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2-3-2012 16:49:43
|
只看该作者
巴赫的《音乐之奉献》(下)
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国王肯定早有所耳闻。那实际上是将他作为一位即兴表演和对位法的大师,以及管风琴建造的评估人,但对使他获得现代盛誉的作品却并不知晓。根据巴赫的第一位传记作者福柯尔的记载,促使君王在会面期间取消例行的长笛协奏曲的主要原因是他想让巴赫检验一下收藏的几架西伯曼钢琴。(巴赫批评过西伯曼在这个领域的早期尝试,但在1749年前却成了西伯曼的代理人)巴赫在每架钢琴上都作了即兴的演奏,最后请国王给出一个赋格的主题,以便展示他在不做准备的情况下创造对位音乐的能力。巴赫在国王的旋律上即兴表演了一个三声部赋格,但国王并没有满足,要求在同一个主题上产生一个六声部赋格(不同记载对该事件发生在同一天还是第二天有出入)。巴赫没有顺从,而是选择了一段自己的旋律来完成这项要求,在回到莱比锡之后,他为国王的这段旋律创作了三声部和六声部编制的赋格。
腓特烈的旋律从何而来?君王自己作品中的灵感乏善可呈,因此腓特烈的这段旋律是否完全原创值得推敲。Siegbert Rampe 在他出色的文章“巴赫,昆兹,和《音乐之奉献》”(《古乐杂志:协奏曲》,卷10,1984年,页15-23)中提出源头是一首昆兹创作的C小调长笛,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的三重奏鸣曲。其中的小广板展现的一个下降的七和弦跟随上升的三和弦,与国王旋律的开头如出一辙。
任何一位曾经历过这首三重奏鸣曲技术挑战的现代长笛手都有理由对腓特烈是否有足够能力克服在演奏中令人生畏的难度感到好奇。大多数同期出版的长笛音乐通常将调性控制在几个升调和降调中,并且特别会避免诸如降E大调或F小调等远离降调的音,而这首三重奏鸣曲长笛声部的要求毫无疑问远在它们之上。另一方面,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肯定对国王并非平庸的长笛演奏能力深有了解(尚不清楚巴赫在波兹坦期间是否听过国王例行的协奏曲表演),况且如果献给国王一件无法演奏的礼物将会一个愚蠢的大错误。事实上,腓特烈似乎明显没有对“极端的”调性退缩,而将它们看成是一种挑战(而且可能也是对他技艺的一种肯定)。泰勒曼曾创作了一套全使用高难度调性(降B大调,C小调,降E大调,F小调和E大调)的长笛二重奏。与他写的另三套作品不同的是,这套从来没有出版过,而其中的摘选却出现在昆兹为腓特烈的长笛课笔记中。在我为 Lyrichord 写的唱片说明中,我认为这套作品是泰勒曼特意为昆兹和他的学生所作(关于这个话题,更详尽的讨论可参见上文提到的 Rampe 的文章)。
与巴赫几乎全部的其它作品不同的是,《音乐之奉献》的主要来源是这部作品的初印版(Peters 有一部影印本, EP 9313)。这使人们对作品不同部分的排列顺序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作品可以明确地划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开始是三声部和六声部的利切卡莱两首,接着是卡农,最后是三重奏鸣曲。三声部利切卡莱如同典型的键盘音乐一样印在两组谱表上,底部是国王旋律的完整卡农。六声部利切卡莱印在六组谱表上,但这是出于将不同声部分清的考虑。同样的,余下的空间填充着两首二声部和四声部卡农“寻找才能发现”。五首卡农和卡农式赋格印在另一页上,被冠之以“不同的卡农”为标题。最后是一组三重奏鸣曲的乐章,其中在末尾同样包括一首卡农。虽然本世纪的音乐学家对为这些段落安排一个顺序孜孜以求,但 Christoph Wolff 在对印刷资料的研究中(巴赫《音乐之奉献》新研究,音乐季刊,卷57, 第3, 1971年, 379-408)对所有主要的排序方式都不以为然。Ursula Kirkendale (巴赫《音乐之奉献》的源泉:昆提连的《演说训练》, 美国音乐学会刊, 卷33, 第1, 1980年, 页88-141)基于修辞学家昆提连的《演说训练》提出了一种隐性的排列方式,将每个独立的段落看成是古典演说中的一个部分;其他学者当然不会都同意。这种排序方式与过去的作品汇编和施密德的巴赫作品编号密切相关。
从一封巴赫的信件中,我们得知这部作品的最初印数为100份,大多数是免费地发放给他的朋友。呈现给国王的一份则是印刷在特殊纸张上的。通常,受奉献者需要支付印刷的费用。
巴赫只在一部分乐章中指定了配器,这使得这部作品的实现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许多版本(诸如 Webern 对六声部利切卡莱的管弦乐化)与18世纪40年代的室内乐演奏并不相符。当时的方式是将乐器限制在较小的数目上——通常高音声部是小提琴(或是象长笛这样可以模仿小提琴的乐器),通奏低音由大键琴和维奥尔琴或大提琴构成。在此之前,从J·S·和C·P·E·巴赫,以及昆兹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来看,三重奏鸣曲演变为一件高音乐器加上必不可少的键盘形式的奏鸣曲尚属前卫。卡农式赋格在保存下来的两种资料中是以这种方式来编排的,C·P·E·巴赫处的一种是“必要键盘和一把小提琴”,另一种指明是小提琴或长笛。或许最万无一失的选择是那些限于三重奏鸣曲的必要乐器——长笛,小提琴,维奥尔琴或大提琴,和大键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