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西澳海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购售交流] 我在澳洲的第一部汽車,DELICA 4WD,改裝大致完成。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8-6-2012 13:19:22 | 只看该作者
為了因應新車的大容量雙電瓶,又買了一個充電器,12V 15A輸出,在台灣YAHOO拍賣買的,大概是900RM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8-6-2012 13:2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0 tiger-1 的帖子

我不介意年份老,里程高,只能說這車我看著順眼,哈哈!!

這樣子我放假時,也有事情可以做~~

之前的頭又大,除了保養,甚麼事都不用做,很BORING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11-6-2012 01:39:5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 DELICACLUB 的 PERTH 成員,約好了在 KINGS PARK 碰面,但因為天候不佳,取消了後續活動。

同車型一字排開,很是壯觀,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金鱼和农夫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2-6-2012 00:37:27 | 只看该作者

DELICA 大陆宗亲

DELICA在福建的东南汽车也有生产,买的是三代的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2-6-2012 00:42:31 | 只看该作者

DELICA 大陆宗亲第二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西澳海豚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2-6-2012 01:01:50 | 只看该作者

DELICA 大陆远亲

瑞风是江淮汽车引进韩国现代H1许可生产的,H1原型就是DELICA四代,但没有原封不动照抄,H1车体明显要宽很多。比起大陆众多车厂的变脸术 ,现代还是勤奋的。 现代起步就得到过三菱的支持,还有过二十年的婚姻 所以ELANTRA也有LANCER的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2-6-2012 01: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2-6-2012 14:27: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8-6-2012 11:14 发表
唉~~中古車就是不停的修修補補換零件等等。

尤其是老爺車-------------

昨天在製作電瓶架的時候 (原車的電瓶竟然沒有固定?),拆下電瓶檢視,狀況很糟糕,電瓶缺水不知多久? 極板已經氧化,電瓶也膨脹了!


...


快要换电池了,除了AC DELCO,还有别的地方推荐吗?谢了。

http://www.onlinebatteries.com.au 靠谱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2-6-2012 19:5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8 Mike23 的帖子

東岸電池價錢我不清楚,這個應該是價差不大的東西,最多就差個10-20刀,哪裡方便哪裡買就好。

有分保固 12個月,24個月,36個月的種類,價錢不一,自己選擇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Mike23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8-6-2012 13:50:59 | 只看该作者
夜間在野外行車,SPOT LIGHT 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裝置,也是在我的改裝清單之內。

從EBAY上訂了HID的改裝件,將原本鹵素燈泡換成HID。


安裝花了約5-6小時吧? 因為空間不是很大,SPOT LIGHT 與遠燈連動,並未在車內加裝開關,直接把 RELAY 連在遠燈線路,一開遠燈後,HID 就開啟了。


色溫應該是 6000K 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金鱼和农夫 + 20 这个plate 我也一直想要装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楼主| 发表于 28-6-2012 14:02:10 | 只看该作者
順便報告一下油秏,450KM 用了 50 公升柴油,大概就是 11個/百公里。

以這種噸位又是自動檔來說,算是相當讓人滿意了。

4WD 車輛總是稍微耗一點油,不過也就和 FALCON 之類的車差不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1-7-2012 15:02:10 | 只看该作者
話說在買車之後過沒多久,一個稍微下雨的天氣裡,依照正常速度的情況下進入環島,車子卻出乎異常的打滑。

到家之後檢視胎壓胎紋,一切正常,讓我不禁開始懷疑底盤。

上回藉著加裝定速巡航機會,檢視底盤,發現防傾桿以及擺臂橡膠墊塊破裂,導致後輪不安定。

圖片是他們長的樣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1-7-2012 15:18:24 | 只看该作者
海豚斑竹理论和DIY都很在行,PF!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西澳海豚 + 20 Ta:)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1-7-2012 15:20:07 | 只看该作者
翻页总是这么费事,为什么不能改进呢?

[ 本帖最后由 tiger-1 于 1-7-2012 17:0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1-7-2012 15:27:53 | 只看该作者
换胶套的确是个麻烦事,一个人搞不定,还要专业的设备来帮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西澳海豚 + 20 這個錢也沒辦法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1-7-2012 15:56: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vidmouse 于 1-7-2012 14:27 发表
换胶套的确是个麻烦事,一个人搞不定,还要专业的设备来帮忙。



這個錢也沒辦法省,因為後輪底盤膠套很直接的影響了車輛過彎時的穩定性,再好的輪胎都沒辦法彌補或修正有問題的底盤。

像我之前所說的,我一直有一種感覺,我不會形容,就是----實際負責轉向的是後輪!!

打個比方來說,及使摩托僅僅單以後輪行使,還是可以轉向,就是這種感覺。

前輪像是一把刀的刀刃,將轉向切開一個口(也就是指向),其餘的工作(推進以及循跡)要靠後輪去完成。

有些人會忽略了後輪的重要性,以及認為後胎可以做出妥協,但是就我而言~~感覺是一樣的重要,各私其職,左右腳缺了哪一隻,都無法正常的走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1-7-2012 16:1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5 vega 的帖子

最近因為想訂購一些零件,在淘寶上看了一些大陸上市的近親,像是風行或是菱智的零件。

發動機部分完全不通用,自己是4M40 2.8升 的柴油渦輪發動機,國內的是 2.4L 自然進氣汽油發動機。

底盤部分也完全不通用,自己是4WD,交叉軸底盤,國內是後驅單軸二驅底盤。

即使內裝的差異也相當的大 --------

不過,還是有非常少數的零件可以使用,像是副水箱,國內一個 RMB70,澳洲賣一個 130刀! 差異之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5-7-2012 01:12:02 | 只看该作者
海豚啊,你的車的越野數據是多少?底盤高度,接入角和離開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5-7-2012 21:1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山夜妖 于 5-7-2012 00:12 发表
海豚啊,你的車的越野數據是多少?底盤高度,接入角和離開角?


最低距地高度 235mm
趨進角 39度
穿越角 24.5度
離去角 24度

新一代的D5
最低距地高度 210mm
趨進角 24度
穿越角 18度
離去角 21.5度

[ 本帖最后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5-7-2012 20: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6-7-2012 00:24: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5-7-2012 20:16 发表

最低距地高度 235mm
趨進角 39度
穿越角 24.5度
離去角 24度


OMG,你的數據把我鎮住了,不好意思海豚,能不能請你double check一下最低距地高度和穿越角?這兩項比LC還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6-7-2012 02:33:24 | 只看该作者
仔細看了一下,那是PAJERO的數據,網路上找不到DELICA 4WD的數據,不過找了一張圖。

你把他畫個線,用量角器量一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6-7-2012 12:58:51 | 只看该作者
我试过其他车型,自己量出来的总和厂商数据差很多。
你的轮径是R15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西澳海豚 + 20 Yes, 235/75/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6-7-2012 19:48:17 | 只看该作者
海豚兄有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7-7-2012 00:50:54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把整修完的車給開了回來,比較明顯的感覺是-----

起步時油門變輕了,因為排氣阻力降低的關係,但是車室內的引擎聲也稍微的加大。

在不到兩千轉的時後也聽見了渦輪的鼓風聲,好像渦輪開始作用的轉速也稍微提前。

據論壇網友表示,光是這一項改裝,對油秏就會有5-10%的改善,這個尚待測試証實。

第三排座椅也拆了下來,平常幾乎不會用到,光是後排座椅我想就有3-40KG。

目前車子的改裝算是大致完成,因為車高已經太高,不想再去升高,再升高車庫就停不進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7-7-2012 00:5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山夜妖 于 6-7-2012 11:58 发表
我试过其他车型,自己量出来的总和厂商数据差很多。
你的轮径是R15吗?



因為車體構造不同的關係,進入角和離去角都有可能比一般4WD來得大,因為前後懸較短的緣故。

穿越角可能就不是很理想,最多和一般4WD持平,這台車是扮豬吃老虎的最好例子。

事實上,以前我開L300(DELICA三代)的時後,和一票4WD車友,走過台灣很多山林海灘,已經證實了這個車型的OFFROAD能力。

三代的DELICA 駕駛座在前輪的正上方,彈跳得非常厲害,一點都不舒服,四代的改善很多,但是因為軸距變長(2550mm 加長至 2800mm),犧牲了穿越角。

自己在越過土丘的時後要注意一點,以免坐在上面,進退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7-7-2012 01:45:06 | 只看该作者
R15的輪徑比PAJERO的懸高低了一些,相應的穿越角也有所下降,不過也有好處,公路舒適性可能好一點,輪胎價格也低一點。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指標,實際越野能力恐怕是另一回事,海豚的用車經歷更說明這車的能力。就像LC的那三項指標,看上去非常普通一樣。

我現在中你們的毒啦,不出意外我也要買個d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7-7-2012 03:4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6 蓝山夜妖 的帖子

其實,實際的野外駕駛經驗,要比啃書本,背數據來得重要許多。

如果能找到組織,在有前輩(老鳥)的帶領之下,會省掉很多冤枉錢,車子減少很多損壞,更增加了很多安全。

因為這個活動,最好能由兩三台車組成,互相支援,前後關照的情況下,更能玩得盡興。

當然,自己也不要是老是拖後腿的那一個-------------

你選擇D4,當然我不便表示任何意見,不過~~我在OUTBACK工作這幾年,還沒在路上見過一輛LR,原因你可以自己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7-7-2012 23:46:43 | 只看该作者
LR?
在你的帖子裡,D4當然是DELICA 4WD
和老婆商量過了,原則上同意買第4代DELICA,現在要去挑車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7-7-2012 23:51:04 | 只看该作者
再問個問題,根據金魚的數據,DELICA的ground clearance是195mm,稍微有點偏低。

如果懸掛調高2寸,是不是相當於250mm?
還是說因為輪軸的緣故,ground clearance和懸掛高度無關,只能換大輪徑提高ground cleara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1:0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9 蓝山夜妖 的帖子

你的形容不能說完全正確。

應該說是----
後固定軸: 懸吊加長,車身升高。這對於離地距完全沒有改變,會改變離地距的是加大輪胎。
前A臂: 調整扭力桿,彈簧加襯墊(或懸吊加長),A臂角度改變,直接改變離地距。

兩吋升高,配合車身板件的修改(輪弧要挖大),可以塞近31吋輪胎,大概增加一吋離地距,約20-25mm。

此舉會付出一些代價,第一個當然是錢,升高套件+新輪圈+新輪胎+輪弧修改+做新輪眉,可能要順便改終傳齒輪,沒有五千刀,大概做不起來。

副產品是油秏增加,加速變慢,車身重心變高,舒適性下降,高速不穩定,駕駛(底盤)特性改變。    至於好處我就不多說了,你應該知道。

建議你三思而後行,DELICA 已經是一台重心相當高,起步很沒力的車子了,舒適性也不似一般4WD好,你會犧牲掉很多其他方面。

如果你買了這台車,至少和它相處一陣子,真正開它到野外去,發現它不足的地方,再下手去改,同時多上DELICA CLUB去爬文,看人家的討論。

感覺你陷入了一味去追求數距好看的迷思,而不是真的在使用過後,覺得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再著手改裝,這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我要再次提醒你,這只是一台具有四驅能力的箱型車,不是純硬派的越野戰車,你真的想這樣玩~~不要選DELICA!! 去選 JEEP 或是 HILUX 或 PRADO 或 LC 或PAJERO 或 PATROL。

每一種車型都有它的極限和物理限制,不要要求車子去做它能力所不及的事情,開 DELICA 翻車的,不在少數,就是沒掌握好這車的極限。

我今天還在跟朋友說,開這台車,所有車輛控制的細節都被放大了,重心高了30%,原本過彎車身傾斜10度,就會變成13度,左右輪距甚至比一般4WD小的DELICA,結果就是翻車,甚至於你來不及聽見輪胎的慘叫聲------------正因如此,它對駕駛人的技術有一定程度要求,不然是會和你翻臉的車子。

固定軸195mm的離地距和城市SUV的195mm,不是同一個概念,固定軸不會因為車子的載重而離地距改變,一體式底盤則否。

在你動手升高DELICA之前,要先再三確認是否需要? 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駕馭升高後的DELICA?

因為自己對車身高度有所要求,也不希望犧牲一般行車的穩定性,不大會去做升高的動作,最多就是換一組好一點的避震器,去化解野外挫板路的折騰。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金鱼和农夫 + 20 学到很多啊
蓝山夜妖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9-2-2025 20:41 , Processed in 0.091437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