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河水洋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洲跨洲游] 澳洲灯塔拾趣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1-11-2011 16:56:09 | 只看该作者
1857年9月17日,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一艘体态修长的蒸汽三桅快船下水了。这艘船的主人给她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Admella”,因为很快这艘就要远赴澳大利亚,准备在阿德莱德,墨尔本和塔斯马尼亚的郎塞斯顿之间运营,她的名字就是这三个城市字头的缩写。Admella全长60多米,排水量将近四百吨,配备两台100马力的蒸汽机,航行速度是17节(31公里/小时),她是当年澳大利亚最快最豪华的邮船,曾经创下过从阿德莱德出发42小时抵达墨尔本的记录,在那个几乎所有陆地交通都必须依靠马匹的时代,这个速度只能用“梦幻”来形容。

Ademella号曾经39次往返阿德莱德和墨尔本之间,她的船长Hugh McEwan处事谨慎,技艺精湛,这段时间里面从未发生任何意外,一切都看起来非常顺利。1859年8月5日清晨,Admella号从阿德莱德港口出发,象往常一样踏上了驶往墨尔本的旅程。船上载有93吨货物,包括金属铜还有一些准备卖给淘金者的面粉。此外船上还搭载了7匹马,其中的4匹还是名贵的赛马,准备参加当年的11月的墨尔本杯比赛。船上一共有29名船员和84名乘客。穿过袋鼠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后,风浪开始渐渐变大,赛马已经无法站立,为了避免让它们受到进一步的伤害,船长稍稍修改了航线,之后赛马也没有再出现任何问题。

第二天凌晨,Admella号已经接近南澳和维多利亚的边界,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很快就可以看到位于Cape Northumberland上的灯塔了。船长对自己的计算颇为自信,他觉得自己的船正行驶在远离陆地的安全海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海中暗流的推动下Admella号早就偏离预计的航线,正在一步步靠近布满礁石的Carpenter Rock海域。

一声巨响之后,Admella号冲上了一片礁石,瘦削的船体在风浪的作用下很快侧翻。在船长的指挥下,船员们试图放下救生艇,不过前两艘救生艇很快就在礁石上摔的粉碎,第三艘则被风浪卷走了。很快又一个大浪冲过来把整条船推上礁石的脊部。Admella就这样右舷朝下左舷朝天横躺在礁石上。更可怕得事情还在后面,在船体和货物重力得作用下,船体在15分钟内就断成三截,几名乘客和船员被冲进大海。慌乱之中船员们试图点燃报警火箭(就是大家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看到的那种小火箭),指望二十多公里外的灯塔守护人能够看到他们,不幸的是所有的火箭都受潮了根本无法点燃。

天亮之后,大家终于看清了情形,1000米外就是一段荒无人烟的海岸线,不知道何时才会有人经过,这时有人发现远处有一艘船经过,这艘船实际上就是Admella的一艘姊妹船Havilah号,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用残存的桅杆制作了信号标记,并且用力敲响船钟,可惜因为距离遥远,并没有引起Havilah号的注意。Admella号船尾装载了金属铜,所以相对稳固一些,不过大多数妇女和儿童都呆在摇摇欲坠的船头,一番努力之后,大家在船头和船尾之间拴上一根绳子,几个男性乘客冒险爬到了较为安全的船尾,不过所有的女性乘客和她们孩子一起呆在原船头没有动,有几位男性乘客也没有离开,几个小时后,一个大浪冲过来把船头部分推入大海。

船尾的情形也不断恶化,所有的船舱都进了水,大家只能紧紧的抱住桅杆,或者是蜷缩在船尾甲板上凸起的部分。第二天,海面稍稍平静了一些,两名船员John Leach和Robert Knapman乘坐一只小筏子成功登上了海岸,两个人虽然已经精疲力尽,仍然强打精神赶往30多公里外的灯塔求救。

当时距离Admella号失事地点最近的就是位于Port MacDonell镇上的Cape Northumberland灯塔。这座灯塔刚刚在这一年的早些时候建成投入使用。两名水手走了整整一夜之后终于见到了灯塔的看护人Germein先生,他一分钟也没有浪费,马上跑到附近的农场借了一匹马赶往30公里外的Mount Gambier镇,在镇上的邮局里面Germein用电报告知阿德莱德和墨尔本这次可怕的事故。南澳和维多利亚殖民地当局很快组织营救,南澳从阿德莱德港派出了Corio号,维多利亚则从失事地点东面一百多公里Portland港派出了Ladybird号参加营救。不过由于两名水手无法讲清沉船的确切地点,两艘船都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Ademella号。Germein先生也没有坐等其它营救船只,他调出灯塔配备的小艇准备参加营救,因为附近海域风高浪急,Germein先生跟他的同事们一起扛着小艇从陆地向失事地点进发。在后面的营救中,Germein的几个手指被夹在小艇和Admella号的船体之间挤碎。Germein先生在整个营救过程中做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后人在他曾经工作过的灯塔前面设立了一块铜牌缅怀他的事迹。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0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精品文章
罗卜扛大包 + 50 谢谢分享!
Viola + 50 你太有才了!
到处流浪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9-11-2011 10:58:2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好帖  绝对的好贴啊
长知识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20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9-11-2011 20:40:50 | 只看该作者
Admella号上幸存者的苦难还远没有结束。1859年8月10日,星期三,Corio号终于找到了这艘不幸的邮船,幸存者们已经在寒风和海浪的侵袭下在桅杆和狭窄的甲板突出部上蜷缩了5天,他们身上的衣服被冰冷的海水浸透,没有任何饮用水,仅有的食物就是一小袋杏仁。参与营救的一艘救生艇的艇长描述说:

“幸存者们看上去就像一尊尊固定在那里的雕塑,他们目光呆滞,嘴唇发黑,暴露在外边的肢体在海浪的无情冲刷之下发白肿胀。”

因为Admella号是搁浅在一片礁石之上,大型船只根本无法接近,小型的救生艇也很难靠上去。8月11日Germein先生放下了他们远道扛过来的小艇,不过很快被海浪吞没。幸亏这时候大家已经在岸上找到Admella上被海浪冲走的那艘救生艇,Germein先生带领对这艘小艇做了简单修复之后就再度投入营救,然而每次都被如山一般的海浪卷回海滩。从阿德莱德赶来的Corio号和从Portland赶来的Ladybird号都放下救生艇企图接近Admella号,可惜几次尝试均没有成功,其中一艘救生艇因为涌进太多海水沉没,船上的水手不幸丧生。入夜之后聚集在海滩上的人不断燃放火箭,为海上的营救船只指引方位,不至于被风浪冲走。

Admella遇难的消息在附近社区引起巨大的反响,阿德莱德和墨尔本的记者们守候在邮局电报处等待营救最新消息,报馆把收到的最新消息马上印成号外,很快就被焦急等待消息的人们一抢而光,南澳殖民地的议会上下两院因为这次海难均宣布休会。

到了星期六,也就是Admella号搁浅整整一个星期之后,终于有两艘救生艇成功地接近了她,三名幸存者抓住机会跳上了救生艇,不过那艘救生艇随即倾覆,一名获救的幸存者落水后溺亡。Corio号燃煤告罄之后不得不退出营救,而从几十公里外的Robe镇赶来的Ant号则在这时加入了营救。在Ant号的协助之下,一艘救生艇和捕鲸船(两条船都是Ladybird号从Portland拖来的)终于靠近了Admella号,救生艇的艇长用力掷出一根缆绳,幸存着们拼出所有的力气抓住了缆绳并且将它收紧,这样Admella的半截船体上整整蜷缩了11天的19名乘客终于获救了。

这艘立下大功的救生艇至今仍旧保存在Portland的海事博物馆,她也是澳大利亚现存的最古老的一艘船了。

头等舱的Hurtle Fisher是最幸运的乘客之一,他和他的赛马都幸免于难,而且成功地参加了当年的墨尔本杯比赛,不过没有获得任何成绩,显然他们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好运气。这次海难牵动了附近社区居民的心,很多人和船只自发投入营救,让那些本来孤立的村镇短时间内凝结成一个整体。Germein先生就职的灯塔在海难后很快就装上了电报,这样他就不必再骑马飞奔几十公里来报告各种紧急状况了。

1883年,南澳当局在Admella号遇难地点附近的Cape Banks树立了一个灯塔。灯塔采用当地出产的石灰石修建,高度为7.5米,1928年这座灯塔被加高到15米。现在这座灯塔被涂成桔红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分外夺目。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0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谢谢分享!
到处流浪 + 50 谢谢分享!
罗卜扛大包 + 50 谢谢分享!
Viola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1 10:18:1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问起维多利亚最古老的城镇是哪个,很多人会不暇思索地说是墨尔本,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座落于维州和南澳边境附近的Portland于1834年建城,比墨尔本还要早一年。

1800年3月18日James Grant驾着60吨的Lady Nelson号从英国出发,准备测绘澳大利亚的海岸线,以备万一他们的老对头法国人也对这片土地提出主权要求的时候进行辩驳,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实际上1788年亚瑟.菲力浦带领第一舰队停靠在悉尼南部的植物湾的时候就曾经在那里巧遇法国探险家拉帕鲁斯,虽然双方都表现出良好的礼貌和修养,不过内心恐怕还是非常警惕的。后来由于拉帕鲁斯的探险队失踪以及旷日持久的革命和内战,法国人并没有表现出染指这片领土的意图。不过拿破仑上台后咄咄逼人的架势的确让英国人不得不小心从事。

1800年7月8日,Lady Nelson号到达南非开普敦并做短暂停留,在那里James Grant接到了当时的内政部长Portland公爵的指令,让他设法从塔斯马尼亚和澳洲大陆之间的海峡穿过去,做进一步细致的勘测。在澳大利亚的沿岸航行的时候,James Grant注意到一个风平浪静的深水海湾,他把这海湾命名为Portland湾,算是讨老板欢心的一个小把戏。之后经常有一些捕鲸船到这个海湾避风或者补充淡水,但是始终没有建立永久性的定居点。

到了1830年前后,当时的塔斯马尼亚殖民地的土地日益紧张,殖民者们不得不设法去澳洲大陆寻找发展机会。1834年, 24岁的Edward Henty带领几名劳工一些牲畜,土豆和种子乘坐Thistle号到达Portland湾。在那里,Henty用自己制作的犁开垦了整个维多利亚第一块土地,他们随后在那里修建房屋,渐渐把那里发展成一个繁荣城镇。

Portland是阿德莱德和墨尔本之间唯一的深水良港,随着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陆的海上联系日益密切,殖民地当局渐渐认识其重要性。1870年代在Portland城外10公里的Cape Nelson树立了一个木质灯塔,为那些从欧洲远道而来的船只指引方向,1884年这个灯塔被现在的玄武岩结构的灯塔取代。

灯塔座落在Cape Nelson州立公园内,一条蜿蜒的柏油路把它和附近的Princes Highway联接在一起。我们到的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这条路显得更加寂静: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2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谢谢分享!
到处流浪 + 50 谢谢分享!
Viola + 50 你太有才了!
罗卜扛大包 + 50 谢谢分享!
johnnycao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1-12-2011 09:30:28 | 只看该作者
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人和俄国人在中亚地区(主要就是阿富汗)的利益冲突日益激烈,甚至一度到了战争的边缘。这让孤悬海外的澳洲人很是紧张,担心成为北极熊的出气筒。这种恐惧在1885年5月达到顶峰,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讨论俄国人入侵的时机和地点问题,甚至有谣传说,俄国人的军舰已经在外海守候,随时都会出击。在这种情形之下,灯塔看护人也被分派了了望敌情的任务,在Cape Nelson的灯塔还保存着当年的一台巨大望远镜,长度超过两米,据说可以清晰分辨30公里外的船只。

望远镜的作用毕竟有限,大家很快意识到大炮才是胜负的决定因素,于是各个殖民地城镇很快又掀起了修建炮台的高潮,Portland当然也不能免俗,为了修建炮台,Portland人甚至不惜挪动灯塔的位置。在Portland港入口的地方,有一座1859年的灯塔,它是维多利亚最早的一批灯塔之一,因为灯塔所在位置视野绝佳,是控制船只进出港口的咽喉要地,1889年当局决定在那个位置修建一个炮台,为了给炮台让路,就把这个灯塔迁移到附近的Whalers Bluff,拆迁的理由十分牵强,说是新的位置更加安全一点,不容易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其实真正的理由恐怕是担心敌人袭击炮台的时候,灯塔起到指引攻击方向的作用。不管怎样,这个灯塔还是被拆了,然后又一块一块石头地搬到新的地点重新组装起来。灯塔看护人被告知必须对炮台施工情况严守秘密,并且禁止任何从灯塔的位置拍摄炮台。俄国人终究没有来,炮台也渐渐失去了军事意义,只有灯塔还在那里默默地为过往船只指引方向。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0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精品文章
到处流浪 + 50 谢谢分享!
Viola + 50 你太有才了!
罗卜扛大包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1-12-2011 17:47:4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资料分享,谢谢楼主的用心收集整理。

哈哈,总算是可以大撒把,可着劲加分捧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50 谢谢!
Viola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12-2011 09:55:20 | 只看该作者
南澳的约克半岛是个盛产大麦(Barley)的地方,据说澳大利亚市场上的每一杯啤酒里面都有那里出产大麦成分,除了啤酒,大麦也是酿造一些烈酒的原料,苏格兰人引以为豪的威士忌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归功于这里出产的优质大麦。这片富含碳酸钙的土地算的上澳大利亚最好的麦田之一,从1840年代起,欧洲移民开始在那里定居,在很短时间内就把这里变成了澳大利亚的重要谷物生产地。半岛上的Minlaton小镇,人口不足千人,却因为在世界大麦贸易中的地位,一度被称做是“世界大麦之都”。在半岛上旅行的时候,经常会被一片片壮观的麦田所吸引: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谢谢分享!
Viola + 50 你太有才了!
到处流浪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4-12-2011 21:32:48 | 只看该作者
在Yorke半岛南端的Innes国家公园内有两座灯塔,一座是开始时候提到的West Cape上的不锈钢灯塔,一座是Cape Spencer灯塔。Cape Spencer由澳大利亚早期卓越的探险家Matthew Flinders在1802年命名,跟当时所有的探险家一样,他也是用当时的权贵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地标,毕竟这些权贵掌握着大笔的海外探险资金,没有他们的支持,再伟大的探险家也寸步难行。当时的Spencer伯爵二世曾经担任海军大臣并在稍后成为主管殖民地事务的内政大臣。这位风光一时伯爵老爷对于现今的普通人来说可能已经非常陌生了,不过他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女儿就是如今家喻户晓的角色了,她便是大名鼎鼎的黛安娜王妃。

跟风采绝伦的王妃相比,这座建于1970年的灯塔就显得有些乏味了,浑身上下散发着摩登时代的无奈和俗气: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你太有才了!
Viola + 50 你太有才了!
到处流浪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5-12-2011 15:40:19 | 只看该作者
约克半岛南端这样密集的灯塔分布并非没有道理:这里是从西澳或者欧洲远道而来的船只进入阿德莱德港的必经之地, 如果没有这些灯塔引导,南大洋上凶猛无情的风浪以及岸边犬牙交错的礁石就会轻而易举的吞噬掉那些迷航的船只。即便有这些灯塔,在过去100多年里面仍然有许多船只因为种种原因而在这片海域失事。

横卧在Innes国家公园内一片沙滩上的一艘沉船的残骸: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谢谢分享!
Viola + 50 你太有才了!
到处流浪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8-12-2011 22:01:25 | 只看该作者
1834年8月在英国政客Edward Wakefield的大力推动之下,英国国会通过了“南澳大利亚殖民地法案”。跟其它的澳洲殖民地法案不同,这个法案明令禁止向那里输送任何囚犯,相反,英国政府企图把那里作为一个改造英国社会的途径:按照Wakefield等人的观点,当时英国诸多社会问题的焦点就是人口过度拥挤,解决的办法就是向外移民。根据这一法案,南澳的殖民地均为“官地",也就是Crown Land,农场主必须直接向殖民地当局来购买土地(虽然法案中也规定任何土地交易都不得影响原住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但是这一条款实际上从未被认真执行),而出售土地所得的款项则用来支付移民们的旅行费用。按照1839年的一份文件,凡是年龄在15岁和30岁之间的农业劳工,建筑和造船工人,只要证明自己诚实肯干,就能获得免费乘船前往澳洲的机会,殖民地当局同时也将支付他们随行的妻子和幼儿的费用。Wakefield这些劳什子后来被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精妙绝伦的逻辑推理大大批驳嘲弄了一番,不过这些并没有妨碍南澳成为富裕繁荣的地方,也没有妨碍那些把“资本论”当圣经的地方继续在贫穷和血腥中挣扎,这是后话,我们这里按下不提。

借着这个政策的春风,在澳大利亚和英伦三岛之间往返运输移民的生意日渐红火,三桅帆船Marion号就是其中的一艘,这艘船1850年建造于加拿大的魁北克,排水量为919吨。1851年初,Marion到达英国的普里茅斯港,准备把等候在那里的350名移民送往南澳的阿德莱德港。这些移民当中大约三分之二来自英格兰,其余的来自苏格兰和爱尔兰。这一年的3月24号,Marion号从英国出发,奔赴遥远的澳大利亚。7月初,这艘船绕过好望角,乘着“咆哮的40度线”上强劲的西风,在7月26号顺利到达约克半岛的外海。穿过约克半岛和袋鼠岛之间的海峡后,阿德莱德港已经远远在望了,此时海面平静,天气晴朗,船长和船员们大概已经开始筹划如何到城里轻松快活一番然后准备返程了。7月29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Marion号不知不觉地撞到了约克半岛岸边几公里外的暗礁上面。这次撞击温柔而残酷,很多人甚至没有感觉到碰撞的冲击,但是船体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失去了拯救价值。无奈之下,船长只好决定弃船,打算用船上的大小救生艇分批把乘客们送到岸上去,当时天气和海况都不错,所以乘客们顺利地登上了救生艇。然而后面的事情就很有些不可思议了,虽然Marion号的长艇上也装备了指南针,负责划艇的船员还是迷失了方向,没有把这条小艇划到西面几公里外的约克半岛的沿岸,而是横渡了几十公里宽地St Vincent湾,直接到达阿德莱德这边的海岸。不过这次误打误撞实际上加速了拯救过程,艇上的船员们设法通知了当局,当局随即派出一艘救援船只把等候在海湾另一边的乘客们悉数接到阿德莱德港。尽管发生了这次不幸的事故,全部船员和乘客均安全获救,没有一人伤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Marion号只是约克半岛沿岸的浅滩和暗礁所吞噬的几十艘船只中的一个幸运者(半岛上离开失事地点最近的小镇也被命名为Marion,镇上有不少旅馆酒吧,还有很多人承担船只租赁业务,是南澳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之一),单单在1850年当中就有7艘船只在附近搁浅或者触礁。为了改善这一状况,1855年,殖民地当局在浅滩中心Troubidge岛上修建了一个灯塔。这座灯塔和袋鼠岛上Cape Walloughby灯塔(建于1852年)一起共同为进出阿德莱德港的的船只指引方向,这两座灯塔也是南澳最早的灯塔。

Troubridge岛上灯塔虽然作用巨大,但是这个小岛本身却面临着严重的海岸侵蚀问题,在风浪的作用下,小岛正在一点点被大海吞噬,在上个世纪后期,大海已经侵蚀到灯塔的地基。在这种情况之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附近约克半岛沿岸的Troubridge山上又修建了一座新的灯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1 21:48:01 | 只看该作者
Troubridge山灯塔建于1980年,是澳大利亚为数不多的砖砌灯塔之一。大概是有点自恃天生丽质的意思,完全不施粉黛,絳红色的塔身实际上就是红砖自身的颜色。为了这个灯塔,砖场还特地制造了专用的模具,烧出的每一块砖头都是楔形的,用这样的砖头砌出的灯塔更为紧凑密实,使得这座高度达到32米的灯塔还能够抗击一定程度的地震。这种砖头后来还获得制砖协会颁发的特别奖,给砖头们来张近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21:46:00 | 只看该作者
站在Troubridge山顶远眺,方圆十几公里之内全是麦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13-1-2012 12:45: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2-12-2024 09:41 , Processed in 0.02984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