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块
≡ 澳洲生活区 ≡
生活百科
安家乐居
家有儿女
美食天地
开心购物
车行天下
工作学习
投资创业
税务理财
英语交流
签证登陆
签证申请
登陆前后
澳洲同城
悉尼
墨尔本
珀斯
布里斯班
堪培拉
阿德莱德
兴趣爱好
旅游户外
音乐影视
我爱摄影
数码天地
其他爱好
墨友书屋
≡ 信息交流区 ≡
情感天空
心情感悟
男人靠边站
征婚交友
邻居同人
小编精选
≡ 站务区 ≡
家园建设
广告服务
招聘求职
商业服务
私人广告
最近浏览
我的收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HQ1E.jpg (39.8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31-8-2016 09:37 上传
我在书的第一章中采访了一位隐私咨询师,Frank Ahearn。他认为科技实际上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消失。他给我举的例子是:当你要谋划去哪里开始新生活时,若你身处1970年代,你得打电话给环球航空预订一趟去伯利兹的航班,然后去机场买票,再发邮件联系一个房地产中介并索取目录。然而在今天,你上网几小时就能搞定这些事情。仅仅更方便而已,没其他区别。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永远是:谁在寻找你?为什么找你?你装死或消失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你在犯罪,比如人寿保险诈骗,或企图逃避蹲监狱,那就会有很多人来寻找你,监视你的行动、邮件甚至你妈的生日电话。所以假如你是个素无瓜葛的普通人,那就会容易一些。
H1RS.jpg (30.29 KB, 下载次数: 0)
问得好。成功的假死本身内含了一个悖论:我们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了。我希望有这种只是因为厌倦生活想换个活法而假死成功的人。
Frank Ahearn称之为制造错误信息。他制造出伪装的引导,比如托人写份信用报告,暗示你正在芝加哥找公寓,但实际上你却是通过一家俄勒冈的匿名公司实现的。这就是在操纵数字足迹。
呃,除了上述的便利之外,网络上任何保证匿名的承诺都会迅速失效。大概能做的也只有避开互联网。你其实并不是非得有智能手机,也并不是非得上网。
纵览古今案例,以及与专家交流,都在表明:人们伪造死亡和保持消失的主要失败原因是他们无法轻易地斩断前缘。人们无法永远离开自己的孩子。人们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手段,迟早还能回到从前。然而你不能回头,正如开弓没有回头箭。科技只是科技,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人们想要维持联系的欲望。问题出在固有的人性而非科技。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4-12-2024 15:54 , Processed in 0.02719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