或砂石路是可以的。
    还有一个基本常识,就是舒适性,这与轮距有直接关系,几何原理很容易明白,轮子越远,前后轮依次通过障碍时车身摆动角度越小,如果两轮相距一百米,轧过一块砖的时候,那么坐车的人位置只有上下变化,这可能通过弹簧来消除,而角度几乎不会

      有坐摇椅一样的“前仰后合”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总统级的车三门,为的是加长轮距,提高舒适性。轮距直接影响到通过半径,要有满意的通过半径,就不可能长轮距,因此真正的越野车不可能舒适,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你就没有我,不共戴天。
    第四个指标,是爬坡能力,公路设计以百分比,铁路设计以千分比,汽车设计以角度表示,这是个不合理的矛盾,需要换算。爬坡能力主要是发动机扭矩决定,柴油机又优于汽油机。实际上还有其它因素,比如油面倾斜时,油箱和机油泵都要能吸到油。
    发动机动力不足,大坡就上不去。短的可以冲上去,连续几公里的长坡是不可能靠惯性来解决的。真正的越野车必然是油老虎,为大坡设计的越野车的强劲发动机在平原地带不可能省油到小车的水平,二者不能比。


去越野驾驶时需要带上的工具:
    长柄铁铲
    拖车绳
    两个合格的(冲压成型的)弓形钩环
    胎压计
    千斤顶
    千斤顶支座

    其他工具和设施:轮胎放气设备
    轴间差速锁
    全地形轮胎或泥地轮胎
    空压机
    气压式千斤顶
    绞盘


1. 沙滩篇

1.   进沙滩前先把轮胎气压降到18 psi,如果前面很多软沙那就降到15 psi 好让您的车子比较容易浮在沙面上。
2.   玩沙滩自动波比较有优势,一般以高速2档在沙面起步;如果是手波就以低速3档起步。
3.   首先把您的车子的stability control关掉,否则陷车是一波接一波。
4.   在不平的沙面上车子的速度不能超过60km,也不要低过15km; 否则非常容易陷坑,转弯要柔和否则您的轮胎就会off rim。
5.   冲沙丘一定要直上直下,不要在沙腰转弯非常容易让您的车子翻滚下来。冲到顶部一定要先停一下以免车子飞起来冲下坡,下坡时千万不要踩刹车
      因为这样非常容易造成陷车,相反上1或2档稍微给一点油门就可以提供抓地力一冲到底。沙面上停车一定要在能够让您的车头往前面稍微倾斜的地方停泊。
6.   在沙面上开车一旦发现失去前进动力,马上倒车这样才不容易陷车; 只要让您的轮胎在原地空转2秒钟,那么救援的时间就要花多一倍以上。
7.   如果要通过有海水盖过的沙面,千万不能停下来必定陷车侧翻,如果真的是陷了那么救援一定要快,否则时间一长车子就会变得难以救援了。

2. 泥地篇

      只有两样东西能打倒一辆车况正常的四驱车,那就是牵引力和离地间隙。泥地正好两者兼具,那些配备双差速器的越野车辆很容易深陷其中,所以它堪称是四驱车杀手。

      虽然泥地是很好玩,但是你应当尽量小心。在驱车前往泥地痛痛快快撒一次野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真要去吗?”“去那儿安全吗?”还有,“现在就去会不会把那块场地给弄坏了?”最后一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如果在场地成形之前就把它蹂躏
      坏了,那下次你想玩的时候就只能望“泥”兴叹了 好了,地面开始变得黏滑,可以上路了,那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放低胎压。这样可以增加胎面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将胎压放低至20~25psi左右(如果车辆载荷较大,胎压可相对调高些),
      以增加胎面花纹长度。当然胎压降低后,胎壁也会鼓出来并压到地面上,多少也增加了摩擦面积,但这可不是我们放低胎压的原因。降低胎压主要还是为了分散载荷并增加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然后,将你的四驱车锁定在越野低速挡并启用中央差速器锁(如果有的话)。有些人可能偏好高速挡,但用低速挡,它可以把更多的扭力更快地分配至驱动轮。为什么需要更大的驱动力?因为在泥泞道路上最关键的就是向前的冲量。在泥地里,
      胎面很快就会被泥巴糊住,这时候你最渴望的莫过于来一股冲劲把轮胎拉出泥潭,而不是在原地打转挖坑。这就涉及到油门的控制了——泥地驾驶的诀窍也正在于此。油门给的太大,你就会原地挖坑;油门太小,你的轮胎就会被泥浆给糊住,导致车子
      动弹不得。

      轮胎选择也很重要。合适的轮胎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而装备错误就可能自讨苦吃。高速公路轮胎 (H/T) 在泥地中很容易就会被陷住。它们安静而温驯,适合用于普通路面,因而胎面是封闭式的。全地形轮胎(A/T)要好些,它们的胎面沟槽更加开阔些,
      但是对于泥地来说仍不够理想。

    泥地轮胎(M/T)是上选,它们在一般路面上噪声非常大,但是胎面沟槽开阔,胎牙遍布,即使在他人束手无策的泥泞山路上它也能把你拖上山。它具有自清洁功能,可以把那些塞在胎面沟槽中的泥巴快速甩出,使胎面一直保持清洁,从而能够抓紧地面。
    虽然泥地轮胎并不是万能灵药,但它们
    也是一“胎”之下,数“胎”之上了。

    至于比泥地轮胎还要好的胎中之王,那就是极限轮胎了,比如Bogger、Claw 和 Centipede,在越野世界里都是大名鼎鼎,天生就是用来攀山越岭用的。
    它们的普通路面性能比泥地轮胎还要差,但是对付那些坑坑洞洞则不在话下。我在泥地里用过的最好的轮胎是Bogger牌的,Simex Centipede紧跟其后,后者反馈感更好些,而且相对更适合普通路面。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四个车轮都不转,那再好的轮胎
    也无用武之地。

    这里就要说到差速器了。在差速器的作用下,一侧的车轮可以比另一侧转的更快,车辆得以完成转弯掉头等操作。如果四驱车的差速器始终锁死,那碰到转弯时车辆就会甩出去。但是在越野情况下,差速器的作用会导致阻力最小的车轮陷入空转。
    在泥地里,所有的扭力会被分配到那个在泥浆里无望挣扎的车轮上去。现在许多车辆上都配备了牵引力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感测哪个车轮将发生打滑,并将该车轮刹住,从而将驱动力转移到具有抓地力的车轮上去。

    第一代牵引力控制系统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这些早期的系统在我看来十分差劲,因为它们的反应太慢了。等到系统计算机意识到车辆已经失去了牵引力,你已经迈向深渊。更糟的是,计算机随之会制动正在空转的车轮,从而把仅存的动力希望
    也给扼杀了,结果自然是泥足深陷。

    而且在路试时,我们会发现,在某些路段,如果你的车子装备了早期的牵引力控制系统,那你必须将油门踩到底才能勉强通过,而同样路段,那些采用传统差速器锁的车辆却可以闲庭信步,轻松通过。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些牵引力控制系统存在
   “误制动”效应。不过,在那些制造商们的不懈努力下,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
    如今的牵引力控制系统,经过长期发展,性能已大大改进。它们现在的反应速度比原来快多了,而且许多系统还有不同模式(泥地、雪地、岩石、沙地,等等),适用于不同的路况。实际上,现在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已不是人力之所及了,
    它们可以把你带往更远的地方。
    不过那些老式的轴间差速锁,它们用起来很简单,比如TJM Pro-Locker差速锁、Maxi-Drive差速锁和ARB气动式差速锁。碰上困难路况,只要有它们就觉得心安了不少。你可以凭自己的双眼和经验来观察前方路况,一旦预感到有失去牵引力的危险,
    就可以根据需要接合差速锁。缺点是它们很贵,每个大概要2~3千刀,包括空气压缩机在内。压缩机倒是蛮有用,可以用来在一天越野活动结束后给轮胎重新打气。

    便宜货也有,比如Detroit Locker、Lock-Rite和Lokka四轮驱动系统。它们每个1千刀。这些都是自动差速锁,一旦探测到不同车轮的速度基本相同时,它们就会把差速器锁住。它们接合和分离时会有噪声,并且更适合于轴距比较长的四驱车。
    老手们倾向于在后桥上安装这种差速锁,因为如果装在前桥上的话,它们接合后会使转向变得沉重。

    当然,大多数中型及大型四驱车一般都标配了防滑后差速器。车况新的时候它们工作的还算不错,但是它们老化失效的非常快。不过,可以找专业人士对差速器进行调试,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获得出色的牵引性能,而且花费相对便宜。
    调试时下手不要太狠,否则会损害车子在普通路面上的操控性能。

    牵引力方面的问题就说到这里为止,你可能要问,到底怎样才能最快地冲出泥潭?在行动前,你首先应当好好观察一下你的轮胎和车身底板。如果仅仅是牵引力的问题,大不了用绞盘总能把你给拖出来的。如果你陷的太深,车身底部连光都透不进去,
    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你应该用长柄的铁铲将轮胎和差速器周围的泥巴清理干净。然后再用缆索或绞盘慢慢拖动车辆,试着把它拖出来。

    切记要“慢慢”拖。因为如果你的四驱车陷得结结实实的话,那它基本上就像个吸盘牢牢吸在泥巴里。那些平坦的表面,比如油箱,吸得尤其牢,原本只有两吨的车子现在会变成六吨甚至更多。而大多数的缆索、链条和绞盘都没有这么大的拖拽能力。
    所以在这个情形下,你别想一下子把车子整个拽出来,而应该先把这个“大吸盘”的吸力破坏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用一个气压式千斤顶或机械式千斤顶将车辆顶起,将吸力破坏掉,而且这样你还可以把石头或木块垫在车轮底下,
    从而获取离地间隙和牵引力,将车辆驱动出来。

    如果你用的是气压式千斤顶,应该先把千斤顶气囊周围尖锐的物体,比如树枝、棍子之类的东西清理干净,因为这些东西有很大的危险。如果你用的是机械式千斤顶,千万要选择一块好的底座,以防千斤顶自己也陷进泥巴里去,并且操作时要小心,
    因为机械式千斤顶很不稳定。确保在车身上选择一个好的千斤顶受力点。

    泥地游戏的新手们经常挡不住诱惑,喜欢驶离正道,或往两边开。因为这些地方看上去更干燥一些,而且位置更高,似乎更安全。但别被假相骗了,一旦驶离之前车辆留下的轨迹和车辙,你的四驱车就会像脱缰野马,很容易滑到路旁的树丛中去。
    道路两旁的地面通常会更软,甚至更泥泞,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少有车子开过,还没被车子压实。所以还是要盯牢路面,这样你会处于有利地形。

    一般规则:如果轮胎被泥巴锁住了,把差速器也锁住;保持冲力;紧紧咬住之前的车轮轨迹(车辙);遵守道路封锁标志;不要破坏路面
.
    泥地和泥地之间也有所不同

    粘土地:

    不同类型的泥地各自禀性也大为不同。比如粘土地,比如丘陵地带的红土地,开起来就像开在油脂上一样。轮胎通常不会陷的太深,这意味着你基本上会在其表面上滑行。
    如果碰上黑色泥地,那你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了。每次跟它们打交道,一旦失去冲劲,那你就别指望再往前挪,只能用绞盘或拖车绳来救驾。只要你的车轮开始打滑,很快就会刨出一个坑,差速器壳基本上就埋进去了,车子也就被陷住了。教训嘛,
    当然冲劲就是王道喽,一定要不停地动。差速器壳的离地间隙也很重要。所以,不要以为前面的大家伙都顺利开过去了,那自己的帕杰罗、普拉多或其他什么车也一定能开过去。要知道别人车用的是大轮胎,而你的小轮胎很可能就陷在它的车辙里。

    黄泥地:

    黄泥地综合了粘土地和黑泥地的特点,本身也有很多种。这种泥地很难预料,所以也充满了乐趣。

    盐碱地:

    这种地方看上去不是很泥泞,但是一旦上面的一层盐壳被压破,底下就是像柏油一样的泥浆。千万要循着前人留下的车辙前进,不要为了逞强而自己开辟新路。

3. 上下陡坡篇

    [险升坡]——行走在林道是难免回遇到上坡路面,较平缓的上坡路面,一般车友应该都可以轻松应付才是;若是遇到比较陡斜的上坡时,有些车友就回担心车子爬不上去,担心过后开始心虚,心虚后油门就踩得比较轻,档位选择也乱了,
     以这种状态,能爬得上去才奇怪。         
  当决定要开始爬陡坡时,请选择正确的档位。一般来说,手排车和自排车不尽相同,在面临爬陡坡时,请选择最大的档位,但不致使轮胎空转打滑为限定。通常这个限定手排车分动箱排在4L档,变速箱排在2﹑3档;而自排车的档位设定为分动箱在4L档,
     变速箱在1﹑2档;其实在爬陡坡时,档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选了太高的档位,则动力输出太弱,无法有带着你爬上陡坡的感觉;若选了太低的档位,则动力输出太大,会频频发生空转的现象。除了档位选择要正确外,爬陡坡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
     因为假如爬到一半而停了下来,要再启动继续向上爬的机会就不太大了,除非你的车拥有超强的扭力。         
  万一在爬坡时因故停留,又无法继续上行,那就只好倒车退下来。但在陡坡上倒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以最慢﹑最低的速度开始倒车,当然此时只能够用刹车来控制车速。
 
 [险降坡]——遇到此状况,通常只要克服心里的障碍,就不过是个较陡的下坡而已。但是有许多车友,还是栽在这个不算困难的地形上,说起来只不过是较大意了些。当然,手排车与自排车在驾驶上还是有区别的,但是相同的是需以最慢的速度下坡,
    不然起初若是以较快的速度下行,到后来可能导致无法控制速度的局面。
 只要能控制以最慢的速度进入陡坡,手排车排入4L 1档,略带些刹车,保持轮胎不致锁死打滑的速度,缓缓地通过险陡的下坡。另外自排车就比较需要多废些心思去控制速度了,因为自排车的档拖力过小,无法牵制陡坡下行的速度,所以刹车的控制
    是相当重要的;自排车在下陡坡时,一样是排入4L 1档或4H 1档(没有低速波箱),不过刹车就不能只是轻轻含着而已,而要控制到最慢的速度下陡坡,利用刹车来控制轮胎,以最慢的速度下行,并且不致使轮胎锁死偏滑,产生无法控制的情况发生。
  
    [弯角上坡篇]——其实弯角和陡坡,是并不困难的,只要档位选择正确,别人能上的坡相信你也上得去。按正常的方式来说,在要进入弯角上坡时,千万不能有所停顿,因为多半的车,在停顿后根本无法再启动向前;除非你的爱车是四,五千c.c.的
     大家伙,拥有绝佳的扭力,配合防滑差速器,那么你大可试试你爱车的极限;不然一般的车根本没有机会,在陡坡弯角上原地起步向前。
  手排车的档位选择须视路面是干硬或湿软,来选择适合的档位,不过也多半选在4L 1或2档;选在4L 2档,是怕4L 1档动力输出过大,导致轮胎打滑,丧失向上爬的抓地力;而选在4L 1档的时机,仍是在4L 2档之动力不足以带着车往上爬的时候,只好退至  
     4L 1档,以求能上得了弯角的陡坡。另外自排车也如同手排车一样,可先用4L 2档试试看,若可以上就最好,若不能上,当然就必须退至4L 1档了。        
  除了档位的选择要正确外,车子的速度﹑引擎转速的保持,都关系到车子是否能上之关键。车速可以快,但必须是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如果是慢速地过陡坡弯道,相信只有一些大扭力的车能办到。另外,引擎转速最好能保持在最大扭力的引擎转速
     范围内让身处困境的爱车,能从容地过弯道﹑陡坡。         
 
 [弯角下坡篇]——通常这是最能钩起驾驶者恐惧心理的地形,若撇开危险的险下坡不谈,光是一陡长的下坡就够吓人了,若再加上转弯的动作,笔者相信不是有十足把握的人,通常皆会停留考虑许久,才决定继续前行或是放弃。
  当然在面临车队行进是,不太可能为了一味车友的裹足不前,而更改路线来配合此车友,着关系到整队车友的权益问题,所以会有两种方式来解决:一是换个经验丰富的车友代为捉刀;另一是鼓起勇气,听从车友的指挥,仔细地度过此险恶的地形。
  当硬着头皮,需自行驾车通过弯角下坡时,最好先行下车勘察地形,若地形许可的话,行经弯角下坡的地形,可采取最平缓的路线。若地形不允许,也不必过分担心,车辆在转弯时本来就会有一向外的侧倾力量,只要是速度许可,产生向外的侧倾力
     应该可以抵消可能的向内转翻的力量(视车行速度与弯角倾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动),所以侧向翻车的感觉虽然很重,但是还不致于翻车。
  所以弯角下坡,只要倾度不超过车辆的极限(随改装加高后而有所增减),驾驶者大可放开心胸,谨慎地度过弯角下坡的路况,事后再看其他车友过此弯角下坡,事实上不是那么困难的

开车小窍门:
   1.  在夏日停车时车内温度很高,仪表盘及车内塑胶及生椅皮革容易干裂老化,在停车时在内放置一瓶矿泉水,并打开瓶盖可保持车内有一定的湿度,可延长皮革,仪表盘等塑胶件的寿命。
   2.  冬季里开暖气时,档风玻璃容易起雾,开空调可以除雾,但开空调不但影响暖气效果而且浪费燃油,这时你只需把空气循环开关切换至“外部导入”开关,关闭内循环就即可除雾。
   3.  路遇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有些司机越看不见越开大灯,结果大灯的强光束遇到大雾会反光结果眼前白茫茫一片,如像置身于棉团中,什么都看不见(包括前车的雾灯),这时应该将大灯及远光灯关掉,打开前后雾灯,就可以看清前车的雾灯,
        前方的情况也清楚了很多。

4.  过河篇

     如果你要跨过溪流、池塘或洪水区域,你应该确信自己知道自己怎样将车开入水中。假如你不知道水有多深,就应该先徒步涉水。如果你没带防水裤,只有咬着牙跋涉过去,除非你能说服车上的乘客替你做这事。但在检测深度时将身上弄湿也比从
     在溪流中熄火、进水的车中爬出来要强。水流过急难以安全跋涉的溪流要驾车通过也是不可能的。湍急的水流可能会将沉重的车冲向下游的深水中,车会在水中熄火或倾覆。
     要确信溪流的底部是足够硬实可以承受车的重量,在要通过的水底没有任何陡坎或大坑。搜寻水底以确保没有会使车颠簸进水而熄火的大石头。水流较急的河床会比较坚硬,因为湍急的水流带走了泥浆;流速较慢的溪流会让粘软的东西沉积在河床上,
     特别是当湍急而浅的溪流到了更宽、更深的河床时更是如此。如果你能从水流湍急的地方过河,溪流就会比较浅,河床也会更坚硬。
     在驾车通过水深超过车门下沿的溪流或河流时,不要忘记你会失去附着力,因为车体会在水中浮起,使车压在河床上产生附着力的有效重量会变小。假如你必须将车开上对面湿滑的堤岸,那就会有大麻烦;如果你预料到在将车开到对岸时会有麻烦,
     那么你应该先将绞盘准备好。

     你的车可以涉水多深? 必须清楚自己的车的最大涉水深度。必须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进气口及差速器、分动箱和变速箱的通风口离地面有多高?分电器与其它点火组件的位置有多高?有些车在前座下面还有电脑;当水深超过车门下沿时电脑会怎样?
     火花塞、电线与其它点火系统部件的密封如何? 发动机进气口应该离水面至少12英寸。应该考虑安装涉水器Snorkel。ARB公司就生产一种供Jeep使用的涉水器,或者你也可以自己用PVC管自己做一个有个性的。将进气口转向车尾方向以减少进水的
     可能性。将差速器、分动箱和变速箱的通风管加长;将电脑重新安装在尽可能高的位置(应该让有经验的修理工来安装)。
     保护车的点火系统, 你可以喷一层硅树脂层如在点火及火花塞线上使其不受潮。如果在驾车涉过溪流时供电系统被打湿,应该用除湿的喷剂如WD40或Formula 12/34将其弄干,这种除湿喷剂可在汽车配件商店买到。使车保持前进,但不可太快
     一旦车开入水中就应该让车保持前进,要用恒定的速度行驶,但不要开得太快。在车头推起小浪会如船前进时在船首周围形成的浪一样,可以使水不会进到引擎室;但是,如果车开得太快水浪会将散热器向后推向风扇,可能会同时损坏这两个部件;
     太高的车速还会使水进到风扇处,风扇就会将水溅入整个引擎室。假如你料到水深及保险杠或更深,在入水前最好拆下风扇皮带,避免把水溅到引擎室内。
     你可以在车开下水之前在车前用防水布或帆布做一个帘,把水档在引擎室外。大开发动机舱盖,将防水布的边沿塞进前风档下的机舱盖的缝中,关上机舱盖压住防水布边沿;或者可以将防水布的两个角绑在两边的后视镜上,然后将防水布罩在机舱盖、
     进气格栅及绞盘上,并延伸到车底5-6英寸处,将布的两个角较松地绑在车底的某个部位,这样就不会被前轮挂住。当你驾车在水中匀速前进时,防水布可以将水档在引擎室外。

    以一定的角度驶过水流, 如果可能的话,要预先确定好在水中的行驶路线,与水流保持一定的角度通过。这意味着使车与水流冲击力的接触面变小,车被冲到下游的可能性就小。如果水流不是非常急,可以让车头稍朝上游方向通过,这样会在车头形成
    推水浪以部分抵消水流将车冲向下游脱离行车路线的趋势;如果水流非常急,你就需要将车头稍向下游方,减小水流冲进发动机舱的机会。 用绞盘使车通过湍急的水流, 湍急的水流通常会形成极不稳定的河床。当你徒步跋涉在湍急的水流中时要观察
    河床的情况。如果河床似乎在随水流移动,你的车也会被带向下游,这种情况下就千万不要冒险尝试,应该用绞盘把车拖过去。 将绞盘拖钩拉到对岸找一固定点钩好。如果绞盘线不够长,可以用D-型吊耳接上两、三根拖车带使绞盘线延长。用粗绳或钢缆
    将车尾系在车辆所在一侧的岸边会更安全,可以避免车被冲向下游被顶在河床的岩石上或掉进深坑。保持对车尾的控制可以使车停留在你选择的路线中。留在车后的人在绞盘拖车的同时逐渐放出缆绳。记住,如果车陷在溪流中,而绞盘又在水面下,
    绞盘可能就不能运转,也就不可能将车拖出来。水深过保险杠时,千万别指望绞盘。当车在深及保险杠的溪流中时要尽可能快地使绞盘电机运转,绞盘产生的热量可以不让湿气进入电机。如果你打算涉过高山上奔流而下的溪流,应该考虑将你的计划推迟
    到第二天的清晨,因为夜晚的低温会阻止高海拔线上的雪的融化,使奔腾的溪流变成涓涓细流。 如果车被泡在水流湍急的河流或溪流中间,那么对你及车内的乘客而言从车的上游方爬出来会更危险,湍急的水流可能会将你冲倒、卷入车底,如果车底没有
    足够的净空让你被冲出来或者你被车底的部件挂住,就会被困在车底。所以应该从下游一侧下车。

    如何在匆忙中损坏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在水中熄火,千万不要急着重新启动发动机。如果水进入汽缸,发动机会被水顶住(有时叫顶缸),如果你让曲轴转动就会损坏发动机,活塞与连杆强力压向汽缸中不能被压缩的水,活塞、连杆及其它难以承受如此
    压力的部件就会弯曲、折断。我就曾听说过一辆Jeep在溪流中掉进一个大坑,在发动机仍在运转的情况下水突然进到汽缸中,结果水顶坏了两个缸,这可真是一堂昂贵的游泳课。如果车在河流、池塘或溪流中熄火,你应该可以用车上的绞盘仅靠电瓶的电
    将车拖出来,否则你就只能让别的车用绞盘或用车把你拽出来。车到了干地面时,在重新启动发动机之前要将火花塞卸下(如果是柴油发动机就卸喷油嘴)并检查汽缸中是否有水。如果汽缸已进水,用启动马达带动曲轴转动可将水顶出,但这么做时要当
    心,顶出来的水压力会很大,在你接通启动马达开关之前要让所有人远离发动机,以免压出来的水伤到眼睛或皮肤。

    假如你必须涉水通过,最好选取专门的涉水点。要知道保护脆弱的河床生态结构,不要将河床当作公路上下游地来回开。想让政府向4X4爱好者关闭小道的最好办法就是将车开下小道去肆意碾压河床、草地、山坡及林地,去惊扰生活在那里的野生动物。
    深水驾驶的两个技巧, 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深水的技巧:倒车涉水。使发动机舱处于移动的车产生的尾迹中,可以让发动机舱不进水。将油门踩到底使车尽可能快地倒行,所产生的尾气足以不让水进到排气管中,千万别停车或减速,否则水就会涌入
    发动机舱,那样你的涉水行动就会告终。还有,要保证你的车有足够大的离去角和接近角,这样才能顺利地开上对岸,要知道在车顺利通过水流后却因爬上对岸而把发动机淹了可不是件好事。
    另一个技巧是紧随在大卡车的尾迹中前进,这些大卡车常在不同的村庄间穿行运货,这些卡车都很高,其涉水深度要比一般越野车大得多。你可以在一辆路过的卡车,紧随在卡车之后约8英尺左右,你的发动机舱就会处于大卡车尾迹中被分开的水面上。
    要利用这点就意味着与卡车保持很近的距离,并确信卡车不会在驶到对岸之前停车。还要强调的是,你的车要有足够的通过性,即足够大的接近角与离去角,使你的车能爬上对岸。

    过桥与摆渡前,特别在把车开上乡野的桥之前要仔细检查桥梁。腐朽的梁或锈蚀的桥墩可能正等在那里使你的探险。开车就是沿路上的车轮印走,假如当地人都不驾车上桥,而是从河中涉水而过,那么你再试图从桥上开过去将是非常愚蠢的。
    我要强调在将车开上摇晃的桥之前挂上四驱的重要性。在两驱驾驶模式下,无动力驱动的前轮搭上不平整的桥面上时,后轮的驱动力可能会将前轮顶出桥面而骑跨在难以通过的空隙上,前轮在桥上、后轮在道路上,而前后轮间没有实地。
    同样道理,以两驱模式开车上安全性较差的渡轮时,可能会使车从岸上滑入水中,应该用四驱,让前轮在动力驱动下将车拉上渡轮。 车辆过水后,车辆从水中驶出后应尽快检查差速器、分动箱及变速箱油。如果油呈乳状就说明已进水,需要换油以免
    严重损坏传动机构。如果你没有密封轮毂,那么轮毂的润滑脂也要更换。这有多重要呢?就象牙医告诉我们如果想报住牙齿就要刷牙一样,如果你不想买新的差速器、分动箱或变速箱油,你只要换掉传动系中进水的油就行。认真地说,这非常重要!
    如果你只是偶尔通过浅水,你可能会在下一次换油保养时才会检查。除非你自己知道怎么检查,否则就需要到经销商那里让有经验的机械师替你检查。还有个办法就是到附近有换油设备的地方将传动系的润滑油都抽出来并换新油。 再强调一次,在海滩的
    浪花中行驶后,应尽快将车彻底清洗干净。否则咸水将迅速腐蚀车身金属与发动机零件。用水管冲洗整个车的底部及发动机舱,要完全洗掉残留的咸水。别忘了也要将沙冲洗掉,因为带有咸水的湿沙也会很快使车腐蚀。

5. 雪地篇

    雪地行车,首要是慢,其次是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再有要提前刹车,当发现和前车的距离在缩短,不管什么原因马上收油减速并将脚放刹车踏板上准备刹车,千万别有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如果雪太大或深4WD也要装上防滑链哦
    除了要停车的时候,手波车千万别空挡刹车,不论有没有ABS。挂着挡刹车可以借助发动机的减速作用更快地降低车速。而没有ABS的车,挂空挡刹车很容易导致轮胎抱死,如果前轮抱死则对行进方向失去控制能力,车会向惯性方向移动,那时候操纵方向
    盘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后轮抱死,车则会横向甩尾,方向更没法控制。即便是挂着挡刹车,也不要一下将刹车踏板踩死,逐渐加力。假如踩死刹车不松脚,不挂挡车轮依旧会抱死且发动机有可能因车轮抱死被“憋”灭而失去动力,更加无法控制。

    如果速度较高或需要尽快刹车,可以直接减挡并刹车:比如挡位在4挡,先将右脚从油门踏板松开放在刹车踏板上,左脚迅速踩离合,迅速将挡位换到3挡,遇紧急情况可以直接从4挡换到2挡甚至1挡,然后抬离合,离合器切合后右脚踩刹车踏板,但不要一
   下踩死,如果感觉车轮抱死,立即松开刹车踏板再踩,力度依旧是逐渐增加。带ABS的车也可以直接减挡,不同的是当车速降低到比较慢的时候可以踩离合后(为防止发动机憋灭)一脚踩死刹车(仅限车速慢时)其余就让ABS去处理吧。
   雪地行车多加小心是对的,但也不要盲目紧张。精神紧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因为慌乱或呆滞失去反应,无法迅速处理情况。放松心情,减速行驶,行驶中注意前方和三个后视镜,并注意左右两侧的车辆,做到心里有数。
   雪地行车,对油离配合比较熟练的驾驶者,在结冰路面上单人驾车起步的时候可不加油(电喷车),慢慢抬离合,车可以自己起步,电脑会根据负荷自动调整,输出更大扭矩。加油起步由于车轮和路面的附着力小,车轮有可能空转,反而不容易起步。而且由
   于有差速器,4个轮子的驱动力并不完全一致,车移动方向会向驱动力大的车轮相反的方向跑偏,由于本能反应,驾驶员会反打方向,这时车会左右窜动,不好控制方向。

   雪地行车请把后窗除霜器打开,后窗结雾阻碍中后视镜视线,不好判断后车情况。
   雪地行车变线时先观察欲变线车道前方车辆距离,确认后打转向灯并多看相应方向后视镜,确认后方车辆无危险再变线。
   雪地行车,在手边预备一块棉布,可在停车时擦拭车窗内侧雾气和反光镜,保持良好的视线。如果有条件,可以在车内玻璃上涂抹Window cleaner或类似产品以减少结雾。

   雪地行车注意油表,长时间低速行车和起步停车耗油量大,低于3/4就赶紧找地方加油。
   雪地上车后,由于鞋底湿,脚感和平时很不同,粘雪水时发涩;粘泥时很滑,需留神适应。
   雪地行车要上陡坡时,留好距离,用低挡大油门一下冲上去,中途不宜换挡。低挡车轮转速低,不易打滑,另外扭力大,避免上到半截儿力量不够停坡上做坡起或溜车。
   雪地行车前检查雨刷和玻璃水是否正常。车顶的雪在溶化后会从风挡流下来,可以用雨刷刷干净。在泥泞路上行驶,前车甩起来的泥点会溅到前风挡,喷玻璃水用雨刷刷干净以保持良好视线。








请看越野皇牌车的越野视频





















[ 本帖最后由 清风如意 于 26-11-2011 18:3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334 收起 理由
tristone + 50 谢谢分享!
Mike23 + 50 谢谢分享!
西澳海豚 + 50 你太有才了!
bluelite + 20 能够用上。
ikeluo + 1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4-2010 07:19:29 | 只看该作者
h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4-2010 11:40:29 | 只看该作者
先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1-4-2010 10:04:55 | 只看该作者
增加2点:

在海水里行走,车子千万不能停下,否则轮胎下的沙子很容易被流水冲走造成车子侧翻【见图】。

在沙地上行走,车不能开的太快,也不能太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清风如意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2-4-2010 00:43:1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车,排气管和卡车类似,朝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2-4-2010 11: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2-4-2010 17:20:35 | 只看该作者
贴点英文版的沙地行驶指南:

Sand Driving
Sand driving isn't particularly difficult as long as you obey some basic rules:

    * Always carry a good quality air compressor. The cheaper variety ($70) from your regular car accessory shop is not adequate. These models usually run off the cigarette lighter plug and quickly burn out. Remember it takes about 30mins to inflate all 4 tyres after sand driving to acceptable levels for driving on bitumen. These compressors are only designed to inflate one tyre at a time (handy for a slow leak). The larger capacity air compressors enable tyres to be inflated continuously without overheating and usually in half the time.

    * Don't be afraid to deflate your tyres (you can go down to 10psi without damage in soft sand if you absolutely have to)

    * Never drive over 60km/hr on deflated tyres

    * Inflate tyres as soon as you pass the soft sections to prolong the life of your tyres

    * Avoid driving deflated tyres on bitumen (if you have to, keep speed to under 50km/hr).

If you get stuck in sand, firstly check that you have engaged your hubs and are in 4WD. Once stopped, first try reversing over your tracks. If you cannot get out of the bog in reverse in one try, get out and deflate tyres more. Check that the diff is clear - usually by now it is deep in the sand and you'll need to dig it out with a long-handled spade. If the sand is particularly soft it sometimes helps to clear 4 tracks - one for each tyre. This is also a good method for reversing out of a bog.

Select a gear that will get you out of the bog without digging yourself in further. Try H2. Give it some revs to get out of the bog and onto a firmer patch.

When driving on beaches never park on the wet section of sand. Vehicles have been known to sink into the sand and slip into the sea. Always park your vehicle with the nose pointing to the sea and if doing a u-turn always drive towards the waterline so that the turning tyres are in firmer sand than if you turned with the vehicle positioned nose uphill where the weight of the vehicle would weigh down the driving wheels in the soft sand. If you're having troubles driving along the beach (parallel to the water line) and find the vehicle is wanting to slip sideways (usually rear to the water), point your wheels to the sea slightly instead of away - its the rear of these heavy vehicles that wants to slip down the slope and doing so will give the vehicle a chance to get enough momentum up to get out of trouble.

ALWAYS carry a tide chart for the beach that you are travelling along and try to travel at low tide.


Sand Driving at Stockton Tips

    * In the carpark it is best to deflate your tyres for sand driving - start by deflating to at least 20psi and depending on your vehicle and how you're going, consider letting out a bit more air if you have troubles.

    * Provided you don't turn too sharply with soft tyres you shouldn't have any problems going as low as 12psi.

    * Ensure you have a good heavy duty air compressor to inflate your tyres back in the carpark at the end of the day (no compressor provided). The other option is to inflate your tyres at the service station in Anna Bay.

    * Always drive straight down the dunes, driving at an angle may cause your vehicle to roll over

    * Never use your brakes descending a sand dune, in fact it is best to use the accelerator a little

    * Never stop your vehicle half-way down a dune or side-on at the top of a dune - soft sand may fall away from under the weight of your vehicle causing you to roll over

    * Only one vehicle per dune at a time

    * Never come up behind a vehicle climbing a dune

    * If you get stuck going up a dune, reverse, don't roll and try again

    * Never turn on the face of a du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2-4-2010 19:04:2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看看这个视频,太强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yMDYzMjI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8-9-2010 23:43:21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the 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7-12-2010 18:00:4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留个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5-5-2011 21:00:03 | 只看该作者

泥地胎

在公路上磨损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9-5-2011 19:34:54 | 只看该作者
越野爱好者们,请看越野黄牌车们的越野视频吧在1楼。。。。。。。

[ 本帖最后由 清风如意 于 29-5-2011 18:3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4-6-2011 02:03:43 | 只看该作者
黑眼睛和越野爱好者,请看看这部澳洲出产的 Earth Cruiser,真正是环球自驾游的最佳座驾非常拉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6-6-2011 02:28:45 | 只看该作者
请欣赏一下越野卡车的风采:



[ 本帖最后由 maodoubao 于 6-6-2011 01: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6-6-2011 02:48:2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楼主的第二个视频 “who said range rovers were good offroad " 很有意思。估计是哪里没有设置好。否则不可能那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6-6-2011 05:25:47 | 只看该作者
下一台車就選SUBARU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蓝山夜妖 + 50 一天一个主意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8-7-2011 02:52:3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下,如lz所说,越野车经常需要改变轮胎气压,那么有什么好的、可靠耐用的充气及胎压测量装备可以推荐一下么?在那里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8-7-2011 12:27:30 | 只看该作者
mark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9-7-2011 12:57: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风如意 于 4-6-2011 01:03 发表
黑眼睛和越野爱好者,请看看这部澳洲出产的 Earth Cruiser,真正是环球自驾游的最佳座驾非常拉风

WvVYQkrTxbA&feature=autoplay&list=ULai59-Ofimp8&index=3&playnext=4

非常向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11-8-2011 02:48:37 | 只看该作者

差速器工作原理

以下视频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差速器的原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我无聊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11-8-2011 10:50: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知识储备,等俺有钱烧的时候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19-8-2011 17:48:33 | 只看该作者
强贴留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1-9-2011 00:48:19 | 只看该作者
做个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5-10-2011 21:59:04 | 只看该作者
发现一个英文好站:
www.lcool.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6-11-2011 18:33:32 | 只看该作者
4大名牌车厂 AUDI vs BMW vs MERCEDES vs SUBARU 出品的最新2011款的4X4 四驱系统在冰和雪地中进行了一次实车测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Mike23 + 50 subaru + 柴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10-2-2012 00:16:50 | 只看该作者
哈, 这么精彩的帖子, 谢谢楼主写来分享了, 可以拿来转贴吗? 我会著名原创的。

在其他网站上, 常被一些朋友问 “你是清风大哥吗?”   哈哈, 我这会我找到真身了, 看来我们好有缘。 期待有活动一起玩啊, 愿意为大家做任何的越野服务或救援等, 大家一起分享走过越野小路径了。  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11-2-2012 21:16: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怎么打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12-2-2012 22:5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glasses 于 10-2-2012 00:16 发表
哈, 这么精彩的帖子, 谢谢楼主写来分享了, 可以拿来转贴吗? 我会著名原创的。

在其他网站上, 常被一些朋友问 “你是清风大哥吗?”   哈哈, 我这会我找到真身了, 看来我们好有缘。 期待有活动一起玩啊, 愿 ...


出差了几天刚回来,欢迎你,Alex 有几个队员曾经跟我提过你是一位越野达人,至于兄弟想转帖我的陋作没什么问题就怕给人拍砖哦!我搞澳洲野战军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把澳洲华人越野爱好者组织起来,在游山玩水的时候也要让每一位参加活动的队员及家属吃得好,住得开心,人多力量大嘛!由于野战军1纵刚刚组建不久,而小弟我又才疏学浅正迫切需要一位越野强者来担任我们1纵政委来对各队员们进行越野精神和知识的加强教育,最终把我们野战军1纵建设成一个队员们之间非常有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大家庭。我知道这个担子不轻,但是请你 Alex不要拒绝;因为现在我们1纵的每一位队员都在为了谱写1纵将来更加华丽的篇章而在默默地努力之中。   请给我一个强者的答复吧!

顺便把我们1纵上2次的越野视频给贴出来,让大家多多指教。。。。







[ 本帖最后由 清风如意 于 12-2-2012 22:5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到处流浪 + 50 我很赞同!
KYLIE2008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13-2-2012 18: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清风如意 的帖子

哈, 才发现啊。
一定会为大家服务的, 做官就免了吧,哈哈,我也是爱好者而已,那点东东拿出来说教怕被人笑话了,哈哈。 但在路上一定会尽我所能做我可以做的,分享我知道的路线和经验,和愿意帮组任何需要帮助的队友, 绝不会推辞了。

我不是强人, 只是爱好而已, 那天我也需要帮助的, 没官的帽子可以让我和大家更有融合感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13-2-2012 18:46: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glasses 于 13-2-2012 18:19 发表
哈, 才发现啊。
一定会为大家服务的, 做官就免了吧,哈哈,我也是爱好者而已,那点东东拿出来说教怕被人笑话了,哈哈。 但在路上一定会尽我所能做我可以做的,分享我知道的路线和经验,和愿意帮组任何需要帮助的队 ...

请Alex不要推辞了,当了领导我们就好经常麻烦你了,可以问些小白的问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6-1-2025 18:10 , Processed in 0.067424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