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后,再有给予和分享的机会时,那些品格受到称赞的孩子,要比行为受到称赞的孩子慷慨得多。称赞孩子的品格,能够帮助孩子们把慷慨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一部分,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了解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一结论与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J·布莱恩(Christopher J. Bryan)主持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相吻合,布莱恩的研究发现,对于道德行为,名词的效果好过动词。要想让三岁至六岁孩子在一项任务中提供帮助,让他们“当帮手”的效果,比让他们“来帮忙”的效果好22%至29%。而告知参试者“不要成为作弊者”,与叮嘱“不要作弊”相比,能将作弊的情况减少一半。当我们的行为成为个人品格的反映时,我们就会更倾向于做出道德的、慷慨的选择。长此以往,它就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对不良行为最有效的回应是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根据艾森伯格教授和戴维·R·谢弗(David R. Shaffer)的独立评估,培养关心他人的孩子的家长,会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行为是错的,这种行为将如何影响他人,以及他们怎样才能扭转局面。这种做法能使孩子形成行为判断标准,培养他们为他人着想的思维和对他人的责任感、以及道德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有助于他们成为乐于助人的人。表达失望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向对方传达了你对不良行为的反对,与此相伴的是你对对方的高期望值和改善品行的可能:“你是一个好人,即使你做了一件坏事,我依然明白你能做得更好。”
在一个经典的试验中,心理学家J·菲利普·拉什顿(J. Philippe Rushton)给140名在游戏中获胜的小学和中学年龄的孩子发放了纪念品,他们可以把所有纪念品都留给自己,或者把部分纪念品捐给一名贫困的孩子。首先,他们观看了一个实验者以教师的身份用要么自私、要么慷慨的方式玩这个游戏,之后再由此人向孩子们宣讲索取和给予的价值观,或是什么也不说。成人的影响力相当重大,结果证实行甚于言。当成人表现自私时,儿童会照章学样。言辞没有造成太大区别——不管成人口头上如何宣扬自私自利或慷慨大方的价值观,孩子们在观察到成人的自私行为后,捐出的纪念品都会较少。当成人慷慨解囊时,不管慷慨的价值观是否得到了宣扬,学生们捐出的纪念品都一样多——即在听了宣扬和没听宣扬的情况下,他们捐出的纪念品都比基准水平高出85%。当成人的举动慷慨时,即使他们随后宣扬了自私的价值观,学生们捐出的纪念品依然比基准水平高出49%。儿童不是通过倾听身边榜样的言辞,而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行动来培养慷慨品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