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5705|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cccc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3-2011 10: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cccccc

[ 本帖最后由 PORCELAIN 于 10-6-2012 20:5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9-3-2011 11:47:11 | 只看该作者
请四个人才需要用10万?这个预算是不是少了点。

提醒下:还要考虑税,SUPER,WORKC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9-3-2011 12:5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9-3-2011 13:10:02 | 只看该作者
对投资都有点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13:38:4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超级奶爸”。四个人10万是少了些,但考虑到刚开始创业,刚开始肯定以零售为主,要打出名声才能做到批发。所以4个人里包括两位投资人,只是象征性领点工资,另两人也不一定是全职的高薪人才,所以只是大概预算按平均每人2.5万算。实际上我也提到,要是自己辛苦些,刚开始零售,两位老板可以售货等全兼。等生意有些起色后做批发,参加展会甚至布局分店,肯定要请专业人士。那时肯定是看到生意的潜力后才做的决定。

由此也可以看出,本人投资趋向于保守。不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之人。而是有些瞻前顾后,欲进先虑退的人。这个生意做好了,前程广大。做不好赔的可能就是一年的物业费用和进的货以及宝贵的时间。但产品不是耗费品,是日用器皿,这个不会亏掉。因为最后就是进价甚至是亏些总会卖掉的。损失不会大,甚至不会亏。

本人没有零售生意经验,在此把这个生意的盈利模式也公布一下,以方便各位指正。尤其希望得到“超级奶爸”的指导。欢迎拍砖,尤其从反面多提宝贵意见。这个产品进货到店全部成本一个柜金额2万多点,现有市场零售价格可以卖到6.5万-16万(金额相差悬殊是因为各店卖价确实相差比较大,我多次考察过,这是两个极端的价格,就是最贵和最便宜的).澳洲人口虽然少,但这种日用品,自己有店,一年零售绝对不仅一个柜.但按一个柜算即可收回当年的投入.

另外“超级奶爸”提醒的非常好,要注意税的问题。如果想从开始就规范一些,即使两位老板的工资列支也应该正常一些,可以高一些。以便将来能正常进入公司费用。独立会计师是必须要请的,甚至需要律师介入,尤其合伙生意。这样前面说的投资额就可能不够,但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何况投入中有很大部分是以工资形式要返回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9-3-2011 14:07:06 | 只看该作者
嗯,思路不错,可以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9-3-2011 14:10:01 | 只看该作者
别请人,澳洲请人的成本是一年7万5(因为包括退休金和保险烂七八糟的),小买卖,还是自己顶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9-3-2011 15:11: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我现在做的事情基本和你的情况差不多(产品不一样),思路也大体一致,我个人也是“趋向于保守,不是破釜沉舟”,我的产品已经在澳洲开始销售了,我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和观点,希望我们在交流中能互相启发:
(1)当我做了市场调查后,确定了一种产品发到澳洲(目前主要是零售,批发的路子还没有建立起来,尽管有迹象),而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真正反应又和当初的市场调查有点出入(尽管不大),这是正常的。 那么你就要相应调整产品到澳洲,比如你的陶瓷产品的图案,样式。也就是说,刚开始不要把某一特定样式的产品库存太多,尽管量少会增加成本。

(2)我开始销售一段时间后,一个当地的零售商很愿意销售我的产品,他也看好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也是销售很慢,当然里面有许多因素。那么我在考虑产品的同时,还要想到我的产品对哪些客户会更适合,在我的行业,比如说建筑商...,

先想到这些,重要的一点,澳洲的事情是值得努力的去做的,在当地交流的环节我个人都感觉比较轻松,尽管做生意不挣钱或者赔钱是个不轻松的事情。但是充满希望的往前走,希望你也是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9-3-2011 16:0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ORCELAIN 的帖子

请问楼主是哪类的签证?是163么?你的预算中关于办公室和库房的成本是实地考察的结果么?如果租的话租约几年?另外你回国在哪个城市?
我不是做这个行业的,不过因为之前的工作关系经常看一些需要被投资的行业和企业,如果有兴趣可以聊聊

[ 本帖最后由 ice4444 于 9-3-2011 16:0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9-3-2011 16:25:34 | 只看该作者
LZ做实体销售的同时也可以考虑网上销售(ebay)
我准备做服装和电子类产品的进口和销售,不知坛子里有类似经验的朋友么?
尤其是电子类,据说还要弄一些认证才能在澳洲真正销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9-3-2011 17:16:44 | 只看该作者
说了这么多,还未清楚产品的类型是否适合澳洲销售?从国内运产品过来我也做过,要针对你所销售的产品是哪种对象?成本无非:清关+海运费+关税+铺租金+人工。。。 都容易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9-3-2011 17:4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sunny7226 的帖子

有过和你类似的想法。后来发现,实际上花销最大,并且是有去无回的是店铺租金。不像工资大部分还是回到你自己和合伙人的手里。也不像货近进来,卖不掉,也还在。可曾想过开网店?节省店铺开销,只要找个仓储就可以了。也许自己家的garage就行。当然,没店面,就少了逛店人的零售。还有就是不是什么商品都适合网上销售。

另外就是价格,澳洲之所以什么都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少,绝对不可以用中国的,薄利多销的策略。因此不管零售,还是批发,量都大不起来。如果不论怎样量都大不起来,就不能挣出公司的花销和工资,那就没法做主业一直开下去。

还有搂主没有计算广告花销,如果是shopping mall 不太需要宣传,但是要是其他地方,做广告也不是小钱吧。做网店也是要宣传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19: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sunny7226 的帖子

Mike你好。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并且不请自到浏览了你的网站和你的产品。不仅是你提到我们的思路一致,我感觉我们的为人处事及生意原则做法都有很多相象之处。不过你已经大胆的开始做事了,不象我,还在下决心阶段。以我20年的外贸业务经验来看,往往业主的人格魅力在生意中会起很大的作用。相信你会在澳洲的事业上取得成绩的。其实,我由于生意原因,经常要跑离你很近的城市。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机会见面探讨。

关于你提到的两个问题,我想答复如下:

1.产品的款式和库存的问题。我发现这里的陶瓷产品都是要白釉不贴花的,同时每个家庭所用的餐具样式也不是很多。所以很幸运,我做的产品在这方面纠结的要少些。就你的产品来说,我感觉多数是需要看样成交的,尤其有些天然的不是批量的产品。这个看样,我想一般不仅仅是看小样品,很可能客户需要看大样或效果样。或者可以说你这个产品是以卖现货为主的。这就需要你要多听,多看,把握流行潮流。实际上我发现澳洲这里对你这种产品的消费习惯是比较保守的。突出的感觉就是,很多很多房子和地方都有种相似的感觉,好象曾经来过这里。原因是各家甚至于各个公共建筑的用料几乎相同。如果是这样,你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进货的产品款式会少很多。

2.销售缓慢的问题. 正如你所看到的, 应该考虑销售对象的问题。就你的产品而言,我从外行人的角度来看,应该主要面队工程。因为这里人口少,尤其你现在的城市,零售肯定缓慢。比如我们家要用你的产品,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效果样,而不是仅仅图片或几块小样。并且做回头客的机会会非常少。所以应该着重批发,不必把精力放很多在零售上。你这个可能就需要投入多些人力资本,聘请有经验的销售经理,销售人员,出去寻找客户,就是建筑商,设计方或国内称的甲方单位。这是个方向。

隔行如隔山,以上完全是个外行人的观点,仅供你参考并共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20:2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ice4444 的帖子

我现在是676,岁数应该比你大。想办163,或者有人给我推荐的121。但我不是非要办来的那种人。我想先做生意,如果生意有眉目才开始办,这个钱才觉得花的值。否则生意没有起色,花那么多钱来做比国内不如的工作,或者开个咖啡店,炸鸡店店等不是我所愿,不如在国内。这也是我想找个合伙人的原因,因为我在这里没有工作许可。

我提到的库房和办公室是从realcommercial.com.au上看到的,,上面的有些物业也去实地考察过。租约没有落实,但凭经验应该是6或12个月或其整数倍。

我这个人比较静,朋友不多,也不善于交朋友。如果你对我提到的生意感兴趣并有零售经验,我们可以详谈,取长补短。不过你要是有任何问题,虽然我澳洲经验不多,但包括生意上的事,我不怕竞争或别人学去,不会保守,会尽我所知答复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9-3-2011 20:46: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谢谢这么坦诚的交流,能感觉出一些共同的东西。我在国内也是做外贸,大家有相似的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感觉到很愉快的。 你提到的一些建议我会仔细思考,以前我自己总是很固守自己的做法,现在多听一些建议是一种很好的参考。因为我们
在国内做外贸和在澳洲作市场是有很大不同的,澳洲的事基本就是从头开始。
我有一段时间没上freeoz 了,刚看到你的帖子的时候,马上想告诉你我的想法,祝愿你能走的更顺利。 尤其是我说的第一点(你的产品在这方面纠结的少些,那就好),因为我有一个不错的老外朋友多年在中国, 也是对产品很专业,也是发到他的老家去零售,结果还是碰到压库存一年的问题。这是我给你提这点的原因 。 我会把我的联系方式发给你的,多联系。My Best Wishes for your business in Austral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20:5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ussiepcsales 于 9-3-2011 17:16 发表
说了这么多,还未清楚产品的类型是否适合澳洲销售?从国内运产品过来我也做过,要针对你所销售的产品是哪种对象?成本无非:清关+海运费+关税+铺租金+人工。。。 都容易计算;


您可能没有看清我的帖子。产品是日用陶瓷餐具,全世界每个家庭基本都用,样式差别不大。销售对象肯定是大众,餐馆,酒店了。这是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就象中国食品一样,澳洲的市场已经有很多了。但这正好是机会,我们的产品不必需要我们凭一人之力去开拓了。我看过,澳洲的普通百姓在超市里购物的仔细劲是相当的有水平。所以只要质量好,价格好应该是不愁卖的。这个产品不象其他专业产品,离我们普通大众比较远。相信你们每个家庭里一定也会有至少几样吃饭的餐具。你们可以回忆下是从哪里购买的及价格。

你提到的成本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是这样的,但总感觉好象少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21: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sunny7226 的帖子

感谢你的回复。你的感受和问题都是你亲自实践的结果,对我及本论坛的我们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需要仔细揣摩。我所提到的完全是凭自己的经验空想的纸上谈兵。应该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9-3-2011 21: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mayzhao 的帖子

同意你的想法,网店是个很好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说也起到了广告的作用。定价方面你说的也很在理,的确,不论是价格高低,澳洲销售是很慢,价格太低就忙活的没有意义。鬼佬有时常搞个Monthly special,有时可以试试, Good Luc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22:04: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yzhao 于 9-3-2011 17:48 发表
有过和你类似的想法。后来发现,实际上花销最大,并且是有去无回的是店铺租金。不像工资大部分还是回到你自己和合伙人的手里。也不像货近进来,卖不掉,也还在。可曾想过开网店?节省店铺开销,只要找个仓储就可以了 ...


   象你所提到的,要看是不是什么商品都适合网上销售。即使适合网上销售,成功率也应该不是很高。还要有个推广平台的问题。即使如国内的淘宝网这种成功的平台,其中的经营者,多数应该还是成规模的占少数。

   关于薄利多销的问题,我和你有不同的看法。澳洲什么东西都贵,我不认为是因为人口少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人工贵,其次是澳洲人懒散保守,竞争不充分的原因。人们多习惯现有的固定销售渠道买东西,包括批发。后来竞争者的被认知度差些。

   我刚来澳洲到商店看陶瓷餐具产品时非常吃惊和兴奋,国内到货只需要不到2元人民币的盘子,在这里要卖到3个刀。这是何等的零售利润啊?但时间长了,深入了解了后就明白了。产品进来后,店面,人工是何等的巨大,把这些要打到成本里看3个刀还真是不高,怪不得中国超市里都要卖4个刀或更高。在这里反而是洋超市卖得便宜。

    澳洲人也是很在意价格的。但主要是这里竞争不足,普通人选择余地不大。我很多次在超市里注意到澳洲的老太太和主妇都是手里纂着皱皱巴巴的小纸条来采购的,或者是拿着该超市的样本,也尽专门找些红牌子的特价品来采购的。同样质量下,价格对他们也应该是同样敏感的。关键是怎么让他们知道,我们来了,你有更好更多的选择了。

    这就牵涉到你所提到了的广告花费的问题了。品种不同,广告方式也肯定不同。幸运的是,陶瓷餐具样式几十年都不变的,尤其在澳洲。这样我们印样本都可以一牢永逸了。这个产品广告支出很少。初步打算是,只要发样本就可以了,象各大超市每周塞我们邮箱的那种,这是面对零售的。然后面对批发的就是把样本送给每个中国店和任何想卖这个产品的店,目的不仅仅是吸引这些小店来我们这里批发。而且是把给他们供货的较大的批发商给逼出来,最终要和他们做生意才是根本。

[ 本帖最后由 PORCELAIN 于 9-3-2011 22:0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9-3-2011 22: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PORCELAIN 的帖子

想把coles,和woolworth的供应商逼出来比较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9-3-2011 22:26:42 | 只看该作者
你东西来了 我看看帮你卖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22:4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EWGAY 于 9-3-2011 22:11 发表
想把coles,和woolworth的供应商逼出来比较难


那是肯定的。但他们不是中国小店和其他便利店的供货商。

另外我听说COLES等 (WOOLWORTH不知道)这么大的公司,他们没有专门的外贸部门。学国际贸易专业的要到他们那找工作可是没有门路的。比如他们对中国产品的采购是通过香港的采购商来完成的。至于香港的公司和他们是否有隶属关系就不得而知了,望有了解的同人能不吝赐教。

但仅凭这一点,我就完全有信心,同样的产品在价格上和它竞争。各位先不要取笑,我不是要蚂蚁捍大树或者不自量利。二十年的工作经验还不至于让我狂妄到这个地步,但确给我理智。仅仅他们的品牌无形资产价值就会让我这样数学没学好的人花费半天时间来搞清是多少个万了。在那个层次上,价格仅仅是一小部分了。我这么说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大公司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有漏洞在里面。我们只有认识到了它有漏洞,才可以借鉴,并产生理想去做大自己的生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23:0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n993 于 9-3-2011 22:26 发表
你东西来了 我看看帮你卖点吧。。。。


那当然非常欢迎了,到时广告说不定也会发到您手上呢。

您开店?

另外,想问下悉尼这里批零差价要多少?根据产品和地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10-3-2011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PORCELAIN 的帖子

呵呵,我的PR刚下来,正在想去澳洲哪个城市做什么事情,并没有想通过你获得那边生意的情报,楼主多虑了,我只是在国内做过很多投资类的工作,看到你的帖子想和你聊聊,看有没机会合作,了解你的签证是想了解如果你是合伙人的话是否必须雇用人,我没有零售经验,所以祝你好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10-3-2011 16:2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ce4444 于 10-3-2011 12:59 发表
呵呵,我的PR刚下来,正在想去澳洲哪个城市做什么事情,并没有想通过你获得那边生意的情报,楼主多虑了,我只是在国内做过很多投资类的工作,看到你的帖子想和你聊聊,看有没机会合作,了解你的签证是想了解如果你是 ...


如果你不是163,要面临的压力就小很多,包括做生意。我由于现在还是空想阶段,还没有实践,所以也不会有这里的生意情报。只是想在这里找合作伙伴并交流体会。就是将来真的付诸了实践,如果有我所知道的也定会没有保留的提供,不会多滤。做这种生意肯定是需要请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10-3-2011 18: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PORCELAIN 的帖子

我不是163,但我也没认为这个生意一定需要请人来做,可能我不是很了解这个生意吧,我理解这个生意就是先根据市场调查后来决定进哪种货,然后在店里或者通路里去销售,关键的问题有几个:
1、哪种货有需求,我看你之前描述的,仿佛澳洲那边人们大都用洗碗机才会使用你说的这种瓷器,不知道是否正确
2、租房的问题,这个生意很大的固定成本在于人员薪资和房租,其他基本上是变动的,租房除了解决库存问题主要在于能保证多少零售额。
3、销售渠道除了店面销售之外,其他通路,现在是否有?如果没有怎么开展,是去发DM还是如何?
4、给经销商的回款政策,是否给经销(或者说批发)有一定的账期,还是生意初期全部是款到发货,如果给账期的话要多少天?
5、股东需要投入多少流动资金?这个需要按照你的采购周期来计算,另外也要考虑你库存需要保持多少天?虽然开始测算这些的时候要有很多假设条件,但还是需要详细测算后才可能决定。
6、当地的税收是如何的?
7、采购渠道是否可以保证采购时间和采购成本?国内的通胀才开始远还没有到达峰值。
以上是我想到的关于这个生意需要考虑的一些事情,想和你探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10-3-2011 18:17:43 | 只看该作者
感觉LZ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到的. 请问您要从悉尼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10-3-2011 22:50:31 | 只看该作者
我给楼主泼点冷水吧。这个事真干起来,比想的复杂多了。
我个人在一家批发干了1年多一些,现在做其他行业里,可以八一八这个行业的故事。我老板一开始就是像你设计的那样,做瓷。但事实证明,Sunny说的那一点”销售很慢“,成了致命的因素。如果按你计算的那样,2.5万进货到店价(不知道这里有多少是中国进货价,,运输、清关,在这边卸柜和上架的费用你分别算了多少),6.5万到16万的零售价(那么批发价就是3.25万到8万),不知你计划多久售完。
我那个老板一开始进了大概一个柜,60几十个立方的瓷,售了1年之后,仅卖掉了1-2成,1年之后打对折,又售掉了2-3成,最后剩下这中间搬运和仓储费用,并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考虑到还有一半没卖掉,算算这个柜赔了多少吧。个人认为,他的生意能力是不差的,因为后来,他成功转型,靠杂货赚了钱,虽然很辛苦,但还是赚了钱。
销售慢,能慢到把一个挣钱的生意事,变成赔钱的生意,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
第2个,渠道,你提到了工程队。这里我讲一个我老板之前遇到的真事。因为我们货柜进得频繁,加上机缘巧合,一个本地做建筑的鬼子找上门来,让我老板帮他进门、窗等其他装修材料等。当时我正好在旁边卸货,被我老板抓丁当翻译,因此耳闻了全部谈判过程。细节不说了,鬼子很自豪地说,我今年一共要干5个房子,那意思是自己实力挺强的。我老板跟我用中文讲,看见了么,这就是澳大利亚,一年就他妈盖5个房子,这就能叫房地产商了。言外之意我要是给他做,那不得喝西北风去。你提到了找人去接触工程队,这个工作量之大,可能是超出你的想象的。为了几件瓷,要完成的接洽次数和工作量都是巨大的。很简单,这里盖房子的人分散,不像国内,你搞定一个项目里说话算数的人,上千套卫浴就算卖出去了。
如果想做那种大的公寓项目,比如说city里的高层公寓,给他们供货的难度,就和给Coles供货是一个级别的问题了。
第3个,人工。从你的描述,我似乎感觉到你本人不想花太多专注的时间在这个项目上,而仅是完成战略构思、资金供应和规划而已,大部分实际工作全由合作伙伴来完成。我只是简单提醒你一下,这样的话,可能很难找到人投资合作的。这里和国内的一大区别,国内老板不用动手,这里老板搬搬抗抗什么都要上手滴,因为不出到合适价格,没人给你做,出到有人做的价格时,利润又下来了,所以老板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的。因而两个付出体力不等的投资人,在这里是很难以同样股份经营一家公司的。

[ 本帖最后由 二胖 于 10-3-2011 22:5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11-3-2011 00:2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二胖 的帖子

这个哥们说得很中肯,确实在之前对市场销售的判断是很重要的,之前澳洲的朋友跟我说那边做地产开发可不像国内,能开发个几百上千平米的就算不小了,我当时还有点不相信,哪里像国内几万平米都算小盘,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开发面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11-3-2011 00:3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ice4444 的帖子

你不是163,但看出来你的生意经验和想法毫不逊色,定是个成功人士。你所提的几点,考虑得非常全面,专业。现和你探讨如下,还希望你能进一步指正:

1.我所描述要经营的陶瓷餐具不是一定要用洗碗机才用的。他就是我们每家每户每天用的盘子和碗,全世界都一样的,家家户户都用,是生活必需品。当然也适用于洗碗机和微波炉。

2.对, 主要成本就是房租,薪资,进货和费用. 租房的作用也是你所提的解决库存和零售场所的问题. 更主要侧重的是经营场所问题。既是零售商店也是产品的展厅。后面有小的办公室(洽谈批发)和库房(库存并显示实力)。

3. 零售渠道除了店面, 已经考虑3个方面:
  #  到MARKET去零售(悉尼有几个MARKET不错)。
  # 小批量的送其他便利店寄售(希望他们以后能经销我们的瓷餐具)。
  # 发宣传品(这个完全适用这个产品的推广)

4.给经销商的帐期, 这个会按行规来办。我想刚开始应该肯定给的。但准备用价格来挂钩。

5. 投资额,不请人的话共投10万就差不多。基本帐目在第一贴有简单介绍。刚开始没有门路,肯定零售为主。是按照进一个柜存货半年到一年打算的。如果多数能在一年内零售出去,当年的投入应该回本。但如果一年只卖这一个柜就根本没有意思了,夫妻店还行。

6.税收没有和专业人士接洽过。只是有个概念,所得税好象30%。GST 10%已经进过成本,但这个应该是能抵扣或退的。

7.采购渠道没有问题。陶瓷餐具产品基本没有替代品,是水涨船高的,不惧通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2-2-2025 04:23 , Processed in 0.030176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