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8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性恋 被整个社会误会了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4-2010 01:0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20日,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出版发行,在新版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只有由于同性行为导致了心理矛盾、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时,才被认为是性心理障碍。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而这新的规定也更加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所施行的政策,符合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其实在中国,同性恋现象存在了几千年,甚至在某些朝代还盛极一时,然而可以说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同性恋才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现象。1998年,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出版。这部著作中指出中国同性恋者大约占成年人口的3%-4%,也就是说,约为3600万至480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一位同性恋者曾这样描述——“我们是人群中的少数,但只要每个人举起手,那将是一片森林。”同性恋就在我们中间,为什么很多人都感受不到?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本报记者通过几周的采访,发现我们通常误会了这个特殊的群体,其实我们并不了解同性恋。
  隐性部落的重新发现
  发现之一:同性恋就在我们中间
  误会:同性恋多发生在演艺圈,是有钱人吃饱没事干的变态行为。
  同性恋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社会阶层里都有存在,如农民、工人、建筑师、教师、作家、企业家、医生等等。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的亲人、同学、同事、朋友或邻居,只不过他们把自己藏得很深。
  发现之二:同性恋者并非都有“男”“女”角色划分
  误会:同性恋者往往脂粉气重,扭捏作态。
  故作女态的同性恋只是更容易被识别出来。其实许多同性恋者对此感到无比厌恶。他们多数形象、作派都很正常,甚至仪表堂堂气质不凡。在一对同性恋者中,不一定有男、女角色划分,例如男同性恋者私下往往互相称呼对方为“老婆”。
  发现之三:同性恋者也结婚生子
  误会:结婚了就不是同性恋。
  同性恋者往往不敢与无形而强大的社会规范相抵触,面对来自主流社会的排斥与压制,不少同性恋者在保持着特别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试图用正常人的生活来掩饰自己。他们结婚生子,过着双面人的生活。这种家庭生活并不幸福,最终离婚者不在少数。
  发现之四: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结婚
  误会:男女同性恋者不相往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同性恋者交友的渠道多了,他们能够寻找到一个异性同性恋者组成“家庭”,既可缓和外界压力,又不存在家庭内部的不适。必要时,双方是夫妻,更多时候,各过各的生活。
  发现之五:同性恋人间也有忠贞的情感
  误会:同性恋者间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背叛,甚至滥交,根本不存在感情。
  据调查,相互之间发生情感的男同性恋者确实比较少,相比之下,女同性恋发生感情的比例大得多。曾有社会学者对此作过解释:如果没有社会习俗与法律禁令在不断强化和延续婚姻的话,异性性关系能长期维持的也会比现在实际存在的少得多。同性性关系可没有这么好的外界条件和外来维系力量,反而不断地受到个人内心冲突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冲突的烦恼,结果这种关系绝大多数只不过是一次聚首而已。
  尽管如此,仍有相当多的人希望建立富有情感的单一伴侣关系,甚至成立家庭。而那些真正发生了感情的同性关系中,同性恋的感情生活与异性恋相比,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热烈、真挚程度上看,都十分相似,区别的仅仅是性指向。
  发现之六:同性恋者活动空间增大,内容丰富
  误会:同性恋者只在公园、小巷的公厕里活动,往往蝇营狗苟见不得人。
  网络已成为同性恋者的乐园,目前国内的同性恋网站有上百个,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同性恋网站。例如:“蔚蓝海岸”,即是由几个厦门同性恋者创办的,立足于服务福建地区同性恋朋友。通过“蔚蓝海岸”,厦门的“同志”们经常联络聚会,交流思想,讨论社会问题。当然,参加者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发现之七:一些勇敢的同性恋者大胆“亮相”
  误会:同性恋者都生活在“地下”。
  同性恋者多用“come out”来称呼“亮相”。“广州同志”网站设立了“亮相特写”栏目,把一些勇敢者的照片在网络上亮相。这些勇敢者希望以自身的行动,告诉每一位来访者,同性恋者是同样的正直、善良和优秀。
  福建第一个同性恋网站
  一个无意中的搜索,网上竟蹦出个福建地区同性恋网站——“蔚蓝海岸”。总以为同性恋属于“地下”活动,没想到互联网上别有洞天。
  另一个“窗口”
  点击进去,崭新的世界展现在面前。网友的“真情留言”在首页占主体,这是网友表白真实自我的空间,可以诉说自己生活中苦恼,发泄内心的压抑,受伤的心也在这寻求安慰。还有“自由新闻”,发布国内外有关同性恋的新闻;“星空论坛”、“海岸文学”以交流思想和文学作品为主。同时,网站也提供了大量为同性恋正名的文章。“结伴同行”登有个人征友信息,包括生活的城市,兴趣爱好以及联络方式。最惊讶的是在网站公告中有组织聚会活动的信息。从过去记录看,去年他们组织过多次活动,登山、游泳、烧烤、喝茶等等。
  从“航海手册”中得知“蔚蓝海岸”是第一家专门服务福建地区朋友的地方性站点,创办人叫日光和深蓝。其中日光还留有一篇“努力活着”,讲述自己起起落落的经历,看着令人心酸。记者决定约见他。
  暗夜里的“日光”
  4月14日晚,在厦门的一个茶馆里,记者见到了日光。年轻斯文,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在他们的圈子里,日光是个核心人物。他很为此骄傲:“现在的‘同志’网站,大都在一味追求大型化和高访问量,没有一家能把现实和网络很好结合起来的,更没有一家专门服务福建地区朋友的地方性站点。于是造成网上聊得热热闹闹,下网后却还是摆脱不了现实中冰冷寂寞的滋味。我们的网站不求高访问量,只希望有些现实作用,为福建朋友提供一个网上交流的机会,进而引导到现实中健康的会面。去年我们组织了十几次较大型的活动,每次都有30多人参加。几个人的小聚会几乎周周不断。现在连外地的朋友都羡慕我们有个好的‘圈子’”。
  日光说,是网络改变了他的人生。他曾经试着接受一个女孩的爱,可是失败了。他也曾经浪荡“渔场”,可是那里的人都在肆无忌惮的挑逗、浪笑、淫乱,游戏人生。“我觉得自己开始坠入了深渊,就飞也似地逃离了‘渔场’。”
  1998年,日光买了电脑,上网后,在雅虎搜索中打了个“同性恋”,没想到跳出一个世界。“我闯入一个站点,看到一篇‘我首先是个人……’,它将我的五脏六腑捣得七零八落。我终于明白我是怎样一种人,而这种人没有病,很正常,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改变自己。”从此日光一头栽进网络世界,每个夜晚都是新生活的开始。
  后来我有了个念头,建一个立足本地区的站点,关注和团结本地区的朋友。我的电脑水平很肤浅,所幸有深蓝。我们成立了‘摆渡人工作室’,租用了服务器,注册了域名,开始工作。整个站点的制作都靠深蓝,我负责文字。这样就有了‘蔚蓝海岸’。”
  其实我们很正常
  上个月若不是出了事,日光会过着相对平静而满足的生活。“父亲从我的抽屉里翻出了我所有的秘密。那天,身体强壮的父亲竟然接连吐了两次血。而含着泪的母亲怕哥嫂知道,特意关上房门,然后向我长跪不起……天突然崩塌了。”
  4月9日,日光发表了一篇文章《我无法面对深爱我的父母》,文章最后写道:即使冰雪封住了每一条道路,仍有向远方出发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远离大陆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7-4-2025 14:09 , Processed in 0.0240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