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9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交流] 游泳速度秘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4-2020 12:0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温联 2020-03-24

差不多一年半前读淘米那(Sheila Taormina)的《游泳速度秘诀》系列的书。这一系列共有三册,第一册《游泳速度秘诀》(Swim Speed Secrets),第二册游泳划水,第三册训练计划,当时受网上评价影响,认为三册书重复内容很多,其实只需要买第二册和第三册就好了。当时信以为真,就只买了二三册。应该说也很有收获,然而练习多次,也找过老师指导,认真游泳快两年了,进步甚微,距离1000米游进20分钟的愿望似乎越来越远。

看了一下自己的记录,19年1月1000米游过22分55秒,不过那时也许是短池子,最近游1000米都要25分多,虽然没有完全尽力,但估计很难突破24分钟。前一段时间100米最好游过1分55秒,400米8分51秒,但即使这样的速度也不是想游就能游出来。和两年前比,这两年的努力似乎没有任何明显的进步。

转了一圈,最好想想要不要再把淘米那系列的第一册书买回来仔细研究一下。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又买回来了第一册《游泳速度秘诀》。

买来一读,让我感觉茅塞顿开(以前似乎也茅塞顿开过好几回,但似乎都期望大,收获小)。至少这部书在许多方面说到我的心坎上。

淘米那说,游泳是个技术要求很高的运动,不是简单地把头的姿势变一变,脑子中的想象调一调,划水时手臂伸直一下等等就可以提高的。这一点我完全赞同,两年时间里,许多高手给我纠正姿势多次,在网上也找到无数练习方法(Drills)进行练习,似乎有进步但速度上的提高却不明显。

淘米那这部书把自由泳的所有关键细节都仔细理了一遍,我从来没见过如此详尽介绍自由泳的各个技术细节,然而最可贵的是这部书把游泳技术分成两大类,关键技术和辅助技术。关键技术是核心,可以解决百分之八十的问题,在关键技术掌握之后,才需要解决那些辅助技术。而关键技术只有两个,划水和水感。
许多游泳书都强调身体的姿势,然而陶认为,正确的划水是动力的源泉,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划水,其它问题都很容易解决。至于水感,也属于划水的一部分,相对来说只要理解了关键,提升并不困难。

划水分为三个部分:抓水、抱水和推水。

抓水要点:
  • 肩部保持耸起。
  • 上臂内旋。
  • 小臂和手掌保持直线指向池底。
  • 速度要慢。保持高肘。
  • 理想情况下上臂保持水平,但肩部柔韧性不够时可以略微向下。
  • 手掌在肩外侧一掌左右位置。

抱水要点:
  • 上臂外旋。
  • 上臂和小臂之间关系基本和抓水是一致。
  • 手掌位置从正面看在身体下面接近身体中线,从侧面看在鼻子位置。
  • 特别关键要始终保持肩部耸起。

这里陶特别强调在她的游泳班里面有一些学员,动作不错,体力也好,但就是速度达不到因该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一点让她困惑了许久,经过仔细研究对比水底录像,发现一个要点:就是在抱水时要保持肩部耸起。她给这个要点起名:浆锁(Oarlocks),也就是划船时,浆在船上固定的那个部位。这个位置一定要锁紧,不然力量就散掉了。对应这个原理,人的手臂就是船浆,身体就是船,手臂和身体的连接处就是肩膀也就是浆锁,这个地方一定固定死,不然划水的力量就不能全部返回到身体形成前进的动力。

关于自由泳划水,我已经学不少,但浆锁概念却是第一次听说,反省我划水过程,的确在抱水过程中肩部松懈下了,所以这是我以前动作中的一大缺陷。

看到这点后,我去游泳池实践了一下,感受一下新的抱水方法带来的变化。当然,开始纠正姿势总是会让速度不增反降,但适应几圈后,明显感受不同,整个发力点都发生了变化。以前划水感觉受力的只是手掌,小臂受力都不太明显,但抱水时耸肩再推水时,感觉不止手掌,整个上臂都在受力。更清楚地感觉上臂,小臂和手掌是一个完整的浆。可惜因为新冠病毒,游泳池今天关了,没有机会更多地实践,看看这一技术变化对速度造成的真正影响究竟有多大。

推水要点:
  • 相对于抓水抱水,推水的问题一般比较少。关键是保持手臂弯曲(不要推直)。
  • 上臂和小臂间相对关系和抱水时差不多。
  • 发力主要是上臂向后抬起。
  • 手掌方向要调整使得掌心向后。
  • 推水过程要加速。


关于水感:陶认为正确的划水会在水中形成龙卷风一样的漩涡,这个漩涡可以增加动力。而增强水感的关键是划水速度的变化,而不是速度本身。通过速度的变化感受水如同实体一般,而不要让划水的手臂在水中溜过去。

上面就是提升游泳速度中占百分之八十比重的关键点。如果这些掌握了,就可以进一步完善次要的占百分之二十份量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回臂、入水、前伸、身体轴线平衡、划水时间、踢腿、呼吸、头和身体的姿势。

回臂要点:
  • 手臂推水结束后就要回臂,要点是上臂垂直向上移动,而不是水平方向移动。
  • 在肩部带动下把手臂甩到前面。
  • 正确的回臂会自然消除手臂入水过中线的情况,而不是特意选择在肩侧入水。


入水:没有太多解释,指尖首先入水。

前伸:这里有个有趣的细节,因为入水时手掌是斜插入水,如果按照入水方向伸展,手掌就会入水太深,所以要往前伸展,结果就会造成肘部直接拍入水中溅起一些水花,这是正确的前伸方法。

身体轴平衡,以往自由泳强调身体的滚动,而陶认为这样的描述并不准确,因为它会让人误认为身体要左右侧身游泳,其实精英运动员游泳时的身体姿势并非左右侧身,陶总结的要点有以下:
  • 臀部相对平稳,左右倾斜大约30°左右。
  • 人有两条长轴线,分别从左右乳头连接到肚脐与腰部外侧中间的地方。躯干平衡是在这两条平行的轴线间交替转换。
  • 两肩分别根据划水的进程独立工作。
  • 整个身体从臀部到肩部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板块,而是像橡胶一样有扭力。


划水时间,以前的说法是要提升划水效率,也就是减少单位距离划水的次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推水之后身体要向前滑行一段时间。而陶认为推水之后身体开始减速,所以不能有特别的滑行时间,而是在一只手完成推水后,另一只手要立即开始抓水。要点是:
  • 推水结束,立即抓水。
  • 前交叉。
  • 抓水对应回手(速度慢),抱水对应入水(有力),推水对应前伸(加速)


踢腿。踢腿是我的弱项,要两分十五秒左右才可以完成五十米。希望可以提升到一分半左右。陶总结踢腿四个动作:
  • 第一步,膝盖弯曲,小腿略往上抬。
  • 第二步,臀部用力,大腿向下压水(速度慢)。
  • 第三步,小腿伸直,向下打水(速度快)。
  • 第四步,伸直的腿抬回水面。


臀部基本保持不动,起到浆锁的左右。许多学员听说打水要臀部发力,从而造成臀部上下抖动,是不正确的。
同侧打水时间:抓水,推水,入水。
异侧打水时间:抱水,回手,前伸。

呼吸要点,呼吸结束后,头部回转到正常位置时才开始抓水。

以上就是淘米那这部书中关于自由泳技术部分的细节。后面她还讲了一些具体训练和练习方面的内容,那些内容等将来具体实践后再看情况分享。总而言之,这部书还是对我游泳训练带来了新的希望,可惜现在泳池关闭,无法具体实践,希望泳池可以早日开放,让我有机会尝试把这些新的技术点融到我的自由泳中去,看能不能早日突破1000米20分钟大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4-4-2025 22:55 , Processed in 0.02693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