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8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业界新闻] 谷歌发出最强烈指责:微软在抄袭我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2-2011 07:3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谷歌发出最强烈指责:微软在抄袭我们
新浪    2011-02-02 09:17:22

    谷歌工程师阿密特·辛格(Amit Singhal)称,微软正通过IE浏览器的“推荐站点”功能及搜索引擎必应(Bing)的工具栏,复制谷歌的搜索结果。

  美国科技博客Search Engine Land主编丹尼·苏利文(Danny Sullivan)今天向谷歌和微软通报了这一情况,并向前者提供证据。他认为,能够搜集用户搜索数据的IE浏览器“推荐站点”功能和必应工具栏是微软复制谷歌搜索结果的主要途径。

  谷歌搜索引擎带有“自动纠错”功能,即当用户输入错误的搜索关键词时,谷歌会自动更正,并按更正后的结果进行搜索并显示结果。负责该功能研发的谷歌团队一直密切监控各大搜索引擎的运行状况。他们注意到,必应也能显示自动纠错后的搜索结果,却并未提醒用户搜索关键词已被更正。

  工程师们设计了一个“陷阱”:他们编写了一个特殊代码,当用户通过谷歌搜索“hiybbprqag”等预先设定的关键词时,由于十分古怪,通常并不会得到太多有用的搜索结果;而在该代码被激活后,搜索结果页面的顶端会显示某些预先人工设定的、与这些怪异的关键词并无关联的结果,如大型企业的网站等。假如用户使用其他搜索引擎,该代码就不会被激活,从而无法得到与谷歌相同的搜索结果。

  然后,他们打开IE浏览器的“推荐站点”功能和必应工具栏,并搜索这些关键词。起初,必应并未搜索到任何结果;但在两周后,它开始在结果页面显示谷歌专门设定的搜索结果。

  微软对此做出简短回应:“我们没有复制谷歌的搜索结果。”

  谷歌对此十分不满。辛格说:“我对于竞争对手开发创新算法毫无异议。但我认为,复制不等于创新。这对我而言是在作弊:我们付出多年努力才取得的成果,被他们轻松获得。这就像有人坐在你的背上‘跑’完马拉松,却在终点前跳下。”

  辛格并不同意微软的态度,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测试已经证明,必应在复制谷歌网页搜索的结果。”

  微软必应业务总监斯蒂芬·韦兹(Stefan Weitz)称:“与其他搜索引擎一样,必应工具栏帮助我们收集用户点击数据,以对网站进行排序。谷歌的试验看起来扰乱了这些数据。”

  但沙利文指出,谷歌仅仅制造了大约100个人工排序的搜索结果,很难对搜索造成实质性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3-2-2011 09:38:52 | 只看该作者
求链接求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4-2-2011 06:48:36 | 只看该作者
微软谷歌口水战升级 称抄袭指控是“侮辱”
腾讯    2011-02-03 10:45:25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高级副总裁、互联网部门顶级高管之一尤素夫·迈赫迪(Yusuf Mehdi)称,谷歌指控微软复制其互联网搜索结果是对微软的“侮辱”。这导致两家公司的口水战再次升级。

    迈赫迪周三在博客上表示,谷歌的行动有点超出了做秀的范畴,“谷歌的抗议水平和假装愤怒太有趣了”。他称:“我们从未复制竞争对手的任何搜索结果,我们在搜索质量和相关性上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想法,指责任何有此类行为的人都是在侮辱”。

    迈赫迪也反击谷歌,指出必应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功能。他表示:“如果你保留标签,就会发现谷歌‘复制’了其中一些功能”。虽然谷歌和微软多年来在各个市场上展开积极的竞争,不过有关必应搜索结果的争议却呈现出两家公司不同寻常的刺耳声音。

    对此,谷歌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本周早些时候谷歌搜索引擎算法主管阿密特·辛格尔(Amit Singhal)在官方博客上指控,必应非法复制谷歌的结果“欺骗”消费者。

    而微软高管也未否认必应的部分搜索结果存在雷同。但微软称,相同的结果占不到10%,而微软的必应搜索结果依赖1000个“信号”。微软发言人亚当·索恩(Adam Sohn)表示:“如果我们要复制,可以做到100%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8-2-2025 16:59 , Processed in 0.0324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