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同性恋 贫困皆因养男宠?
郑板桥、李渔、袁枚、龚自珍等明清时代的文坛偶像,几乎被世人捧上了神坛,大家对他们的印象,大都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明清文人那些事儿》为读者揭秘了这些著名文人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大胆地指出“郑板桥其实是个同性恋”。书说:清贫皆因养男宠
在清代,郑板桥当时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工资并不低。但“难得糊涂”的他一直以清苦形象出现,四处卖画为生,这是为什么呢?
在《明清文人那些事儿》中,作者指出郑板桥如此清贫皆因他是个同性恋,“他在外面养了多个男宠,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郑板桥一生做官的俸禄与卖画所得的钱,几乎全花在此事上……”
该书作者还表示这些八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参考了无数典籍。
网络:板桥坦承好这口
有人曾以“郑板桥同性恋”作为关键词在网上一搜,就发现有13402篇相关网页,有网友称:“郑板桥曾和身边的几个僮仆还有其他人士都相好过,到老了还有这嗜好。”部分网友还纷纷拿出证据来指证:“郑板桥在《板桥自叙》中就说自己‘酷嗜山水,又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然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币来耳。’这一段话中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指的就是同性恋。他看透了:他已老了,还愿和他搞同性恋的人不过是为了骗他的钱罢了。(据《现代快报》)
专家说法
“同性恋”一说有证据
对本书大胆的揭秘,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的张蔚星老师表示,有关“郑板桥是同性恋”一说并不是谣传:“在故宫博物院里有一本《板桥自叙》,其中郑板桥就提到了自己有‘断袖之癖’,而这句话正表明了郑板桥承认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我从专业的书法角度来看,也可以肯定《板桥自叙》手稿的真实性。”张老师说,其实在乾隆时代,“同性恋”并不是一种个别情况,而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古代人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非常保守。”(应嘉轩) 还是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吧,中文本身没有错。如果国内媒体对于同性恋的报道多些正面的,那你就不会有这个感觉了。:) 原帖由 choz 于 6-3-2010 02:3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郑板桥、李渔、袁枚、龚自珍等明清时代的文坛偶像,几乎被世人捧上了神坛,大家对他们的印象,大都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明清文人那些事儿》为读者揭秘了这些著名文 ...
别忘了专情于同性的才是同性恋,也别忘了有一种人叫双性恋者,更别忘了在一个阶级等级分明的社会里,性往往是表达dominance的方式,很类似于现在的强奸,唯一的区别是过去不算犯法的。一个主人要提醒自己的奴才的奴才身份的时候,不管这奴才是男是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ta把屁股露出来对着自己的cock.
回复 #4 金头鳗 的帖子
郑到底是不是gay,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我们也讨论不出来什么。不过我感觉很多所谓的bi,实际上就是gay,只是不敢面对而表现出的一种自我安慰吧,真正同时喜欢男性和女性而且到几乎相等程度的bi我猜测应该比gay或者straight都要少很多。
一些人把那些和异性结婚同时保持婚外同性性行为的男人都称为bi,我不太赞同。我觉得他们中的大部分实际就是gay,异性婚姻只是他们掩盖自己的工具而已。如果他们真的是bi,他们的婚外情人应该既有同性又有异性才对。;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