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9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芈月传原型秦宣太后: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女人 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1-2015 20:3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和秦宣太后比起来,神马武高后(武则天)、吕高后、满都海、高太后(宋英宗皇后、宣仁圣烈皇后)都弱爆了,至于那拉氏和江太妃那种货色,更是不值一提。

余所说的秦宣太后,指的是春秋时期秦国、秦惠文王的一个……妾。注意!在秦惠文王生前,所谓的宣太后并不是王后,只是一个“八子”。

八子是个什么东东呢?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国君也只能有一个老婆(妻),也就是王后。剩下的N个女人,都是妾,这些妾的地位从高往低依次是: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御(也写作长使)、少御(也写作少使)等等。知道了吧,八子只是地位比较低的一个妾。宣太后娘家姓“芈”(音mi,楚国国姓),也就是说,她在当时的官称儿,应该叫“芈八子”(米把子?还米袋子呢,难听死了……)。

为什么呢?宣太后这么不受待见?事实上,宣太后还是很得秦惠文王宠爱的(请注意,只是宠爱,不是重视。仅仅也许估计也就是“那方面”比较让秦惠文王满足……),她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还有女儿(数目不详,但是至少有一个)。要是真不受待见,那就生不出这么多孩子来了。之所以地位低,是因为宣太后“出身”不好,她只是楚国的一个“宗女”,也就是那种老爷爷的曾祖父的二叔的四大爷和国君曾经是一家子的那种疏远关系。而且,到了宣太后父祖辈,应该是比较落魄了。宣太后的妈,给她生了两个弟弟,而这俩弟弟,不一个姓……一个姓芈叫戎,另一个姓魏叫冉(当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所以并不应该称他们为芈戎和魏冉。请注意,这二位后来在秦国都是躲一脚咸阳就地震的主儿……)。换言之,宣太后的妈生活经历比较“丰富”……很显然,生活条件好,不至于如是。

宣太后早年经历史书上是空白、她怎么到的秦惠文王身边,也不清楚。余估计,她因为某种原因,到了秦国宫廷,最初也就是宫**仆之类的。被惠文王看中,恰好生出来儿子,才爬到“八子”这个地位。以她当时的情况,恐怕就连这个区区的“八子”,也是沾儿子的光,才能坐上的。史书,是不会记载这些“小人物”的事的。

而宣太后生下来的儿子,也不怎么受到秦惠文王待见。她生的最大的一个儿子,名叫“稷”。秦国国君姓嬴,这个孩子姓嬴叫稷,前面说过了,男子称氏,所以按说不应该称为“嬴稷”、秦始皇也不应该叫嬴政。但是那么多书上都那么叫了,余也就明知故犯一下吧。

很显然,和武高后比较一下,宣太后的前期条件,那不是一般的差。武高后的爹,武士彟是唐朝开国功臣、生母杨夫人出身于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武高后是唐高宗的心头肉,高宗不惜为了武高后和舅舅、重臣翻脸,废了自己原来的皇后(王皇后)。武高后在宫中说一不二,说杀王皇后、萧淑妃,就杀王皇后、萧淑妃,不但杀,杀之前还得先砍掉胳膊腿儿,泡酒坛子里(学名:人彘);说让高宗摸不着别的女人,哪个女人也不敢往高宗跟前凑合。武高后生出来的儿子是太子。等等。这些条件,芈八子女士显然都不具有……

更可怕的是,武高后最初的政治资本,靠的是她有一个窝囊废到了相当高度的丈夫——高宗。高宗窝囊到什么程度?史书记载,高宗每次看见自己的爹、太宗皇帝的时候,都是“伏地战栗不能言”(瘫在地上,哆嗦不成个,说不出话来)……人才啊,能叫自己的爹吓成这样。武高后在高宗生前,就已经是“二圣并尊”,“合法”掌握了国家统治权。长孙无忌——舅舅、太宗重臣、凌烟阁廿四功臣之首。褚遂良——顾命大臣。上官仪——宰相。这些人,如果没有高宗,随便谁挥挥手,就足以把武高后和她的武周王朝掐死在胚胎状态。之所以能干掉他们,是靠了高宗这个合法皇帝的支持。而芈八子女士,很遗憾,她的老公秦惠文王不但没有给她扫除过任何一个障碍,相反,却给她留下了N多政敌,而且,秦惠文王可不窝囊,那是相当的不窝囊……你还是先观摩一下商鞅叔叔那堆碎肉吧……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继承人。秦孝公用商鞅变法,这个估计是人都知道。秦惠文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商鞅叔叔大卸八块(学名:车裂)了,顺手灭了商鞅三族。弄死商鞅,是为了夺权。惠文王绝不糊涂,不会为了夺权而损害国家利益。因此,“商君虽族,法令不更”。并不会因为杀了商鞅,就改变使秦国富强的国策!这一点上,惠文王就比大明神宗显皇帝要高明,更别提满清那位那拉氏了,提那个东西是对惠文王的侮辱……

可以说,正是惠文王执政期间,秦国真正开始走上统一天下的道路。秦国自秦襄公拥立周平王东迁洛邑获得诸侯身份,到秦穆公称霸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像样的国君。直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而惠文王正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称“王”的第一位国君。东——他打败魏国,尽夺魏国河西之地。从此,秦国以黄河、函谷关为界,取得了战略优势。进攻,可以步步蚕食东方各国,退,退守函谷关。从此,六国诸侯再也没有一兵一卒进入函谷关。换言之,秦国可以出去打别人,别人没有能力攻击秦国本土。南——全面平定汉中和蜀地,“擅巴蜀之饶”,秦国从此有了一个稳定的粮仓。战略上,他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用了一个张仪,就把楚怀王耍的跟活猴子一样。

摊上这么个丈夫,芈八子女士很悲哀。想控制他?你别逗了……因此,在惠文王生前,芈八子始终是芈八子,没有任何给她表现哪怕一小下的机会。

惠文王十四年,也就是基督纪元前311年,惠文王薨。是不是芈八子女士可以出头了呢?对不起,不行……

人家惠文王有王后,王后有儿子。王后的儿子继位,也就是秦悼武王。秦悼武王嬴姓名荡,是惠文后嫡出,惠文王活着的时候,也是最得宠的一个儿子。魏国河西之地,多一半就是荡太子打下来的。就你芈八子还想出头?别逗了,没勒死你殉葬就算对得起你了……很快,芈八子的儿子稷就得到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去燕国当人质。秦国都城咸阳在今天西安附近,燕国都城蓟在今天的北京。当年可没有动车组,虽然不会出轨,但是你可疑考虑一下这两地之间的距离……而且,惠文后是秦国“土产”,家族那是有相当势力的。芈八子女士,你一个外来破落户,凭什么和人家斗?忍了吧……

悼武王这个同学,很能打,力气很大,很牛……牛的人,一般都没什么数儿,最后,他就死在这个没数儿上。悼武王四年,嬴荡(姑且这么称呼吧)同学大概由于力气太大,没地儿发泄,决定玩举重。结果——“举鼎绝膑”而死……举鼎,折断了腿骨,挂了……看来举重运动员是个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啊。

悼武王死的时候没有儿子,换言之,没有继承人。然后的事,史载“诸弟争立。公子稷质于燕,国人迎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时王年少,宣太后听政,以魏冉为将军。”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史书上语焉不详。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昭襄王能当上国君,是芈八子女士使用了一系列外交和政治手段,昭襄王本人,只不过是个吃现成儿热饭的而已。道理很简单,昭襄王此时只有十来岁,又远在燕国当人质,就是想折腾,等他知道哥哥死了的消息,黄花菜都凉了。惠文王生了一堆儿子,也就是说,悼武王死后,有继承权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也就是史书上所谓“诸弟争立”。所谓“国人迎立”,那不是扯淡吗?嬴稷又不是金三胖,先天“拥有”全国“人民”的“爱戴”。除了芈八子,有谁眼巴巴的盼望着十来岁的毛孩子嬴稷同学上台?在这种混乱局面下,芈八子用了什么方法,不但从燕国接回了儿子,而且还让儿子登上国君宝座?对不起,余也不知道……呵呵。后代史家,在儒学兴起之后,不待见秦朝,当然捎带也不待见秦国。人家史学大家班固老先生,直接管秦始皇叫吕政……“吕政”者,“吕”不韦的野种“政”是也。班老先生,咱骂人也不带这么干的……更不待见的,是芈八子女士本人(这个原因,你继续往后看就明白了,和芈八子女士比,被谢霆锋同学休了的张柏芝简直弱爆了)。因此关于她的记载甚少。史书上语焉不详,余又实在找不到经历过那件事儿的“老人”去问,因此,只好让朋友们自己用猜的了。

不管过程如何吧,结果是人质嬴稷同学,成了国君秦昭襄王。芈八子女士,也终于华丽的完成了丑小鸭到天鹅的转变,成为“宣太后”。

宣太后内心独白:你丫再管老娘叫八子,老娘就把你大卸八块!

请注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在此之前,没有过“太后”这个官衔儿。

当了太后,是不是可以演一初《垂帘听政》了?毛!老娘听政的要,帘子的不要!不但不要帘子,帅哥、靓男大大地要!

此后三十六年,秦国的当家人,始终是宣太后,一直到宣太后死前一年,秦昭襄王才算真正实现“亲政”。

儿子年幼,母后摄政或许还多少有点借口。可是儿子当了三十六年国君,都五十了,您老人家还插手政治,这就不能用儿子“年幼”当借口了吧?能控制朝政这么多年,这可是能力的体现。

和另外几位对比一下吧。

武高后,儿子是著名的窝囊废、房梁上天天挂着一根上吊绳儿的唐中宗。中宗明知道他老婆(韦后)和武三思私通,都能忍,还在韦后和武三思趴床上玩双陆的时候在一边点筹码,看看人家这心胸……身为男人,中宗陛下,您还能更窝囊点吗?

吕高后,儿子是被“人彘”吓死了的汉惠帝。

那拉氏,儿子是得了梅毒愣被当天花治,结果被治死了的“野鸡”爱好者载淳。

这三位能长期控制朝政,那完全是因为她们的儿子足够窝囊、足够废物。

宣太后,那可完全不同。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嬴稷,可不是任由摆布的窝囊废,那也是一代明君。能让一代明君服服帖帖三十多年,需要的不仅仅是阴谋手段,还要有足够的政治才能,足够的政治眼光。可以说,在秦昭襄王看来,自己的母后并不是自己的操纵者,而是他最有力的后盾。

另外,那三位专权的结果,是国家的灾难,而宣太后,却是托着秦国蒸蒸日上,走向更强、更大。宣太后和昭襄王,都是秦国统一六国道路上重要的推动者。

昭襄王元年,宣太后驱逐了丞相甘茂。旋即,杀惠文后、诸公子、若干支持这些公子的大臣。让自己的异父弟弟魏冉当了丞相。另一个同父弟弟芈戎当了将军。这可是说,是眼光,是识人之明。很显然,同父弟弟自然比异父弟弟亲,为什么异父弟弟反而地位更高呢?是因为宣太后看到了异父弟弟的才能更高,魏冉,后来封穰侯,在秦国统一大业中,功勋卓著。如果你没听说过穰侯魏冉,那武安君白起你总听说过吧?白起,就是穰侯魏冉提拔重用的人。

杀人,杀死政敌,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必须的。后来人,我们不能指责古人不懂文明政治,就好比我们不能嘲笑秦始皇不会开汽车。但是,消灭政敌要有限度。不能以祸国为消灭政敌的代价,不能因为要消灭政敌,就将国家带入混乱,不能因为要消灭政敌,就搞恐怖统治、搞酷吏政治、搞告密政治、搞滥杀无辜式的“扩大化”。很显然,和宣太后比起来,武高后就不明白这一点。国朝太祖,唉……还用说吗?谁说女子不如男?!

男宠……呵呵。食色性也,圣人不讳。汉朝孝武皇帝临崩,杀钩弋夫人赵婕妤,就是为了防止自己身后“母壮子弱”的时候自己头上多出一些什么颜色的帽子。就如同男性国君喜欢美女不影响他成为明君一样,这些“女强人”往往都喜欢美男。抛开伦理道德角度不谈,从政治上,这没什么大影响。但是,男宠的定位,就看个人水平了。

还得埋汰一下武高后,武姐姐在这方面,实在也是乏善可陈。冯小宝(薛怀义),什么东西?武姐姐你用这么个玩意儿当大将军,还让他带兵去打突厥。难道武姐姐你认为床上的战斗力和战场上的战斗力是成正比的吗?还有那藏污纳垢的控鹤府、绣花枕头张五郎六郎、留下千古笑柄的《三教珠英》。至于太平公主的高戬,上官婉儿的崔湜,就更别提了,说出去丢人!

而宣太后,在这一点上,也是相当明智。甚至可以说,是超级精明。不但没有因为养男宠乱了国政,反而帮了秦国扫除了一个巨大的后患。

在史书上明确留下名字的宣太后的男宠,只有一个。剩下的那些,都籍籍无名。无它,宣太后对这帮东西的定位很准确——玩物儿。因此,他们没有从宣太后那里获得任何政治上的权力。如同史书不可能记载任何一位皇帝身边的宫女的名字一样,史书自然也不会记载这种小人物的名字。而唯一那个留下名字的男宠,叫魏丑夫。虽然名字叫“丑夫”,虽然史书并没有记载这个哥哥长什么样儿,但是肯定相当的不丑,这毫无疑问。他能留下名字,还是因为宣太后临终前,让他殉葬的缘故……想出名不容易啊!

而宣太后的另外一位“入幕之宾”,是义渠王。这位义渠王实在不能算“男宠”,他应该算宣太后的“猎物”,而他的“国家”(或者说是部落),则成为了秦国的猎物!

义渠国,是羌戎的一支。中国传统时代,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少数民族分别称呼为“夷(东)”、“蛮(南)”、“戎(西)”、“胡(北)”。

最初的“华夏”,实际上只是河南周边那一点点地方。

后来,“夷”被灭掉了,并入了华夏,这是商纣王的杰作。商纣王灭九夷,当时所谓的夷,是指今天的山东、浙江一带。后来周武王再接再厉,把姜太公分封到齐国、周公分封到鲁国。齐鲁大地由此得名,“夷”,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了周王朝,“蛮”的重要力量并入了中原,也就是楚国。楚国最初地位低,就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蛮。而更远的蛮,在五岭之南,也就是今天的广东、福建。虽然今天那地方经济发达,但是在古代,一直到明朝都是流放罪犯的地方……灭掉他们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事了,那个姑且不提。

而胡,一直称雄北方,虽然在此后几千年成就了卫青、霍去病、李靖、李绩等等不可胜数的盖世名将,却始终如同噩梦一样困扰着中原王朝。这个也搁着不提。

而灭掉“戎”的,恰恰就是宣太后的“销魂帐”……

对于当时的秦国而言,“戎”一直是他们的噩梦。自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戎”们,势力浩大,几度入侵中原大地。虽然后来中原大地也出现过齐桓公这样的强势诸侯,但也仅仅是把西戎赶出中原而已。至于西戎的老家,就只能是避而远之了。后来这帮西戎,干脆将周王朝的发祥之地据为己有。秦穆公毕其一生,虽然暂时性从西戎手里取得了优势,但离着根治,还差很远。

到了宣太后时期,西戎最强大的一支,就是义渠。义渠盘踞在今天的甘肃、宁夏一代。大家看看地图,这个位置,无疑就是顶在秦国后心的一把刀子。如果不把他们彻底干掉,秦国别说出函谷关争雄天下了,不被抄了老家、丢了咸阳,重演周幽王那一幕就算烧了高香了。顺便说一句,秦国要是丢了咸阳,是不用指望能够迁都建立一个“东秦”的,他们可以直接以亡国的方式谢幕。

很明显,宣太后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义渠王被征服了,是被宣太后个人征服了。

宣太后掌权后,一改自秦穆公以来对义渠的战争打击国策,改为怀柔。金玉丝绸,大笔送到义渠贵族手中。而义渠王本人么,送金银那些俗物儿当然不合适。宣太后把自己“送”给了义渠王……顺便说下,义渠王年龄不详、史书不载。但是他30多年后死的时候,是50多岁,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义渠王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而起,是个比较喜欢“**”的小伙子……

此后三十年,义渠王什么也顾不上了,被宣太后迷的神魂颠倒——宣太后的年龄不详,史书没记载。但是,宣太后的儿子昭襄王当时17岁,就算宣太后15岁生儿子(颜氏女15岁生圣人),当时最少也32了,迷惑了义渠王30多年,到了60多岁,还能让义渠王不管不顾……谁告诉你青春不能永驻?!宣太后在这三十多年里,给义渠王弟弟生了两个儿子。如果不知道结局的话,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段浪漫的姐弟恋。但是,很可惜,史书一点也不浪漫,充满了阴谋和血腥。

布置了30多年之后,宣太后杀义渠王,地点是秦国甘泉宫。义渠王死在温柔乡的同时,早已经完成战略集结秦军蜂拥而出,义渠灭亡!从此,中原王朝,再也不受到来自西方的困扰!懂什么叫“下一盘很大的棋”了吗?!至于那两个义渠王的儿子,先后死掉,原因不明。但是,你觉得宣太后会留下拥有敌国继承人血统的祸根继续存在吗?哪怕他们是自己生的?!

每次余看史书,看到这里,都觉得脖子后面一阵一阵冒凉气,女人、女强人,太恐怖了——珍爱生命、远离女强人!

典故二:差点殉葬的魏丑夫。

前面说过了,魏丑夫是唯一一个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宣太后男宠。宣太后临终,下令魏丑夫殉葬。魏同学当然是不想去了,但他也不敢去跟宣太后说他不乐意。于是,他找了个说客——庸芮。

庸芮见到太后,先和太后讨论哲学问题:人死了,有灵魂没有?太后回答:不知道。——废话,2000多年之后,人类科学发展到现在,也没人知道这个答案,何况当时?

于是,庸芮玩了一招儿“两头堵”。他是这么说的:

1、没有灵魂。那么魏同学不就白死了吗?您愿意您的小心肝儿白白死掉吗?不愿意吧?所以,魏同学不需要殉葬。

2、有灵魂。那么,太后啊,您在这边儿胡作非为,您老公惠文王在“那边儿”都已经收到一车皮绿帽子了。您去了以后,还是先平息您老公积攒了40多年的怒火吧!至于魏同学,您觉得您还顾得上他吗?所以,魏同学不需要殉葬。

结论:魏同学不需要殉葬。

结果:魏同学拣了一条命。

昭襄王四十二年(基督纪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幸福妈妈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3-1-2015 21:05:10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容容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3-1-2015 22:58:20 | 只看该作者
唐高宗见到唐太宗时真是怕得伏地不起么?我记得李治是李世民亲手抚养大的,而且从李世民给李治写的手书来看,口吻很亲昵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4-1-2015 05:56: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gxbstl 发表于 23-1-2015 22:58
唐高宗见到唐太宗时真是怕得伏地不起么?我记得李治是李世民亲手抚养大的,而且从李世民给李治写的手书来看 ...

这个没有研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6-11-2024 06:20 , Processed in 0.01889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