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44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育] 头疼啊!BEVERLY HILLS o rCAR?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7-2011 21:3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我女儿10岁,刚到悉尼3个月,暂在BEVERLY HILLS PUBLIC读4年级。这三个月女儿喜欢上了这个学校,有了要好的朋友和喜欢的老师。但是,BEVERLY HILLS PUBLIC在上精英中学上没有什么优势,所以打算换学校,初步计划是HURSTVILLE  或CAR。女儿喜欢西人小朋友,所以打算找西人小朋友多一点但又在上精英中学上有优势的,各位有什么好建议?

[ 本帖最后由 ctzy 于 18-8-2011 16:3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7-2011 22:30:14 | 只看该作者
HURSTVILLE PULIC华人区,西人小朋友比例不高.学校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3-7-2011 18:25:04 | 只看该作者
上精英中学上有优势的学校大多给唐人抢滩了,要不上个西人认为好的学校(上精英中学不一定有优势的),然后再去补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5-7-2011 21:41:33 | 只看该作者
HURSTVILLE精英,那就不如回中國讀書
有個西人同事的女兒是在BEVERLY HILLS 讀書后讀大學,現在在KINGSGROVE教書。說是那學校不錯,不過每次路過感覺好像包頭巾的小孩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6-7-2011 14:14:03 | 只看该作者
HURSTVILLE精英,那就不如回中國讀書-----其实我内心也认同。可是,一个新移民,在没钱读私校的情况下,不读精英中学,不上大学的话,以后怎么在这社会立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6-7-2011 15:11:50 | 只看该作者

HURSTVILLE精英,那就不如回中國讀

为什么这么说呀,教育体系完全不一样。学校里华人多不好吗?没有竞争怎么会有动力好好读书呀,为什么一定要交西人小孩当朋友啊?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么大,就算是孩子们交上朋友了,但西人和华人父母之间也存在沟通问题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9-7-2011 23:23:5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家长要想想自己来澳大利亚的目的是什么? 是否是想让他们能无忧无虑的快乐成长或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 作为家长, 我们的人生观念和心态很难改变,忧患竞争意识也强. 哪怕拿的比西人多,活的也比西人累.  如果小孩能学会象LOCAL活的轻松或着说是能不管是否有钱,能真正热爱享受生活.我觉得移民就算成功的.  这边只要稍微用功点或想上大学的小孩, 都能考上大学. 尤其是有着我们中国人的优良基因. 如果家庭年收入不高, 小孩的大学学费还无息贷款, 工作后收入不超过5万还不用还. (好象是5万) 所以我身边一些西人高管的小孩光大学专业和学校就换好几个,喜欢就读,不喜欢就换专业,毕业后也能轻松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而且他们也认为当医生是拿很高的收入,但是前期付出太多,太辛苦不值得. 我一开始不能理解,觉得这是胡闹, 他们不能理解我或中国人, 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去尝试自己喜欢或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 是很浪费. 因为种种原因等到后来身不由己,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人生就太BORING了.
后来交往多了,大家都有不同的烦心事,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态度却让我意识到差别.

让孩子将来能干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定成为赚钱机器或者过我们定义的幸福生活. 我觉得这就是我感受到的父母差别. 我们的小孩在这边长大, 语言没有问题,但是观念和文化不能一样,找工作中就免不了遇到更多的"种族歧视" ,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什么大学毕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沟通能力. 想要做的职位更高, MBA也是后来可以进修的. 被归结为文化差异,就不是学习能上去的.  

否则,真不如拿了身份后大人回国多赚钱留给小孩,还能请保姆, 小孩回国努力学习,等到高中后再过来, 怎么说回到澳大利亚考个特棒的大学没有问题. 那就一定能成为律师或医生,拿着高收入了. 我曾经希望我的儿子做医生,但是我的同事们听后都觉得不可思意,觉得我很BOSSY, 剥夺了我小孩的理想. 而我的小孩说我很BOSSY, 说他是澳大利亚人, 说他以后想当警察. 然后我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是中国人. 中国人生活在澳大利亚, 就是做客. 这就比较麻烦.所以还是想开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1-7-2011 16:22: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vickyvicky的分享。

一个从小生活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的中国人,不容易如vickyvicky般想的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1-7-2011 21:57: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tzy 于 6-7-2011 13:14 发表
HURSTVILLE精英,那就不如回中國讀書-----其实我内心也认同。可是,一个新移民,在没钱读私校的情况下,不读精英中学,不上大学的话,以后怎么在这社会立足?


lz认为孩子要怎样才算是在这澳洲社会立足了呢?
其实楼主的心情完全理解,因为当初我是新移民的时候,我的心情和你是一样的,我们都有着传统中国教育思维模式。可是这些年澳洲生活下来,突然发现知识不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决定因素而且我认为的立足社会是这样一个等式: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说白了就要有一技之长+一定的知识(并不一定上了大学才算是真正有知识)=立足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1-7-2011 22:05: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tzy 于 1-7-2011 20:37 发表
我女儿10岁,刚到悉尼3个月,暂在BEVERLY HILLS PUBLIC读4年级。这三个月女儿喜欢上了这个学校,有了要好的朋友和喜欢的老师。但是,BEVERLY HILLS PUBLIC在上精英中学上没有什么优势,所以打算换学校,初步计划是HU ...



我的建议是最好能不转学就不要转,因为你的孩子已经10岁了不是才4,5岁的年龄,严格的说,她已经属于teenagers了,她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她有她自己的想法,既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喜欢的同学和老师,如果再要让她去别的学校适应的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既要应付学习,又要应付与同学,老师的磨合,对于她来说比较辛苦。再者,如果让她补习一下的话,在这种学校就很容易脱颖而出,但在竞争力很强的学校里,她会跟的很辛苦,俗话不是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吗?这对于孩子的自信心方面非常有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1-7-2011 22:22:28 | 只看该作者
對的,在澳大利亞這種地方,自信心是很重要的,我看那些位居高位的LOCAL,也不是業務多么精通,但是他們的氣勢奪人,自信無比,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8-8-2011 12:58:00 | 只看该作者
最终还是去了CAR,问题也如约而至。
女儿不是很开心,在BEVERLY HILLS PUBLIC的时候每周有12节英语课,在CAR却只有2节!女儿抱怨说CAR华人孩子太多,大家都说中文,英语课又少,她的英语都退步了。还有,在BEVERLY HILLS PUBLIC的时候她的英语老是升级,很有成就感,但在CAR却没有了这种成就感。。。。。。。
唉,真是头疼啊。照顾的了女儿的情绪,考精英就成问题。反之亦然。这是不是只能理解为一种代价呢?

[ 本帖最后由 ctzy 于 18-8-2011 16: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8-8-2011 23:58:3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楼主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却总在伤脑筋和担心,其实最后也不会更改决定的,所以就不要再费心了.

最近在看一些关于儿童的书,西方对待儿童的方法和中国的方法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认为儿童在很小时期不懂事,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对长大后的影响不大,以后生活改观,各方面都会改变.
而西方则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受到的影响会影响一生,而且不容易去掉.最基础的是吃饱,睡足,然后是安全感,学习都在这些之后.
现在感觉西方的一些研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来到澳洲,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一样也不会有安全感,而且这要陪伴我们一生,而我们又会把它释放给孩子,就会这样传下去,慢慢地淡化.

有些外国朋友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拼命地学习,考大学,挣钱,我回答说因为没有安全感.设想如果父母生活在贫穷的地方,看到有人穷得没有衣服穿,没有足够的食物,这种经历很难会从心里抹去.会一辈一辈的往下传.在中国很多人就依靠一次考大学来决定是否能够过上城市生活,所以说这些从我们生下来就懂得的道理,很难在心里逾越.所以就不必纠结了,因为我们很难战胜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9-8-2011 11:35:1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说并非只有华人有这个想法,很多西人也会担忧孩子的未来。我认识的很多美国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哈弗普林斯顿,当然都是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去Pomsinoz就可以看到很多英国到澳大利亚的移民都在担忧澳大利亚的教育相对英国来说过于轻松,觉得小孩子比在英国的时候落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5-2-2025 06:38 , Processed in 0.05018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