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702|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 看获奖电影《一次别离》,就知道张艺谋差距有多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3-2012 04: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看获奖电影《一次别离》,就知道张艺谋差距有多大         2012-03-24 18:35:51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A Separation) 故事简介:纳德、西敏以及11岁的女儿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妻子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丈夫纳德因要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而不愿出国。西敏向法院申请离婚不成,赌气回了娘家。纳德只好聘请了女护工瑞茨照顾父亲。就这样,由于相互之间的偏见和误会,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本来无辜的人们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圆谎、互相伤害.....

点评:对比“大师级”的动辄过亿的天价电影,这部成本制作只有三十万美元的伊朗片子,却给我们讲了一个貌似朴素平常、却又暗流汹涌、打动人心的故事。《一次别离》主要采用手持摄像,画面平淡无奇,也完全没有煽情的配乐,平凡地演绎着片中各个人物的内心挣扎,处处体现着对各阶层人们的深刻同情。演员们到位自然的演技非常生活化,特别是那位扮演护工女儿的小女孩,在片尾对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特梅投来的一个怨恨眼神,有着传神无比的杀伤力。

《一次别离》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011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2011年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实至名归!

不知张艺谋现在到底想明白了没有,他那部雄心勃勃意图角逐奥斯卡的巨资制作《金陵十三钗》,为什么连最佳外语片的提名都没有得到。希望他和国内那些“大”导演们能想明白,如果没有深刻的人性理解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不管投多少亿的钞票进去,都不可能拍出让观众共鸣的作品。  

导演在片尾留下一个悬念:在父母被判决离婚后,特梅必须要选择跟父亲或母亲生活。特梅不希望父母离婚,所以当初才没有跟母亲出走。早熟的她幻想着,只要自己不离开这个家,有朝一日母亲就会回心转意,这个家就不会散。而事到如今,善解人意的她知道,无论她选择父母哪一方,对另一方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是一个很艰难、很痛苦的选择,但她又必须要面对。她到底选择了跟谁呢?

我猜她会选择跟妈妈。因为尽管父亲也很爱她,她也敬佩父亲尽心尽力照顾爷爷的美德,但他曾经撒谎,并且默许她在法官面前撒谎,使她倍感压力,甚至痛苦得留下了眼泪,幼小的心灵从此有了一个阴影。所以,我认为她会选择跟妈妈过一种诚实轻松的生活。不知各位网友是怎么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6-3-2012 12:59:50 | 只看该作者
哪有呢,也想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7-3-2012 01:05:2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张艺谋应该很擅长拍这种小制作的,情节简单主题深刻发人深省的影片,但自“英雄”开始,他的电影越拍越离谱,这次“金陵十三钗”真是拍得不伦不类的,我觉得张艺谋在极力臆想观众想看的和揣摩奥斯卡所青眯的,太多刻意的胡编乱造,是商品不是作品,能得奥斯卡才怪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crystal08418 + 20 我很赞同!
冰翡翠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7-3-2012 12:2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evergreen 的帖子

我觉得《英雄》其实还可以,不过从介绍上来看《金陵十三钗》实在太扯淡了,牺牲窑姐来救援女大学生,这种毫无人性的反动影片绝对应该批倒批臭!以这种思路搞创作,他肯定再也拍不出小制作的精品,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和20年前不一样了。话说伊朗电影的强项就是小制作讲道理,其实题材无外乎儿童、贫困、天灾、种族冲突几个主打因素,但是因为几个一流导演在国际上获奖,品牌打出来了,让人自然而然就重视这个国家的文化输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7-3-2012 12:44:04 | 只看该作者
还不是钱作怪?钱太多,这些大制作来钱快啊,投资方要快餐文化,通俗到了庸俗,就没救了,张艺谋被物化了,也就才尽了。

艺术是熬出来的,西方喜欢的是一种宗教悲悯式样的人文关怀,不是炫耀资本和特技,这点张艺谋之流的摄影师出身的导演是没有这个才华和学识的沉淀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7-3-2012 13:00:35 | 只看该作者

《风中飘絮》是我接触的第一部伊朗电影,某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看的。记得那次电影结束字幕升起时,全场鼓掌致敬。后来又通过D版接触了一些其它的伊朗电影,基本上都是拿最普通最简陋的事情当素材,但是在鸡毛蒜皮的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7-3-2012 13:11:07 | 只看该作者
类似的电影还有《追风筝的人》,同样很出色!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收起 理由
crystal08418 + 20 我看过这个的原作,很不错
Serin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7-3-2012 13:15:04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忽视印度电影,和法国电影,都有上乘之作,无论是技术和内容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erin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7-3-2012 13:4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Maobama 的帖子

印度电影我是有心理障碍的,我对歌舞片都无感。最近接触的一部也是N年前看的《季风婚宴》,感觉还行吧,不过说不上喜欢到很深的程度。


法国,包括整个欧洲地区向来是文艺片的重要产地,当然没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8-3-2012 22:55:38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的三傻大闹宝来坞还是可以的,推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erin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30-3-2012 12:54:29 | 只看该作者
张艺谋是从小制作站起来的,成了大导演就没心思玩小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30-3-2012 12:57: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rin 于 27-3-2012 13:00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中飘絮》是我接触的第一部伊朗电影,某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看的。记得那次电影结束字幕升起时,全场鼓掌致敬。后来又通过D版接触了一些其它的伊朗电影,基本上都是拿 ...


俺看的第一个应该是《小鞋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erin + 30 谢谢分享!很棒的一部片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30-3-2012 13:01:41 | 只看该作者
国产电影不成气候几大借口都被这部电影击破了:

没钱:人家成本低多了
广电总局管制:伊朗也不见得创作很自由
西方政治文化偏见:人家可是伊朗,“邪恶轴心“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大杨树 + 50 我很赞同!
charlie-qi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30-3-2012 13:19: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vstar 于 28-3-2012 22:55 发表
印度的三傻大闹宝来坞还是可以的,推荐


试过两次,实在看不下去,好在哪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30-3-2012 13:32:24 | 只看该作者
法国电影是不错 不过不对我胃口啊 太过文艺和浪漫了
印度那个三个傻瓜还行吧 国情跟中国很像吧 所以很多中国人有共鸣 文化积淀还是差了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erin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30-3-2012 21:0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crystal08418 的帖子

那个三傻评论好像很不错,但是看字幕听印度话觉得不舒服,印度的宝莱坞很不错
喜欢英国电影,比较细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30-3-2012 21:55: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ergreen 于 30-3-2012 19:35 发表 。法国电影往往让你觉得不是想暴打那导演,就是想
那个三傻评论好像很不错,但是看字幕听印度话觉得不舒服,印度的宝莱坞很不错
喜欢英国电影,比较细腻。

英国电影主流特点是很端庄,尤其是像古典文学那一路,确实细节很值得品味。就算再烂的剧本,看那些出色的演员和场景都很有值得欣赏之处。英国电影的缺点也正是太端庄正气,以至没有什么惊喜。你会觉得就应该这么拍,别无更好的选择,细节到每个服饰家具光线。而一看法国电影你会觉得,靠!居然还能这么拍,太有想象力了。法国电影常常让你不是想暴打那导演,就是爱上那导演。常有人说欧洲片闷,我反倒是觉得吃完欧洲这些风格各异的大餐再看好莱坞,还真有吃麦当劳的无比沉闷和可预期性的感觉。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0 收起 理由
crystal08418 + 20 谢谢分享!
evergreen + 20 你太有才了!
Serin + 3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30-3-2012 22:08:49 | 只看该作者
顾长卫的几个片子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erin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30-3-2012 22:46:30 | 只看该作者
okokok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30-3-2012 22:59: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tDreamer 于 30-3-2012 12:57 发表


俺看的第一个应该是《小鞋子》。


《小鞋子》确实也非常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30-3-2012 23:0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ergreen 于 30-3-2012 21:05 发表
那个三傻评论好像很不错,但是看字幕听印度话觉得不舒服,印度的宝莱坞很不错
喜欢英国电影,比较细腻。


我也听说不错,不过不是很有动力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evergreen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30-3-2012 23:1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ello 于 30-3-2012 21:55 发表

英国电影主流特点是很端庄,尤其是像古典文学那一路,确实细节很值得品味。就算再烂的剧本,看那些出色的演员和场景都很有值得欣赏之处。英国电影的缺点也正是太端庄正气,以至没有什么惊喜。你会觉得就应该这么拍 ...


你说的是英国电影的一方面,还有另一面就是英国有些人比其它任何地方的都更无厘头,就像Monty Python这个团队,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上天入地,把该恶搞的都恶搞了一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crystal08418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31-3-2012 20: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cello 的帖子

我偏爱英国电影,因为我觉得英国电影一向制作很精致,风格和味道以及深厚人文思想和精彩简单的故事内容都让人回味无穷,英国演员的演技往往比美国演员更为扎实,特别是一些古典题材的,摄影场景优美如画,言语高雅,礼貌谦逊,像“傲慢与偏见”,“公爵夫人”,新版的“简爱”,以前的小片“Billy Elliot","riest","Full Monty ",还有英剧”Downton Abby""Mistresses"等等。很喜欢那种不经意的风趣幽默,也偏爱听英国口音。
法国电影我看的极少,当然美国电影很多大制作,先进高超的特技,让人们享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和刺激,娱乐性极强,影片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看几部大片,兴奋一下,就好像常去吃个Big Mac,虽然难以消化,但还是能吃得津津有味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crystal08418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31-3-2012 22:26:5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有些小众的片子也不错 其实很多优秀的片子都没什么名气 就跟街头的小菜馆一样
有名的都是KFC这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evergreen + 5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31-3-2012 23:2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ergreen 于 31-3-2012 20:00 发表
很喜欢那种不经意的风趣幽默,也偏爱听英国口音。


那种幽默和口音经常让你感觉英语白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31-3-2012 23:30:33 | 只看该作者
我又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个关于英国口音的段子来:
凹 - 煤球 - 啊 - 的 - 趴诶 (I'll meet you at the party.)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8858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crystal08418 + 20 你太搞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31-3-2012 23:44: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ergreen 于 31-3-2012 20:00 发表
我偏爱英国电影,因为我觉得英国电影一向制作很精致,风格和味道以及深厚人文思想和精彩简单的故事内容都让人回味无穷,英国演员的演技往往比美国演员更为扎实,特别是一些古典题材的,摄影场景优美如画,言语高雅, ...



我更喜欢看英国的黑帮电影,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31-3-2012 23:5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1-4-2012 11:4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Serin 的帖子

就是这样滴,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1-4-2012 11:4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jh2012 的帖子

有英国黑帮电影吗?我怎么觉得黑帮电影都是美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5-2-2025 06:40 , Processed in 0.076328 second(s), 6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