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块
≡ 澳洲生活区 ≡
生活百科
安家乐居
家有儿女
美食天地
开心购物
车行天下
工作学习
投资创业
税务理财
英语交流
签证登陆
签证申请
登陆前后
澳洲同城
悉尼
墨尔本
珀斯
布里斯班
堪培拉
阿德莱德
兴趣爱好
旅游户外
音乐影视
我爱摄影
数码天地
其他爱好
墨友书屋
≡ 信息交流区 ≡
情感天空
心情感悟
男人靠边站
征婚交友
邻居同人
小编精选
≡ 站务区 ≡
家园建设
广告服务
招聘求职
商业服务
私人广告
最近浏览
我的收藏
当地时间6月28日,在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禁止同性婚姻的加利福尼亚州第八号提案违宪两天后,旧金山的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今日解除了加州同性婚姻禁令,裁决即刻生效。从此加州成为美国同性婚姻合法的第十三个州。图为旧金山市华裔估值管朱嘉文向一对新人解释如何获得官方婚姻证书。陈钢 摄
据“中央社”30日报道,在美国同性婚姻获得联邦层次正式合法化后,如今合法结合的同性伴侣再获美国税务法律认可,使他们获得异性恋伴侣享有的税务优惠,全美约13万同性伴侣都将受惠。
美国最高法院6月26日裁定,1996年《婚姻保护法》定义婚姻一男一女结合的条文违宪。
美国财政部29日追随最高法院裁定,认可全美合法结合的同性伴侣能以“已婚”状态报税。
不论同性恋夫妻是住在认可同性恋婚姻的纽约州,或是住在反同性婚姻的俄克拉荷马州,都可享联邦税法优惠,也须负担相同义务。
合法同性恋配偶过去申报联邦所得税时,文件婚姻状态必须名列“未婚”,这么一来便会失去许多优惠和保护,包含遗产转让、赠与和继承权。
美国财政部长路杰克•卢(Jacob Lew)发表声明称,“财政部今天的决定赋予全美合法结合的同性恋伴侣明确和一致的报税原则,让全美民众获得联邦税法赋予的税务减免、义务和保障。”
声明称,美国财政部的决定也确保合法结合的同性恋伴侣不论在美国的哪一州定居,报税状态都不会改变。
举例来说,已婚同性伴侣将享有异性恋夫妻享有的应课税收入税赋减免。
以实例而言,单身纳税人个人扣除额是5950美元,但如果是夫妻一同报税,就算仅有一人工作,家庭的扣除额就会翻倍至11900美元,大幅减轻夫妻俩的税款。
这项新规范将于9月16日生效,已婚同性伴侣可以更改报税状态,还可追溯至2010、2011和2012税务年度,申请退税。
原标题:同性伴侣收养儿童在德国有争议 默克尔拒不接受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曾慕雪】据西班牙《阿贝赛报》9月10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表示,她拒不接受同性伴侣收养儿童,认为这种行为“不安全”,但她承认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
离德国大选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在电视台现场回答公众的问题。她强调自己反对歧视行为,也表示理解同性恋伴侣要面对的问题很“难”解决,但是她同时也捍卫了自己“保护儿童福利”的立场。
默克尔认为同性恋伴侣收养儿童的行为是“不安全的”,因此她不支持将这个行为合法化。
这位女总理拒绝透露她是否已与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公开地讨论过同性恋问题,但她表示,韦斯特韦勒参加了很多与这件事有关的讨论,在他自己的党派基督教民主联盟中就有同性恋者。
报道称,这个太平洋岛州将于10月28日开始讨论“婚姻公平问题”。夏威夷州长艾伯克姆比(Neil Abercrombie)2011年曾签署同性恋合法化的法令。
“这么做的目标是承认同性恋婚姻,并且解决平等、民法等其他问题。” 艾伯克姆比说,“我的政治生涯都在寻求最为公平的事。”
据称,如果夏威夷顺利通过同性恋婚姻法案,则将于11月18日开始发放同性恋结婚证。目前美国已有13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将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记者 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环球小姐赛事因俄反同性恋法受阻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娱乐网站TMZ 8月20日报道,原定于莫斯科举行的2013年环球小姐国际选美比赛,近日因俄国新出台的反对同性恋的相关律法而受到不少阻力。环球小姐的组织方内部也因是否仍让莫斯科担任赛事的主办方一事产生了很多矛盾。
比如,若环球小姐的参赛选手中有人是女同性恋者,且她们还在俄国的公共场所做出牵手等行为的话,那她们就会被抓进监狱。可以说,在这项新法规中的一些不严谨定义,实际上禁止了同性恋者在俄罗斯的所有公开权益。
因此,环球小姐组织方的代表之一就宣称,俄国反同性恋的律法是违反了环球小姐组织核心价值观的。但无论如何,他仍坚持本届环球小姐的赛事在莫斯科举办,并表示希望能改变俄国人的这种观念。 据悉,目前环球小姐还是定于莫斯科举行,但尝试着说服环球小姐组织方更改主办场地的声音仍不间断。(实习编译:郭渝虹 审稿:李宗泽)
Tstraying 发表于 11-9-2013 12:4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由党上台咱最泄气的就是这点,遥遥无期啊。。
Serin 发表于 10-9-2013 08: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双性恋无法接受。
9月7日,逾千人齐聚台北凯达格兰大道,支持多元成家立法
台湾团体今天(9月7日)在台北举行“伴桌”活动,推动“多元成家”立法,赴宴人士超过1200人。与此同时,台湾部分宗教团体也宣布成立联盟,试图阻止相关立法。
台湾“中央社”7日报道,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推动“多元成家”立法,今晚在凯达格兰大道席开120桌,国民党发言人殷玮、民进党“立法委员”郑丽君等政界人物均以个人身份认桌,不久前先被撤销、后被认定有效的“吴姓跨性别婚姻”当事人也出席了千人“伴桌”活动,力挺多元成家法案。
吴伊婷和吴芷仪原为男性,吴伊婷先接受变性手术转变为女性,去年和吴芷仪结婚,后来吴芷仪也登记变更性别,遭当局发函要求撤销。引发争议后,当局紧急开会后得出结论,认为结婚登记时当事人身份证上性别为一男一女,婚姻有效。
吴伊婷说,从她们的经历可知道,台湾缺乏多元性别成家的法律保障,才会被当局任意解读。吴伊婷认为,台湾是个多元的社会,只要不损害他人,就应该保障所有人成家的权益。
女同性恋者“反反”和伴侣交往6年多,双方家人认同她们的关系,平时相处以及互相依赖的关系都与一般异性恋家庭无异。但只要她们去办护照或去银行开户等,就会因两人没有法律关系而受限,感觉自己是“次等公民”。
反反举例,两人一起买房子,却只能登记在一人名下,导致她在户口名簿上的状态是“寄居”。
她自豪地说,很多人质疑同性伴侣不会幸福,但她和伴侣就是最好的典范。
殷玮说:“不论蓝或绿,都是彩虹颜色(多元性别代表色)的一部分”。去年10月结婚时,婚礼上有各种性别的朋友参与,他祝福所有人都能跟他一样享受婚姻的幸福。
郑丽君表示,多元成家法案是民主深化的指标,应该获得跨党派的支持,他呼吁当局找一个支持性别平权的人担任“法务部长”。
伴侣盟将于9月把草拟的《多元成家民法修正案》送入“立法院”,内容包括同性婚姻、伴侣制度、家属制度和收养等。今天有1200位多元成家支持者一起参与“伴桌”,包括作家陈雪、歌星陈珊妮等知名人士。
宗教团体欲阻止立法 伴侣盟:多元成家不只为同性恋
台湾《自由时报》7日报道,台湾部分宗教团体今天宣布成立“爱护家庭大联盟”,反对“多元成家”立法。基督教牧师陈志宏表示,同性婚姻合法化只会让观念偏差的年轻一辈产生更多问题。佛教释净耀则认为天地形成本就是阴阳和男女互补,当局不该连这种基本道理都要立法改变。
台湾伴侣盟强调,“多元成家”立法不仅仅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也要挑战独尊异性恋、独尊婚姻关系的家庭制度,让“成家”有更宽广的选择。
台湾“中央社”报道,伴侣盟草拟的《多元成家民法修正案》包含“婚姻平权”、“伴侣制度”、“家属制度”三套法案,将分别送进“立法院”审议。但伴侣盟的诉求在网络上引爆正反论战,许多人转发宗教团体多年前的说帖,反对同性恋者合法结婚。文中称同志运动是“纵欲运动”,加重艾滋病传播等社会问题,更担心法案会混淆家庭价值,造成儿童生长环境的扭曲。
除了文字论战,网络上也流传一些反同性婚姻的影片和国外新闻报道,质疑同性家庭中究竟该叫谁妈妈、叫谁爸爸,以及孩子是否真能幸福健康地成长。
伴侣盟秘书长简至洁表示,他们推动的是“多元成家”,不该被解读为单一的“同性婚姻合法化”。现行法律上对“家庭”的规定非常狭隘,一定要一男一女才能成家。台湾社会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家庭形式存在,但他们的关系未得到法律保障,造成生活上的困难。例如,孩子无法被两人同时抚养,手术同意书无法由同性伴侣签署等,都亟需解决。
女同性恋者绮绮和伴侣交往3年,绮绮已经“出柜”并获家人理解,她的伴侣却仍不敢让家人知道。她了解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同性恋,但成家应该是两个人的事,没必要把两个家庭硬绑在一起,因此她希望立法通过“伴侣”制度,让她们在医疗、保险、生养小孩等方面都能获得保障。
绮绮认为,法律应该让“成家”有更宽广的选择。不只是对同性恋者,有些异性恋为了养小孩,不得不走入婚姻,如果有“伴侣”制度,就能获得松绑。
“生理上的女性”彦宁则认为,家庭应该允许流动性,不该限制一男一女,也不该限制只能两个人。一群好朋友也能组成家庭,一起扶持到老、享受幸福。在她的理想中,“家属”跟“婚姻”应该是两套互不冲突的体制,一个人可以同时跟很多人是“家属”,也能各自拥有自己的“婚姻”对象。
简至洁坦承,伴侣盟推动的三套法案,社会接受程度不一。他们希望通过立法议程让社会对话,也让更多以往只能躲藏着生活的人们勇于站出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菲洛梅娜》海报
淡蓝网9月7日讯: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今天颁出首个奖项,由《女王》导演斯蒂芬·弗雷斯(Stephen Frears)执导,英国老牌女星朱迪·丹奇(Judi Dench)领衔主演的《菲洛梅娜》(Philomena),从《杀死汝爱》、《汤姆的农场旅行》等一众热门同志电影中杀出重围,顺利擒获第7届“断背狮奖”(Queer Lion Prize)。自从2005年《断背山》荣获金狮奖后,次年威尼斯便开始增设这一特殊奖项,旨在鼓励电影工业更加宽容和尊重多元化的性取向。每年都会有若干部在威尼斯展映的电影(包括主竞赛片和非竞赛片)构成断背狮单元,其中一部最能反映LGBT人物或故事的电影就会被评审团授予断背狮奖。
视频:《菲洛梅娜》预告片
《菲洛梅娜》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是今年威尼斯的主竞赛热门影片。它讲述了一个母亲(朱迪·丹奇/饰)在孩子被强行带走50年后开始寻找对方,却发现儿子是同性恋者、感染艾滋而且已经先自己而去的事实。在观众都以为菲洛梅娜会崩溃时,她却用难以想象的幽默与乐观大度地接受了这一切。导演斯蒂芬·弗雷斯通过现实跟过去不断交叉的两条线,用喜剧的外观包装一个悲剧的故事,直击观众的笑点泪点。该片在威尼斯首映时赢得了满堂赞誉,长达5分钟的掌声一直持续到字幕出完。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从电影中收获了温暖和感动,这从场刊评分就能看出来——21家媒体记者中有5家给出五颗星满分,2家给出四星半,8家给出四颗星,最低也是三颗星,这令《菲洛梅娜》收获了今年所有主竞赛影片中的最高分:4.35分。它也是本届金狮奖的头号种子。朱迪·丹奇在片中一改往日形象,扮演了一个话痨老太太,被认为是钦定的影后人选。
《菲洛梅娜》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菲洛梅娜》是直到开幕后才临时加入断背狮单元的。它并非一部纯LGBT题材电影,但却传达了爱与宽容的信念。评委会认为它“给予了同性恋、艾滋以及恐同话题以恰如其分的重量。一位母亲在半个世纪后跨海寻子,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她却能做到对素未谋面的儿子顷刻接受和无条件认同——哪怕逝者已矣。那份与亲情相连的对性取向的尊重感人肺腑,甚至充满现实反讽”。
9月2日,哈维尔·多兰在威尼斯电影节亮相
几部热门的同志电影也并非一无所获。另一部主竞赛影片、加拿大导演哈维尔·多兰(Xavier Dolan)的《汤姆的农场旅行》(Tom à la ferme)便获得了本届威尼斯的另一重要大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该奖项由国际影评人协会(FIPRESCI)单独颁出,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重要指标。过去十年里获得费比西奖的影片几乎全部在影帝、影后、导演、剧本等单项上有所斩获(银狮奖)。影评人认为多兰的新片“是一部心理惊悚的佳作,充满感性和对抗”。这对年仅25岁的多兰来说不啻为一种温暖的鼓励,“我感觉很荣幸。作为导演,你总是希望能让家人和朋友对你的作品感同身受,因此能得到影评人的认可让我深受感动”。
《汤姆的农场旅行》是威尼斯电影节25年来第一部获费比西奖的法语魁北克电影,描述一位年轻同志参加男友在农场举行的葬礼,才发现自己与男友的关系在这家人当中是秘密,然后更进一步发现恋人的母亲与哥哥也有自己的秘密;由于他的意外出席,引发了哥哥不惜使用暴力也要隐藏的动机。这是一部心理惊悚片,全片以层层剥丝的方式来挖掘当事人隐晦的相互关系,风格冷僻,过程令人不寒而栗。电影由多兰自编、自导、自演、自剪与自做服装设计,果然不负“天才导演”之名。
美国社会上仍有很多对男同性恋者的刻板印象,甚至性/别平等的推动者也可能有所误解。异性恋主义者和恐同人士通过对性小众的污名化,合理化对性小众的歧视。我们必先破除种种无知的谬误,社会才可迈向性/别平等。以下是10个必须被挑战的谬误:
1. 关于性别气质:“所有男同性恋者都是女性化的。”
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当然有些男同性恋者会通过谈吐、衣着、行为等展示他们阴柔的一面,但作为一个社群,男同性恋者展现无可比拟的多面性,包括“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一面。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说法,背后原因可能有二:一,“男性化”的男同性恋者较少需要公开他们的性取向,又或是他们并不是公众所认知的男同性恋者;二,“女性化”的男同性恋者比较符合公众的期望。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男同性恋者都是女性化。即使部分的性别气质较阴柔,他们也不应被公众歧视。
2. 关于性格:“男同性恋者都热爱时装,家里一定十分整洁,而且喜欢麦当娜。”
对于男同性恋者必然是阴柔的印象,还会延伸出对他们性格的标签。诚然,有些男同性恋者的确热爱时装,家居一尘不染,更是麦当娜(Madonna)、雪儿(Cher)和女神卡卡(Lady Gaga)的狂热粉丝。可是,现实中的男同性恋者与其他社群无异,同样呈现不同的性格特质。所以,以上的性格特质不是男同性恋者或男异性恋者的专利。这种论述的致命之处在于:它使每个男同性恋者都千人一面,掩盖了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特性。
3. 关于性吸引力:“男同性恋者对所有男人都有兴趣,而且他们不能控制自己。”
这种说法实在很荒谬。男同性恋者像其他人一样,只对某些人有兴趣,例如能在生理上激发他们性欲的人。但是如果男同性恋者想在某些“异性恋男性气质”强烈的范畴(如体育和军事)表现自己,这种论调就成了窒碍他们发展的思想霸权,例如:男异性恋者会害怕跟他们共用军营或更衣室,怕他们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4. 关于性行为:“男同性恋者都是性滥交和性沉溺的。”
男同性恋者不一定是拥有多个性伴侣和不能专一的。所谓的性滥交,是一种人类行为,并不单单与特定的性取向相连。与其他人一样,男同性恋者都有性欲,也有强弱之分。反男同的人士称,比起异性恋者,男同性恋者的性欲更“享乐”,这是荒唐的说法。
5. 关于性别角色:“男同性恋者着重肛交和男/女性的角色扮演。”
男同性恋者的主要特质是对其他男人的吸引力,而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行为(如肛交)。男同性恋者可与性伴侣发生不同类别的性互动,肛交当然是其中一种,但也不是所有男同性恋者也会参与。同样的,有些异性恋者也会肛交。关于男同性性行为的错误理解在于着重分辨谁是男人、谁是女人,问题是这个说法假设了男同性恋者在过程中必然扮演不同的性别角色。但男同性恋者可能以“上面或下面”或“主动或被动”去界定自己的性别角色,亦有部分觉得自己是多面的,并不特定是一类的性别角色。
6. 关于疾病:“只有男同性恋者会患艾滋病。”
在异性恋主义和恐同的气氛下,艾滋病常被归类为只有男同性恋者独有的病。现实中,唯一会感染艾滋病的群体就是人类(不论性取向)。即使男同性恋者是美国最大的一群艾滋病患者,这也不构成使其出现的社会文化因素。可是社会上的歧视可直接影响个别人士,如打击自信,使他们做出危害健康的行为。
7. 关于爱情:“男同性恋者并不因爱情而走在一起。”
男同性恋者难以与其他人相爱的说法是不合逻辑及没有现实基础的。婚姻平等的反对者一方面把男同性恋者妖魔化为性沉溺,一方面却坚拒男同性恋者进入一夫一妻的婚姻体制里。纵观历史,即使很多男同性恋者面对多方社会压迫,他们仍能维系长久关系。随着同性婚姻普及化,越来越多男同性恋者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将他们的关系正式化。
8. 关于童年:“男同性恋是由童年阴影所致。”
同志平权的反对者以其他理论遮盖了同性恋的生理因素。有的说男同性恋者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母亲的过度干预或者缺乏父爱;有的则称他们童年时遭受性虐待。以上两个说法都没有事实根据。
9. 关于恋童癖:“不可让男孩接近男同性恋者。”
同志平权的反对者总会把同性恋和恋童癖挂鈎。真相是男同性恋者不会比男异性恋者更有可能性侵犯儿童。男同性恋者被妖魔化为“色狼”,诱使儿童成为同性恋者。这种强套在男同性恋者身上的标签,在他们的生活里造成多方面的障碍:不能做照顾儿童的工作,如教育工作、男童军等;要与朋友或亲戚的小朋友保持距离;不能领养儿童。
10. 关于为人父母:“一对男同性伴侣不能使他们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歧视男同性恋者的人声称,一对生理父母是孩子丰盛人生必要的一部分。事实上,没有证据显示由两个男人养育成人的孩子会在心理上、生理上和社交上受到伤害。多个社会科学范畴的调查均显示,由同性家长和异性家长养大的孩子,在心理、生理和社交上的成长并无甚差异。
译者:简卓钧 (女同学社/G点电视义工)
原文:赫芬顿邮报《Myths and Stereotypes that Dehumanize Gay Men Must Be Challenged: Start with These 10!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女同学社(leslovestudy.com)是一个由同志社群创办和经营的倡议组织(advocacy group)。2008年创办G点电视(GDotTV.com),为香港首个为同志社群服务的网络电视台。
(本文由女同学社授权淡蓝网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据Us Weekly报道,昔日男孩组合“超级男孩”(N Sync)成员兰斯巴斯(Lance Bass)与他的男友迈克尔图琴(Michael Turchin)正式订婚。
兰斯巴斯今年34岁,据悉他是在与男友在新奥尔良共渡周末的时候提出求婚的,他还争得了男友的父母同意。
“他们真是完美的一对,大家都为他们高兴” 一位知情人向杂志透露。“他们的朋友们和家人都非常激动。”
迈克尔图琴也在Twitter上暗示了自己订婚的消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伙:)”他说。随后兰斯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上传了二人的照片并写道:“他说愿意!!爱这个男人”!
尽管,从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至今的几百万年历史中,从来没有任何记载描述某个国家,某个社*会,或者某种文化因为同性恋而“灭绝”,可是许多无知的人还总是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面孔:当然要反对同性恋,如果人人都搞同性恋,那么我们人类就要灭绝了!
或许,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于是,为了搞清楚同性恋是否会灭亡人类,我们只有求助于科学。老实说,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陷入深深地思考: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难懂的遗传学概念?好吧,让我们从一个故事,一个同性恋基因“逆袭”成功,灭绝人类的经典案例开始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个远古蛮荒时代,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这群原始人按照基因,可以分为严重不对称的两组:99.9%以上的人都是异性恋,而仅仅0.1%的人口为同性恋。当然,除此之外,这两群人没有什么差别:直立行走,创造工具,采集与狩猎,智力发育,他们都完全一样。
由于是在远古时代,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同性恋并没有什么偏见,绝对少数的同性恋原始人可以自由的相爱,搬进同一个洞穴没日没夜的OOXX,因此大家对于谁是族群中的同性恋心知肚明。
突然有一天,部族的巫师在营地的篝火前感受到了神的暗示,于是召集所有虔诚的族人发布了神的命令:即日起,神要求所有人一起开始繁殖竞赛,但是有一个前提要求:如果异性恋可以繁殖100个孩子,同性恋就必须繁殖101个,并且永远保持1%的繁殖优势。
天啊,这是多么不近人情的神谕啊!可是既然是神的命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于是,同性恋原始人也不得不闭着眼睛,咬紧牙关与族群中的异性恋发生性关系,拼命造人。人们不知道同性恋生出的小Baby究竟是不是同性恋,只知道同性恋必须比异性恋多生1%的孩子,否则会遭到天罚。
根据遗传学定理,同性恋生下的孩子可不全部是同性恋,所以这些小Baby仍然基本上全是异性恋。甚至在“神谕”被炮制出来的几百年后,整个种族的异性恋仍然是占据人口绝对优势。
但是,由于巫师的话被奉为整个民族的圣经,被虔诚的人们代代传颂。于是,这个荒唐的“神谕”被一代又一代的严格遵守。为了保持1%的生殖优势,“多余”的异性恋家庭的婴儿出生后,会被残忍地立即处死,而同性恋则被鼓励一定要达到那“多出的1%”——多么艰苦又充满血泪的计划生育啊……
在这个东方的族群里,婴儿呱呱坠地之声此起彼伏。尽管远古时代缺乏任何统计手段,但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居然精确、完美地的达到了目标:同性恋永远都比异性恋多生1%的孩子!不多不少,刚好1%!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从巫师开始,这个种族已经繁衍了4000代(假设每25年为一代,一共是10万年)。
突然有一天,某个异性恋惊奇的发现,他们已经找不到自愿与他们发生性关系的另一个异性恋了!原来不知不觉间,在这4000代内,尽管只是多繁殖了那微少的1%,同性恋的基因就慢慢取代了占据绝对多数的异性恋,成为了人口的绝对多数(99.9%以上)。
忽然有一天,巫师的“神谕”被拆穿,人们气愤地发现原来自己居然被蒙蔽了10万年!同性恋再也不用被逼迫着与异性繁殖后代,于是在第4001代,人类真的灭绝了。
以上,就是一个同性恋作为社*会绝对少数派,成功“逆袭”并灭亡人类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尽管纯属虚构,但并不是我的胡编乱造,而是出自演化理论的巨擘之一霍尔丹(J. B. S. Haldane, 1892-1964)曾做过的经典计算:
假设有一对等位基因,其中常见的那个最初在人群中 99.9% 的人身上都能找到,而另一个罕见的则只有 0.1% 的人口携带。如果这种罕见基因具有 1% 的繁殖优势(每一代能产出 101 个后代,而常见基因每代只能产出 100 个),那么仅需要 4000 代的时间(从演化角度看只是一眨眼),局面就将发生逆转,最初的罕见基因会占据 99.9% 的基因池。这就是所谓“利滚利”的力量,通过自然选择发挥作用。
所以,假如同性恋也可以繁殖,并且保持比异性恋异性恋们生更多的孩子,哪怕是仅仅多出1个孩子,我们也终将灭绝人类!哼哼哼,杞人忧天的异性恋们,躲在墙角里颤抖吧!
Parent A/B
中国父母很难接受
性取向可能是人类生活中最复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议题,或早或迟,我们都会在生活中对此予以关注。
最近,法国政府决定允许同性别人士结婚,亦让同性伴侣享有和承担了与异性伴侣一样的权利和责任;不同的是,在俄罗斯,新的法规表示将对同性恋“宣传”和在公共场合表现出同性恋予以惩罚,上述例子显示出有关同性恋的话题仍然存在广泛争议。
在我看来,中国是一个相当开明和包容的社会。然而,我很惊讶地了解到,中国父母很难接受同性恋子女的现实。他们也许不介意别人的孩子是同性恋,但是自家孩子却……他们宁可不要去面对。据我所知,同性恋故意且频繁地与异性结婚的情形,此为中国独有,因为他们希望让其父母亲戚相信他们是“正常人”。如你所知,为了让父母高兴,一些同性恋还会雇请男女朋友。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性取向隐瞒一辈子,让父母、亲戚和社会将其视作直的,这对于当事人而言一定很艰难。
性取向并非后天选择
我知道一名20岁的女性,年纪轻轻便罹患癌症。不过幸运的是,疾病能够被治愈,但她在同时向父母出柜。对于癌症的由来,这位女士认为源自不能向他人诉说同性恋的感觉,压力太大,进而引发了恶疾。其父母表示接受她的“选择”,并称任何情况都不能改变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不过她在同时却直接表示,“这不是我的选择”。确实,没有人能够记起,他/她究竟是在什么时候“选择”成为异性恋或同性恋的。对异性或同性的倾慕是内在而且天生的。至少于我而言,我真的记不起来我在哪天做出了类似如下的决定:好吧,我是异性恋,现在要去找女朋友了……
和人类的感受、行走功能或声音一样,我认为性取向也非后天之作。一些人认为性取向能够改变或训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能完全改变性取向。没人选择自己的性取向,生下来就是如此。对于责备儿女性取向的父母,他们应该诚实地问问自己:我有同性恋感受,或者我的先辈有过这样的的倾向吗?这,或许能够找到一个解释!
女儿15年前向我们坦承
就跟在很多西方国家一样,瑞士的同性恋伴侣也能够登记结婚,这在法语里面叫做“paxer”。这意味他们享有和异性恋伴侣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责任,不过不能领养孩子,这在很多社会和政府仍是一个难题。坦白来说,相比于异性恋伴侣的孩子,我找不出同性恋伴侣的孩子不能很好接受教育和开开心心的理由,尤其是当前者经常吵架或因为某种原因分手的时候。
也许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写同性恋话题!事实上,这是我和妻子大约15年前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因为我在前面提及的、患有癌症的年轻女士是我女儿。于此,我希望让一些父母和年轻人知道:同性恋不是一种选择或疾病,有如此倾向的人仍然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应该得到尊严、尊重和关爱。
于此问好新快报所有读者。
侯鹏飞 卢晓菲 编/译
去年在台北举行的台湾同志大游行
台湾《中国时报》7月15日报道,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去年发起“多元成家,我支持!”联署,一年来已近8万人联署支持同性婚姻合法与伴侣制度。9月伴侣盟将把“民法修正草案”送进“立法院”审议,预定9月7日晚间于台北凯达格兰大道“办桌”造势。
伴侣盟提出台湾首部由民间起草的“伴侣制度”,主张两个年满20岁、法律层面具有行为能力的人,不限性别都能签订伴侣契约,组成家庭,互负扶养义务,可收养子女。相对婚姻来说,伴侣制度更有弹性,不限定同性恋者、跨性别者,也适用异性恋者、朋友、直系血亲以外的亲人。
现行“民法”规定“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订定”,伴侣盟也主张修正为“婚姻应由当事人自行订定”,删除“男女”二字,让同性婚姻合法化。
伴侣盟自去年9月发起联署活动,近一年来已进行20场街头演讲,网络联署也持续进行。截至昨日下午6时,联署人数已达7900多人。
伴侣盟秘书长简至洁说,能累积到近8万人支持,令人振奋。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曾有家庭来联署,爸妈在现场给孩子教育机会:“同志和一般人没有两样,应该要支持!”还有手受伤的民众,坚持以非惯用手一笔一画写完联署单,亦有热心民众在联署摊位前Call朋友来支持。
但也有让伴侣盟心疼的画面,例如看到明显是同性恋伴侣的人驻足,却因担心身份曝光不敢上前联署。简至洁说:“可见同性伴侣面对的社会压力有多大!”
伴侣盟表示,9月将与“立委”合作,将“多元成家民法修正草案”送入“立院”审议。为让“总统”府、“立法院”看见人民支持多元成家的决心和力量,伴侣盟将于9月7日晚间在“总统”府前凯道席开百桌,举办“造势喜宴”。由于凯道不能开伙,届时“办桌”如何呈现仍在讨论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帖子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9-11-2024 06:37 , Processed in 0.079328 second(s), 1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