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Port_1433 于 20-7-2009 13:14 发表
粥要绵,首先要用油和盐腌一小会(大约半个小时),加水,用武火煮开,然后把锅盖掀开,继续武火狂煲二十分钟,然后加料、调味、上桌,开吃,吃完,洗碗~~~
熬粥,古人讲究择米,火候。李时珍认为粳米、籼米、粟米、粱米利小便,止烦渴,厚肠胃;糯米、秫米、黍米益气,治脾胃虚寒之泻痢吐逆。白居易有句云:粥美尝新米。煮粥之米,总以新米为上。煮粥火候尤当着意,分为大火、文火二种。火候不到则气味不出,太过则气味衰减。-般应先煮水令沸,然后入米,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令其小滚以熬至熟。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了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煮粥用火,不可须臾离火,使粥始终保持微滚状态,这样可防止火大干汤或外溢之弊。
原帖由 liuhuey 于 20-7-2009 20:11 发表
很怀疑这个地方应该是文火。武火再煲二十分钟,不断沸腾之下,粥都干掉了。
我做过的做法是,用文火,然后用勺子不断的搅拌,搅得手酸![]()
找了些文字,供参考。
原帖由 liuhuey 于 20-7-2009 20:11 发表
很怀疑这个地方应该是文火。武火再煲二十分钟,不断沸腾之下,粥都干掉了。
我做过的做法是,用文火,然后用勺子不断的搅拌,搅得手酸![]()
找了些文字,供参考。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