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2708|回复: 2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移民了父母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1-9-2008 21:5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眼看移民快办下来了,父母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真实性。有兄弟姐妹的父母跟着他们,自己不需要考虑特别多。有兄弟姐妹但是父母和他们和不来,或者兄弟姐妹不愿和父母住的,再加上独生子女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了。我移民了,父母怎么办?
探亲:3-6个月,可以办理。可是如果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差了,怎么办?如果打算住养老院的话也不用太考虑。如果父母自己的单独住呢?
新移民自己稳定下来还需要1-2年时间,4年以后才拿PR,怎么考虑父母呢?
以前讨论过:正常手续父母移民少交钱,但是需要5-10年,那时候父母可太老了。自愿交钱(好像需要10W刀吧?)可以快速办理。
即使父母不愿意去澳洲,那也比自己留在老家行动不便,无人照料的好。大家类似的情况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想听听已经移民过去的同学的经验。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flyday + 20 4年以后拿CITIZEN
jessie_he8021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1-9-2008 21:59:26 | 只看该作者
父母大多不会适应这里的生活,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更不好照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1-9-2008 22:24:16 | 只看该作者
偶觉得还是等父母好了,就先回国照顾父母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1-9-2008 22:29:39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是个问题,且不论手续是否方便,父母年纪大了过来没有认识的人熟悉的环境,语言又不通,没人交流肯定过的不开心。到时候自己回去陪他们也有点悬,家庭工作贷款什么的不能说丢就丢下了吧。如果把父母留在国内,上了年纪了又实在不放心,而且现实点说陪一天少一天了,唉,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1-9-2008 22:38:58 | 只看该作者
是个很大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虽然我已经准备好以后老了就去敬老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1-9-2008 23:42:34 | 只看该作者
父母~留在国内就好了~~~他们可以每年来看你~你也可以内年看他们...你用你在澳洲创造的财富~给他们在国内更好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1-9-2008 23:48:27 | 只看该作者
  两个老人。。。。自己生活,一般父母受不了这种打击吧?
我是希望,把父母接过去看看,如果觉得不错,就帮他们办理父母移民,毕竟离得近一些,可以照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1-9-2008 23:53: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交点钱让父母移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2-9-2008 00:03:20 | 只看该作者

在外面多赚银子,其它好办

在外面多赚银子,花些钱请保母专门照料父母,隔些时间要回去看看,父母一方有不太乐观(估计)的生病状态下要及时回去亲自照料。如果父母愿意同去的话更好,这没有那个照料的问题了,本人兄妹挺多,好象从没有考虑父母后顾之忧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2-9-2008 00: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alinganhua 的帖子

所以说你是幸运的。
现在移民的已经有不少是独生子女了。不好办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2-9-2008 02:1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blues 于 21-9-2008 21:53 发表
眼看移民快办下来了,父母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真实性。有兄弟姐妹的父母跟着他们,自己不需要考虑特别多。有兄弟姐妹但是父母和他们和不来,或者兄弟姐妹不愿和父母住的,再加上独生子女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


Luckily my parents came over after we settled down and now they need help from time to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2-9-2008 02:17:10 | 只看该作者
你不是还有个弟弟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2-9-2008 03:30:31 | 只看该作者
这确实是个问题啊,我还好有个哥哥和他们同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2-9-2008 10:42:37 | 只看该作者
花钱给父母买位移民吧,全当就是在国内花钱看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2-9-2008 11: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NEWGAY 的帖子

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弟弟脾气很坏,总是发脾气,前两天还在电话上抱怨我一个人出国,把父母扔给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2-9-2008 11: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退休养老的人 的帖子

又把父母搬过去的同学么?说说价钱和时间参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2-9-2008 11:29:45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独生子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2-9-2008 11:3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xblues 的帖子

现在父母付费移民的花费约在7-8万澳元。审理时间估计是一年左右吧。

更主要是一些老年人来了之后会觉得寂寞无聊,不象生活在国内可以自由活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xblues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2-9-2008 12:33:0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个哥哥,结婚生子了,和父母一个城市,虽然能照顾到,但也还是牵挂呀,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2-9-2008 12:36:45 | 只看该作者
一起把爸妈弄过来。。我就打算这么做。。可惜。。上次被二位骂回去了。。。说国内比这边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2-9-2008 12:38:41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办理移民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呀
现在爸妈常说到时候他们就去养老院,心里难受呀
可是如果真的一直住在一起,又觉得不方便,不自由,老管着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2-9-2008 13:09:10 | 只看该作者
要是我是老人,我是不愿意我的晚年在外国度过的。除非我在中国没有朋友了;事业生活糟糕透顶;毫无医疗保障而外国有;或者社会面临重大的灾害。

个人意见,一个人到了老的时候不在自己的故乡终老是很可怜的。从来未在海外生活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个道理。但起码人人都听过“客死异乡”,“人离乡贱”这词儿。

感觉楼主现在考虑这个事情可能言之过早,说不准你有了澳洲生活经历以后,会选择海归,那么,不是团聚了吗?

另外,西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不尊重是相当不留情的!想象一下一个老人在一条单向两车道开车开得慢一点就被人恶性追尾,然后不打灯地切线压过,再给出一个中指的事常常发生,你会受得了吗?其他的例子我也不用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jessie_he8021 + 20 要真是这样,那我觉得父母还是在国内比较自在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2-9-2008 13:12:5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看来被这个社会挤压的不象样子了。。不好说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jessie_he8021 + 1 警告:对事不对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2-9-2008 13:28:23 | 只看该作者
可是一般老人会想:和子女一起生活有意思,三代同堂忙忙活活的,当然也不一定住的很近,同一个小区就可以了,相互有个照应。老两口自己生活挺没意思的。

这次老妈来,看看他怎么想的,过去以后,先把他们接过去,看看,喜欢的话就办理移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2-9-2008 13:3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blues 于 22-9-2008 12:28 发表
可是一般老人会想:和子女一起生活有意思,三代同堂忙忙活活的,当然也不一定住的很近,同一个小区就可以了,相互有个照应。老两口自己生活挺没意思的。

这次老妈来,看看他怎么想的,过去以后,先把他们接过去, ...


我从不这样想。三代同堂是遭罪,大家过得都不舒服。
住的近可以,同一屋檐下是万万不成的……可能我的想法有些怪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0 收起 理由
树袋熊 + 20 非常赞同!还是有地域观念差别,乡下的父母 ...
hustwater + 20 我很赞同!
小葵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2-9-2008 13:3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maaboo 的帖子

大家生活习惯不一样,住在一起确实不方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NEWGAY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2-9-2008 14:0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maaboo 的帖子

老人是另外一种想法,不过同住一屋檐下也有点夸张,很多都采用了变通的方式:比如同一个小区,或者对门。
一个澳洲,一个中国的,这个距离太远了。奶奶去世前的那几年,我深有体会,离的太远,什么忙也帮不上,幸好有爸爸那一辈人身前身后照料。可是如果是独生子女,哪有人照料呀?在这个问题上,子女的想法是一方面,但是应该以父母的想法为主吧?毕竟需要照顾的是父母。

举例子吧,因为我不在家,弟弟脾气不好,好多很简单的事情,爸妈年纪大了也办不了。打电话过去,听起来像笑话,可是就是办不了。

妈妈的血糖仪坏了,老两口搞了半天都开不开电池仓,实际上只要打开电池仓,把电池拿出来,再放回去就可以了。所以这个血糖仪就坏在那里很久。
爸爸来看我,我去上班,他们口渴,喝水,我订了桶装蒸馏水。爸爸开了半天,开不开那个桶盖,也不知道怎么倒水(我没有饮水机,用手直接倒!),一天就没喝水做饭!
妈妈眼睛花,刃针刃不上,就等弟弟回家帮忙。
给妈妈买了电动牙刷,可是不会用。
妈妈想要上网查一种药品,打电话给我说网址,可是不会说英文字母!
爸爸身体不好,可是从来自己不去检查。
给奶奶买的营养品,家里没人看得懂,等我过年回家去指导。
妈妈来上海,无聊出去溜达,自己找不着家,很晚才回来。


都是小事,有时候自己也不相信怎么突然之间那么精明能干的爸妈怎么一下在变得这么无能,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行。但是还硬撑着,每次打电话都询问我怎么样了,自己有什么问题都不说。爸妈的确老了,而且老的很快,没有子女在身边,老人都变得跟不上形势,有点傻了。

从我自己的角度讲,当然是离开父母越远越好了,可是在这件事上,我的观点显然不是应该主要考虑的。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50 收起 理由
大烤鸭 + 10 真是让人心里好难受啊,如果不能陪在他们身.
aaron_li2k + 10 谢谢分享!
tm_nicole + 10 我很赞同!做子女的担心父母。
sidecloud + 10 我很赞同!年纪大啦会害怕寂寞,人会变笨, ...
redmaple_z + 10 我很赞同! 父母年纪大了,一定需要有子女照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2-9-2008 16:17:50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公是独子,父母现在身体都挺好,也能照顾自己,暂时也不想过来。所以我们就打算每年他们过来一次,我们回去一次。等他们老了,尊重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想过来,就直接买位,然后卖掉中国的房子,在这里离我们近买一个房子。如果他们不愿意过来,要不我们回去几年,要不请人照顾,只能到时候看情况了。
我觉得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严重,很多事情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尽力去做就好。如果你孝顺,不在国内一样孝顺,如果你不孝顺,在国内也枉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2-9-2008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一直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老婆的爸妈也在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未来有几种路可以选:

1、定居OZ,父母开始先签675,待3~12个月一次,然后回去省省亲,休息一两个月之后再过来(带我1、2岁的宝宝回去过暑假之类的)。这样主要是考虑一来他们不一定习惯OZ的生活,没有亲戚朋友孤单;二来父母总是希望儿女在身边的,不喜欢那是骗人的。因此就有以下两种发展模式:

1.1、看他们在OZ的习惯程度,考虑办付费移民,虽然7W/两人不便宜,但是假如他们有希望跟儿子、孙子在一起生活的愿望,怎么样也能满足;

1.2、不是很习惯或者觉得一年回去一次也好,就还是继续675,7W相当于40多WRMB在国内可以过得很舒服了(有房零贷),就是每次要体检麻烦!

2、入籍后回国,留点积蓄买两套相近的房子,跟老人、儿女住一块,到儿女大了自己去国外读高中、大学。。。

当然我还需要考虑得更细致一点~~~也不排除中间会有政策变化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HUR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2-9-2008 16:44:21 | 只看该作者
这确实是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6-4-2024 19:00 , Processed in 0.060399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