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74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转贴]Delphi廉价甩卖的传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6-2008 15: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08年5月,全球的目光似乎都在关注微软与雅虎百亿收购的暗战,当雅虎在为500亿还是400亿的价钱出卖自己这个问题所困扰时,昔日微软王朝的挑战者——Borland公司却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将曾经为自己奠定传奇的IDE(Integrated Develop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业务出售给了另一家公司,除了少数Borland铁杆支持者发表了部分追忆式的惋惜外,这条新闻几乎没有引起任何美国主流IT媒体关注,变涟漪消失在微软并购案的新闻海洋之中……
  一个2300万美元的交易

  2008年5月7日,一条消息出现在Borland公司官方网站的新闻中,Borland正式宣布将CodeGear子公司出售给Embarcadero(易博龙)技术公司。

  CodeGear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14日,是Borland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Borland的集成开发环境业务。

  虽然是一个成立仅两年的年轻公司,但是它旗下的产品对于大多数程序开发人员却具有传奇一样的崇高地位,这些产品包括JBuilder、Java开发工具、Delphi与C++Builder,还有刚刚研发出的PHP与Ruby的IDE开发工具。

  然而,这些著名的开发套件从此将不再属于Borland,一个传奇的时代结束了。

  集成开发环境

  集成开发环境(简称IDE)软件是用于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也就是集成了代码编写功能、 分析功能、编译功能、Debug功能等一体化的开发软件套。所有具备这一特性的软件或者软件套(组)都可以叫做IDE。如微软的Visual Studio系列,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系列等。

  其实早在两年前,当CodeGear公司还没有从Borland分离出去的时候,Borland首席执行官Tod Nielson就开始计划将IDE部门卖掉,理由是IDE部门遭受到来自微软和免费开放源代码产品的竞争,特别是来自Eclipse基金会的Java IDE,使得Borland的IDE营收比重不断下滑难以为继。

  Borland那时希望出售IDE业务能够让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更多精力用在Borland新看好的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业务上。

  但当时Delphi和JBuilder等仍然散发着自己的光芒,虽然有许多买家都对Borland的IDE业务很有兴趣,但他们所提出的价格无法让 Borland满意。于是在历经半年寻找买主未果后,Borland决定将IDE部门独立出去,成立专门的子公司并命名为CodeGear。

  其实这一举动本身仍然是一种待价而沽的行为,因为独立出去的CodeGear公司,除了财务仍然和Borland挂钩外,其它所有的运营都与 Borland彻底分开了。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任何时间,一旦有其他公司表示出购买意向,Borland都能够将这块业务干净利索地全盘出售。

  而两年之后的今天,那个曾经让无数人学会编程的Turb C,那个让无数程序员着迷于Windows编程的Delphi,最终被Borland甩卖了。2300万美元成为了CodeGear最终的价值——这个价钱在美国甚至不足以拍摄一部二流电影,Borland像扔掉一块烫手的山芋一样甩卖掉了这个曾经为它创造辉煌的IDE业务。

  Borland的失策

  廉价甩卖IDE业务,对Borland公司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也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企业战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曾经的辉煌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无奈。

  上世纪80年代,Borland凭借Turbo C、Turbo Pascal、SideKick几款产品雄霸计算机编译工具和应用软件市场,并积累下庞大的资金,瞬间爆发的胜利让Borland管理层变得不可一世的自大。

  1991年,Borland斥资4亿美元并购了当时已经快速走下坡路的Ashton-Tate公司,尽管当时的华尔街分析师都认为 Ashton- Tate根本不值这个价。Borland希望通过Ashton-Tate的dBase全面占领PC桌面数据库市场,与比尔盖茨一争高下,以成为PC软件界的霸主。

  然而,Ashton-Tate被Borland并购后,将近10年的辉煌也随之消逝。Ashton-Tate原本很有机会成为今日的 Oracle,继续占据PC数据库市场龙头的地位,但Windows和FoxPro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由于当时dBase并没有Windows的版本,原本DOS下 dBase程序员急需一个Windows下的dBase开发工具,因此当能够兼容dBase格式的FoxPro For Windows推出之后,立刻吸引了许多原先dBase Ⅲ/dBase Ⅲ Plus的使用者。

  但Borland自我良好的感觉并没有察觉市场的变化,直到微软连续推出两个版本的FoxPro For Windows之后,Borland才终于发现dBase的使用者正在流失。

  虽然后来Borland推出了Windows下的dBase,但是它再也无力改变市场了,此时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变化,PC数据库市场已经开始走入关系数据库的时代,桌面型数据库的市场已经开始逐渐萎缩且出现下滑的迹象。直到1999年3月12日,Borland在dBase已经完全没落之后,才迫不得已将花费数亿美元并购来的dBase廉价售出。

  虽然Delphi和JBuilder的成功帮助Borland挽回了一些损失,但微软.NET的推出的又打乱了Borland的阵脚,它开始为是否跟随微软进入.NET新平台而犹豫不决,因为Borland当时想要趁Linux的热潮改走跨平台的方向,而不是在Windows平台上辛苦地和已经成为巨头的微软竞争。

  而随着软件利润整体趋于下降,Borland必须想办法维持公司的成长,开辟新的产品线。从2000年开始,Borland推出并且扩充了 Kylix 产品,进军Linux编程市场。不过,随着Linux在2000/2001年从爆炸性成长逐渐回归成正常的发展之后,Borland很快发现,光靠 Java和Linux市场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

 所有知名的信息研究机构的分析都指出.NET在未来将和Java一起占有相当大的市场后,Borland才知道是不可以失去.NET市场的。于是, Borland匆匆地投入了.NET产品的研发,但是此时的天下已经是微软独霸一方了,这些失败的行动让Borland投注了过多的资源,为自己的传奇终结埋下了最终的致命隐患。

  回首今天,如果不是Borland犯了过多的错误以及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否则很有可能是主宰软件市场的另一个霸主,可以和微软抗衡,并且站稳软件大公司的地位。但是Borland就这样在盲目自大中失去了自己宝贵的机会。

  Delphi能否卷土重来

  此次收购CodeGear的易博龙技术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它是一家为企业提供专业级数据库工具,用于设计、开发、管理数据库 以及其中的数据的公司,它目前在全世界有12000多家企业客户,在“财富100强”中也有90多家是它的客户。公司的旗舰数据库工具包括 ER/Studio、DBArtisan、Rapid SQL及Change Manager,年营收6000万美元。

[ 本帖最后由 饱食而遨游 于 10-6-2008 14:1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1-6-2008 01:09:18 | 只看该作者
IT市场很残酷,一个决策失误,就彻底被市场抛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6-2008 04:25:41 | 只看该作者
Trubo Pascal, Turbo C, 当年我开始的地方啊。
感叹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2-6-2008 14:31:45 | 只看该作者
市场决定技术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3-2011 09:10:2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要跟个OS傍才有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3-2011 12:40:03 | 只看该作者
怀念编程启蒙编译器turbo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3-2011 17:59:2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borland就是ms挖墙角挖垮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3-2011 23: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1-3-2011 00:52:49 | 只看该作者
怀念DOS下面的TC 1.0 2.0, 写了无数的程序,甚至病毒,原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代程序员天骄,没想到成为一个Unix苦力,造化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1-3-2011 11:13:37 | 只看该作者
专注开发工具是完全可以生存的,比如JetBrain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3-4-2011 18:12:04 | 只看该作者
我Turbo C 2.0 起家,然后一路Delphi 1 到 6,Jbuilder2 到 7都用过好几年。喜欢Borland,从来不碰MS的东西。奈何造化弄人啊,delphi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3-4-2011 20:25:52 | 只看该作者
相对Borland,或许是决策失误,Delphi是否能否卷土重来才是众多Delphi程序员和用户所关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4-4-2011 13:54:16 | 只看该作者
98-2003年用过,曾经很痴迷一些大牛的components,后来淡出了delphi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9-2-2025 10:53 , Processed in 0.04415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