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xg
发表于 19-9-2014 16:01:07
MICHELLE07 发表于 19-9-2014 08:41
他很寂寞,尼玛哥,你们要彼此拯救
亲爱的,我太了解mason啦,基本属于无病呻吟的哇:yct_4
@welshzh
dcxg
发表于 19-9-2014 16:01:25
哥的寂寞你们都不懂的哇:lol
mason00
发表于 19-9-2014 21:24:13
拜伦的个人至上,纯粹的独立,纯粹的自由,其实就是尼采的超人意志。
一百多年过去后,可以说,拜伦是“超人”的少年时期,是初出茅庐、跟着感觉走的超人。他的哈罗德、康拉德、曼弗雷德、该隐、唐璜,都是语言蛮横的小伙子,不读书不看报,漫游,抢劫,乱伦,骂上帝。这位怀疑主义的子弟尚未成熟,他的诗中的人物,都是捣蛋的美少年,胆大,气醇,赋厚。
尼采一来,超人进入中年壮年。提出上帝已死。“哀乐中年”,是指中年人的悲乐格外深切。
青春活力是不浮夸的,装出来的活力才浮夸。
老年人的仁慈是看清了种种天真。
超人有他的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但超人没有更年期
没有更年期,哈哈,很幽默。愤青很多,但是要愤世嫉俗到大师水平没几个。
欢语
发表于 19-9-2014 21:28:06
MICHELLE07 发表于 19-9-2014 08:41
他很寂寞,尼玛哥,你们要彼此拯救
很有灵感的嘛;P
MICHELLE07
发表于 19-9-2014 22:03:10
dcxg 发表于 19-9-2014 15:01
亲爱的,我太了解mason啦,基本属于无病呻吟的哇
@welshzh
我觉得你更好了解哇!
dcxg
发表于 20-9-2014 06:50:32
MICHELLE07 发表于 19-9-2014 21:03
我觉得你更好了解哇!
是嘛?
你吓唬哥的吧:o
你不知道男人最怕被女人了解的哇?:yct_4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10:19:38
乔治.桑后与评论家刘易斯同居,刘易斯有妻子,在守旧的英国舆论界,对此倒也不太责备,可见他俩很般配。
刘易斯的思想后来在艾略特的小说里大有流露。爱情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没有多大内容。为何有的爱情造成如此大的历史景观?因为遇到挫折,不让他们爱,于是道德智慧出现,才显得伟大。光是爱情有多少东西?
歌德说:高昂的热情坚持不了两个月。
一个高明的演员在台上的高潮不超过二十分钟!
爱情显得好时,不是爱情是智慧和道德。刘易斯与艾略特的爱,相互影响,所以长久。
伟大的人是不是干什么都不一样,同居也可以逃离世俗攻击。不过当时应该是受点压力的。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10:27:58
讲文学史,不是解决知识的贫困,而是品性的贫困。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
这句好,教育本质啊,是教人怎么做人,不是教人怎么找工作,养活自己。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10:34:36
木心舅舅是茅盾,承接新文化的一些氛围。文化真的是需要环境和氛围的。大多数情况,文化被摧毁之后的几代人都很难恢复文化气质了。这也就是木心老是说天才,天才,天才不会被埋没。实际上是很多人都不可避免的被时代埋没。也不好说,也许有些天才的东西要到百年后,人文恢复,大家都习惯去阅读,去文艺的时候又会被发现出来。因该反过来想,东西一直在那里,是这个时代的众人找不到,不想找,所以这个时代就是埋没了自己的时代,就是一片荒土,没东西冒出来。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10:38:54
说徐志摩,我同意,哈哈
他不过是“佳人”心中的“才子”
MICHELLE07
发表于 20-9-2014 12:40:05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09:27
这句好,教育本质啊,是教人怎么做人,不是教人怎么找工作,养活自己。
还是得先解决知识的贫困,然后才是品性的贫困。名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已经越过了知识贫困线。我还不行哪。我都不知道什么刘易斯的故事。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22:36:49
还有一张底牌:意识是神性的,潜意识是魔性的。两者相加,既是人性。
这个说得很好,和基督信仰也有某种对应,人即是神造的,拥有神性,也有罪性。让圣灵充满时,神性会格外敏感,拒绝魔性犯罪。要超越语言来看,神是真的存在的。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23:13:28
终于读到了存在主义,对萨特是有耳闻的。主要是唯物主义大背景下,存在主义强调个人,强调唯心,很让我受启发,打开了思路。世界的本源远远不是唯物是正确的,唯心是错误的那样武断。存在主义先驱克尔郭凯尔说人生三个阶段:美学,伦理,宗教。太深刻了。我立刻感觉到这句话能概括我之前的经历。某老师曾对我说,越伟大的思想,越是容易让人一下子记住。这三个阶段确实是立刻就记住了。我想,美学阶段是人青年时代好奇,求知,对美的追求阶段。伦理阶段是进入社会,承担责任的阶段。宗教阶段则和我现在的情况差不多,无论是美学的尽头,还是压力重重的伦理尽头,人都需要信仰做最后的支撑。这三个阶段也不是顺序的,而是并存交错的。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23:18:12
《非此即彼,一个生命的残片》,恩,这个要看看。讲得东西完全就是我现在的感受啊。
同等对待存在和思想,是信仰失去了地盘,这样,基督教仅仅成为了一个环节。他感到上帝指定了一个任务给他,但任务是什么,人不知道,不明确,要靠人自己去努力,才能知道这任务是什么,并去完成他。
这话我真的说过,基本是一模一样。有听我说过的人出来给我做个证的吗?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23:19:44
哲学不是研究客观世界,而是研究个人的主观的‘存在’,个人‘存在’无法摆脱痛苦、危机、荒诞,所以唯一的出路便是弃绝理性,皈依上帝,达到神和人的统一。
有这么巧合吗?我就是这么想的。这个人的书我一定要去看看。
mason00
发表于 21-9-2014 00:18:04
所谓社会,就是”主观性“的森林,人人都是其中的孤独者
mason00
发表于 21-9-2014 00:24:46
说存在主义的这段真好,果然是战后迷茫的一段,和现在中国迷茫的一代有相似之处。又说到五四精神,弄来弄去就是如何救国,什么是中国,但是西方战后考虑的是什么是人的存在。格局就不一样了。中国历史上唯一有此格局的就是老子的道家思想。整个诸子百家都是功利的,入世的,现实的。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天下。唉。。。修身本身就是大过家和国的。人性通往神性。家和国不过是社会组织形式。。。
mason00
发表于 21-9-2014 22:17:57
原始的女性,很难看,腰粗,臀大,乳房像两个袋,和现代时装模特完全两码事。男人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千年万年,调教改造女人,装饰,美衣,香料。。。女人渐渐好看了,骄傲了。连曹雪芹也糊涂了,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女人是男人的手工艺品。
;P;P;P
MICHELLE07
发表于 22-9-2014 00:08:48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21-9-2014 23:40 编辑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22:18
《非此即彼,一个生命的残片》,恩,这个要看看。讲得东西完全就是我现在的感受啊。
“这话我真的说过,基本是一模一样。有听我说过的人出来给我做个证的吗?”
自己把证据拿出来啊 :lol
欢语
发表于 22-9-2014 00:23:40
mason00 发表于 20-9-2014 23:18
第一句能理解,后面一句好像也有道理,不过放在一起就有些不通了。
MICHELLE07
发表于 14-10-2018 21:31:56
@OZCherry
这个帖很好,零星要点,通读一遍很快,很有意思
黑名单上的人
发表于 15-10-2018 21:10:30
挺好的谈话录,指的是楼主。
MICHELLE07
发表于 16-10-2018 00:19:06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16-10-2018 00:20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发表于 15-10-2018 21:10
挺好的谈话录,指的是楼主。
看19楼,木心与通信五年的女孩子,见面后幻想破灭
这个梗很多人都知道了
刚才忽地发现木心很幽默,
旧约没能使她爱我
新约没能使我爱她
哈哈哈哈哈
anuo
发表于 19-10-2018 18:13:54
mason00 发表于 14-9-2014 22:46
我对古人的崇敬,世界范围说,老子是大哥,乔达摩是第二,耶稣是小弟。这小弟来世非凡,世界都被感动。
...
我认可老子智慧高于苏格拉底。
anuo
发表于 19-10-2018 21:12:26
爱情显得好时,不是爱情是智慧和道德。
强排这一句。
高品质的人才能给予高品质的情感,不止爱情。
春浅
发表于 23-10-2018 19:22:24
楼已经这么高了......
我的那套文学回忆录被书友借了去,也不知还了没有
翻翻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