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aiyangtw 于 2-10-2020 11:07 编辑
04.05.13
晚飯後看七點ABC電視台的新聞是 我每天固定的節目, 禮拜六晚飯後也不例外. 最近幾個禮拜利用看新聞的時間用小電毯熱敷膝蓋, 七點 半新聞結束了往往小電毯的計時器 還沒到時間人坐在那兒無法離開,就無可無不可的繼續看ABC的
下一個節目, 一個英國BBC的連續
劇''哈利法克斯的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Halifax).
幾個禮拜前劇情一開始是兩位喪偶 的老人在人生接近終點的時候發現 真愛, 他們想結婚但是引來了雙方 子女的強烈反對; 經過反反復復與 子女溝通, 慢慢的大家接受了兩老 的感情而且祝福他們. 劇情接著帶入老太太的女兒在經過二十餘年的 婚姻有了兩個青春期的兒子以後, 也遇上了她的真愛, 一個她工作的 高中的同事, 是一位女士!
老太太的女兒很''喜歡''(不是愛)她 的先生, 也願意和他做愛生小孩甚 至過一輩子, 可是骨子裡她是同性 戀, 正巧丈夫又出軌她就順理成章 的開始了她的新戀情. 然而老太太 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她認為那位女 士只是為了升遷才和她女兒要好,
是別有目的而不是真正愛她女兒.
雙方終於決定見面,大家在家一起 吃個晚飯。老先生,老太太,老太太 的女兒及她的同性伴侶, 還有兩個 青春期的兒子共聚一室. 老太太終 於爆發了她對於女兒同性伴侶的不 滿, 而且直言不諱認為她是別有用 心, 結果和女兒不歡而散. 老先生一 直試著打圓場結果當然是失敗, 其 中一個青春期的兒子還不知輕重的 亂講話. 整個場面極其糟糕尷尬, 在一個裝潢舒適的房子裡氣氛卻是繃 的緊緊的.
事後老先生對老太太不能認同女兒 的性取向而且反應過度極為失望, 兩人因而分手. 老太太的心碎了, 老 先生也心碎了. 更糟的是女兒的同 性伴侶也因為老太太的緣故與她分 手, 又有兩個人的心碎了.
看到這裡我就不看了開始寫這篇文 字, 因為結局無非兩種(當晚是最後一集), 要麼大喜要麼大悲, 可以想 像所以看不看都可以. 如果以劇集 延用馬龍白蘭度主演的''巴黎最後 探戈''的名字來看, 結局應是悲劇. 不管結局是悲是喜, 劇中演員演技 純熟, 喜怒哀樂的表情生動; 攝影角 度也好, 個個場景像一幅幅畫似的, 也讓我見識了一些英式庭園和房舍 內外觀; 配樂優美既有古典的小步 舞曲也有具現代感的部份, 我無心 插柳看了一部好劇集.
同性恋
同性恋 同性戀這個議題古今中外談的人很 多, 最近看了李安執導的電影胡士 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的原著, 書中主軸就是主角以利泰柏(Elliot Tiber)從藏在櫃子裡到出櫃的心路 歷程. 在1960年代的美國同性戀受 到的歧視是如此巨大, 以利和其他 同性戀一樣只有偷偷摸摸的靠性, 酒精和毒品來舒發一點心裡的鬱 悶, ''...他們憎恨自我飽受創傷, 無法 藉由長久的親密關係得到療癒或救贖... . 以利本人也是多年後才找到 他的真愛. 他在書中說也就因為苦 悶的心情得不到舒解, 這股心中的 積鬱往往成為他們創造力爆發的動 力, 因此促成了同性戀在各方面的 貢獻尤其是在藝術和音樂的領域.
然而1969年六月二十八日在紐約 發生的石牆(stone wall, 同性戀聚 集的酒吧)事件, 使得''...同性戀(終 於憤而不顧的)開始發聲, 展現力量 組織團體...'', 當時以利也在場. 因緣湊合, 1969年七月十五日以利又開 始參與促成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 兩件可說是改變了他一生的大事幾 乎同時發生.
這個為期三天的音樂節及其前一個 月的籌備使得以利融入了時代的潮 流, 藉著這股潮流勇敢的走出藏身 的櫃子. 那股時代潮流是反(越) 戰,主張和平,推動民權以及反對種 族和性別歧視, 當然也反對因為一 個人的性傾向而歧視他(她). 無論如何音樂節的最大要素就是音樂, 人們在享受性,毒品,酒精的同時, 音 樂把他們融合在一起. ''...胡士托音樂節那三天已成了了不起的社會現 象, 在歷史上發光發熱...''.
看完全書後在youtube找了一些有 關胡士托音樂節的片斷來看, 看來 電影似乎著墨於音樂節本身, 至於以利本身的心路歷程或者說一部同 性戀維權運動的縮影並不是電影的 重心, 有機會要找來原片看看.
現在各國同性戀維權組織不知道有 多少, 法國也在最近立法成為全世界第十四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可是看看''哈利法克斯的最後探 戈''這部連續劇, 以及李安的另兩部 電影''喜宴''和''斷背山'等, 同性戀在 社會上仍然是一個爭議極大的議 題, 可能因此造成人與人之間許多 的爭執與誤會.
同性戀的成因如何我認為是造成贊成與反對同性戀兩派爭論的焦點. 以利在書中說他不認為同性戀是病 態, 也不是因為外在社會環境的因 素使人成為同性戀. 這點我在多年 前也看過ABC的一部紀錄片, 可能 也是英國製作的節目, 講述一位天 主教修女在約四五十歲的年紀發現 自己是同性戀, 並向教庭爭取承認 同性戀的經過. 重點是她自幼生長 在一個天主教家庭, 家中多人是修 女或神父,她自己也成為修女, 也 就是說完全沒有外在環境的誘因使
她成為同性戀 她是天生就如此 就
她成為同性戀, 她是天生就如此, 就像以利泰柏一樣. 另外曾經看過美 國心理學會關於同性戀的一份報告的結論, 認為同性戀的性取向是天生的,不是一種病所以也无法 治疗。
退一万步说,就算同性戀是一種 病, 我有一個印像是人類中有同性戀傾向的人是8% ,我們對於其 他生病的人,比如心臟病, 糖尿病, 癌症等等, 我們關注關心他們, 那麼對於這麼高比例的有同性戀傾向的人群,我們是不是也要給予他 們應有的關心與關注? 而不是打 壓與歧視?
另外個人的一個印像是關於同性戀 的污名之一,也就是在他們這個群 體中因為濫交的關係容易得愛滋病 及性病等。這個污名產生的原因我 覺得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社會對於他 們的歧視與壓抑,使得他們不容易 找到一個安全的從事性生活的場所於是切都是偷偷摸摸遮遮掩 掩,性伴侶也不容易找到。結果只 有草率了事,為了滿足性需求往往 急就章,以至於疏忽了性生活的安全。 總而言之,這個污名的產生 似乎在於社會對於他們的歧視與不公,而不一定是這個群體本身必然 的問題。
在此地大學唸書時也見過同性戀的工作人員, 女兒小學的時候也被兩位同性戀的女老師教過; 昆士蘭的制度是班25人兩位老師合教兩班,她倆就一起合教兩班學生. 這兩個同性戀例子反映出他(她)們能正 常工作沒有因為性取向受到歧視, 而社會也能接受(她)們, 我認為這是澳洲社會正向的一面.
綜上所言, 以個人對同性戀的一點 瞭解, 我覺得應該尊重他(她)們的 性取向, 何況如果他們能夠在自己 的工作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且 不危害社會,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尊重他們私人領域的生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