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jinr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不要来澳洲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3-12-2007 16:4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3-12-2007 16:59:09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澳洲, 既不是天堂, 也不是地狱...........充分的心理准备还是要的...  后路也是要想好的...人生短短几十年,走错一步就后悔一辈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3-12-2007 21:21:21 | 只看该作者

很适合所有初到澳洲的移民看的一则故事,深有感触

苦难与财富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有著名汽车商约·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挣钱,将他抚育成人。姐姐成家后,姐夫将他撵到舅舅家。那时,他正在读书,舅妈规定他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草坪。刚工作时,他租不起房子,有一年时间,在郊外一处废旧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苦难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
  他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到你的苦难时,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你能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你诉苦无异于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时,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品质、学会坚韧吗?”
  艾顿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4-12-2007 02:5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4-12-2007 09:37:50 | 只看该作者
每次出现这种帖子,我都会看,实在忍不住说几句话了。基于考虑以下问题,我目前选择留在澳洲,但保留随时回国的可能性(父母在国内需要我的时候、中国比澳洲更强大的时候、老公在中国的发展比在澳洲好的时候)。

1。在国内有很好人际关系的人目前可以在国内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竞争这么的大,谁能保证这个位置永远属于我呢?
   这些关系人能保证一直干下去吗?能一直照着我吗?(虽然可以上台一个关系一个)。其实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啊
   还有,假如认识某局长,其实很多人认识厅长的。

2。在国内是无钱无关系的人,一定要来澳洲啊。穷人在这里比在中国幸福太多了。穷人在澳洲可以干体力活,有车有房。但如果在中国,
   体力活也大把人抢着干,很普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面临下岗很厉害。

3。在国内很有钱的人,我觉得应该在国外拿个身份,然后回国赚大钱。赚够了回澳洲安享晚年,因为澳洲的空气和环境估计可能令人多活10年(这个是听回来的,我不确定)。钱太多的人,就想长命健康,没有其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渔渔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4-12-2007 13:18:05 | 只看该作者
谁说放在托儿所一个小时要20块的?2岁以上的一般50多块一天,2岁以下的一般60-70块一天,政府可以补贴30%,所以有工作还是很合算的。

至于工作,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是刚到澳洲的时候肯定会少些,尤其如果不是纯技术的活的话,如果连文化什么都不适应,很多工作确实是无法胜任的。我不觉得做一段时间的劳工有什么不好,工作没有压力,比OFFICE工作在精神上轻松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4-12-2007 15:04:47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别人说什么,每个人不试试自己的运气是不会罢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4-12-2007 17:13:4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理解楼主的感受,在墨尔本的日子里心中无数次的斗争.你发这个帖子非常好,可是你善意的提醒,有很多人是无法理解的.我有两个朋友也正在办理澳洲的移民,我也曾尝试提醒他们不要把这里想像成天堂,可是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是无法了解的.反而会认为我是不是有点----
在来澳洲之前,在澳洲的表哥也一直要我多考虑,但我对自己说:没关系,不就是吃苦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 可有很多话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哎!知道在办理中的朋友心中此刻急切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我们并不是泼你们的冷水,每个人的条件和机遇不同,希望你们达成自己的愿望!不过,以后即便在澳洲呆的很难受时也不要太勉强自己,生活是自己的,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大家都是最棒的,我们曾经拥有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5-12-2007 11:51:40 | 只看该作者
同样的选择,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5-12-2007 12:34:05 | 只看该作者
不能以偏概全,不知道楼主什么职业,什么学历,在中国哪个城市,家庭什么背景。
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5-12-2007 17:56:52 | 只看该作者
又看了一遍LZ的文章。发现LZ介绍的这对夫妻在技能上有很大的问题。2个人都是国内的教师。而这是一种对制度有很大依赖的职业。一旦,制度改变会导致失业。到了澳洲后这对夫妻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工作自然难找!为了维持生计只好labor了。
     我个人从来不选择对制度和体系依赖大的专业。如,律师,教师等。LZ是不是该考虑考个什么证,然后转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7-12-2007 02:34:22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好,我是国内大二在读学生(我念的大学4年至少得用12W)。家里无钱也无关系,但供我去OZ读个TAFE还是可以的。问题在于:
一来,老爸不肯投资这笔钱在我身上,再加上老爸特不喜欢国外,说为什么非要去当个三等公民不可;
二来,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移民目标,就只是一直梦想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也不想带着家里的经济压力来读书。 老妈说既然都出去了,就当然要拼个移民回来。但我可不想奋斗个大半辈子就为了张绿卡,为了个别人国家的国籍。凭这点,我更不想花家里的钱。
三来,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梦想不应该再由父母来给我埋单。
四来,这个大学我不想念下去了(其实现在的校园也很现实和黑暗),例如:我有好些同学在大一开始就密谋着入党,考公务员,有关系的,考过了分数线就给10W,关系疏点的就得准备个20W(大家都说“工作不好找呀”)。更何况我这样没关系的,如此,我花个12W来混个二流文凭值吗?!当然,我承认我现在浮躁,无心向学也是个事实。


所以我还真想到国外当两年劳工(我知道会很艰苦的),自己赚自己的学费,再去留学,说不定这样我还可以走多两个国家呢~还有可能让我碰上好运气移民了。再如何的苦起码我觉得能增长点见识,“人生就这么一次,不折腾折腾对不起自己” 喜欢这句话,呵呵~


或者这么说吧,我现在唯一的资本就是年轻,我愿意赌一把。以前总怪爸爸自私,不肯花钱在自己的亲女儿的前途上。现在想想,父母两老自己为自己存好养老金,为自己规划好养老的地方,自己照顾好自己,也就等于为我减轻了日后的负担,让我放心,让出了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给去我取追求自己的梦想,谢谢我伟大的爸爸妈妈!
还是那句,自己的梦想不该由父母来埋单。


各位前辈,或许我年轻会冲动,所以在此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我这么一赌会想得太天真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7-12-2007 13: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4 Bonnie123 的帖子

If you're under 30 years-old. You can apply WORK HOLIDAY VISA  to come to OZ. You can have a look the real OZ. This visa opened to China in this Ju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7-12-2007 16:24: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工厂做工也没你的份!

中国,工厂做工也没你的份!啊,有人是真不了解情况啊,在中国,哪个工作等保你到退休呢?等你老到超过35岁,如被解雇,就是你想做工厂操作工,也没你的份,因为,成千上万的外来妹,外来弟等着做这个工作!招聘启示找操作工,也都要求在25岁以下!你会永远小于25岁?你的唯一出路,就是摆地摊,摩托车载客,。。。等等。没人管你死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7-12-2007 16:29:55 | 只看该作者
lz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在你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你也得到了很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7-12-2007 17:17:43 | 只看该作者






You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to be able to apply the Working Holiday Visa:

Passport holder from one of the following Nationalities:
The United Kingdom
Canada
The Netherlands
Japa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Malta
Germany
Denmark
Sweden
Norway
Hong Kong (SAR -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nland
The Republic of Cyprus
Italy
France
Taiwan





我既不是台湾人也不是香港人,更无其他国家国籍,哪能申请WORK HOLIDAY VISA  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7-12-2007 18:45:14 | 只看该作者
"澳洲是澳洲人的澳洲, 不一定你的澳洲。"
就因为澳洲是澳洲人的澳洲,所以我们才要来澳洲,要是澳洲是中国人的澳洲那澳洲就变成中国了,那才是真的不要过来了。
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8-12-2007 23:3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lly 于 3-12-2007 20:21 发表
苦难与财富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有著名汽车商约·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 ...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9-12-2007 00:22:39 | 只看该作者

还能怎样呢?哈哈!!!

楼主的例子确实很特殊,而且你的费用计算也有很大的出入。实在不敢苟同啦!!!
请注意,最好要去澳人开的正规的公司工作,这样养老super和收入,以及休假都有法律保障,而且定时涨工资。开始可能收入稍低些,但以后可以跳槽获得好的收入。
相信自己,同时也要相信澳洲。这里毕竟是有人权的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9-12-2007 02:5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10-2-2008 10:24:3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准备换护照回国了,在澳几年了也接触到不同阶层,背景的人群,也谈谈我的感受。
之所以这么多人争论,而且有完全相反的看法,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按照自己或者最了解的人的情况在说,这就象盲人摸象一样,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英语,性格,国内基础等各方面差距都很大,所以单纯片面的说来澳好不好,要不要来肯定不恰当.但对于还没有登陆的同学们,过来人应该给他们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避免盲目移民或者盲目退缩.我同意LZ的部分观点,工作是生活的基础,在无论中国还是澳大利亚都有人过的好,有人过的不好,我们比较应该是某个特定的人或者家庭在两边的生活状态,尤其是相对收入水平变化.
1 对于富裕人群,来不来澳大利亚仅仅是生活选择,与发展无关,就象每年那么多英国人还过来仅仅是喜欢天气或者自然环境,无论移民与否都无所谓.
2 对于国内的弱势群体,(做蓝领月收入没有2000块的)基本没有讨论的必要,能够来你就赶快吧,比在中国强很多倍,睡觉的感觉都是幸福的.
3 其实麻烦的就是技术移民,因为这个群体在两地都能够生存,而且是部分在国内舒服,部分在澳舒服点,所以很多因素:学历,专业,英语,性格,国内基础等都在影响他们的发展,而且更痛苦的是在没有来澳亲身实验之前,没有人能够绝对断言你就能够怎么样.但从概率角度还是能够推测个大概:
A 澳大利亚的情况比较好推测,一般如果找到专业工作之后的收入在税前5-8万左右,简单的labour工作在3-5万左右,技术蓝领工作在4-8万左右,个别人高点到十来万,做小生意成功的一年能够做到十几万到三十来万(比较辛苦,新移民成功的很少).基本就等于人民币20多到50万左右,按照购买力来说大约人民币2-3块能够当一澳元(这个可以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计算公式得出,中国是一点几,澳大利亚是三点几,考虑最近国内物价上涨,按照2.5差不多),所以差不多等于国内8万到20万的年收入水平之生活质量.
B显然,对于国内已经有一定基础,收入超过30万的,基本来澳大利亚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来一定要有办法能够保留国内的人脉和资源,很可能你到澳大利亚后会选择回去.
C对于收入不到8万的白领,如果英语有过关的能力或者潜力,技术比较好,性格上比较开朗,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马上过来,事实证明你不太适合中国的竞争方式,做技术还是到国外.但如果英语和专业能力不太强,感觉到国外只能打体力工,你要是有吃苦的性格,还是可以来,至少比在中国能够有车有房,吃不了苦还是在中国呆好了.
D对于正好处于8-20区间的移民,情况很难预测,请结合自己的英语,心理素质或者先短期登陆试验一下找专业工作的可能性,如果能找到,又喜欢这里的环境,可以来,工作强度比国内大,但工作压力和时间都比国内好.如果不太可能,请慎重考虑来澳大利亚的必要性.很可能你折腾的后果就是后悔,因为最尴尬的就是已经不想在澳继续做一般的工作,但回国的可能也丢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同意评价标准太单一,但只有工作和发展水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准确指标,其他如爱好,观念都很难客观评价,如果你完全不在乎生活水平,仅仅是想圆一个出国梦想,这种感性的想法很可能导致不理性的选择.我已经看到比较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跟LZ直接推断不要来澳不同,我希望能够用前面人的经验,帮助后来的同学们想好该不该来,如何来,回不回得去的问题,尽量理性的对待移民,毕竟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很多人已经不是十几年前一定要来的心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74 收起 理由
渔渔 + 10 你太有才了!
妖精猫猫 + 10 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
unknown + 24 谢谢分享!
老鼠爱上猫 + 30 谢谢分享!很赞同你分类分析的思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10-2-2008 22:32:55 | 只看该作者
ls 说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10-2-2008 22:35:10 | 只看该作者

84楼写得太好了

写得太好了,正与我目前的心态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10-2-2008 23:25:16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去那里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10-2-2008 23:29:54 | 只看该作者
转回申请版面 感觉这个帖子在这里更对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11-2-2008 00:37:46 | 只看该作者
84楼写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11-2-2008 01:14:5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技术移民,纯粹从经济角度考虑,肯定是不要来。
但是如果你喜欢自由,喜欢宁静的内心,喜欢平静祥和的生活,并愿意为这些付出经济上的代价,你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11-2-2008 02:13:17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没有拿到签证,没有资格评论LZ的文章,只能在这里感谢LZ分享的经验。。。

我想我会按照自己的路继续走下去。。。

一句老话儿:要想知道(什么)的滋味,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

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做参考,不可能照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11-2-2008 11:25:3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下84喽,我属于8-30W年薪之间啊

我属于拿证再说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11-2-2008 15:02:1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话 不管好不好 先把申请费和来回机票钱等赚到手再决定回不回也不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3-2-2025 10:09 , Processed in 0.057011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