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01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书会友] 《生命的不可思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7-2020 11:3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胡因梦,祖籍沈阳市,生于台湾。被称为七十年代的台湾第一美女。印象中好象比龙应台小一岁。

胡因梦曾经在27岁的时候和才子李敖有过一段维持了3月的婚姻。李敖是胡因梦少年时期的偶像。外人看来的才子佳人的完美爱情。李敖比胡因梦要大上18岁,曾对胡因梦的评价是,“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33岁开始,她变身作家,全身心投稿翻译与写作。翻译过《超越时空》,《恩宠与勇气》,《转逆境为喜悦》等多部身心灵方面的著作。

42岁那年,胡因梦生下女儿胡洁生,患上了强烈的产后抑郁,身心痛苦后“凤凰涅槃,在书籍中自我释放和解脱”。这便是《生命的不可思议》诞生的时候,46岁。她不再刻意于外表妆容,自己剪发,变成了完全不同于以往模样的素人。

她从自己童年写起,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分析自己,引入与荣格对数学的态度。看看几十年前的教育:

========
数学不及格是要体罚的,我记得五年级的级任导师当时也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长得有点像阿兰· 德龙,许多女生私下都暗恋着他。他的小拇指上留着长长的指甲,除了抠痒之外还可以用来体罚数学不及格的学生。有一回我被他叫上讲台示众,因为数学只有三十分。他用那长长的指甲在我的头顶像啄木鸟般开始重重地啄,我被啄得脑浆都晃荡了,可仍然力持镇定,默默地从头数到尾,一共数了一百零一下。回家之后我立刻向爸爸告状,爸爸第二天就到学校向校长抗议,从此这位老师体罚人的次数减少了许多,而我则成了班上的英雄人物。数学不及格已经是学生最大的恐惧与梦魇,还要加上体罚的羞辱,成绩更不可能好了。考数学缴白卷的恐慌与窘迫直到二十七岁时都还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

写完美国,她开始写到著名的“李敖和我”
==============================
自从和李敖离婚之后,他写的书已经引不起我任何兴趣,但为了细述我们之间的陈年往事,还是去买了一本《李敖回忆录》,内容果然不出所料,仍然以一贯颠倒黑白的说话方式和精密的资料来合理化自己幼童般的生存欲望 。到今天他都无法诚实面对自己的人格失调[1],令我不禁莞尔。诚如他在回忆录中的记载,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九七九年的九月十五日,地点是萧孟能先生花园新城的家中。在这之前“李敖”两个字对我而言早已不陌生,不但不陌生,简直就是中国文人里面最令我崇拜的偶像,而且这股痴迷的崇拜是自小种下的因。


当李敖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中情势很安全的时候,他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宠 女人的男人之一。每天早上我一睁开眼睛,床 头一定齐整地摆着一份报纸、一杯热茶和一杯热牛奶。那时他早已起床 (他的生理闹钟每天都按时把自己唤醒),一个人在书房里集中精神搜集资料、做剪贴,开始一天的写作活动。他的生活方式像一部精准的机器,在例行公事中规律地运作着,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听音乐、不看电视、不打麻将,可以说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而只有工作。他认识的人不少,但深交 的朋友几乎没有,我问他为什么不多交 些朋友,他说他对人性抱持悲观的态度,就算最亲信的人也可能在背地里暗算他。我当时的生活和外界的来往仍然频繁,他因为我的关系生活圈子稍微扩大了一些,否则他可以足不出户,窗帘遮得密不透光,连大门都不开,甚至曾经在墙壁上打过一个狗洞,让弟弟李放按时送报纸和粮食,过着自囚的生活。他的才华和精神状态令我时常在崇拜和怜悯的两极中摆荡。我想带给他快乐,不时地放些我爱听的音乐,跳我自己发明的女巫舞,在他面前嬉戏。那种时刻我确信他是快乐的、不设防的,他脸上自然流露的老实和羡慕,透露了这些讯息。他告诉我他的脑子里只记得Denny Boy这首歌,其他的就完全不熟悉了。
=========================================

这部分使得我也再没有读李敖作品的兴趣。而读到后段时,真的希望他们的幸福能久一点再久一点。让我们的女主能够幸福里多呆一些天。

书的后几章节更是描述了自己与书籍的缘份。

========================
第二度开刀的前十天,我站在青田街新居的书架前,不经意地从书堆中抽取出肯·威尔伯(Ken Wilber)所著的《恩宠 与勇气》。这位超个人心理学界的天才,早在二十三岁便撰写了《意识光谱》这本长青心理学领域最通达、最广博的著作。一九八八年我在纽约搜寻未来将要译介的英文原著时,已经相中了《意识光谱》,回台湾后我曾征询过老孟(孟祥森)翻译此书的意愿。老孟当时的情况和阿德译《宝瓶同谋》的感受差不多,他说他还想多活几年,对此类硬书避之而唯恐不及。译者的辛苦和受重视的程度往往是不成比例的;在台湾以翻译为职业的朋友,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我不想减老孟的寿,因此打消了有计划引介肯·威尔伯思想的念头。 我的记忆中,《恩宠 与勇气》是Robert送我当礼物而被我束之高阁长达五年的一本书,内容描述的是肯与罹患乳癌的妻子特雷亚 (Treya)共同抗癌的心得;我想它也许能帮助我面对十天后再度开刀的不确定感。阅读的过程里,我发现此书竟然整合了二十多年来我曾涉猎过的心理学、灵修与身体的治疗,它不仅仅是癌症病患的经验谈,更是难得一见的有关身心解脱与临终关怀的坦直实录。书中两位主角人物的自我观察和赤裸的剖白,与我在三年谷底经验中的一些深层领悟不谋而合。他们为我搭起了一座通往终极解脱的人性之桥,使我更能了了分明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更能以平等心面对生命的磨难。我开始对威尔伯的知识体系刮目相看。

受到克氏教诲的影响,多年来我逐步卸除了知识的铠甲,空手直探意识的深渊。住在珑山林的三年里除了翻译过一本克氏的《自由 ·爱·行动》之外,几乎没碰过其他的书。那个阶段的我必须集中能量对治身病,此外我仍然保持着“为道日损”的信念;而且我从未接触过任何一位中青代的知识分子,能够如此左右逢源地出入于毕竟空与知识体系之间。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能力综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传承,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与知识史等等,形成了他独创的“大统一场理论”;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在灵修上的体证已经处在见性阶段。我感觉除了克氏之外,这是第二位我真正想引介给国人的智者,而头一本我想翻译的著作就是《恩宠与勇气》。我接洽了在心理辅导上成绩卓然的张老师文化公司,预定开刀复原后便着手翻译此书。
===========================

很多人看到她的自传,然后去补课,补的就是这本《恩宠与勇气》!

愿很多人读到她这本用生命写就的传奇,愿很多人从中得到成长。愿很多人都能珍惜生命,因为它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5-7-2020 18:34:1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了克氏一长串的见解,我很庆幸自己是个滑溜的面条,我的心至今没有被任何人或任何组织所制约,同时我也意识到独立的追寻过程远比加入某个组织要辛苦和不安全得多,然而真理这朵深山中的百合绝非一蹴可及的,没有一点实验和冒险的精神恐怕是很难找到的。接着克氏更进一步地引申自由 与暴力的关系。他说:“自由 就是一种无限的空间。当空间不够的时候,暴力一定会出现”,“社会文化的范围过于狭窄,里面毫无自由 可言,因为缺乏自由 ,所以才会失序”。这些话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确实是没有空间的,父母不尊重你的自主权、成长权和试误的权利。师长则一味地灌输你各种是非、黑白、对错的观念;他们在上课时你只有听的份,过程里既没有讨论,也不鼓励质疑,若是学生有所质疑,多半被视为叛逆分子。政治在国民党 解严前连言论的自由 都不完整,更何况设立一个反对党 来制衡执政党 了。婚姻制度则使得自由 恋爱变成了毫无弹性的终身承诺,怪不得家庭、学校、社会,处处都有暴力和失序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5-7-2020 18:35:38 | 只看该作者
克里希那穆提的洞见

克氏的真理显然是以人为本位的,他不像传统的宗教导师总是致力于集体秩序的维护,总劝人忍辱、持戒、行善,臣服于社会认同的美德;他更深一层地洞悉到人心若是没有自由 的空间,就会因压抑和不忠于自己的真相而滋生出暴力及失序,而集体的秩序也会跟着瓦解。毕竟所谓的国家、社会和民族这些宏观名词,不过就是许多被压抑的个人组合而成的。然而从古至今个人对抗集体的战争一直没间断过,世界并没有因反叛和革命而获得改善,人类也没因此而真正转变。在这个宏观的议题上,克氏也有他的洞见,他认为人类的自我感和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社会和宇宙,因此个人就是宇宙。他认为社会运动和政治改革都无法彻底转变这个世界,除非每个人快速地产生突变。他说:“制度永远不能改变人类,制度永远是被人类改变的。”有人问他小我的力量如何能改变社会和宇宙,他回答说:“滔滔的恒河之水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汇聚而成。所有改变人类的重大运动都是从某个小我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5-7-2020 18:39:33 | 只看该作者
最值得将一整章节贴出来的其实是第九章,作者描写的丧父引出的对情绪的管理。

但整体九章之后,包括母亲的去世,女儿的出生成长,才是她一步步对个人内心成长的一种深刻的思考和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5-7-2020 20:12:13 | 只看该作者
肯威尔伯的书我读过好几本。最好的是《一味》,另外《恩宠与勇气》也相当好。《万物简史》有些杂乱,而《性,生态,灵性》没有读完。其实他的理论总结出来并不复杂。许多书的内容都很重复。不过没有读过的人应该至少读他一两本著作了解一下。
克氏的书太多,我只读过一本,感觉没有什么新意。出那么多书给人以敛财的感觉,所以就没再读其他的。人有时很容易只从只言片语就下结论,产生偏见。。。
不过还是再等等,现在我对历史不超过50年的书都心存戒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哈哈,心存戒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5-7-2020 20:17:27 | 只看该作者
行者之心 发表于 5-7-2020 19:12
肯威尔伯的书我读过好几本。最好的是《一味》,另外《恩宠与勇气》也相当好。《万物简史》有些杂乱,而《性 ...

我却觉得对当代“活作家”的书心存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6-2-2025 10:26 , Processed in 0.02367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