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85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 《天堂向右,深圳向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9-2009 00:3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小说买了半年了
一直没有时间看,趁着这个周末人在深圳
没有“应酬”,就一气呵成看完了!

一个不是来自深圳/内地的我,在深圳的街头,在一个煽情的故事中,寻找我不熟悉但是可以预知的丑陋!

深圳的筒子,你们又是怎么看深圳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0 收起 理由
136mydream + 50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5-9-2009 04:0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Dreamhouse 的帖子

认识深圳10年了,一直没有恋上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5-9-2009 16:51:17 | 只看该作者
我反复在思考
这样的故事,换成了上海与北京
甚至于香港
是不是一樣令人迷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5-9-2009 17:07:1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喜欢深圳,文化沙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5-9-2009 17:22:42 | 只看该作者
我说不上自己喜欢哪里
到哪一个地方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
深圳是我在香港的避风港
悉尼也是我的另一个避风港

我常常和老公说
我要走国际路线
到处为家
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5-9-2009 17:38:1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不喜欢深圳,就好像是一个张只有title而没有姓名的名片一样,让人记不住也搞不清它到底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5-9-2009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
但是挨在香港旁边,给了多少在香港忙坏的内地人
多少虚假家乡的慰藉?

我喜欢深圳的宽敞
吃个饭想找几个人都行

在香港聚餐可是一件大事!
拥挤的餐厅可是没有包房一说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5-9-2009 21:14:36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我也不喜欢,跟养鸡场的鸡笼似的,太拥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5-9-2009 21:18:1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非常

所以我们都想出走
走到悉尼
过着幸福美丽的乡村生活

我也要早上起来
就听到鸟叫
就看到远山翠绿
还有后院的花开花谢
原帖由 extreme 于 15-9-2009 18:14 发表
香港我也不喜欢,跟养鸡场的鸡笼似的,太拥挤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赶紧来吧^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5-9-2009 23:04: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xtreme 于 15-9-2009 16:07 发表
我不喜欢深圳,文化沙漠。

同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30-8-2010 15:29:24 | 只看该作者

深圳这个暴发户是如何起家的?(转)

一谈到改革开放,人们总是用深圳奇迹来说事,什么“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大都市”,但善良的人们都不知道这个“神话”的背后的原罪?  
我认为,深圳的原始积累来自3个方面。  

1、进口。深圳把大量内地出口的商品买了回来,然后再卖给内地。  
80年代,内地各省为了出口创汇,给出口商品以大量的补贴。比如,一把折叠伞,市场价为10元,但外商不会要它。为了出口,只卖3元,这样的低廉价格,外商当然要了。但这样贱卖,厂家不是亏本了吗?不要紧,财政会给厂家补贴。  
另一方面,中国当时对商品进口管得很严,许多商品根本不让进口。但深圳拥有进口自主权,它把这个特殊政策“用足了”。  
所以当时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内地用大量财政补贴来出口商品,而另一方面,深圳又把这些出口了的商品买了回来,然后用这些商品赚内地的钱。比如,一把折叠伞在内地卖10元,上海厂家(因为有补贴)以3元的价格卖给香港,香港以5元的价格卖给深圳,深圳以7元的价格又卖给了内地。  
经过这个倒腾,内地的出口补贴都被香港和深圳拿走了。当时香港的商人乐得嘴都合不拢:中国居然傻到这个地步,低价出口,然后再高价把它买回来。深圳是和香港的资本家一起,瓜分了国家的财政补贴,它们联合起来赚了内地的钱。  

2、出口。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内地企业通过深圳来出口商品,从中获得大量外汇。  
当时深圳提出的口号是“外引内联”,80年代初,“外引”引不进来,招商失败,只能指望“内联”了。所谓“内联”,就是挖内地的墙角,来盖自家院墙。  
深圳没什么东西可出口的,内地当时倒还有许多具有出口优势的创汇企业,它们是各省市的摇钱树。但按照当时的政策,这些企业只能通过各地方的外贸部门来出口,企业的创汇也大部分都被地方政府的外贸部门拿走了。  
按照当时的外贸政策,内地的企业虽然创汇,但自己用汇却很不方便。如果这些企业与深圳搞联营,通过深圳来出口,其创汇就不会被地方政府拿走了,就可以与深圳的出口商对半分,企业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企业千方百计避开所在地的外贸局,而愿意与深圳搞联营。  
由于许多内地企业都走深圳这个出口渠道,断了其他省市的财路,各地原有的外汇油水,就都流到了深圳的口袋。  
3、炒汇。中央给与深圳金融自主权,它可以完全不受央行节制。当时内地对金融的控制十分严格,炒买炒卖外汇是严重的犯罪,但中央唯独对深圳法外开恩。  
深圳银行被允许以高于国家牌价来收购外汇。这样一来,全国各地的外汇持有者都不愿意与所在地银行换汇,都拿到深圳来换汇。当时全国的外币都涌向深圳,整个国家的金融秩序都破坏了,深圳却坐收渔利。  
这就是深圳这个暴发户的原始积累。  
深圳只是个巴掌大的地方,我们的国家这样大,全国各地的油水都流到这个小地方,它要是不富,那才是奇怪。由此可见,深圳的暴富,是因为内地做了冤大头。  
80年代,内地各省市对深圳意见很大,对中央偏袒深圳极为不满,但他们又不敢说、不能说,因为深圳虽然地处边陲,但它是“通天”的,它是大人物的树的典型,它的后台硬。  
当时的中央以“不争论”为由,把对深圳的批评压了下去,但这个批评却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于是,在80年代的全国人代会上出现了搞笑的一幕,各地代表都说:“我们要向深圳学习”(这是他们以反讽的方式向中央施加压力),它的潜台词是,中央应该把给深圳的政策,也给我们。  
深圳当时的领导吹嘘:“中央没有给我们一分钱,深圳的成就都是改革开放得来的”。这是很可笑的,他们居然把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损大家利小家,以及吃里爬外、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统统当作改革开放。谁都心知肚明,深圳的做法既违反政策又践踏法律,只要上面有人撑腰,这种捞钱方式,连傻瓜都会。  
深圳得了便宜还卖乖,还觉得自己受了委屈。06年,有人在网上写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特区已经不“特”了,它的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它觉得很不习惯,它很怀念那个日进斗金的年代。深圳的后台老板不在了,它不该被抛弃吗?它获得的暴利还不够吗?  
往事并不如烟。深圳现在开始酝酿特区30年的纪念活动,那些经济学家又要对它吹一通了。暴发户的第一桶金都是有原罪的,但主流媒体对此讳莫如深,他们最喜欢对深圳歌功颂德。  
他们越是对深圳涂脂抹粉,就越让我想起深圳的原罪。为此,我写下这个帖子,来“纪念”它的30周年。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0 收起 理由
老顽童 + 30 谢谢分享!
背包沉 + 50 谢谢分享!
Dreamhouse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30-8-2010 17:35:27 | 只看该作者
偶尔去逛逛还行
定居不会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31-8-2010 11:27:12 | 只看该作者
来澳洲之前一直在深圳定居,
十多年了,对深圳还是很有感情的。
刚离开教室就踏入深圳,
这个陌生城市的朝气蓬勃,尤其是新人也可以做主人的感觉,让人雀跃,
那时候是真喜欢深圳。
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八九十年代来深圳打拼的迅速尝到了甜头,
尤其是2005年以后,证券和房地产市场的膨胀,
70后深圳人财富曾几何数字增长,自我意识开始爆炸,
十年间从一无所有到有房有车有存款,每个人眼里都只有自己,
于是每个公众场合都充斥着不满的汽车喇叭声,夹杂着谩骂。。。。

国内的城市都浮躁,深圳最甚。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Dreamhouse + 30 谢谢分享!
coredump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6-9-2010 08:29:44 | 只看该作者
我还以为这部小说拍成了电视剧呢,呵呵

作者的笔锋是入木三分的,我喜欢那种文风,犀利中带着一丝的凄美。理想主义的花已经在风中死去。我也是看了好几遍的,他的第三部小说《原谅我红尘颠倒》也如鲁迅先生般冷笑着看这个世界,可惜为了出版加了一个和谐的结尾。我倒。。。。。。。。。

深圳没有生活过,应该是中国着二三十年发展的缩影吧,浓缩了所有的优点和缺陷。小说里某些章节,某些对人的描述,刻画的应该是淋漓尽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8-9-2010 11:50:37 | 只看该作者
I have spent 5 years in Shenzhen before I came here, I like it more than my hometown Hangzh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0-9-2010 00:28:59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深圳呆了十几年,人生最有激情的十几年留在那里。
在那工作,恋爱,成家,置业。。。住过的地方超过十处。喜欢那超过了家乡,回忆太多,感情也深。
来澳洲两年多了,回国好几次我都会在深圳住上几天, 见见老朋友们。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Dreamhouse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21:37:27 | 只看该作者
周五晚上,差不多时间到深圳了。

我呢?对于深圳有一种莫名的感情。至少我在那里说普通话,不用说广东话或者英文(工作)。我的朋友很多都住在深圳,喜欢跟他们吃吃喝喝,喜欢在深圳享受那一份宽敞与优质的餐饮服务。

唯一令我担忧的是深圳的治安,确实和香港有很大的距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136mydream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1-9-2010 05:20:00 | 只看该作者
在深圳上街是有点提心吊胆的,总怕钱包被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6-2-2025 02:58 , Processed in 0.064575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